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速冻食品竞争最激烈的华北市场,在三全、思念、龙凤等速冻食品企业巨头的围剿下,赵顺如完成了一次次突围,最终发展壮大,实现了年销售额1000万元的业绩。
困境突围:死马权当活马医
餐馆、服装店,台球厅、网吧……一次次创业,一次次失败。“那时感觉。周边都是铜墙铁壁,路已经没了,自己剩下的,只有坚持和突围的决心。”
一次,赵顺如和同学通电话诉苦。同学说,现在做速冻食品很赚钱,利润率都在200%左右。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反正当时自己没有什么可做的,死马权当活马医吧。”2002年5月,赵顺如租了间学校的厂房,简单购置些设备,招聘了几个员工,办好全部证照之后,一个小冷冻食品厂就算开业了。
渠道突围:天无绝人之路
产品很快就生产出来,可销售让赵顺如为难了。去大超市推销,昂贵的进场费直接就把她“吓”了出来。找小超市卖,又嫌她的产品缺包装。无奈,赵顺如竟然开始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效果却并不明显。
天无绝人之路。一天中午,赵顺如正好走到一家大酒店的门口,眼看速冻馄饨、水饺就要化冻了,她索性找到老板,说把这些东西给他们代销,等东西销售完再结账。三天后,老板不仅结了账,还希望她能一直为他们供应速冻食品。她喜出望外,赶忙和老板签了合同。
“后来我才搞清楚,像我当时那种作坊式的小速冻食品企业,优势是价格低,送货及时,最合适的客户就是饭店,尤其是做中式早点和广式茶点的饭店。”赵顺如笑着说。
她凭着嘴勤、脑勤、脚勤这“三勤”,终于打开了市场。之后,赵顺如陆续和几十家饭店签订了供货合同,小厂的生产销售逐渐红火起来。
策略突围:农村包围城市
2004年年初,有了资金的赵顺如,把目光重新投向销售量更大的主流超市。“这是个体户做的,不要。”各大超节的采购众口一词。这家能灵活渗透到很多饭店的速冻食品企业,在“进军”超市时却遭遇了集体围剿,企业规模成为绕不过去的“死穴”。
几个月后,赵顺如在北京市区销声匿迹了。“我搞农村包围城市去了。”赵顺如笑着说,“当时,大冷冻食品企业还没有注意到县级市场这个大卖场资源,可我看到了。有了点钱后,我就偷偷去打游击了。”
接着,大大小小印着色泽鲜润的产品照的海报贴进了县城的商店,当时,还没有任何企业在县城里做海报宣传。和一般商家采用包装袋不同,赵顺如第一个采用了盒式包装,增大陈列面积并提高档次,并第一个附赠汤料包。三个月时间,赵顺如完成了对北京周边地区市场的全面铺货,实现了她农村包围城市的布局。
产品突围:不走寻常路
2005年时,众多冷冻食品企业在馄饨、水饺等冷冻产品上竞争得不亦乐乎。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赵顺如深入调研了市场。独辟蹊径,抓到了被大企业忽略的商机:天津包子。运用天津包子的百年历史和独特制作工艺做招牌,聘请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店的退休人员为自己的员工,重点打造,大力宣传。不久,在赵顺如的产品明细中,就出现了10多种不同风味的包子,而她设计的包装上,“天津百年特产”六个字分外醒目。
独特的产品定位很快使赵顺如的销售量上了一层楼,到2006年年底,在众多大型冷冻食品企业的绞杀中.赵顺如彻底站稳了脚跟。
管理突围:走企业“特色”之路
“创业的第三年,眼看着三全、思念两家河南企业不远千里地把华东市场搅得风生水起,我觉得我也能从区域品牌做到全国品牌。”2006年,赵顺如开始引进职业经理入,把希望全寄托在职业经理人身上,但是后来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公司里变得有些乱,和我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前所未有地和我抬杠,更严重的是产品销量整整一年停滞不前。原来职业经理人将现代制度一股脑儿地套下来,但是草根创业的民营企业,有其独特的东西,比如江湖义气,这是没法形成制度的。”
前前后后换了三四个职业经理人,最后赵顺如决定实行职业经理人实习制,“你先把我的东西摸透了,再讲究方法和节奏地套用你的东西。国家都讲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改革也要注意实情。”这样一来,企业中的很多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销售量又上去了。
现在,在她的销售棋盘上,30%是跟随三全、思念输往商超渠道,另外的70%,则是输往农贸市场、快餐公司、酒店、学校等。“大超市卖场的进场费和高扣点。并不适合中小品牌全身心投入,但在北京的农贸市场,我的末梢神经却要比他们敏感很多。”◆
