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新技术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畜牧生产的手段,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是衡量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重要依据。肉鸡标准化生产,就是在场址布局、鸡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 ,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本文从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程度、应用于肉鸡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新技术、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概述目前我国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业发展现状。
  美国以及欧洲发达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程度非常高,美国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产量在美国前5%和前25%规模场的养殖规模差距不大,每个场存栏的平均规模是84204只,前5%是83716只,前25%是75602只。2007~2013年间,我国规模肉鸡场的总数和平均饲养规模大幅上升,专业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从养鸡户规模来看,年出栏肉鸡1万只以下的小规模肉鸡养殖户比重在逐渐减少,年出栏肉鸡数10000~49999的中规模场、50000~99999只和100万只以上的大规模场比重在逐年递增。从肉鸡的出栏数量来看,养殖量在10000~49999只之间的养鸡户的总体出栏量为最多,占到全国肉鸡出栏量的1/3 以上;其次是养殖量在2000~9999只以上的养鸡户的出栏数量,但是这两种规模的肉鸡出栏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5万只以上大规模养殖的肉鸡出栏比重上升很快。由此可见,中大型规模的肉鸡饲养已成为我国肉鸡规模饲养的主要模式。到2015年,我国达到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50%,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排泄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2 标准化规模养殖环境控制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必须控制好鸡舍内外以及养殖场周边环境,才能够实现获得最大的养殖经济效益。为此,国内外的专家在环境控制原理、环境控制技术等方面展开大量的研究。Liang等(2014)研究表明,鸡舍内的氨气主要来源是家禽排泄物中的尿酸转化成尿素,尿素经水解生成NH3,一小部分的NH3质子化成铵离子,大部分以气体形式分布在空气中。所以,控制氨气产生量的关键步骤是改变N离子的去向。Do等(2005)研究表明,垫料中添加明矾、氯化铝、碳酸钙、高锰酸钾等化学物质能够阻断尿酸中的氮以氨气的形式挥发到空气中,降低鸡舍内氨气的浓度,而且明矾和氯化铝还能够降低肉鸡的死亡率。曲鲁江(2010)研究称,结合饲料配方改进、鸡舍通风模式优化、排气口除臭等措施,在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和有害气体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刘凤芝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测定了鸡场空气环境中氨气浓度、细菌总数等。结果表明:鸡舍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冬季大于其他季节;氨气浓度夏季大于其他季节。鸡舍中央细菌总数、氨气浓度均大于门口。因此,标准化全封闭鸡舍,夏季应考虑增加通风降温措施,而冬季应考虑如何解决保温与通风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利用微生物抑制鸡粪氨挥发的研究越来越多,芽孢杆菌、放线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曲霉和木霉及其他真菌等多种微生物都有明显的抑氨效果。刘鑫等研究了不同微生态制剂对AA+肉鸡生产性能及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增加了AA+肉鸡增重率、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降低了舍内氨气浓度等,其中以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效果最佳。
  随着科研事业不断的发展进步,一些实用新型技术在解决鸡舍内环境问题、提高生产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hoi等(2012)利用地热热泵(GHP)技术设计建造了肉鸡舍,并与传统肉鸡舍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HP鸡舍可以显著降低鸡舍内的CO2浓度和NH3浓度,同时燃料消耗量和总能量的消耗量也显著降低,是一项高效、环保的新鸡舍建造技术。Orhana等(2013)研究表明,活化蛋白-1(AP-1)和环氧化酶-2(COX-2)可以抑制引起禽类热应激因子EGCG的表达,从而提高禽类对热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环境对鸡群造成应激。Kim等(2013)研究了单色光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LED光对鸡肉中脂肪酸含量没有太大影响,而LED光中的白色光可以提高鸡肉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浙江大学研究了现有LED球泡灯的外观及发光角度等设计特点,提出了全角度发光、防尘防水及整体结构设计的方法及解决方案。Gabriela等(2013)对不同通风方式鸡舍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显示,喷雾降温和湿帘降温系统较自然通风可以降低30%~40%的死亡率。龚名茂等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实现的鸡舍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以CC2530为核心,实现了鸡舍光照强度和温度的闭环控制,并利用Zigbee自组网的特点实现了网络的自由部署。
