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客家文献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沿革、经济发展、自然环境、风俗民情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客家文献能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特定地域内的历史和未来提供详实的信息,对特定地区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客家文献的特点和类型、开发客家文化的意义、开发客家文化的方式以及具体的工作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对客家文献开发与利用实际意义。
关键词:客家学;客家文献;客家文献开发
客家文献体现了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是反映特定区域政治、经济、科教文史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是某一特定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类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了解和研究某一特定地域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历史和现状,预测未来的主要情报来源。将它们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起来,将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底蕴,全国客家地区的客家文献是我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历史遗产,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文和史料方面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因此,加强客家地区的客家文献的研究和利用是图书馆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
1.客家文献的特点和类型
客家文献是经客家地区客家民系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和传承积淀的客家文献。浓厚的客家风情成为了梅州客家文献独具的特色。并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鲜明的地方性。客家文献翔实地记录了客家地区传统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民居建筑、名胜古迹、节庆风俗、客家山歌、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状况,是研究认识客家的主要记录根据。二是较强的史料性。具有历史价值,能够提供重复使用,为人们了解利用或研究客家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系统资料。
客家文献的主要类型
客家地方史料,是专门记述客家地域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过程的文献,可分为综合性客家地方史料和专业性客家地方史料两大类。
地方志,是以地区为中心的百科全书。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
族谱,又称家谱、谱牒、宗谱、家乘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客家名人著述,客家名人是指在客家地区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人士,名人著述包括其本人撰著成果和别人撰写的有关该名人的著述或研究资料。
客家研究性著述,如梅州作为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很早就开始了系统地客家历史的研究。
客家报刊,是客家地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所编辑发行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史料性,地方信息的密度最大。
客家音像资料,音像资料是指各种具有保存和参考价值的磁带、唱片、光盘、磁盘等视听载体。
客家网络资源,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包括政府、军事、教育、科研、商业和企业等领域。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客家文献目录,目录是著录一批相关的文献,并按照一定的类目和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客家文献目录是揭示有关客家地区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文献。
2.开发客家文献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位于世界巅峰。我们的祖先特别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炯海的文化典籍,其中客家文献的独特价值是其他文献无法代替的。客家文献的科学研究价值之高自不言而喻,限于篇章,这里仅重论述了客家文献的人文价值、史料价值。大量的客家文献的出版,能更全面、更迅速地反映本地情况,而且有些客家文献专业性比较强,如地质学、地理学、建筑学、医学、生态环境、农业水产等更具备科学性。因些,客家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图书情报开展信息服务中,客家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目前许多地方文献利用率不高,有的图书馆存在着对地方文献的图书情报工作重视不够的情况。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注重收集客家特色的地方资料,充实馆藏,丰富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将客家文献中蕴含的静态知识宝藏变成动态的情报信息流,结合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开发利用客家文献。在欧美等地,地方文献通常是国家公共图书馆最主要的典藏资源之一,尤其是地方史(LOCAL HISTORY)及家族史(FAMILY HISTORY)为主体的地方文献,其发展模式可供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研究与利用加以借鉴。当前则亟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客家文献的内容加以选择和动态整合。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文献的共建共享。客家地区自然景色宜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前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客家自然景观和客家人文景观并形成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规模.利用客家学研究的成果完全可以培育出客家地区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客家地区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可促进全国客家地区科技、文化、经济的全面发展。
