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事中的职责
谏官机构是唐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唐代的中书、门下两省都有进谏的官员,而门下省的职责就是审查政令,如果认为不当,有权退回或加以纠正(即古书所说的“封驳”。门下省的官员还可以在敕书后面用黄纸加上批语,叫做“批敕”)。所以门下省被认为是正宗的中央言谏机关,主要的谏官有给事中和谏议大夫。大诗人白居易在谈论给事中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诏令有不对的地方,可以退还;司法判案不公,可以纠正;遇到伸冤无门的人,可与御史共同受理;用人部门选人不当,可以和侍中一起将其辞退。”按照他的说法,给事中握有封驳权、部分司法权、监察权以及人事审查权。当然,给事中的主要工作还是发表意见。
拾遗、补阙都是谏官的名称
现在有个成语叫“拾遗补阙”。在唐代,拾遗和补阙都是为皇帝服务的谏官的名称。拾遗指皇帝遗忘了什么,可以提醒他;补阙指皇帝有什么过失,要替他弥补。这两个官职是在武则天当政时设置的。有左右拾遗、补阙各2人。左拾遗、左补阙隶属于门下省,右拾遗、右补阙隶属于中书省。白居易就做过左拾遗的官。他忠于职守,一次在皇宫的大殿里与宪宗争论问题,争到激烈时,白居易急了,竟然大声说:“陛下,您错了!”哪有臣下这么跟皇帝说话的,宪宗气得脸都变色了。事后,宪宗对大臣李绛说:“他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竟敢对我这样,改日我一定要当面训斥他。”李绛说:“陛下开启言路,大臣们才敢大胆地议论朝政。您要是处罚他,就是封他的口,不利于弘扬您纳谏的美名。”宪宗觉得有理,也就没有再批评白居易。
唐太宗为什么善于纳谏
说起纳谏,在唐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要数唐太宗最有名了。唐初纳谏优良传统的形成以及谏官组织的健全,都是与唐太宗个人的努力和影响分不开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专制者的温床,皇帝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要这样绝对的权威者主动倾听不同意见,判断是非,择善而从,是很难的事,唐太宗却做到了。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在他做了皇帝以后,始终有一块很大的心病在折磨着他。事情还得追溯到唐太宗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
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唐代的开国皇帝,他有四个儿子,李世民是次子。按照传统的做法,应该是长子李建成继承皇位,但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大功劳,势力很大,对李建成的太子地位构成了威胁。李建成便与四弟李元吉(三弟早亡)结成政治同盟,共同对付李世民。两个集团争夺皇位的斗争愈演愈烈,终于在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那一天摊牌。这一天,李世民在皇宫的玄武门设下埋伏,一举袭杀了长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三天后,李世民逼父亲立自己为太子。两个月后,又让父亲禅让皇位,自己做了皇帝。
这在当时可是大逆不道的事。自从汉代儒家学说被定为正统之后,董仲舒以君臣、父子为核心的“三纲五常”便成了铁打的伦理道德。比如“五常”中的“仁义”二字,体现了“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的理念。亲亲为大,是说最重要的是亲近自己的亲人;尊贤为大,是说要尊敬地位高的人。对臣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尊敬君主。李世民杀兄逼父,夺得皇位,不是公然践踏封建伦理纲常吗?所以他登基后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形象,并要有所作为。怎样做到这一點呢?就是纳谏。纳谏可以集思广益,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能够树立自己宽宏、容人的新形象。这一点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魏徵的犯颜直谏
李世民做皇帝不久,大臣李百药说:“现在宫中没用的宫女太多。以前虽然释放过一些,但数量很小。宫里阴气太盛,会招致天灾。”李世民接受了他的建议,下令大规模释放宫女,先后放出3000多人。李世民痛恨贪官污吏,对这些人严厉打击。有人贪污一匹绢,他都要处以死刑。大臣裴矩劝他要以教育为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李世民接受了裴矩的意见,并召集五品以上的中高级干部,公开表扬了裴矩。后来他在处理长孙顺德受贿案件时,就采取了一种符合儒家思想的教育方式,即当着众人的面赐给长孙顺德几十匹绢,使他蒙受耻辱,在良心上感到不安,从而使其改过自新。
皇上能够听取意见,臣下就有敢提意见的,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魏徵了。李世民即位后,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魏徵爱岗敬业,拼命工作,给李世民提的意见,见于史书的就有200多条。他的特点是敢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意见有顺耳的,也有逆耳的。有时李世民觉得很没面子,当场发火,魏徵还是神色不改,继续讲理。一次,李世民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要杀谁。他说:“魏徵又当着众人的面让我下不来台,这简直是在侮辱我。”长孙皇后反应很快,说:“魏徵忠直,说明陛下是明主,可喜可贺。”李世民听了,火气才平息下去。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更何况是封建帝王。但李世民能够接受谏诤,魏徵也敢犯颜直谏。结果,君臣二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李世民还抓制度建设。他订了一项新规矩,允许谏官参加级别最高的政事堂会议。实行这种做法以后,谏官能及时了解朝政情况,如果重大决策出现错误,谏官可以当场指出,以避免造成大的损失,也有利于对朝廷大臣的直接监督。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谏官提意见,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旧唐书》归纳了谏官工作的五种方法。第一种,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第二种,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第三种,规谏,察言观色,看准时机提意见;第四种,致谏,可能指“上封事”,即用书面的形式发表意见;第五种,直谏,即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中前三种方式婉转、巧妙,多讲究策略,在实践中使用较多。后两种方法更加直率些,但使用较少(尤其是最后一种)。对于上书提意见的方式,唐玄宗时曾规定,不限时间,可以随时进呈。可臣下随时上书,皇上随时看,不是太累了吗?所以后来又做了修改,规定谏官每十天或一个月上书一次。
唐玄宗执政后期言路闭塞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纳谏之风,到了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出现了大的转折。李隆基即位的时候是28岁,风华正茂,他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宰相。这些人都是有名望、有能力的政治家,而且能直言谏诤。在他们的辅佐下,朝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
景象。
但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唐玄宗的骄侈心代替了求治心,他慢慢地变得不爱接受纳谏了。当时宰相张九龄遇事力争,玄宗显得不耐烦,很生气地问:“事情都得照你说的办才行么?”不久就用老奸巨猾的李林甫代替了张九龄。李林甫想堵塞唐玄宗的耳目,独揽大权。他对谏官们说:“现在明主在上,臣下专心顺从就行,用不着多嘴多舌。你们见过朝会时仪仗队里的马匹么?它们吃的食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只要叫一声便斥去不再使用,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了!”这里说的是皇室的立仗马,是仪仗的一部分,共有八匹,朝会时立在正殿侧宫门外,有大宴会时与大象一同立在乐队附近,不得嘶鸣。李林甫用这个比喻就是让谏官别说话。有人上书论事,第二天便被降级外调,吓得大臣都不敢提意见了。臣下都“容身保位,无复直言”,皇上则闭目塞听,孤陋寡闻,如此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从此,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