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国内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通过阐述生态翻译学和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本文主要分析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译者为了适应生态环境,在翻译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优化翻译选择,更为关注双语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的实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旅游景点名称翻译;译者主体性
【作者简介】戴菁(1979- ),女,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ESP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王梅君(1982- ),女,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看国内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编号:16C0918。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2011)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生态翻译学主要探讨“翻译群落”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考察翻译生态环境与翻译文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翻译文本与“翻译群落”之间的关系,即三者互动关系问题。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在翻译的原则上强调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在翻译方法强调“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转换;在评价标准上强调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从总体而言,生态翻译学理论阐释的是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有“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个本质特征。生态翻译学认为,“选择”与“适应”是译者的本能,是翻译过程的实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强调,因为生态翻译主要是从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选择与适应来研究翻译的过程。
旅游景点的名称是弘扬中华文化的窗口,其重要性不可小觑。游景点名称的翻译首先应该遵循于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即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文语言通顺易懂,符合规范。我们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和音译与意译相结合。音译主要涉及一些以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旅游景点,如:九寨沟(Jiu zhai gou)、桂林(Guilin)。对于那些英译后比较通俗易懂的景点名词,我们往往采用直译法,如:黄鹤楼(Yellow Crane Tower)、大雁塔(The Wild Goose Pagoda)。为了让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典故,我们也常用意译法,如:十三陵(Ming Tombs)、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另外,拼音加直译法也用于很多旅游景点的翻译,如龙华寺(Longhua Temple)、卢定桥(Luding Bridge)。有时候便于外国游客理解景点名称,译者也常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翻译,如:大观园Daguanyuan (Grand View Garden)、孤山Gushan (Solitary Hill)。
除了遵循的一般的翻譯标准外,景点名称的英译应建立在适应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基础上,方能达到“适者生存,适者长存”,方能真正实现景点名称英译文“窗口”的作用。而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成翻译的生态环境,而这种生态环境正是译者进行选择和适应的一个前提条件。译者不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又要基于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译者既应符合翻译的基本标准,又应让外国游客从译文中了解中国文化,即保持翻译的整体性、平衡性以及和谐性。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因为译者总在选择与适应中寻求最好的翻译方法,来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译者采用音译法是为了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如: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译为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其中 “碉楼”是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的通名,译者为了适应生态环境而选择了用音译法来翻译,保存和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如“静泉山”这一景点名称的翻译,过去被译为“Jingquan Mountain”,但这会让人误以为“静泉”就是地名。后被改译成“Silent Spring Mountain”,体现出了地方特征。景点“仙鹅湖”也一直被译成“Xian’e Lake”,译文“仙气”全无,更无法体现其中所蕴涵的传说。后来这个翻译改成了“Fairy Lake”,更能体现其中的文化底蕴。由此可知,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做出了另外的选择,即适应了翻译的文化维和交际维,让国外游客真正了解景点名称中的中国文化,达到交际目的。因此,旅游景点的翻译也是一种译者适应生态环境和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交替循环过程。
在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中,译者更关注文化维的转换,希望能够通过对中国景点名称的翻译向外国游客顺利地传达中国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遵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优化翻译选择,关注双语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17.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旅游景点名称翻译;译者主体性
【作者简介】戴菁(1979- ),女,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ESP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王梅君(1982- ),女,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看国内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编号:16C0918。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2011)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生态翻译学主要探讨“翻译群落”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考察翻译生态环境与翻译文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翻译文本与“翻译群落”之间的关系,即三者互动关系问题。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在翻译的原则上强调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在翻译方法强调“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转换;在评价标准上强调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从总体而言,生态翻译学理论阐释的是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
二、译者主体性定义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有“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个本质特征。生态翻译学认为,“选择”与“适应”是译者的本能,是翻译过程的实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强调,因为生态翻译主要是从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选择与适应来研究翻译的过程。
三、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
旅游景点的名称是弘扬中华文化的窗口,其重要性不可小觑。游景点名称的翻译首先应该遵循于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即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文语言通顺易懂,符合规范。我们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和音译与意译相结合。音译主要涉及一些以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旅游景点,如:九寨沟(Jiu zhai gou)、桂林(Guilin)。对于那些英译后比较通俗易懂的景点名词,我们往往采用直译法,如:黄鹤楼(Yellow Crane Tower)、大雁塔(The Wild Goose Pagoda)。为了让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典故,我们也常用意译法,如:十三陵(Ming Tombs)、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另外,拼音加直译法也用于很多旅游景点的翻译,如龙华寺(Longhua Temple)、卢定桥(Luding Bridge)。有时候便于外国游客理解景点名称,译者也常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翻译,如:大观园Daguanyuan (Grand View Garden)、孤山Gushan (Solitary Hill)。
除了遵循的一般的翻譯标准外,景点名称的英译应建立在适应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基础上,方能达到“适者生存,适者长存”,方能真正实现景点名称英译文“窗口”的作用。而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成翻译的生态环境,而这种生态环境正是译者进行选择和适应的一个前提条件。译者不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又要基于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译者既应符合翻译的基本标准,又应让外国游客从译文中了解中国文化,即保持翻译的整体性、平衡性以及和谐性。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因为译者总在选择与适应中寻求最好的翻译方法,来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译者采用音译法是为了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如: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译为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其中 “碉楼”是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的通名,译者为了适应生态环境而选择了用音译法来翻译,保存和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如“静泉山”这一景点名称的翻译,过去被译为“Jingquan Mountain”,但这会让人误以为“静泉”就是地名。后被改译成“Silent Spring Mountain”,体现出了地方特征。景点“仙鹅湖”也一直被译成“Xian’e Lake”,译文“仙气”全无,更无法体现其中所蕴涵的传说。后来这个翻译改成了“Fairy Lake”,更能体现其中的文化底蕴。由此可知,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做出了另外的选择,即适应了翻译的文化维和交际维,让国外游客真正了解景点名称中的中国文化,达到交际目的。因此,旅游景点的翻译也是一种译者适应生态环境和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交替循环过程。
四、结论
在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中,译者更关注文化维的转换,希望能够通过对中国景点名称的翻译向外国游客顺利地传达中国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遵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优化翻译选择,关注双语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17.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