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内蛋白质经淋巴引流的荧光示踪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ingl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实质内大分子物质经淋巴引流的变化.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伊文思蓝标记白蛋白(EBA)组、SAH+EBA组.采用枕大池两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法建立SAH模型,应用改良的脑实质微量注射技术将EBA注入大鼠左侧尾壳核,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代替EBA.于注射后0.5、1、2、3、5 d处死动物,观察并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EBA在脑内、颈总动脉壁、颈部淋巴结等部位的分布.结果 EBA组于注射后1 d荧光信号首先出现在左侧脑实质、侧脑室及其血管周围,并逐步到达对侧;双侧颈总动脉外膜有密集的荧光信号,颈部淋巴结可见荧光信号.2 d后脑内荧光信号明显减弱,嗅球内荧光信号逐渐增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内有点状荧光信号.各淋巴结内荧光均于3 d时最强.SAH后脑内EBA引流至嗅球、颈部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量减少且速度减慢.于0.5、1、2、3、5 d,EBA组颈深淋巴结EBA荧光密度分别为14.5±3.2、27.5±7.4、60.3±12.3、138.0±12.0和108.1±13.4,SAH+EBA组分别为8.9±2.0、11.9±2.5、17.4±3.7、26.7±4.5和59.0±8.1,后组各时间点密度均低于前组(F=13.17、24.04、66.81、302.77、59.36,P<0.01);2、3、5 d,EBA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EBA荧光密度分别为26.3±5.9、47.5±9.6和41.0±9.3,SAH+EBA组分别为11.0±1.5、12.5±2.8、23.6±3.2,后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前组(F=38.17、72.52、19.01,P<0.01).结论 SAH可导致脑内大分子物质经淋巴系统引流的功能障碍.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在药物治疗前后β2AR、β-arrestin2、NF-κB p65的表达水平.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秦西药组和乌梅丸中药组.模型成功建
脑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是指在脑缺血后再灌注早期的一系列快速的间断性血流中断.IPO通过激活蛋白激酶、阻断凋亡通路、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等缩小脑梗
目的 探讨2~3岁城市幼儿行为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取横断研究设计,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14个大中城市2601名2~3岁幼儿的母亲作为凋查对象.用Achenbach2~3
目的 分析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的转移危险因素及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收集1993年1月至2009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140例GEP-NE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世界卫生组织的预
初始B细胞迁移至外周淋巴器官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需要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辅助.Tfh是一类以高水平表达CXCR5为特征的T细胞亚群,其分化除了由转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严重感染粘连性无功能肾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严重感染粘连性无功能肾患者12例.男5
目的 研究自拟中药含漱液对艾滋病(AIDS)口腔病损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艾滋病患者35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79例和对照组174例,在全身抗病毒治疗同时,
为广泛深入宣传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提高人民群众对森林消防的责任意识。2012年3月1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挥部、省林业厅、宁波市人民政
介绍了中浙优1号在温州的试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以后,滑县分别于1990、1995、2000和2005年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土壤养分调查,每次布点取样300个以上,取土时间均为9月20日至10月5日之间,取样方法统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