客家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由于客家研究涉及领域太多,要求真正达到学术上的飞跃突破,绝非易事。有些问题学术界已经论战了近百年,至今还有问题仍在争论。客家文献为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信息资源。但是客家文献开发依然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图书馆工作者收集文献采集工作只停留在常规水平上,要搞好客家文献开发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开拓新思路,利用新方法,采集新手段,不断深化客家文献工作内容。图书馆应该花大力气找到那些超前的尚未开发的地方客家文献。更新服务方式,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另方面,强化与图书馆的文献共享,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客家文献的开发和征集工作,在保护好原有收集的文献源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文献集源。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要围绕地方建设的“特色”,在“新”字上做文章,同时注意在关注点,以小见大选角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闽西,粤东、赣南地区为依托,注意收集闽、粤、赣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客家文献.以形成自己的馆藏优势,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客家文献中心。
3.开发客家文献的方式
建立客家文献征集小组,全面系统地收集本地区各种客家文献。一方面主动收集,与当地档案馆、方志办、文史办、党史办、地方出版社和新闻出版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当代的著名作家、知名人士建立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根据客家文献多属内部出版物或单位专藏的情况,又主要以复制、征集、邮购、交换、接受捐赠等方式进行收集,以保证客家文献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他们通过各种关系,征集了不少资料。如征集到了原梅州委书记谢强华同志在梅州工作期间积累下来的图书、资料、照片、音像制品等500多册。另外,他们也做好网上搜寻工作,派专门工作人员定期在网上搜寻相关文献。
做好二、三次文献编制工作。利用馆藏客家文献编制专题索引、目录、文摘是开发利用文献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十分注意有针对性地自己编制专题性的目录、索引。多年来,他们编制了10多种二、三次文献,如《梅州客家文献资料目录汇编》、《梅州客家历代乡贤著述目录》、《馆藏港澳台图书目录》《叶剑英史料索引》、《叶剑英年谱》、《侨声索引》、《馆藏港、澳、台图书目录》等,为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指南。①设立叶剑英文献室。抓住该馆是叶剑英元帅故乡,馆名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荣誉,专门设立了“叶剑英文献室”,为研究叶剑英的思想提供了宝贵的文献。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如他们为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北京梅州人海外联谊会编纂《叶剑英诗词赏析》提供有关叶帅文献资料,使其得以顺利出版。②举办馆藏客家文献展览。为让社会各界了解该馆的客家文献收藏情况,以充分发挥馆藏客家文献的作用,他们举办馆藏客家文献展览活动。如:在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庆典暨世界客属大会上,展出380多位乡贤,1150种,近2000千册客家史料、乡贤著述。在纪念叶剑英诞辰100周年之际,举办“叶剑英文献展览”。使广大读者更加了解客家乡贤作者和叶帅事迹,深受读者欢迎。③建立“客家文献数据库”。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该馆收藏的客家文献有的甚至已拥有上百年的历史,所积累的客家文献十分丰富。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充分利用客家文献资源,开发有本地特色的“客家文献数据库”。
4.客家文献开发工作实践
以所在单位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为例,它历史悠久,藏书丰富,至今拥有馆藏30多万册。其中,古旧籍3.5万册,客家文献史料1500种。并逐步建设成了与本地经济与发展相适应,学科结构合理、文献类型齐全、载体形式多样,颇具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馆藏中客家文献尤为丰富。为加大客家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作力度,成立了客家文献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职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客家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为党政机关领导决策服务。梅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上有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发展战略和“二馆一基地”(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提供参考依据;为市委、市政府制定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详细的信息资料,对进一步发掘地方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②为发展文化经济服务。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利用馆藏客家文献,挖掘、整合和开发梅州文化资源、名人资源和民俗资源,为发展文化经济提供有科学价值的文献资料。涌现出一批以客家传统文化内涵为产品主题的传统工艺品,如大埔县高陂镇的优质陶瓷,五华、大埔两县的著名金木雕工艺品,梅县畲江、兴宁新圩生产的竹编工艺品,兴宁的传统产品彩色立体木雕等,实现了文化力与创造力互相促进、文化与经济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为梅州经济建设做出推动作用。③为编志纂史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几年来,为上百个编史修志的单位提供服务,使其得以顺利完成。特别是为客家文化普及丛书——《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编纂出版做了大量的协助调研工作,并提供有关资料和照片。得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主编林碧红的表扬和肯定。④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提供服务。