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葡萄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水果产品,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葡萄的需求不断提升,种植葡萄就成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新疆哈密地区以其独特自然优势十分适合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地区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和引导,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些年,哈密地区葡萄病害呈现高发趋势,对葡萄产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做好葡萄病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哈密地区葡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积累病害防治经验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 哈密地区 葡萄病害 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174-01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东部、天山南麓,由于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素以生产葡萄、大枣、瓜果而闻名。近年来,新疆哈密地区以葡萄为代表的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各级党政把发展葡萄哈密瓜生产做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强了组织领导。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大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哈密地区引进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种植的无核白鸡心、优无核、汤姆逊无核、美人指等20多个优良葡萄品种,繁育优质苗木100多万株,推广新品种面积达到1.2万亩,基本做到了早、中、晚熟搭配,制干、鲜食、酿造品种合理布局,随着哈密地区葡萄种植产业进一步发展,病害问题已经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葡萄烂果病
1.1 发病症状
葡萄烂果病是由白腐病、炭疽病等病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为危害果实、穗轴,造成果实烂果、烂穗。该种疾病发生主要和田间管理不当有很大关系。阴雨连绵,田间湿度较大,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性差,果穗较多很容易发病,此外,田间营养比例失调,总微肥不足,施入氮肥过多,磷肥、钾肥和微肥施入不足,植株徒长,田间积水都会导致该种疾病发生。发病后主要侵染果实、果穗和穗轴,也可以侵染叶子。白粉病的烂果发病初期在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斑点,淡褐色,不规则,果实患病部位呈现软腐状。果实表面容易破裂,患病部位逐渐向着其他果果实蔓延,严重的会危害整个果穗,导致果实全部腐烂,穗轴干枯萎缩。发病一周后病斑颜色逐渐加深,呈现深褐色,并且在病斑上生长出很多白色而小颗粒,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减产现象。炭疽病引起的烂果主要发生在葡萄着色期,初期在果实表面产生圆形、凹陷的浅褐色斑点,后期逐渐干枯,患病果实不脱落,整穗挂在枝蔓上。
1.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果实采收后,要精细修剪,将患病枝全部剪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深埋落叶,清除患病残体,在葡萄萌芽时期选择使用50Be石硫合剂 100倍五氯酚钠铲除越冬病菌。要做好翻深改土工作,逐渐加深土壤层,促进果实根系生长,科学增施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增施磷肥、钾肥和微肥,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科学修剪,改善田间光照条件。实行果实套袋技术,降低病原菌对果实的侵染;其次,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对于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根据病情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5次次。如遇雨适当增加次数,雨后及时补喷。对于炭疽病引起的烂果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40%多硫合剂悬浮剂500倍液进行防治,为了提高药液的粘着性能,可在药液中加入0.03%的牛皮胶或其他粘着剂。
2 葡萄霜霉病
2.1 发病症状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该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气候环境、种植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春晓之交或者秋季多雨、多雾或者连续阴雨最容易引起该种疾病发生。此外。果园地势低洼,植株定植密度过大,叶子过密,通风透光不良也会导致该种疾病发生。葡萄霜霉病传播速度较快,危害严重,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是一种严重危害葡萄产量的疾病。叶片受到侵害之后,在叶子表面初期会形成半透明的水渍不规则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为淡黄色或者黄褐色,形状大小不一,数个病斑连接成一个大病斑后导致整个叶子枯萎死亡。嫩梢和卷须和叶柄患病之后,同样会产生半透明水渍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患病部位停止生长,扭曲变形,最后干枯死亡,幼果患病之后,在果实表面产生深褐色的圆形病斑,形成白色霜状霉层,果实进入着色期后一般不会发病。
