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瀚。说起史书的体裁或编撰体例,人们往往会想到“编年”和“纪传”两种,前者以“时”为线索,代表作有《春秋左氏传》《资治通鉴》等;后者以“人”为线索,代表作有《史记》《汉书》等。唐代著名史论家刘知幾曾对编年、纪传两种体裁进行比较,认为二者“互有得失”,应当“并行于世”。的确,在唐以前,“编年”和“纪传”是古代史书编纂的主要体例。到了南宋时期,袁枢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别出心裁地编成以“事”为线索的《通鉴纪事本末》一书,“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实前古之所未见”。于是在编年、纪传二体之外,中国史坛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史学体裁—纪事本末体。袁枢和他的《通鉴纪事本末》,以及后世其他纪事本末体著作,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史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史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卒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一生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大约在魏晋“五胡乱华”时期,袁枢的先祖由河南汝南一带避乱南迁,至南宋时已定居在福建建安了。当时的建安地区文化较为发达,“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押于文”。袁枢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
袁枢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据说八岁时就在屏风间题了一首诗:“泰山一叶轻,沧浪一滴水。我观天地间,何啻犹一指。”表现出了不凡的抱负。十七岁时,袁枢入太学,他勤勉好学,二十岁时参加国子监考试,所作文章深受当时学者的赞赏,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三十三岁时,袁枢又参加了礼部考試,“词赋第一,隆兴元年登进士”。从此他涉足官场,开始了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活。
隆兴元年(1163),袁枢任温州判官,不久调任兴化军教授,又调任礼部试官除太学录。
乾道九年(1173),调任严州(今浙江建德)教授。在此职位上,他利用闲暇时间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巨著—《通鉴纪事本末》。接着,他又任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提举江东常平茶盐、处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常德知府、江陵知府等职。六十六岁时,他因朱熹道学被定为“伪学”一事受到牵连,被弹劾而罢官。此后,袁枢过起了闲居著述的生活,他每日杖履,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同时深究学术,初好史而复好经,致力于《易经》的探索,著有《易传解义》《周易辨异》《易童子问》等。
袁枢为官三十余年,赢得了不少好评,可谓是誉满士林!他针对当时统治阶层中存在的言路不开、结党营私的风气,以及偏安江南的思想,向孝宗皇帝提出了三疏:“一论开言路以养忠孝之气,二论规恢复当图万全,三论士大夫多虚诞、侥荣利。”他的政治活动基本都是围绕这三点展开的。
“一论开言路以养忠孝之气”,这是针对南宋最高统治者而提出的。袁枢历陈往事,举出自汉武帝至唐文宗,凡是偏听奸佞之言者,都造成了国家的祸乱,并以这个历史教训来规劝孝宗不要与“固有诈伪而似诚实,佞而似忠鲠者”共商国家大事,而要辨别忠奸,远离“小人”。但孝宗不听劝告,导致当时“士风日蔽,人才日偷”,党争不息,言路不开,政治不清明。
在太府丞任上,袁枢虽负责管理财政而非言事之官,但他却提出朝中之人互相勾结,招权纳赂,进退大臣,造成国事不振的时弊,并向孝宗直接指出臣下结党营私的根源,是因为皇帝有偏护之心,再一次规劝孝宗不要听信“小人”的毁誉,而要广开言路,听从国人的意见。
后来,袁枢又到处州任地方官,虽“处江湖之远”,却时刻“忧其君”。他不惜得罪当朝权臣,而直言披露佞臣所施展的手腕,以及台谏之臣不能发挥纠正纪纲的作用,导致言路不畅,政令不行。
虽然袁枢的谏言没有被皇帝采纳,但他不畏权势、直言谔谔、大义凛然的精神赢得了后人的赞许。
