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刚刚传到中国时,被人们称为“西洋镜”,这表达了当时中国人内心深处对于活动影像世界的最初印象。而“西洋”二字,则标明了电影作为“舶来品”的内在含义。从“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到“活动摄影机”的发明,电影无论作为一种带有新时代烙印的艺术形式,还是一个具体可见的机械装置,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浓重的异国色调。
当年,卢米埃尔派遣的摄影师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将活动摄影技术传播进来的时候,一定未曾想到,如今中国的电影业可以发展壮大到如此规模,并拥有全世界最多观众数量的电影市场。与此同时,对于电影技术和电影理论以及电影文化上的学习,在中国也从未中断过。电影发明至今,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造梦机器,给无数青年人带来了生活激情和创作灵感,对于如今的热爱电影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可以从事与电影相关的工作,将是他们某个阶段最为执著和向往的人生理想。
学电影,在哪儿学其实并不重要,国内也好,国外也好,关键问题在于感受另一种生活方式。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寻找和体验一种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著名导演贾樟柯
全民乱拍时代下的电影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DV技术的迅速普及,电影不再以一种特权形式示人。每个人只要有时间有精力想拍电影,都可以在网络上、杂志中找到很多方便实用的DV使用说明,以及基础的视听语言教程。电影发烧友可以从无数经典电影的观摩中,接触到世界一流的电影发展概念,无形中受到了很好的电影艺术的熏陶。而所有这些学习,都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学历和年龄的限制。学习电影,不再是电影学院里的精英化教育模式,而是被解放出来,成为全民乱拍时代中十分自然的行为。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电影的门槛。
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影视院校的教师队伍里虽然也出现有留学背景经历的人,但当他们将国外的教学理念带到中国的课堂时,往往受制于国内的教育现状、硬件设备或者教育模式上的限制,使得国内与国外的电影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相当差距。
基于此种现实,一方面个人影像化时代的到来预示了电影教育越来越趋向于个人化,另一方面,想要接受更为专业和正规教育的人们仍然无法在国内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于是,出国学电影成为不少人电影学习成长计划中的一部分。
外面的月亮有点圆
据统计,美国花费50年时间在全国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电影教育教学网络,开设普及性电影公共教育课程的有一千多所大学,有600多所大学设置了专门影视专业,而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电影学校有14所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纽约大学电影学院(NYU)、南加州大学影视学院(USU)、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等。美国的电影教育大致可分为“制作”和“研究”两种走向,前者就是一般人所谓的“拍电影”,而后者则侧重于电影的理论、批评、历史和美学的研究。
欧洲的电影教育则更为注重对学生纯电影化思维的培养,更鼓励电影制作的个人艺术化倾向与创新意识。较为著名的欧洲电影学院有波兰罗兹国家美术学院(简称Lodz,培养了瓦伊达、波兰斯基以及基耶斯洛夫斯基)、意大利国家电影学校(简称SNC,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派大师米开朗基罗· 安东尼奥尼的母校)、西班牙马德里电影学校(Ecam,培养了西班牙国宝级大导演阿尔莫多瓦),此外还有捷克布拉格电影学院(Famu)、德国国家电影学院(HFF)、丹麦国立电影学院等。
亚洲地区则主要是日本与韩国的电影教学较为完善。但是在日本,电影教育一直以来都被视作较为基础甚至是低等的教学内容,而被排斥在主流教育圈之外,因此日本没有专门的电影学院,多以小型的电影研究所,以及附属在一个综合型院校中的影视系的形式存在。
相比较国内保守、刻板的教育理念,国外的电影教学观念则更为开放和全面。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大国,美国每年从影视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超过数十万。但事实上,真正最后选择从事电影行业的人数不到毕业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说,更多的拥有其他人文、科学、生物、文学等各个门类知识的人员会出现在这个行业中。这就意味着,美国的电影产业的人才库里凸显了一种多元交流、无专业限制的局面。而这种理念从一开始的本科教育就显现出来了。美国的本科电影课程设置内容十分广泛,一般本科一二年级只是在学初步的电影理论和技术知识,而不限定具体的专业方向。这一点不像国内的影视教育,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时就已经选好学导演、制片或编剧等专业。在国外学习两年后,每个学生才能按照自己所修的学分、兴趣走向确定后两年的学习方向。而且其间的变动性也很大,比如一般制片方向会根据学生爱好发展出剧务、美术指导等相关方向。从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从技术培养上,美国大学的硬件设备也是较为完善。而且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技术类的学生在大三开始就要着手在电视台以及电影拍摄片场进行实习。而国内的学校则主要以毕业联合作业的方式提供实践机会,相对来说实践机遇较少。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由此看来,出国学电影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如何挑选一所称心如意的学校呢?
