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蝼蛄是蔬菜生产上常见虫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蝼蛄的主要形态特征,各个分类的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关键词:蝼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防治
中图分类号:S608 文献标识码:A
蝼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有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菜田发生的蝼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
1 蝼蛄的形态特征
华北蝼蛄成虫身体比较肥大,雌虫体长45~66mm,头宽9mm,雄虫体长39~45mm,头宽5.5mm;体黄褐色,全身密布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有1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斑;前翅黄褐色,长14~16mm,覆盖腹部不到一半,后翅长30~35mm,纵卷成筒形附于前翅之下;腹部圆筒形、背面黑褐色,有7条褐色横线;足黄褐色,前足发达,中后足细小,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距l~2个或消失。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较小,长1.6~1.8mm,宽1.3~1.4mm,孵化前膨大为长2.4~3.0mm,宽1.5~1.7mm,颜色变为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灰色。若虫共13个龄期,初龄若虫头小,腹部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渐变土黄色,以后每蜕1次皮,颜色随之加深,5龄以后,与成虫体色、体形相似。初孵若虫体长3.56mm,末龄若虫体长41.2mm,体长增加10余倍。
2 蝼蛄的危害特点
常见的蝼蛄有2种,即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他们均有趋光性,对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及马粪等有机物质有强烈趋性。蝼蛄喜沙壤或疏松壤土。黏重土壤不适于蝼蛄栖息活动,发生数量较少。
2.1 华北蝼蛄
华北蝼蛄生活史较长,需3a左右完成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翌春4月下旬、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6月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10~11月以8~9龄若虫越冬。第2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危害,秋季以大龄若虫越冬。第3年春季,大龄若虫越冬后开始活动危害,8月上、中旬若虫老熟,羽化为成虫,经过补充营养成虫进入越冬期。第4年5~7月交配,6~8月产卵继续繁殖。4~11月为蝼蛄的活动危害期,以春、秋2季危害最严重。
2.2 东方蝼蛄
东方蝼蛄在长江以南地区1al代,在北方地区2a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越冬。在1a1代区,越冬成虫于4、5月产卵,越冬若虫5、6月羽化成虫。在2a1代区,越冬成虫5月开始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若虫发育至4~7龄时在40~60cm深土层中越冬,第2年再蜕皮2~4次,羽化为成虫。若虫8~9龄。当年羽化的成虫少数可产卵,大部分越冬后于次年产卵。每雌可产卵60~100粒,卵多产在土下28~30cm处的土室内,产卵期约2个月。气温在5℃左右,蝼蛄开始上移,气温在10℃以上时出土活动危害,当20cm土温上升到14.9~26.5℃时,是危害最严重时期。东方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喜栖息在低洼潮湿的沿河、近湖、沟渠等低湿地区。
3 蝼蛄的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深翻土壤、精耕细作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的环境,减轻危害。夏收后,及时翻地,破坏蝼蛄的产卵场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蝼蛄危害期,追施碳酸氢铵等化肥,散出的氨气对蝼蛄有一定驱避作用。秋收后,进行大水灌地,使向深层迁移的蝼蛄,被迫向上迁移,在结冻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实行合理轮作,改良盐碱地,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消灭大量蝼蛄、减轻危害。
3.2 物理防治
蝼蛄发生危害期,在田边或村庄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虫,以减少田间虫口密度。
3.3 人工捕杀
人工捕杀结合田间操作,对新拱起的蝼蛄隧道,采用人工挖洞捕杀虫、卵。
3.4 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堆闷12~24h后播种。毒饵诱杀常用的是敌百虫毒饵,先将麦麸、豆饼、秕谷、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炒香,按饵料重量0.5%~1%的比例加入90%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先将90%晶体敌百虫用少量温水溶解,倒入饵料中拌匀,再根据饵料干湿程度加适量水,拌至用手一攥稍出水即成。每667m2施毒饵1.5~2.5kg,于傍晚时撒在已出苗的菜地或苗床的表土上,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穴内。制成的毒饵限当日撒施。土壤处理、灌溉药液当菜田蝼蛄发生危害严重时,每667m2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kg,对细土15~30kg混匀撒于地表,在耕耙或栽植前沟施毒土。若苗床受害严重时,用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灌洞灭虫。