“二论规恢复当图万全”,这是针对南宋自高宗以来朝廷中出现的向金乞和、偏安江南的现象而提出的。孝宗即位后摆出一副要收复中原的架式,修筑城防,积极备战,张北伐之声势。袁枢向孝宗提出建议:“古之谋人国者,必示之以弱,苟陛下志复金仇,臣愿蓄威养锐,勿示其形。”后来,袁枢在巡视真、扬、庐、和四郡灾情时,发现前线军事布署的失误,于是积极建议军事布署的重点应放在两淮。
应该说,袁枢的奏议是在金军虎视耽耽、民族矛盾尖锐、南宋朝廷中抗战派和妥协派斗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提出的,他认识到收复中原是国家“图万全”的根本大计,其爱国之心和家国情怀由此可见。
“三论士大夫多虚诞、侥荣利。”袁枢对朝廷中出现的虚诞、荣利现象是嫉恶如仇、直言不讳的。张说因与皇后沾亲而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掌握兵权。任命下达后,众臣哗然。袁枢对此更是愤慨,乃向皇帝进谏,迫使孝宗不得不采纳了他的意见。
袁枢任大理少卿时,“以仪法纠百官之失,职在监察群僚”的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收受贿赂,包庇罪民高氏。袁枢对冷氏的行为进行了揭发,最终孝宗罢免了冷世光的职务。史书评价说:“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在江陵知府任内,袁枢发现江陵地处长江边,年年被江水侵袭,堤岸崩决,百姓受灾。为了防备水患,他迁徙百姓到他地居住,并种树数万株,维护堤岸。袁枢的爱民之心体现于此。
这就是袁枢,一个有爱国爱民之心和愤世疾邪之志的人,他是诤谏之臣,是不畏权贵之臣,是刚毅正直之臣,从而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此外,袁枢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史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他兼国史院编修官负责修国史列传时,章惇的后代(章惇,北宋中期政治家,官至宰相。在《宋史》中,他被列入《奸臣传》中)曾以同乡的关系,请求袁枢对章惇的传记加以文饰。袁枢的态度十分坚决,说:“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后世公议。”这种不徇私情的治史精神,受到了当时人的赞叹,称他“无愧古良史”。这大概也是《通鉴纪事本末》能影响后世的原因之一。 袁枢为什么要编《通鉴纪事本末》一书?
袁枢为什么要编写《通鉴纪事本末》这部书呢?
首先就是便于阅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典籍丰富的国家。面对汗牛充栋的典籍,人们往往无从下手。司马光就曾说过:“《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不能尽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因此编写一部简明而又完备的通史,便成为社会的普遍要求。《资治通鉴》就是适应这一形势而产生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相比于各种繁富的史书,《资治通鉴》算是简要得多了。然而这种“简要”,主要是针对处理史料的繁复性而言。
对于读者来说却是另一回事。近三百卷的《资治通鉴》摆在面前,展卷开篇,今日三事,明日五事,日复一日,故事杂陈,欲弄清重大事件的脉络,也是很不容易的。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讲了一件事:“公(指司马光)自言:‘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已欠伸思睡。’是正文二百九十四卷,有未能遍观者矣。”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循卷而读,因不易弄清史事的发展而产生闷倦,难以卒读,则是实际困难。
这就涉及到编年体史书的一个弊病,这类体裁的史书以“年”为经,突出的是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发展顺序,逐年记载所发生的多项事情,而一完整的事件,则被年、月、日分割成若干碎片,如此一来人们便不易了解一件事的全貌,若想得知事件的始末,则需翻阅若干卷。梁启超总结说:“编年体之记述,无论若何巧妙,其本质总不能离账簿式。读本年所纪之事,其原因在若干年前者,或已忘其来历;其结果在若干年后者,苦不能得其究竟。非直翻检为劳,抑亦寡味矣。”
南宋詩人、政治家杨万里具体描述了自己阅读《资治通鉴》时的困难:“予每读《通鉴》之书,见其事之肇于斯,则惜其事之不竟于斯。盖事以年隔,年以事析。遭其初,莫绎其终。揽其终,莫志其初。如山之峨,如海之茫。盖编年系日,其体然也。”“如山之峨,如海之茫”,一语道出了读《资治通鉴》的困惑感。杨万里是著名学者,他读《通鉴》已感到如此困难,其他人不问便知了。