以客家文献阅览室为主,每年接待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并为其提供代查、代译、义务咨询、电话解答、信函咨询服务。如为加拿大学者郑海麟博士提供黄遵宪有关资料,为港胞黎先生提供黎氏族谱;为旅美华侨、“岭南才子宋湘”的27世裔提供宋湘的遗墨、生平等史料;为上海《联合时报》、《广东侨报》驻港记者提供韩愈治韩江、韩江由来、明末李义豪明大子到阴那山的历史资料;为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区专家、学者以及北京、上海、武汉、河南、广西、江西、福建、广州等地(下转第21页)(上接第18页)专家、学者研究梅州史志、地方名人、华侨史、地名考趣提供客家史料,几年来,有1500多人次、300多封信件,借阅查询了8000多册次,深受好评。⑤为编撰书刊、创作影视作品服务。积极主动地为重要题材的书刊、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服务,使其得以顺利完成。为《叶剑英风采》、《海外文谭》、《出使美日秘日记》、《化碧集》、《客家研究》、《客方言》、《黄遵宪》、《客家人的几次南迁初探》、《客家与畲族语言》、《客家妇女纵横谈》、《台湾客家小考》等20多种书刊和《客家人》、《走出围龙》、《客都梅州》、《剑魂》等影视作品,提供了编撰素材、背景资料、参考文献。⑥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梅州历史上有以叶剑英、黄遵宪、宋湘、丁日昌、丘逢甲等为代表的著名人物。记载这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客家文献,为梅州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为弘扬客家文化,引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促使人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家乡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客家文献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记载,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今天人们仍可根据此了解学习和研究历史,为学术研究提供文献资料、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咨询、为广大读者提供文化教育。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图书馆要对收集到的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客家文献进行加工、整理,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 目,建立档案,才能使这些客家文献资料长期保存下来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多年来,他们在开发利用馆藏客家文献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这些问题有待于努力钻研业务,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客家文献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梅州客家研究成就和趋向,《梅州市志》,l999.
[2]黄俊贵,客家文献工作刍论,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年1期.
[3]金沛霖,客家文献的利用价值 ,《图书馆客家文献工作》,2000.
[4]吴琪文,21世纪的客家学研究几点思考,《客家学文献荟萃》,2004.
[5]黄俊贵, 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图书馆论坛》,2006年6期.
[6]黄俊贵,关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图书馆论坛》,2003年6期.
关键词:客家学;客家文献;客家文献开发
客家文献体现了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是反映特定区域政治、经济、科教文史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是某一特定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类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了解和研究某一特定地域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历史和现状,预测未来的主要情报来源。将它们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起来,将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底蕴,全国客家地区的客家文献是我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历史遗产,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文和史料方面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因此,加强客家地区的客家文献的研究和利用是图书馆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
1.客家文献的特点和类型
客家文献是经客家地区客家民系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和传承积淀的客家文献。浓厚的客家风情成为了梅州客家文献独具的特色。并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鲜明的地方性。客家文献翔实地记录了客家地区传统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民居建筑、名胜古迹、节庆风俗、客家山歌、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状况,是研究认识客家的主要记录根据。二是较强的史料性。具有历史价值,能够提供重复使用,为人们了解利用或研究客家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系统资料。
客家文献的主要类型
客家地方史料,是专门记述客家地域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过程的文献,可分为综合性客家地方史料和专业性客家地方史料两大类。
地方志,是以地区为中心的百科全书。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
族谱,又称家谱、谱牒、宗谱、家乘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客家名人著述,客家名人是指在客家地区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人士,名人著述包括其本人撰著成果和别人撰写的有关该名人的著述或研究资料。
客家研究性著述,如梅州作为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很早就开始了系统地客家历史的研究。