2.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采收后收集患病叶子、病果,将患病枝条剪去。在清早露水未干时清扫落叶,深埋或者焚烧处理。冬季对果园深翻,在果树生长期间注意排水,做好夏季修剪工作,将接近地面的无用枝蔓剪除,提高果园通风效果。葡萄下半年控制好氮肥施入量,增施磷肥和钾肥,促进果枝木质化,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原菌侵袭的机会;其次,做好防治工作。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58%甲霜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培液,或90%乙磷铝(疫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800-1200倍,每隔半个月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3 葡萄毛毡病
3.1 发病症状
葡萄毛毡病并不是真菌和细菌性病害,是由一种叫锈壁虱寄生所致,因此,采用细菌和真菌性病害防治方法效果并不是很好。该种害虫主要危害叶子、嫩梢、幼果和穗轴。叶子受害后在叶子背面会产生大量不规则的白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隆起呈现泡状,在叶子背面产生一层毛毡状的白色绒毛,随着病情加重绒毛逐渐加厚,从白色变为茶褐色,最后变成暗黑色,病斑大小不一,无规则,发病严重时整个叶子蜷缩,质地变硬,枝蔓受到危害后,形成瘤状,最后表面龟裂。
3.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秋季集中清扫果园落叶,剥离枝蔓上的开裂粗皮,集中烧毁或者深埋处理,发现被危害的枝蔓应该立即剪除,带出果园集中处理。选择无病害苗木,禁止从疫区引进种苗,定植前必须做好全面消毒工作,苗木或插条先放入30至40℃温水中浸3至5分钟,然后再移入50℃温水中浸5至7分钟,即可杀死潜伏在芽内越冬的成虫;其次,做好药物防治工作。早春萌芽成绒球期,细致喷1000倍指敌 1.8%阿维菌素1500倍,以杀灭越冬成虫,葡萄展叶期间喷1.8%阿维菌素1500倍 满归2500倍,防治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朱晓华,马俊义,帕提古丽,杨安沛,阿蔓古丽,沙达提.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研究及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2011(02).
[2]马玉玲,马俊华,赵林忠,冶海林,马彗光,姜培燕,张迎春,张喻.葡萄烂果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2009(05).
[3]秦永权,张铁林.新疆伊犁地区葡萄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8(04).
[4]黄锐,刘娟.热水处理对葡萄采后衰老与病害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02).
[5]王永崇.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葡萄蔓割病及其防治图谱[J].农药市场信息,2016(11).
[关键词] 哈密地区 葡萄病害 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174-01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东部、天山南麓,由于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素以生产葡萄、大枣、瓜果而闻名。近年来,新疆哈密地区以葡萄为代表的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各级党政把发展葡萄哈密瓜生产做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强了组织领导。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大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哈密地区引进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种植的无核白鸡心、优无核、汤姆逊无核、美人指等20多个优良葡萄品种,繁育优质苗木100多万株,推广新品种面积达到1.2万亩,基本做到了早、中、晚熟搭配,制干、鲜食、酿造品种合理布局,随着哈密地区葡萄种植产业进一步发展,病害问题已经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葡萄烂果病
1.1 发病症状
葡萄烂果病是由白腐病、炭疽病等病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为危害果实、穗轴,造成果实烂果、烂穗。该种疾病发生主要和田间管理不当有很大关系。阴雨连绵,田间湿度较大,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性差,果穗较多很容易发病,此外,田间营养比例失调,总微肥不足,施入氮肥过多,磷肥、钾肥和微肥施入不足,植株徒长,田间积水都会导致该种疾病发生。发病后主要侵染果实、果穗和穗轴,也可以侵染叶子。白粉病的烂果发病初期在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斑点,淡褐色,不规则,果实患病部位呈现软腐状。果实表面容易破裂,患病部位逐渐向着其他果果实蔓延,严重的会危害整个果穗,导致果实全部腐烂,穗轴干枯萎缩。发病一周后病斑颜色逐渐加深,呈现深褐色,并且在病斑上生长出很多白色而小颗粒,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减产现象。炭疽病引起的烂果主要发生在葡萄着色期,初期在果实表面产生圆形、凹陷的浅褐色斑点,后期逐渐干枯,患病果实不脱落,整穗挂在枝蔓上。