具有“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的袁枢,对于《资治通鉴》这部书是颇为推崇的,但在阅读时同样有杨万里的感受,于是他决定对《通鉴》这部书进行改编,使其成为一部便于阅读,便于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著作。
袁枢敏锐地抓住《通鉴》“一事之首尾,或散见于数十百年之间,不相缀属,读者病之”的关键问题,以“事”为主线,把《资治通鉴》的史迹“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题后或文中也列有司马光的评语“臣光曰”。也就是说,袁枢把《通鉴》中属于同一事件的原文集中起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抄在一起,同时给事件加上标题。就这样,一部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周世宗征淮南,包括一千三多年历史、共294卷的《资治通鉴》,被袁枢改编成了有239个专题、仅42卷的《通鉴纪事本末》。
从实际效果看,《通鉴纪事本末》确实达到了解决阅读《资治通鉴》困难的目的。以《秦并六国》一事为例,全文采编自《通鉴》卷二至卷七共140余年的史事,记录了秦国自孝公至秦王政逐步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如果没有袁氏的拆编,我们了解秦统一一事,就需要翻阅6个卷次去查找相关信息,不仅费力,而且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片面的认识。因此,《通鉴纪事本末》编成付梓后,很快便受到人们的广泛肯定。
袁枢编《通鉴纪事本末》,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提供历史上有关治乱兴亡的经验教训,这个意图与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在于“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袁枢是史学家,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南宋官员,而且是正直之臣、忧国忧民之臣。
孝宗乾道九年(1173),袁枢出任严州教授。严州是个地瘠民贫的小郡,袁枢到了那里,过着“却怜广文官舍冷,只与文字相周旋”的生活。此时,他将目光专注在历代治乱兴亡的问题上,企图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达到安邦定国的目的。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南宋大臣,袁枢编《通鉴纪事本末》有着自己的想法,朱熹在《跋通鉴纪事本末》中说此书的作者“部居门目,始终离合之间,皆曲有微意”。所谓“微意”,无非是指陈王道得失,抒发编者的政治见解。因此袁枢把有关当时政治的主要问题,如杨万里所举的“曰诸侯,曰大盗,曰女主,曰外戚,曰宦官,曰权臣,曰夷狄,曰藩镇”等,作为全书的基本内容,使其成为当时及后世君臣的鉴戒。书中还对《祖逖北伐》《宋文图恢复》《宋明帝北伐》等详加阐述,原因就在于袁枢处在南宋时代,他主张抗金,并有恢复中原之志,联系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他编书时的“微意”所在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通鉴纪事本末》初刊本刚一问世,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此书后,以其特有的眼光,认定此书“有补治道”,于是将其献给了孝宗皇帝。孝宗见到此书,大喜过望,评价比“有补治道”更进一步,说是“治道尽在是矣”,乃命严州“摹印”十部,分赐给皇太子及一些大臣,令其熟读。杨万里在阐明此书“尽治道”的特色时说:国之病“不一矣,而其源不一哉。……得其病之之源,则得其医之之方矣,此书是也。有国者不可无此书。”这是把《通鉴纪事本末》奉为医国之方了。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通鉴纪事本末》的内容是完全抄自《资治通鉴》的,因此,其史料价值并不高,不宜当作原始材料来用。有学者提出《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可以参照阅读,这种方法是可取的。其中说道:当我们阅读《资治通鉴》觉得疲倦时,最好放下来,去翻阅《通鉴纪事本末》。例如,刚刚读完唐朝初年的部分,就歇一会,阅读《通鉴纪事本末》里的“高祖兴唐”“唐平东都”“唐平陇右”“唐平山东”“太宗平内难”“贞观君臣论治”等,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已经阅读过的材料进行复习,但又不是重复。这就好像一个熟悉的人,换过一身装束再相见,又有不同的惊喜。阅读《资治通鉴》是横着看,阅读《通鉴纪事本末》则是纵深看,“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才能整体地把握历史。