作者简介:杨丽娟(1968-),女,桦甸市农药肥料监督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药肥料监督管理。
关键词:蝼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防治
中图分类号:S608 文献标识码:A
蝼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有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菜田发生的蝼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
1 蝼蛄的形态特征
华北蝼蛄成虫身体比较肥大,雌虫体长45~66mm,头宽9mm,雄虫体长39~45mm,头宽5.5mm;体黄褐色,全身密布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有1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斑;前翅黄褐色,长14~16mm,覆盖腹部不到一半,后翅长30~35mm,纵卷成筒形附于前翅之下;腹部圆筒形、背面黑褐色,有7条褐色横线;足黄褐色,前足发达,中后足细小,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距l~2个或消失。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较小,长1.6~1.8mm,宽1.3~1.4mm,孵化前膨大为长2.4~3.0mm,宽1.5~1.7mm,颜色变为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灰色。若虫共13个龄期,初龄若虫头小,腹部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渐变土黄色,以后每蜕1次皮,颜色随之加深,5龄以后,与成虫体色、体形相似。初孵若虫体长3.56mm,末龄若虫体长41.2mm,体长增加10余倍。
2 蝼蛄的危害特点
常见的蝼蛄有2种,即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他们均有趋光性,对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及马粪等有机物质有强烈趋性。蝼蛄喜沙壤或疏松壤土。黏重土壤不适于蝼蛄栖息活动,发生数量较少。
2.1 华北蝼蛄
华北蝼蛄生活史较长,需3a左右完成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翌春4月下旬、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6月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10~11月以8~9龄若虫越冬。第2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危害,秋季以大龄若虫越冬。第3年春季,大龄若虫越冬后开始活动危害,8月上、中旬若虫老熟,羽化为成虫,经过补充营养成虫进入越冬期。第4年5~7月交配,6~8月产卵继续繁殖。4~11月为蝼蛄的活动危害期,以春、秋2季危害最严重。
2.2 东方蝼蛄
东方蝼蛄在长江以南地区1al代,在北方地区2a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越冬。在1a1代区,越冬成虫于4、5月产卵,越冬若虫5、6月羽化成虫。在2a1代区,越冬成虫5月开始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若虫发育至4~7龄时在40~60cm深土层中越冬,第2年再蜕皮2~4次,羽化为成虫。若虫8~9龄。当年羽化的成虫少数可产卵,大部分越冬后于次年产卵。每雌可产卵60~100粒,卵多产在土下28~30cm处的土室内,产卵期约2个月。气温在5℃左右,蝼蛄开始上移,气温在10℃以上时出土活动危害,当20cm土温上升到14.9~26.5℃时,是危害最严重时期。东方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喜栖息在低洼潮湿的沿河、近湖、沟渠等低湿地区。
3 蝼蛄的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深翻土壤、精耕细作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的环境,减轻危害。夏收后,及时翻地,破坏蝼蛄的产卵场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蝼蛄危害期,追施碳酸氢铵等化肥,散出的氨气对蝼蛄有一定驱避作用。秋收后,进行大水灌地,使向深层迁移的蝼蛄,被迫向上迁移,在结冻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实行合理轮作,改良盐碱地,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消灭大量蝼蛄、减轻危害。
3.2 物理防治
蝼蛄发生危害期,在田边或村庄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虫,以减少田间虫口密度。
3.3 人工捕杀
人工捕杀结合田间操作,对新拱起的蝼蛄隧道,采用人工挖洞捕杀虫、卵。
3.4 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堆闷12~24h后播种。毒饵诱杀常用的是敌百虫毒饵,先将麦麸、豆饼、秕谷、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炒香,按饵料重量0.5%~1%的比例加入90%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先将90%晶体敌百虫用少量温水溶解,倒入饵料中拌匀,再根据饵料干湿程度加适量水,拌至用手一攥稍出水即成。每667m2施毒饵1.5~2.5kg,于傍晚时撒在已出苗的菜地或苗床的表土上,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穴内。制成的毒饵限当日撒施。土壤处理、灌溉药液当菜田蝼蛄发生危害严重时,每667m2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kg,对细土15~30kg混匀撒于地表,在耕耙或栽植前沟施毒土。若苗床受害严重时,用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灌洞灭虫。
作者简介:杨丽娟(1968-),女,桦甸市农药肥料监督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药肥料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