  韩星等通过对华东地区某鸡舍进行现场实测,得到了鸡舍内的散热量约为14kw/1000只鸡,产湿量为12.1~46.1kg/(h·1000只鸡),CO2散发量为4~5.2kg/(h·1000只鸡),为我国制定标准化规模养殖鸡舍环境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参数。
  3 鸡粪处理技术
  对于标准化肉鸡养殖场来说,鸡粪是最主要的固体污染,科研人员以及养殖从业者一直潜心研究鸡粪的变废为宝有效利用技术。Trimble等(2013)对小型肉鸡规模养殖场内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鸡场细菌含量较高,养殖场环境有待改善,主要措施是完善废弃物处理技术等。Lopes等(2013)研究表明,鸡粪中混入300g/m2生石灰,即使不添加辅料,也能够大大减少鸡粪有害微生物数量。
  目前国内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对鸡粪的处理,主要采取发酵处理法,发酵池跟奶牛的青贮窖相似。在鸡场附近挖个大坑,将新鲜鸡粪投进去,上面盖上塑料布,再盖上土,发酵一段时间(一般8h发酵好了),发酵完成后可以用作复合肥等。现在国内的肉鸡场用的发酵罐主要有30、50吨容量。
  4 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现代标准化养殖概念已广泛被从业者所接受,示范场生产效益的示范带动作用,更是激发了养殖户标准化养殖的积极性。但在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进程中还存在鸡场选址困难、资金短缺、养殖技术水平有限、废弃物处理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提供充足的场地和资金。另外畜牧工作者多举办免费的养殖技术培训活动,为急需技术的养殖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推动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略)
其他文献
电解多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养性添加剂,其作用为预防维生素缺乏,提高饲料报酬,增强抗病力,提高畜禽成活率的优质添加剂。有的养殖户经常使用,尤其是雏鸽、雏鸡,只要进雏就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故而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致使中毒现象时有发生。  发病情况 河北省鸡泽县某养鸽专业户,自孵自灌注喂养鸽4批,每批2000多只,第一批从第一天起用电解多维按说明用,只用了2d。鸽群饲养良好,未出任何问题。饲养第2
准确使用《中国禽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中国禽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是配方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数据是根据权威化验室的分析及饲养试验得来的,它反映了各地区的饲料
鲁西斗鸡,古称唤鸡,俗称咬鸡,是我国特有的观赏型珍贵鸡种,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体态雄健,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生性善斗,厮头时啃咬、爪蹬、翅打并用,具有宁死不屈的性格,曾享誉“中国
基于遥感监测的多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详细分析了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近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变,并借助Fragstats软件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有林地、中高覆盖草地始终是研究区的优势类型,维持着景观的基本功能,但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在近10年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0年前有较多的林草地转变为耕地,之后,大量的耕地实现退耕,林草植被增加迅速。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
肉种公鸡育雏期间,尤其是在育雏前期,如果体重达不到标准体重,就意味着其生长发育差,体型发育小,这直接对日后体成熟和性成熟情况以及对产蛋期受精率产生深远影响。从多年育雏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阶段体重不达标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导致。  1 鸡苗因素  经笔者统计,并对2010~2013年期间自己亲自参与育雏的17个批次的种公鸡初始体重和7日龄体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初始公鸡体重低于40g的两个批次(分别为
近年来,从航空机载激光雷达(ALS)获取的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数字地形模型(DTM)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不少滤波算法可以去除地表物体和异常噪声点并做到自动提取DTM,然而,当测区范围内很少点具有同种形态或同种几何特征时,要分离出裸露地表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有密集植被覆盖的山坡上,代表地表的激光点经常被认为是地表以下的噪声。为了在这些区域提取地形表面,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首先,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