《通鉴纪事本末》的篇幅比《资治通鉴》少很多,而且以事为纲,眉目清楚,旨趣明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部精萃的历史教科书,同时在传播历史知识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后人总结此书的三大優点:一是将重要史实按次序分别立目,独立成篇,可补编年、纪传两体之不足,即“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二是把浩繁的历史事件整理得“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弄清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方便于读者的学习,是学史之捷径。三是把治乱兴亡的政治系统化、故事化,减少了人们读史的困惑,增强了读史的兴趣。
此外,这部书还有一个主要价值,就是为中国史书的编纂创立了一种新的体裁—纪事本末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古之史策,编年而已,周以前无异轨也。司马迁作《史记》,遂有纪传一体,唐以前亦无异轨也。至宋袁枢以《通鉴》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遂又有此一体。”至此,我国古代史书的三大基本体裁—编年、纪传、纪事本末宣告完备。
杨万里、吕祖谦、朱熹等学者在为《通鉴纪事本末》作序跋的时候,惊喜之余,都对袁氏的此项创造性工作夸赞有加。明人徐申进一步评论说:“史之体有二,左氏以编年,而司马氏为纪传世家;编年重在事,而纪传世家重在人。重在事者,其人多阔略而无征;重在人者,其事常散漫而难究。故袁氏之《通鉴本末》出焉。其体兼用左、马,而取其事之最巨与其人之最著者,各以年汇次之,一举始而终瞭然若指掌,读史者尤便之。”徐申看出了以往史书体裁存在的缺点,也看到了袁枢此书的重要意义。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在纪传与编年二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另立一家,创造了纪事本末这种历史编纂法。
针对纪事本末这种体裁,近代学者梁启超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故纪事本末体,于吾侪所理想的新史最为相近,抑亦旧史界进化之极轨也。”又说:“研究历史,必把一件件的史迹看为集团,才有下手的地方,把史迹看作集团研究,就是纪事本末体。”
正是由于纪事本末体的优点和特点,自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之后,继作踵起。比较有名的有明代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清代马骕的《绎史》,清代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清代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清代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等。这些著作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史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誉满士林的袁枢
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卒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一生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大约在魏晋“五胡乱华”时期,袁枢的先祖由河南汝南一带避乱南迁,至南宋时已定居在福建建安了。当时的建安地区文化较为发达,“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押于文”。袁枢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
袁枢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据说八岁时就在屏风间题了一首诗:“泰山一叶轻,沧浪一滴水。我观天地间,何啻犹一指。”表现出了不凡的抱负。十七岁时,袁枢入太学,他勤勉好学,二十岁时参加国子监考试,所作文章深受当时学者的赞赏,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三十三岁时,袁枢又参加了礼部考試,“词赋第一,隆兴元年登进士”。从此他涉足官场,开始了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活。
