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种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的曲霉产生变态反应所致的肺部疾病,本病好发于哮喘和囊性纤维化的患者当中。我国哮喘发病率高,提高对哮喘患者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认识,并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病以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炎性反应联合抗真菌制剂减轻真菌负荷为主要治疗方案。另外还有抗IgE治疗及其他治疗。
【机 构】
:
150000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150000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种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的曲霉产生变态反应所致的肺部疾病,本病好发于哮喘和囊性纤维化的患者当中。我国哮喘发病率高,提高对哮喘患者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认识,并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病以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炎性反应联合抗真菌制剂减轻真菌负荷为主要治疗方案。另外还有抗IgE治疗及其他治疗。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Alzheimer′s disease (AD) and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 are the most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ementias among those 60 years of age or older. The neuropathological hallmark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CNLBP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集患者两侧竖脊肌和多裂肌肌电信号,分析其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本研究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偶联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分成A组、B组及C组,每组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健侧大脑皮质运动区(M1)给予低频(1Hz)经颅磁刺激15 min,随后对患侧肢体进行20 min FES治疗;B组患者则对患侧大脑皮质运动区(M1)给予高频(10 Hz)经颅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心理问题及神经功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重点观察对抑郁、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颈、胸、腰段脊髓不完全性损伤且伴有抑郁、焦虑症状患者分为HBO组(25例)、心理干预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HBO组、心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分别辅以高压氧或心理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治疗结束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Modafinil is 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timulant commo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iveness
目的探讨儿童不伴腮腺炎症的腮腺炎病毒性脑膜脑炎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2月因病毒性脑炎入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的患儿脑脊液标本223份。应用PCR技术对腮腺炎病毒和麻疹病毒进行检测,对腮腺炎病毒阳性标本应用PCR方法检测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病毒、登革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含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住院治疗的GBS脓毒症患儿30例,根据发病日龄分为早发型组(发病日龄≤7 d)和晚发型组(发病日龄>7 d)。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30例患儿中早发型19例,晚发型11例;男17例,
中国"百日咳再现"已经出现,同时其流行病学特征与传统百日咳相差甚远。中国缺乏统一的百日咳监测方案,原有的诊断标准滞后,导致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发现的百日咳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差异巨大。为应对"百日咳再现"带来的挑战,急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百日咳监测病例定义和实验室检测标准,规范疫情处置原则。其次,应提高医务人员对百日咳新特征的认知水平,加强百日咳的报告、诊断水平。最后,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对难治性癫痫(I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和MRP2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已明确诊断的68例IE患儿,进行LEV添加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LEV添加治疗前及添加治疗后6个月I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P1和MRP2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
目的探讨新生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外科收治的185例肛周脓肿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家长意愿分为切开引流组(136例)和保守治疗组(49例)。切开引流组在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切口填塞碘仿纱条引流换药治疗;保守治疗组肛周外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外涂红霉素眼膏。患儿形成肛瘘6个月后行肛瘘挂线术。所有患儿早期给予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