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都觉得数学比较枯燥,学习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去学习,而是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呢?
一、诙谐幽默的语言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中不应总是严肃、呆板地讲授,而应经常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坦然开放的环境中轻松活泼地接受知识,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教师开场白:“我有一种法宝,有了它,我的法力无边,不用计算就能计算出两年后中国的人口数量,不接近敌人阵地却能算出敌我的距离,不进铁笼而知铁笼中鸡鸭的个数,也可知在轨道上奔驰的火车的速度,知开水管、放水管什么时间能把水池灌满、什么时间能把满水池的水放净。”学生肃然,教师接着诱导:“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的法宝是什么呀?”学生雀跃,教师接着说:“我的法宝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学生们大笑。教师利用这一时机将几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习题,配上有趣的实际内容让学生解答,学生做得很起劲,情绪异常高涨,这使本来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且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妙设计的悬念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设计一些悬念,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会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如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先让学生解方程“x2-2x-3=0”,学生感到很容易,解得x1=-1、x2=3。教师进行变式训练,将“=”改成“>”,即解不等式“x2-2x-3>0”,学生感到茫然,束手无策。一元二次不等式怎样解呢?教师指出:“我们直接来解x2-2x-3>0很困难,但是如果借助二次函数y=x2-2x-3的图像来解就很容易了。那么如何画出函数y=x2-2x-3的图像,又如何利用其图像来解x2-2x-3>0呢?”这样的解题悬念,使学生兴趣盎然,求知的情绪高涨,形成了热烈的教学气氛。
三、故意设计的“陷阱”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单纯,既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又希望有能力解决自己发现的一切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不够全面。为了克服学生的这一弱点,加深他们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质疑情境,通过质疑、释疑来引发学生探索,从而达到教学高潮。例如:学校锅炉每月计划用煤a吨,每天平均耗煤b吨,假若每天少用x吨,那么,a吨煤可比原计划多用y天,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中x的取值范围。学生很快得到错解为x≠b,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指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a/(b-x)-a/b,单纯就函数关系式而言,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b,但作为一个实际生活问题,自变量x必须满足生活实际,那么x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学生们于是茅塞顿开,x还要满足0<b-x<b,故0<x<b才有实际意义。所以y=a/(b-x)-a/b的取值范围是0<x<b。
四、循循善诱的启发
课堂教学高潮的“胜境”,往往是由教师的“引”而“入”的。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x3-ax2-2ax+a2-1=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寻求解决的途径。大部分学生从方程的未知数x只有一解考虑,可是此方程又是三次的,所以觉得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启发:未知数的次数过高需要降幂来解决,在教学中有哪方面可以降幂呢?学生答:分解因式或换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但由于学生始终从x的降幂来考虑,仍然无法解答。教师进一步引导:“既然从x入手困难,为什么不考虑以a为主元试试看呢?”话音刚落,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上形成了学习气氛热烈的局面。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如果按字母a来分解因式,得(a-x+1)(a-x2-x-1)2=0,从而得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帮助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
一、诙谐幽默的语言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中不应总是严肃、呆板地讲授,而应经常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坦然开放的环境中轻松活泼地接受知识,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教师开场白:“我有一种法宝,有了它,我的法力无边,不用计算就能计算出两年后中国的人口数量,不接近敌人阵地却能算出敌我的距离,不进铁笼而知铁笼中鸡鸭的个数,也可知在轨道上奔驰的火车的速度,知开水管、放水管什么时间能把水池灌满、什么时间能把满水池的水放净。”学生肃然,教师接着诱导:“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的法宝是什么呀?”学生雀跃,教师接着说:“我的法宝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学生们大笑。教师利用这一时机将几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习题,配上有趣的实际内容让学生解答,学生做得很起劲,情绪异常高涨,这使本来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且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妙设计的悬念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设计一些悬念,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会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如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先让学生解方程“x2-2x-3=0”,学生感到很容易,解得x1=-1、x2=3。教师进行变式训练,将“=”改成“>”,即解不等式“x2-2x-3>0”,学生感到茫然,束手无策。一元二次不等式怎样解呢?教师指出:“我们直接来解x2-2x-3>0很困难,但是如果借助二次函数y=x2-2x-3的图像来解就很容易了。那么如何画出函数y=x2-2x-3的图像,又如何利用其图像来解x2-2x-3>0呢?”这样的解题悬念,使学生兴趣盎然,求知的情绪高涨,形成了热烈的教学气氛。
三、故意设计的“陷阱”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单纯,既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又希望有能力解决自己发现的一切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不够全面。为了克服学生的这一弱点,加深他们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质疑情境,通过质疑、释疑来引发学生探索,从而达到教学高潮。例如:学校锅炉每月计划用煤a吨,每天平均耗煤b吨,假若每天少用x吨,那么,a吨煤可比原计划多用y天,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中x的取值范围。学生很快得到错解为x≠b,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指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a/(b-x)-a/b,单纯就函数关系式而言,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b,但作为一个实际生活问题,自变量x必须满足生活实际,那么x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学生们于是茅塞顿开,x还要满足0<b-x<b,故0<x<b才有实际意义。所以y=a/(b-x)-a/b的取值范围是0<x<b。
四、循循善诱的启发
课堂教学高潮的“胜境”,往往是由教师的“引”而“入”的。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x3-ax2-2ax+a2-1=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寻求解决的途径。大部分学生从方程的未知数x只有一解考虑,可是此方程又是三次的,所以觉得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启发:未知数的次数过高需要降幂来解决,在教学中有哪方面可以降幂呢?学生答:分解因式或换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但由于学生始终从x的降幂来考虑,仍然无法解答。教师进一步引导:“既然从x入手困难,为什么不考虑以a为主元试试看呢?”话音刚落,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上形成了学习气氛热烈的局面。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如果按字母a来分解因式,得(a-x+1)(a-x2-x-1)2=0,从而得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帮助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