隆兴元年(1163),袁枢任温州判官,不久调任兴化军教授,又调任礼部试官除太学录。
乾道九年(1173),调任严州(今浙江建德)教授。在此职位上,他利用闲暇时间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巨著—《通鉴纪事本末》。接着,他又任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提举江东常平茶盐、处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常德知府、江陵知府等职。六十六岁时,他因朱熹道学被定为“伪学”一事受到牵连,被弹劾而罢官。此后,袁枢过起了闲居著述的生活,他每日杖履,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同时深究学术,初好史而复好经,致力于《易经》的探索,著有《易传解义》《周易辨异》《易童子问》等。
袁枢为官三十余年,赢得了不少好评,可谓是誉满士林!他针对当时统治阶层中存在的言路不开、结党营私的风气,以及偏安江南的思想,向孝宗皇帝提出了三疏:“一论开言路以养忠孝之气,二论规恢复当图万全,三论士大夫多虚诞、侥荣利。”他的政治活动基本都是围绕这三点展开的。
“一论开言路以养忠孝之气”,这是针对南宋最高统治者而提出的。袁枢历陈往事,举出自汉武帝至唐文宗,凡是偏听奸佞之言者,都造成了国家的祸乱,并以这个历史教训来规劝孝宗不要与“固有诈伪而似诚实,佞而似忠鲠者”共商国家大事,而要辨别忠奸,远离“小人”。但孝宗不听劝告,导致当时“士风日蔽,人才日偷”,党争不息,言路不开,政治不清明。
在太府丞任上,袁枢虽负责管理财政而非言事之官,但他却提出朝中之人互相勾结,招权纳赂,进退大臣,造成国事不振的时弊,并向孝宗直接指出臣下结党营私的根源,是因为皇帝有偏护之心,再一次规劝孝宗不要听信“小人”的毁誉,而要广开言路,听从国人的意见。
后来,袁枢又到处州任地方官,虽“处江湖之远”,却时刻“忧其君”。他不惜得罪当朝权臣,而直言披露佞臣所施展的手腕,以及台谏之臣不能发挥纠正纪纲的作用,导致言路不畅,政令不行。
虽然袁枢的谏言没有被皇帝采纳,但他不畏权势、直言谔谔、大义凛然的精神赢得了后人的赞许。
“二论规恢复当图万全”,这是针对南宋自高宗以来朝廷中出现的向金乞和、偏安江南的现象而提出的。孝宗即位后摆出一副要收复中原的架式,修筑城防,积极备战,张北伐之声势。袁枢向孝宗提出建议:“古之谋人国者,必示之以弱,苟陛下志复金仇,臣愿蓄威养锐,勿示其形。”后来,袁枢在巡视真、扬、庐、和四郡灾情时,发现前线军事布署的失误,于是积极建议军事布署的重点应放在两淮。
应该说,袁枢的奏议是在金军虎视耽耽、民族矛盾尖锐、南宋朝廷中抗战派和妥协派斗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提出的,他认识到收复中原是国家“图万全”的根本大计,其爱国之心和家国情怀由此可见。
“三论士大夫多虚诞、侥荣利。”袁枢对朝廷中出现的虚诞、荣利现象是嫉恶如仇、直言不讳的。张说因与皇后沾亲而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掌握兵权。任命下达后,众臣哗然。袁枢对此更是愤慨,乃向皇帝进谏,迫使孝宗不得不采纳了他的意见。
袁枢任大理少卿时,“以仪法纠百官之失,职在监察群僚”的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收受贿赂,包庇罪民高氏。袁枢对冷氏的行为进行了揭发,最终孝宗罢免了冷世光的职务。史书评价说:“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在江陵知府任内,袁枢发现江陵地处长江边,年年被江水侵袭,堤岸崩决,百姓受灾。为了防备水患,他迁徙百姓到他地居住,并种树数万株,维护堤岸。袁枢的爱民之心体现于此。
这就是袁枢,一个有爱国爱民之心和愤世疾邪之志的人,他是诤谏之臣,是不畏权贵之臣,是刚毅正直之臣,从而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此外,袁枢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史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他兼国史院编修官负责修国史列传时,章惇的后代(章惇,北宋中期政治家,官至宰相。在《宋史》中,他被列入《奸臣传》中)曾以同乡的关系,请求袁枢对章惇的传记加以文饰。袁枢的态度十分坚决,说:“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后世公议。”这种不徇私情的治史精神,受到了当时人的赞叹,称他“无愧古良史”。这大概也是《通鉴纪事本末》能影响后世的原因之一。 袁枢为什么要编《通鉴纪事本末》一书?
袁枢为什么要编写《通鉴纪事本末》这部书呢?