困境突围:死马权当活马医
餐馆、服装店,台球厅、网吧……一次次创业,一次次失败。“那时感觉。周边都是铜墙铁壁,路已经没了,自己剩下的,只有坚持和突围的决心。”
一次,赵顺如和同学通电话诉苦。同学说,现在做速冻食品很赚钱,利润率都在200%左右。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反正当时自己没有什么可做的,死马权当活马医吧。”2002年5月,赵顺如租了间学校的厂房,简单购置些设备,招聘了几个员工,办好全部证照之后,一个小冷冻食品厂就算开业了。
渠道突围:天无绝人之路
产品很快就生产出来,可销售让赵顺如为难了。去大超市推销,昂贵的进场费直接就把她“吓”了出来。找小超市卖,又嫌她的产品缺包装。无奈,赵顺如竟然开始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效果却并不明显。
天无绝人之路。一天中午,赵顺如正好走到一家大酒店的门口,眼看速冻馄饨、水饺就要化冻了,她索性找到老板,说把这些东西给他们代销,等东西销售完再结账。三天后,老板不仅结了账,还希望她能一直为他们供应速冻食品。她喜出望外,赶忙和老板签了合同。
“后来我才搞清楚,像我当时那种作坊式的小速冻食品企业,优势是价格低,送货及时,最合适的客户就是饭店,尤其是做中式早点和广式茶点的饭店。”赵顺如笑着说。
她凭着嘴勤、脑勤、脚勤这“三勤”,终于打开了市场。之后,赵顺如陆续和几十家饭店签订了供货合同,小厂的生产销售逐渐红火起来。
策略突围:农村包围城市
2004年年初,有了资金的赵顺如,把目光重新投向销售量更大的主流超市。“这是个体户做的,不要。”各大超节的采购众口一词。这家能灵活渗透到很多饭店的速冻食品企业,在“进军”超市时却遭遇了集体围剿,企业规模成为绕不过去的“死穴”。
几个月后,赵顺如在北京市区销声匿迹了。“我搞农村包围城市去了。”赵顺如笑着说,“当时,大冷冻食品企业还没有注意到县级市场这个大卖场资源,可我看到了。有了点钱后,我就偷偷去打游击了。”
接着,大大小小印着色泽鲜润的产品照的海报贴进了县城的商店,当时,还没有任何企业在县城里做海报宣传。和一般商家采用包装袋不同,赵顺如第一个采用了盒式包装,增大陈列面积并提高档次,并第一个附赠汤料包。三个月时间,赵顺如完成了对北京周边地区市场的全面铺货,实现了她农村包围城市的布局。
产品突围:不走寻常路
2005年时,众多冷冻食品企业在馄饨、水饺等冷冻产品上竞争得不亦乐乎。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赵顺如深入调研了市场。独辟蹊径,抓到了被大企业忽略的商机:天津包子。运用天津包子的百年历史和独特制作工艺做招牌,聘请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店的退休人员为自己的员工,重点打造,大力宣传。不久,在赵顺如的产品明细中,就出现了10多种不同风味的包子,而她设计的包装上,“天津百年特产”六个字分外醒目。
独特的产品定位很快使赵顺如的销售量上了一层楼,到2006年年底,在众多大型冷冻食品企业的绞杀中.赵顺如彻底站稳了脚跟。
管理突围:走企业“特色”之路
“创业的第三年,眼看着三全、思念两家河南企业不远千里地把华东市场搅得风生水起,我觉得我也能从区域品牌做到全国品牌。”2006年,赵顺如开始引进职业经理入,把希望全寄托在职业经理人身上,但是后来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公司里变得有些乱,和我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前所未有地和我抬杠,更严重的是产品销量整整一年停滞不前。原来职业经理人将现代制度一股脑儿地套下来,但是草根创业的民营企业,有其独特的东西,比如江湖义气,这是没法形成制度的。”
前前后后换了三四个职业经理人,最后赵顺如决定实行职业经理人实习制,“你先把我的东西摸透了,再讲究方法和节奏地套用你的东西。国家都讲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改革也要注意实情。”这样一来,企业中的很多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销售量又上去了。
现在,在她的销售棋盘上,30%是跟随三全、思念输往商超渠道,另外的70%,则是输往农贸市场、快餐公司、酒店、学校等。“大超市卖场的进场费和高扣点。并不适合中小品牌全身心投入,但在北京的农贸市场,我的末梢神经却要比他们敏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