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往无前,用声音传递温暖的力量

来源 :女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u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若星。作家,资深媒体人。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从大年初三开始,陈若星的春节假期就结束了,她每天都守候在西安北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陈若星工作室”的电话机旁,通过电话对来陕的留观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最多的一天连打带接一百多通电话。她温柔亲切的纾解和坚强有力的鼓舞,让处于隔离苦闷状态的人感受到了关怀和宽慰。
  这样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大姐,早前家里却并不“安生”:父亲因病成了植物人,卧床许多年;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常常幻听幻想,严重健忘;自己也是乳腺癌患者,一边坚持化疗一边照顾双亲……这样的家庭情况,本应是被帮扶的对象,但陈若星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打倒,用坚强与倔强书写了生命的奇迹,不仅扛下了超负荷的生活压力,还在工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陈若星从不抱怨,不幸亦被她视为人生的馈赠,她把直面苦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达观的心态转化成对社会奉献的热忱,诠释着全国三八红旗手和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

亲力亲为,用孝心和毅力撑起一个家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陈若星却用行动改写着这句俗语。1997年,陈若星的父亲因脑梗及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卧病在床,丧失了听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十年后,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完全成了植物人。然而卧床这些年,这位身上插着膀胱造瘘管的老人家竟从未患过褥疮,最终以93岁的高龄安然辞世,不能不说是女儿创造出的奇迹。
  而照料因高血压中风引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则是更艰难的考验。母亲的情绪病伴随着幻视幻觉、无休止的怒骂,经常把陈若星认成母亲、姐姐、请来的护工等,与这样的病人相处,很容易被激怒或者感到沮丧,陈若星却用惊人的耐心与体贴照顾着母亲,竭尽全力让她保持愉快、清洁、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谈起2009年,陈若星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感觉就像天塌了一样。那年,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把家中病重的父母安顿好后,她一个人偷偷去做了手术,然而自己还没出院,母亲高血压发作,父亲肺部急性感染,两张病危通知书递到了陈若星的面前。一家三口同时住院,陈若星忍住术后呕吐及深入骨髓的剧痛,为父母上下奔走,直至二老出院,才安心留在医院里继续着自己的化疗。

扑下身子,冲到采访第一线去


  陈若星在工作中,一直是“拼命三娘”的形象。2008年汶川地震,作为资深媒体人,她跟随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作家采访团来到受灾严重的陕南震区。
  “处在这种大事件中,我像打了鸡血一样精力充沛,到处取材。”陈若星这样说。受到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精神的鼓舞,她白天跋山涉水,踩着余震频发的土地,顶着不时袭来的飞石,冒着生命危险走访;深夜回到驻地,整理白天所得资料,不眠不休。她前后三赴灾区,在震区度过了21个日日夜夜,忘我地拍摄了上千张图片,发表了5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和通讯作品。这些作品被无数媒体转载,让灾区的真实情况得到了最原始、最及时的呈现,陈若星也因此荣获了“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陈若星把这种工作理念总结为:扑下身子,面向最基层的民众;放下身段,低到尘埃中,在尘埃中开出花来。她这样脚踏实地的职业精神,来自于父亲。陈若星从记事起,在陕西省委宣传部工作的父亲就经常因为忙碌而坚守在工作岗位,顾不上回家。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父亲为了挖掘党的好女儿、优秀纺织女工赵梦桃的先进事迹,在西北国棉一厂深入车间班组,长时间与纺织工人同吃同住,最终凝炼出了感动全国的“梦桃精神”,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纺织工人,至今仍熠熠生辉。
  原生家庭带来的奋斗、拼搏、敬业、奉献精神,陈若星已经深入骨髓,并始终用这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