1.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果实采收后,要精细修剪,将患病枝全部剪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深埋落叶,清除患病残体,在葡萄萌芽时期选择使用50Be石硫合剂 100倍五氯酚钠铲除越冬病菌。要做好翻深改土工作,逐渐加深土壤层,促进果实根系生长,科学增施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增施磷肥、钾肥和微肥,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科学修剪,改善田间光照条件。实行果实套袋技术,降低病原菌对果实的侵染;其次,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对于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根据病情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5次次。如遇雨适当增加次数,雨后及时补喷。对于炭疽病引起的烂果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40%多硫合剂悬浮剂500倍液进行防治,为了提高药液的粘着性能,可在药液中加入0.03%的牛皮胶或其他粘着剂。
2 葡萄霜霉病
2.1 发病症状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该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气候环境、种植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春晓之交或者秋季多雨、多雾或者连续阴雨最容易引起该种疾病发生。此外。果园地势低洼,植株定植密度过大,叶子过密,通风透光不良也会导致该种疾病发生。葡萄霜霉病传播速度较快,危害严重,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是一种严重危害葡萄产量的疾病。叶片受到侵害之后,在叶子表面初期会形成半透明的水渍不规则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为淡黄色或者黄褐色,形状大小不一,数个病斑连接成一个大病斑后导致整个叶子枯萎死亡。嫩梢和卷须和叶柄患病之后,同样会产生半透明水渍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患病部位停止生长,扭曲变形,最后干枯死亡,幼果患病之后,在果实表面产生深褐色的圆形病斑,形成白色霜状霉层,果实进入着色期后一般不会发病。
2.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采收后收集患病叶子、病果,将患病枝条剪去。在清早露水未干时清扫落叶,深埋或者焚烧处理。冬季对果园深翻,在果树生长期间注意排水,做好夏季修剪工作,将接近地面的无用枝蔓剪除,提高果园通风效果。葡萄下半年控制好氮肥施入量,增施磷肥和钾肥,促进果枝木质化,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原菌侵袭的机会;其次,做好防治工作。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58%甲霜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培液,或90%乙磷铝(疫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800-1200倍,每隔半个月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3 葡萄毛毡病
3.1 发病症状
葡萄毛毡病并不是真菌和细菌性病害,是由一种叫锈壁虱寄生所致,因此,采用细菌和真菌性病害防治方法效果并不是很好。该种害虫主要危害叶子、嫩梢、幼果和穗轴。叶子受害后在叶子背面会产生大量不规则的白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隆起呈现泡状,在叶子背面产生一层毛毡状的白色绒毛,随着病情加重绒毛逐渐加厚,从白色变为茶褐色,最后变成暗黑色,病斑大小不一,无规则,发病严重时整个叶子蜷缩,质地变硬,枝蔓受到危害后,形成瘤状,最后表面龟裂。
3.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秋季集中清扫果园落叶,剥离枝蔓上的开裂粗皮,集中烧毁或者深埋处理,发现被危害的枝蔓应该立即剪除,带出果园集中处理。选择无病害苗木,禁止从疫区引进种苗,定植前必须做好全面消毒工作,苗木或插条先放入30至40℃温水中浸3至5分钟,然后再移入50℃温水中浸5至7分钟,即可杀死潜伏在芽内越冬的成虫;其次,做好药物防治工作。早春萌芽成绒球期,细致喷1000倍指敌 1.8%阿维菌素1500倍,以杀灭越冬成虫,葡萄展叶期间喷1.8%阿维菌素1500倍 满归2500倍,防治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朱晓华,马俊义,帕提古丽,杨安沛,阿蔓古丽,沙达提.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研究及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2011(02).
[2]马玉玲,马俊华,赵林忠,冶海林,马彗光,姜培燕,张迎春,张喻.葡萄烂果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2009(05).
[3]秦永权,张铁林.新疆伊犁地区葡萄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8(04).
[4]黄锐,刘娟.热水处理对葡萄采后衰老与病害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02).
[5]王永崇.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葡萄蔓割病及其防治图谱[J].农药市场信息,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