无论是留学预算,出国奖学金的申请还是专业方向等一般性问题,看的其实是个人实力。对自身的各方面条件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评估,是选择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此不再细述。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在挑选学校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教授张献民,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末留学法国。在他看来,挑选一个合适学校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这所学校所在城市可以提供给你文化氛围和艺术资源。也就是说,一个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还有很多关于生活,关于艺术感受等电影之外的东西。比如巴黎,在那里,随处可见的小型艺术电影院,每天都在放映难得一见的经典电影。而纽约则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影导演圈。其次,学校自身所具有的教学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比如纽约大学的校图书馆是全美传媒学校中最好的图书馆之一,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影视资料馆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学影视资料馆。还有许多学校拥有自己的影视资料馆,收藏大量的影像资料。
当然,归根到底,最好的选择永远建立在对自己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而选择学校的过程,其实也是逐渐将自己的电影梦想慢慢理清的过程。
重要的不是电影,而是生活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对于每个热爱电影的人来说,学习电影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圆自己的电影梦。可以有机会真正地当一回导演,拍一回电影。留学对于这个梦想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并非所有人都必须通过留学去国外学电影才能实现这个梦想,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留学。张献民在谈到留学资格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观影饱和期”。看片量以及看片感受决定了一个人在影像方面的视觉经验积累程度,而这个知识量的积累,最好在留学之前就解决掉,以方便日后更快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对于想要出国学电影的人来说,最好事先自我衡量一下有没有度过这“观影饱和期”。
选择了留学,就意味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正如刚刚在洛迦诺电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贾樟柯在关于出国留学读电影问题时,所做出的建议:“学电影,在哪儿学其实并不重要,国内也好,国外也好,关键问题在于感受另一种生活方式。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寻找和体验一种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年,卢米埃尔派遣的摄影师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将活动摄影技术传播进来的时候,一定未曾想到,如今中国的电影业可以发展壮大到如此规模,并拥有全世界最多观众数量的电影市场。与此同时,对于电影技术和电影理论以及电影文化上的学习,在中国也从未中断过。电影发明至今,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造梦机器,给无数青年人带来了生活激情和创作灵感,对于如今的热爱电影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可以从事与电影相关的工作,将是他们某个阶段最为执著和向往的人生理想。
学电影,在哪儿学其实并不重要,国内也好,国外也好,关键问题在于感受另一种生活方式。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寻找和体验一种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著名导演贾樟柯
全民乱拍时代下的电影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DV技术的迅速普及,电影不再以一种特权形式示人。每个人只要有时间有精力想拍电影,都可以在网络上、杂志中找到很多方便实用的DV使用说明,以及基础的视听语言教程。电影发烧友可以从无数经典电影的观摩中,接触到世界一流的电影发展概念,无形中受到了很好的电影艺术的熏陶。而所有这些学习,都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学历和年龄的限制。学习电影,不再是电影学院里的精英化教育模式,而是被解放出来,成为全民乱拍时代中十分自然的行为。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电影的门槛。
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影视院校的教师队伍里虽然也出现有留学背景经历的人,但当他们将国外的教学理念带到中国的课堂时,往往受制于国内的教育现状、硬件设备或者教育模式上的限制,使得国内与国外的电影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相当差距。
基于此种现实,一方面个人影像化时代的到来预示了电影教育越来越趋向于个人化,另一方面,想要接受更为专业和正规教育的人们仍然无法在国内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于是,出国学电影成为不少人电影学习成长计划中的一部分。
外面的月亮有点圆
据统计,美国花费50年时间在全国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电影教育教学网络,开设普及性电影公共教育课程的有一千多所大学,有600多所大学设置了专门影视专业,而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电影学校有14所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纽约大学电影学院(NYU)、南加州大学影视学院(USU)、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等。美国的电影教育大致可分为“制作”和“研究”两种走向,前者就是一般人所谓的“拍电影”,而后者则侧重于电影的理论、批评、历史和美学的研究。