客家报刊,是客家地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所编辑发行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史料性,地方信息的密度最大。
客家音像资料,音像资料是指各种具有保存和参考价值的磁带、唱片、光盘、磁盘等视听载体。
客家网络资源,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包括政府、军事、教育、科研、商业和企业等领域。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客家文献目录,目录是著录一批相关的文献,并按照一定的类目和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客家文献目录是揭示有关客家地区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文献。
2.开发客家文献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位于世界巅峰。我们的祖先特别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炯海的文化典籍,其中客家文献的独特价值是其他文献无法代替的。客家文献的科学研究价值之高自不言而喻,限于篇章,这里仅重论述了客家文献的人文价值、史料价值。大量的客家文献的出版,能更全面、更迅速地反映本地情况,而且有些客家文献专业性比较强,如地质学、地理学、建筑学、医学、生态环境、农业水产等更具备科学性。因些,客家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图书情报开展信息服务中,客家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目前许多地方文献利用率不高,有的图书馆存在着对地方文献的图书情报工作重视不够的情况。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注重收集客家特色的地方资料,充实馆藏,丰富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将客家文献中蕴含的静态知识宝藏变成动态的情报信息流,结合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开发利用客家文献。在欧美等地,地方文献通常是国家公共图书馆最主要的典藏资源之一,尤其是地方史(LOCAL HISTORY)及家族史(FAMILY HISTORY)为主体的地方文献,其发展模式可供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研究与利用加以借鉴。当前则亟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客家文献的内容加以选择和动态整合。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文献的共建共享。客家地区自然景色宜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前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客家自然景观和客家人文景观并形成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规模.利用客家学研究的成果完全可以培育出客家地区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客家地区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可促进全国客家地区科技、文化、经济的全面发展。
客家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由于客家研究涉及领域太多,要求真正达到学术上的飞跃突破,绝非易事。有些问题学术界已经论战了近百年,至今还有问题仍在争论。客家文献为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信息资源。但是客家文献开发依然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图书馆工作者收集文献采集工作只停留在常规水平上,要搞好客家文献开发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开拓新思路,利用新方法,采集新手段,不断深化客家文献工作内容。图书馆应该花大力气找到那些超前的尚未开发的地方客家文献。更新服务方式,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另方面,强化与图书馆的文献共享,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客家文献的开发和征集工作,在保护好原有收集的文献源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文献集源。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要围绕地方建设的“特色”,在“新”字上做文章,同时注意在关注点,以小见大选角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闽西,粤东、赣南地区为依托,注意收集闽、粤、赣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客家文献.以形成自己的馆藏优势,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客家文献中心。
3.开发客家文献的方式
建立客家文献征集小组,全面系统地收集本地区各种客家文献。一方面主动收集,与当地档案馆、方志办、文史办、党史办、地方出版社和新闻出版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当代的著名作家、知名人士建立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根据客家文献多属内部出版物或单位专藏的情况,又主要以复制、征集、邮购、交换、接受捐赠等方式进行收集,以保证客家文献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他们通过各种关系,征集了不少资料。如征集到了原梅州委书记谢强华同志在梅州工作期间积累下来的图书、资料、照片、音像制品等500多册。另外,他们也做好网上搜寻工作,派专门工作人员定期在网上搜寻相关文献。
做好二、三次文献编制工作。利用馆藏客家文献编制专题索引、目录、文摘是开发利用文献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十分注意有针对性地自己编制专题性的目录、索引。多年来,他们编制了10多种二、三次文献,如《梅州客家文献资料目录汇编》、《梅州客家历代乡贤著述目录》、《馆藏港澳台图书目录》《叶剑英史料索引》、《叶剑英年谱》、《侨声索引》、《馆藏港、澳、台图书目录》等,为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指南。①设立叶剑英文献室。抓住该馆是叶剑英元帅故乡,馆名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荣誉,专门设立了“叶剑英文献室”,为研究叶剑英的思想提供了宝贵的文献。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如他们为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北京梅州人海外联谊会编纂《叶剑英诗词赏析》提供有关叶帅文献资料,使其得以顺利出版。②举办馆藏客家文献展览。为让社会各界了解该馆的客家文献收藏情况,以充分发挥馆藏客家文献的作用,他们举办馆藏客家文献展览活动。如:在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庆典暨世界客属大会上,展出380多位乡贤,1150种,近2000千册客家史料、乡贤著述。在纪念叶剑英诞辰100周年之际,举办“叶剑英文献展览”。使广大读者更加了解客家乡贤作者和叶帅事迹,深受读者欢迎。③建立“客家文献数据库”。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该馆收藏的客家文献有的甚至已拥有上百年的历史,所积累的客家文献十分丰富。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充分利用客家文献资源,开发有本地特色的“客家文献数据库”。