挺身而出,在国家需要自己的时候


  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陈若星依旧“闲不住”,把精力放在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的宣讲活动中,举办了多场家庭、家教、家风课堂。她与西安市莲湖区北关街道办商议,成立了“陈若星工作室”,下辖“满天星”志愿服务队和“满天星”志愿服务工作站,吸纳了许多年轻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务中来。逢年过节,在棚户区展开走访,对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帮扶,已成为“满天星”的“保留节目”。
  疫情期间,陈若星得知北关辖区的隔离者中出現了恐惧绝望情绪,有人哭闹不停,有人强行要求外出购买“双黄连口服液”,她再也宅不住了,回到工作室拿起了电话。
  陈若星给辖区每一位处于隔离状态的留观人员发放了一张卡片,卡片上印着她的名字、介绍和电话,还有一段暖心的话语,只要留观人员有需要,无论昼夜,都会有她在电话里陪伴。在电话中,她不厌其烦地问候、开导、解说、宽慰,让深感孤单孤寂的隔离人员体会到来自于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阳光和温暖。
  一个多月来,陈若星每天步行四五站路来到工作室,中午就简单地吃几块饼干、喝杯开水,吃完继续忙碌。她患过癌症,现在还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常年服药,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但在特殊时期,依旧忘我地连轴转。她坚信,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担当作为,是作为道德模范的责任和义务。
  陈若星的人生充满了力量,她用自己的积极和坚韧,在平凡的人生中演绎出了不平凡的故事,把道德之美的种子种在了年轻人的心里。
其他文献
空中罗马遗迹酒店 by Museum Hotel Antakya  建房不小心挖到遗迹的事情,在古老文明国度不少见。土耳其某酒店在打地基时,就发现了一幅超过1000平方米的马赛克地板,原来酒店不小心选址在了2000年前的罗马城市遗址上。为了保护遗迹,设计师跟当地遗产委员会商量后,用透明玻璃将这些古跡全部遮盖保护起来,并在上面架起了巨大的钢柱支撑,将整个酒店抬离地面,建造出一个“博物馆”式的空中酒店
期刊
度假可以延长寿命  想长寿,想为国家节省医保资源?去度假吧!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一项长达45年的研究发现,多度假真的能延长寿命。长时间的身心负荷,会对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即使你吃好喝好长期运动,也没太大用处。全身心放松,才能讓身体恢复健康运转!所以,提高效率少加班,小长假来场治愈之旅吧!感觉年轻,大脑也年轻  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自我感觉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的人,在记忆测试中更有可能
期刊
茶点和茶性相合,美味加倍  “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这是茶点搭配茶水的基本定律,真正操作起来,茶和点心的配搭可以千变万化。比如绿茶的种类很多,但味道大多都是清鲜淡雅并有或浓或淡的花香,在茶点的搭配上也应该遵循它的特质,最适合的是酥皮包裹着豆沙、芝麻或者玫瑰的点心。白茶、花茶或发酵程度轻的乌龙茶,它们的味道偏于清淡,不合适浓重的点心,可以用一些低糖或者咸味的点心来搭配。  给普洱茶搭配茶点,
期刊
出镜:紫藤  70后,植物手作人,从事园艺工作二十年。  风雅标签:种花  人物关键词:顺应自然,植物饲养人  心得分享:打理花园是一种风雅生活方式——急不得,顺应万物自由生长;不盲从,保持从容且天真。  “紫藤花园”坐落在城市的偏南一隅,红砖围墙和蓝色的铁门交相呼应,粗犷又低调。推开铁门,花草自由生长,丰姿绰约。十几年来,它的主人始终让它在闹市中保持一份神秘,这种神秘感一方面源自闹市中的宁静,另
期刊
阴霾和忙碌对人的体力和情绪无疑都是一种消耗,如果是连日在阴天忙碌,那更是双重消耗了。太阳一出来,令人即刻有种撕掉老旧玻璃贴的清新,似乎唯有晴好与闲适方能充满虚空的“电池”。  晴天的午后是一天里最舒服的时光,丽日当空,让人温暖也使人瞌睡。记得幼年上学时,许多人在下午第一节课打瞌睡,我也不例外。前方讲台上老师的讲课声渐听渐远,慢慢化作模糊的人形和静默的手势,不知不觉间失去意识,片刻后,令人惊醒的大多
期刊
白T :SEEINGMIN格纹外套:NOTNOW格纹长裤:〇一二二白色运动鞋:Pedro筑梦 / 舞台  像个孩子一样,朱星杰为眼前的魔术表演鼓起掌来,眼里闪动着星星。这是旅行综艺节目《奇妙旅行局》中的一个场景。  在澳门的街头,朱星杰突然发现了电影《惊天魔盗团2》的拍摄地:翁氏魔术店。走进这家店,各种各样的魔术道具立刻吸引了朱星杰的目光。他的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还用手机放起了电影的主题曲。他
期刊
去年席卷全国的东方风雅美学,今年依然令人上头。世界变化太快,物质已经无法慰藉这一届年轻人,对传统淡雅恬静生活的向往,已成为YOUNG一代的心灵寄托。究竟怎样过好生活?不妨来学习一下吧!包袱皮裹万物,用仪式感注入爱意  清洁环保理念,让包裹万物的“风吕敷”在文艺青年中时髦起来。比起商家给的一次性塑料袋、纸袋,这种源自古代日本的布制 “包袱皮儿”能让人10分的心意表现出90分的效果,充分发扬了“礼轻情
期刊
出镜:刘晓蕾  畅销书作家、专栏作家,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著有《醉里挑灯看红楼》等。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  风雅标签:红楼梦  人物关键词:偷师古人,将日子过成诗  心得分享:其实风雅生活没有固定的形式,关键是得体、独立和有节制,保持自我的同时,别妨碍别人。  要说风雅诗意的生活,当数《红楼梦》里,从园林、建筑到服饰、器物,从宗教、礼俗到诗词、典籍,从戏曲、绘画到饮食、养生……每
期刊
出镜:韩寒  80后,“戏宝萌”品牌创始人,“戏”就是指中国戏曲,“宝”代表文化的瑰宝,“盟”则是指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融合,以动漫文创为载体推广传统戏曲文化,让秦腔这项古老艺术走出国门。  风雅标签:文创  人物关键词:秦腔IP“走出去”  心得分享:年青一代对传统美学的欣赏,其实是一种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用现代创意演绎传统风雅,是趋势也是一种传承。  秦腔,慷慨激越,在秦地绵延三千年不绝。贾平
期刊
出镜:周南  艺术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青年教师,上海戏曲学会会员。幼承家学,擅长昆曲清工、琵琶演奏及戏剧创作,2003年获苏州市中学生器乐比赛琵琶第一名,2004年获江苏省戏曲大赛昆曲十佳。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演出与文化交流。  风雅标签:昆曲  人物关键词:幼承家学,传统音乐爱好者  心得分享:传统风雅都是“情”的抒发与表达,通过这一次次“共情”的过程,把他人的经验化为我的经验,从而让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