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吉尔实在论思想中,不同范畴的自然规律具有不同程度的隐含客观性与层次建构性的特点.在本体论上,吉尔实在论对自然规律给予了肯定,并且其自然本体论具有客观实在性和主观建构性双重性质.在认识论上,吉尔强调科学认识与真实世界之间是一种近似的模型建构关系,否定了 自然科学规律的绝对客观性和真理的极端绝对性而凸现其建构性.在方法论上,吉尔持多元视角论以期构建多重性的 自然规律.这对如何处置自然规律客观性与建构性具有独特意义与地位.
【机 构】
: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北京1001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尔实在论思想中,不同范畴的自然规律具有不同程度的隐含客观性与层次建构性的特点.在本体论上,吉尔实在论对自然规律给予了肯定,并且其自然本体论具有客观实在性和主观建构性双重性质.在认识论上,吉尔强调科学认识与真实世界之间是一种近似的模型建构关系,否定了 自然科学规律的绝对客观性和真理的极端绝对性而凸现其建构性.在方法论上,吉尔持多元视角论以期构建多重性的 自然规律.这对如何处置自然规律客观性与建构性具有独特意义与地位.
其他文献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社会普遍关切的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等作出规制,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投诉和举报工作机制,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的诸多难点痛点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数字化时代,个人信
在人-媒介-世界的三重结构中,后现象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身体的适应性,但是对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互动性的重视不够,物质介入理论虽然解决了二元论的内外区分,但是其认知考古的立场可能面临无法解释数字媒介技术的问题,通过主动技术环境框架下后现象学和物质介入理论的融合,则可以整合媒介技术哲学理论,由此走向包括技术环境的广义具身性.这种具身性克服了二元论的问题,体现了认知、身体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互动体系.
似真性不是物体的性质,是我们心中的观念.证据的似真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验分析带来的结果.在获得似真性证据和进行似真推理中,信念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将获得似真性证据和进行似真推理的过程,看作是人的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并通过三角测量模式体现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助于我们区分“真”和“似真”,又能为经验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一种模式,还能为信念的辩护找到一种解释方式.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其引发的世界格局的变化,需要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系统性变革.当前,科技创新治理问题可归纳为“多重失灵叠加”,包括:市场、转化、系统和治理失灵,深刻体现了“复杂性”本质.然而,当下主流的治理理论无法克服其内生性的效率、民主悖论和情境适用等问题,需要强化“国家”在科技创新治理中的作用,即“元治理”能力建设,包括制度创新、模式选择以及统筹协调能力.“元治理”视角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建,应当从制度基础、主体协同、治理原则、治理工具等几个角度进行系统设计.
从技术物-设计视角来重构装置范式、焦点物及实践等范畴,不能完全把握伯格曼技术哲学的关键向度,其改革主张隐含了转变技术文化的政治和伦理诉求:通过对技术与民主的政治哲学批判,重提在自由民主中未被言明的美好生活问题;通过对技术与美好生活观念的伦理反思,构建关于技术文化的伦理原则.因此,阐明这两个向度为理解伯格曼技术哲学提供了关键视角,同时反映当代技术哲学愈加关切技术民主和道德设计的政治与伦理转向.
当代就何种知情同意模式适用于公共层面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争论中,不同模式的支持者都会援引尊重自主性原则批评彼此并辩护自身.文章表明产生这一悖反的根源在于“尊重自主性”有双重内涵.一是尊重“理性人”的 自主性,二是尊重不同个人依据自己的取向进行选择的 自主性.尊重“理性人”的 自主性要求个人在科研人员每一次使用 自己的样本或数据前进行同意授权,随着研究风险的降低以及参与者人群的急剧扩大,“理性人”的标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尊重自主性”原则本身缺乏足够的理论资源化解上述困境,“公平”原则可以为此提供助益.
研究旨在实证考察中国梦研究的过去和现在状况.研究发现:(1)国内研究的经典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点主题是民族复兴、习近平、中国精神,前沿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2)国际经典主题为中国、习近平、软实力,热点主题为习近平、话语治理、理论,前沿主题为话语治理、中国梦、中国共产党;(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国际研究的首要参考文献;(4)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国内外研究;(5)《求是》获得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研究建议,未来探索需要建构理论体系和提升方法视野.
知道者悖论是当代多学科、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集中关注的逻辑与哲学难题.由于同传统的说谎者悖论在起源与形式结构上的相似性,以至于到 目前为止解决知道者悖论的方案大多无法脱离说谎者悖论解决方案的框架.这是知道者悖论研究最根本的困境所在.根据逻辑悖论的语用学界说,两者之特定认知共同体的公共信念分属知识论与真理理论这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这是知道者悖论与说谎者悖论的本质差别之处.从厘清两者之间这种精确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知道者悖论新近的研究表明,合理解悖的出路在于修正对“信念”概念的理解.
“勇气”和“忧惧”的词义几乎相反,在康德和约纳斯伦理学中,分别被称为真正的德性和智慧.康德的“勇气”作为道德力量,不但内在于实践理性,也作用于知性的自我启蒙,但不负责在效果上的善恶.为了回应康德确立的伦理传统,约纳斯通过对海德格尔生存论与布洛赫“希望原理”的分析,使“忧惧”在技术时代具有了伦理功能.其至少从“人”的概念的嬗变,新律令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以及“希望—忧惧—适度”的辩证伦理这三维度补充了康德伦理学,但作为后果论伦理也必将面对更多规范性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应用中,有五种隐性伦理责任容易被忽视,即家长对未成年人感知能力发育的监管责任、教育工作者对“碎片化思维”的矫正责任、人工智能设计者对人的自主能力的保护责任、人际交往中必要的陪伴责任、产业结构调整中对人的就业能力的培育责任.这五种伦理责任目前都有责任主体不十分明晰、问题不十分紧迫、潜移默化却影响深远的特点,需要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持续不断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出现相应的伦理风险.人工智能应用中这些隐性伦理责任,给伦理教育、技术评估、社会管理和舆论宣传都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