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更加适用于高职高专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种教育模式的特征具体到高职高专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主要从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四个方面的转变得到体现。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职高专;建筑施工技术
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创造学习环境的一种范式。虽然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很多,但我们可以从其中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教学模式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会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教师的“教”,这种模式下,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但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学生是能动的认知主体。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适用于一定阶段和范围的学习,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更高阶段的学习却有比较大的局限性。
“主导-主体”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指教师担负教导、引导、辅导、评价、育人等作用,学生主体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作为认识的主体,能动地观察认识客观世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初在我国正式试验以来,改变了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主导一主体”教学模式的特征
《建筑施工技术》是工民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他研究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知识面宽、综合性大、发展快,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采用新技术和现代科学成果,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介于本门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高效学习有更大帮助。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育模式的特征主要从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四个方面的转变得到体现,具体到高职高专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表现为:
(一)学生地位的转变
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更主动、更多样、更有效地学习来进行的。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的主体。高职高专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在《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基础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知识的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核心主导者,而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
(三)媒体作用的转变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方式,更应该增加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授课方式。比如在讲解各个施工环节的时候,用实际工地录制的视频来教学,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施工的实际情况,更加真切的理解施工知识,能更快地将知识运用的实践中;在讲解一些施工工艺时,可以用一些动画的方式呈现,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工艺过程,比教师的语言和文字更加直接、易懂。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活泼、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各种各样的设施和网络)传递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交互式、高效率)处理信息。教学媒体将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四)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中,学生只能听教师的讲解。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知识,教师可以适时地带学生到工地进行实践学习,也可以带学生到实训室亲自动手完成部分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对话,教学过程将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在《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适应快速变革和日益多样化的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成章主编.信息技术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张剑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姚谨英主编.建筑施工技术(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4]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职高专;建筑施工技术
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创造学习环境的一种范式。虽然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很多,但我们可以从其中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教学模式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会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教师的“教”,这种模式下,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但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学生是能动的认知主体。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适用于一定阶段和范围的学习,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更高阶段的学习却有比较大的局限性。
“主导-主体”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指教师担负教导、引导、辅导、评价、育人等作用,学生主体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作为认识的主体,能动地观察认识客观世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初在我国正式试验以来,改变了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主导一主体”教学模式的特征
《建筑施工技术》是工民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他研究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知识面宽、综合性大、发展快,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采用新技术和现代科学成果,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介于本门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高效学习有更大帮助。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育模式的特征主要从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四个方面的转变得到体现,具体到高职高专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表现为:
(一)学生地位的转变
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更主动、更多样、更有效地学习来进行的。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的主体。高职高专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在《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基础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知识的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核心主导者,而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
(三)媒体作用的转变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方式,更应该增加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授课方式。比如在讲解各个施工环节的时候,用实际工地录制的视频来教学,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施工的实际情况,更加真切的理解施工知识,能更快地将知识运用的实践中;在讲解一些施工工艺时,可以用一些动画的方式呈现,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工艺过程,比教师的语言和文字更加直接、易懂。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活泼、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各种各样的设施和网络)传递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交互式、高效率)处理信息。教学媒体将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四)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中,学生只能听教师的讲解。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知识,教师可以适时地带学生到工地进行实践学习,也可以带学生到实训室亲自动手完成部分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对话,教学过程将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在《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适应快速变革和日益多样化的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成章主编.信息技术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张剑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姚谨英主编.建筑施工技术(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4]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