首先就是便于阅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典籍丰富的国家。面对汗牛充栋的典籍,人们往往无从下手。司马光就曾说过:“《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不能尽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因此编写一部简明而又完备的通史,便成为社会的普遍要求。《资治通鉴》就是适应这一形势而产生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相比于各种繁富的史书,《资治通鉴》算是简要得多了。然而这种“简要”,主要是针对处理史料的繁复性而言。
对于读者来说却是另一回事。近三百卷的《资治通鉴》摆在面前,展卷开篇,今日三事,明日五事,日复一日,故事杂陈,欲弄清重大事件的脉络,也是很不容易的。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讲了一件事:“公(指司马光)自言:‘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已欠伸思睡。’是正文二百九十四卷,有未能遍观者矣。”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循卷而读,因不易弄清史事的发展而产生闷倦,难以卒读,则是实际困难。
这就涉及到编年体史书的一个弊病,这类体裁的史书以“年”为经,突出的是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发展顺序,逐年记载所发生的多项事情,而一完整的事件,则被年、月、日分割成若干碎片,如此一来人们便不易了解一件事的全貌,若想得知事件的始末,则需翻阅若干卷。梁启超总结说:“编年体之记述,无论若何巧妙,其本质总不能离账簿式。读本年所纪之事,其原因在若干年前者,或已忘其来历;其结果在若干年后者,苦不能得其究竟。非直翻检为劳,抑亦寡味矣。”
南宋詩人、政治家杨万里具体描述了自己阅读《资治通鉴》时的困难:“予每读《通鉴》之书,见其事之肇于斯,则惜其事之不竟于斯。盖事以年隔,年以事析。遭其初,莫绎其终。揽其终,莫志其初。如山之峨,如海之茫。盖编年系日,其体然也。”“如山之峨,如海之茫”,一语道出了读《资治通鉴》的困惑感。杨万里是著名学者,他读《通鉴》已感到如此困难,其他人不问便知了。
具有“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的袁枢,对于《资治通鉴》这部书是颇为推崇的,但在阅读时同样有杨万里的感受,于是他决定对《通鉴》这部书进行改编,使其成为一部便于阅读,便于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著作。
袁枢敏锐地抓住《通鉴》“一事之首尾,或散见于数十百年之间,不相缀属,读者病之”的关键问题,以“事”为主线,把《资治通鉴》的史迹“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题后或文中也列有司马光的评语“臣光曰”。也就是说,袁枢把《通鉴》中属于同一事件的原文集中起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抄在一起,同时给事件加上标题。就这样,一部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周世宗征淮南,包括一千三多年历史、共294卷的《资治通鉴》,被袁枢改编成了有239个专题、仅42卷的《通鉴纪事本末》。
从实际效果看,《通鉴纪事本末》确实达到了解决阅读《资治通鉴》困难的目的。以《秦并六国》一事为例,全文采编自《通鉴》卷二至卷七共140余年的史事,记录了秦国自孝公至秦王政逐步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如果没有袁氏的拆编,我们了解秦统一一事,就需要翻阅6个卷次去查找相关信息,不仅费力,而且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片面的认识。因此,《通鉴纪事本末》编成付梓后,很快便受到人们的广泛肯定。
袁枢编《通鉴纪事本末》,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提供历史上有关治乱兴亡的经验教训,这个意图与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在于“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袁枢是史学家,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南宋官员,而且是正直之臣、忧国忧民之臣。