欧洲的电影教育则更为注重对学生纯电影化思维的培养,更鼓励电影制作的个人艺术化倾向与创新意识。较为著名的欧洲电影学院有波兰罗兹国家美术学院(简称Lodz,培养了瓦伊达、波兰斯基以及基耶斯洛夫斯基)、意大利国家电影学校(简称SNC,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派大师米开朗基罗· 安东尼奥尼的母校)、西班牙马德里电影学校(Ecam,培养了西班牙国宝级大导演阿尔莫多瓦),此外还有捷克布拉格电影学院(Famu)、德国国家电影学院(HFF)、丹麦国立电影学院等。
亚洲地区则主要是日本与韩国的电影教学较为完善。但是在日本,电影教育一直以来都被视作较为基础甚至是低等的教学内容,而被排斥在主流教育圈之外,因此日本没有专门的电影学院,多以小型的电影研究所,以及附属在一个综合型院校中的影视系的形式存在。
相比较国内保守、刻板的教育理念,国外的电影教学观念则更为开放和全面。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大国,美国每年从影视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超过数十万。但事实上,真正最后选择从事电影行业的人数不到毕业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说,更多的拥有其他人文、科学、生物、文学等各个门类知识的人员会出现在这个行业中。这就意味着,美国的电影产业的人才库里凸显了一种多元交流、无专业限制的局面。而这种理念从一开始的本科教育就显现出来了。美国的本科电影课程设置内容十分广泛,一般本科一二年级只是在学初步的电影理论和技术知识,而不限定具体的专业方向。这一点不像国内的影视教育,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时就已经选好学导演、制片或编剧等专业。在国外学习两年后,每个学生才能按照自己所修的学分、兴趣走向确定后两年的学习方向。而且其间的变动性也很大,比如一般制片方向会根据学生爱好发展出剧务、美术指导等相关方向。从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从技术培养上,美国大学的硬件设备也是较为完善。而且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技术类的学生在大三开始就要着手在电视台以及电影拍摄片场进行实习。而国内的学校则主要以毕业联合作业的方式提供实践机会,相对来说实践机遇较少。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由此看来,出国学电影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如何挑选一所称心如意的学校呢?
无论是留学预算,出国奖学金的申请还是专业方向等一般性问题,看的其实是个人实力。对自身的各方面条件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评估,是选择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此不再细述。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在挑选学校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教授张献民,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末留学法国。在他看来,挑选一个合适学校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这所学校所在城市可以提供给你文化氛围和艺术资源。也就是说,一个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还有很多关于生活,关于艺术感受等电影之外的东西。比如巴黎,在那里,随处可见的小型艺术电影院,每天都在放映难得一见的经典电影。而纽约则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影导演圈。其次,学校自身所具有的教学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比如纽约大学的校图书馆是全美传媒学校中最好的图书馆之一,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影视资料馆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学影视资料馆。还有许多学校拥有自己的影视资料馆,收藏大量的影像资料。
当然,归根到底,最好的选择永远建立在对自己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而选择学校的过程,其实也是逐渐将自己的电影梦想慢慢理清的过程。
重要的不是电影,而是生活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对于每个热爱电影的人来说,学习电影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圆自己的电影梦。可以有机会真正地当一回导演,拍一回电影。留学对于这个梦想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并非所有人都必须通过留学去国外学电影才能实现这个梦想,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留学。张献民在谈到留学资格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观影饱和期”。看片量以及看片感受决定了一个人在影像方面的视觉经验积累程度,而这个知识量的积累,最好在留学之前就解决掉,以方便日后更快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对于想要出国学电影的人来说,最好事先自我衡量一下有没有度过这“观影饱和期”。
选择了留学,就意味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正如刚刚在洛迦诺电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贾樟柯在关于出国留学读电影问题时,所做出的建议:“学电影,在哪儿学其实并不重要,国内也好,国外也好,关键问题在于感受另一种生活方式。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寻找和体验一种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