4.客家文献开发工作实践
以所在单位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为例,它历史悠久,藏书丰富,至今拥有馆藏30多万册。其中,古旧籍3.5万册,客家文献史料1500种。并逐步建设成了与本地经济与发展相适应,学科结构合理、文献类型齐全、载体形式多样,颇具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馆藏中客家文献尤为丰富。为加大客家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作力度,成立了客家文献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职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客家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为党政机关领导决策服务。梅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上有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发展战略和“二馆一基地”(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提供参考依据;为市委、市政府制定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详细的信息资料,对进一步发掘地方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②为发展文化经济服务。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利用馆藏客家文献,挖掘、整合和开发梅州文化资源、名人资源和民俗资源,为发展文化经济提供有科学价值的文献资料。涌现出一批以客家传统文化内涵为产品主题的传统工艺品,如大埔县高陂镇的优质陶瓷,五华、大埔两县的著名金木雕工艺品,梅县畲江、兴宁新圩生产的竹编工艺品,兴宁的传统产品彩色立体木雕等,实现了文化力与创造力互相促进、文化与经济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为梅州经济建设做出推动作用。③为编志纂史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几年来,为上百个编史修志的单位提供服务,使其得以顺利完成。特别是为客家文化普及丛书——《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编纂出版做了大量的协助调研工作,并提供有关资料和照片。得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主编林碧红的表扬和肯定。④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提供服务。以客家文献阅览室为主,每年接待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并为其提供代查、代译、义务咨询、电话解答、信函咨询服务。如为加拿大学者郑海麟博士提供黄遵宪有关资料,为港胞黎先生提供黎氏族谱;为旅美华侨、“岭南才子宋湘”的27世裔提供宋湘的遗墨、生平等史料;为上海《联合时报》、《广东侨报》驻港记者提供韩愈治韩江、韩江由来、明末李义豪明大子到阴那山的历史资料;为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区专家、学者以及北京、上海、武汉、河南、广西、江西、福建、广州等地(下转第21页)(上接第18页)专家、学者研究梅州史志、地方名人、华侨史、地名考趣提供客家史料,几年来,有1500多人次、300多封信件,借阅查询了8000多册次,深受好评。⑤为编撰书刊、创作影视作品服务。积极主动地为重要题材的书刊、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服务,使其得以顺利完成。为《叶剑英风采》、《海外文谭》、《出使美日秘日记》、《化碧集》、《客家研究》、《客方言》、《黄遵宪》、《客家人的几次南迁初探》、《客家与畲族语言》、《客家妇女纵横谈》、《台湾客家小考》等20多种书刊和《客家人》、《走出围龙》、《客都梅州》、《剑魂》等影视作品,提供了编撰素材、背景资料、参考文献。⑥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梅州历史上有以叶剑英、黄遵宪、宋湘、丁日昌、丘逢甲等为代表的著名人物。记载这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客家文献,为梅州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为弘扬客家文化,引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促使人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家乡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客家文献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记载,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今天人们仍可根据此了解学习和研究历史,为学术研究提供文献资料、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咨询、为广大读者提供文化教育。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图书馆要对收集到的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客家文献进行加工、整理,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 目,建立档案,才能使这些客家文献资料长期保存下来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多年来,他们在开发利用馆藏客家文献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这些问题有待于努力钻研业务,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客家文献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梅州客家研究成就和趋向,《梅州市志》,l999.
[2]黄俊贵,客家文献工作刍论,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年1期.
[3]金沛霖,客家文献的利用价值 ,《图书馆客家文献工作》,2000.
[4]吴琪文,21世纪的客家学研究几点思考,《客家学文献荟萃》,2004.
[5]黄俊贵, 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图书馆论坛》,2006年6期.
[6]黄俊贵,关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图书馆论坛》,200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