孝宗乾道九年(1173),袁枢出任严州教授。严州是个地瘠民贫的小郡,袁枢到了那里,过着“却怜广文官舍冷,只与文字相周旋”的生活。此时,他将目光专注在历代治乱兴亡的问题上,企图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达到安邦定国的目的。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南宋大臣,袁枢编《通鉴纪事本末》有着自己的想法,朱熹在《跋通鉴纪事本末》中说此书的作者“部居门目,始终离合之间,皆曲有微意”。所谓“微意”,无非是指陈王道得失,抒发编者的政治见解。因此袁枢把有关当时政治的主要问题,如杨万里所举的“曰诸侯,曰大盗,曰女主,曰外戚,曰宦官,曰权臣,曰夷狄,曰藩镇”等,作为全书的基本内容,使其成为当时及后世君臣的鉴戒。书中还对《祖逖北伐》《宋文图恢复》《宋明帝北伐》等详加阐述,原因就在于袁枢处在南宋时代,他主张抗金,并有恢复中原之志,联系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他编书时的“微意”所在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通鉴纪事本末》初刊本刚一问世,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此书后,以其特有的眼光,认定此书“有补治道”,于是将其献给了孝宗皇帝。孝宗见到此书,大喜过望,评价比“有补治道”更进一步,说是“治道尽在是矣”,乃命严州“摹印”十部,分赐给皇太子及一些大臣,令其熟读。杨万里在阐明此书“尽治道”的特色时说:国之病“不一矣,而其源不一哉。……得其病之之源,则得其医之之方矣,此书是也。有国者不可无此书。”这是把《通鉴纪事本末》奉为医国之方了。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通鉴纪事本末》的内容是完全抄自《资治通鉴》的,因此,其史料价值并不高,不宜当作原始材料来用。有学者提出《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可以参照阅读,这种方法是可取的。其中说道:当我们阅读《资治通鉴》觉得疲倦时,最好放下来,去翻阅《通鉴纪事本末》。例如,刚刚读完唐朝初年的部分,就歇一会,阅读《通鉴纪事本末》里的“高祖兴唐”“唐平东都”“唐平陇右”“唐平山东”“太宗平内难”“贞观君臣论治”等,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已经阅读过的材料进行复习,但又不是重复。这就好像一个熟悉的人,换过一身装束再相见,又有不同的惊喜。阅读《资治通鉴》是横着看,阅读《通鉴纪事本末》则是纵深看,“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才能整体地把握历史。
纪事本末体的创立及影响
《通鉴纪事本末》的篇幅比《资治通鉴》少很多,而且以事为纲,眉目清楚,旨趣明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部精萃的历史教科书,同时在传播历史知识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后人总结此书的三大優点:一是将重要史实按次序分别立目,独立成篇,可补编年、纪传两体之不足,即“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二是把浩繁的历史事件整理得“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弄清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方便于读者的学习,是学史之捷径。三是把治乱兴亡的政治系统化、故事化,减少了人们读史的困惑,增强了读史的兴趣。
此外,这部书还有一个主要价值,就是为中国史书的编纂创立了一种新的体裁—纪事本末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古之史策,编年而已,周以前无异轨也。司马迁作《史记》,遂有纪传一体,唐以前亦无异轨也。至宋袁枢以《通鉴》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遂又有此一体。”至此,我国古代史书的三大基本体裁—编年、纪传、纪事本末宣告完备。
杨万里、吕祖谦、朱熹等学者在为《通鉴纪事本末》作序跋的时候,惊喜之余,都对袁氏的此项创造性工作夸赞有加。明人徐申进一步评论说:“史之体有二,左氏以编年,而司马氏为纪传世家;编年重在事,而纪传世家重在人。重在事者,其人多阔略而无征;重在人者,其事常散漫而难究。故袁氏之《通鉴本末》出焉。其体兼用左、马,而取其事之最巨与其人之最著者,各以年汇次之,一举始而终瞭然若指掌,读史者尤便之。”徐申看出了以往史书体裁存在的缺点,也看到了袁枢此书的重要意义。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在纪传与编年二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另立一家,创造了纪事本末这种历史编纂法。
针对纪事本末这种体裁,近代学者梁启超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故纪事本末体,于吾侪所理想的新史最为相近,抑亦旧史界进化之极轨也。”又说:“研究历史,必把一件件的史迹看为集团,才有下手的地方,把史迹看作集团研究,就是纪事本末体。”
正是由于纪事本末体的优点和特点,自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之后,继作踵起。比较有名的有明代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清代马骕的《绎史》,清代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清代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清代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等。这些著作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史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