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因变而变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一名电影导演非常难,做一名成功的电影导演更是不易,尤其在中国。很多有志于电影创作的年轻人,他们分析名导们的成功经历,在创作实践和成长过程中模仿前辈的成功模式,希望自己也能有所建树。这种做法虽有裨益,但也有不可取之处。人的主要属性是社会性,个人的发展始终会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每一代电影导演所处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尽相同,所走的路也不一样,成功模式也就不同。一味的学习前辈,模仿大师,也许并不能让青年电影导演们达成所愿。
  
  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对“第五代”的成功模式基本都已形成共识。这批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崛起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电影人,以风格独特的电影作品,囊括了众多重要国际电影节的顶级奖项,获得国外评委的赞誉。其作品也因此受到国人关注,进而在国内获得不错的市场回报。个人也名利双收,获得成功。通过获得国际电影节的认可赢得声誉和口碑进而“反攻国内”正是“第五代”的招牌模式。
  再来看“第六代”导演,这是一批大多生于六十年代或七十年代初,崛起于九十年代中后期的电影人。研究“第六代”,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模式和“第五代”极为相似。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三峡好人》,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王全安的《月蚀》《图雅的婚事》等等,都曾在国际电影节上载誉而归,然后才开展国内的发行工作。
  “十年一代人”,已成为中国电影界人力资源新陈代谢的周期性规律。但我们在欣慰中国电影人才辈出的同时,却发现“第六代”这批按照“第五代”模式经营自己电影事业的接班人,却始终处于“半地下”的状态。其作品虽然得到国际认可,却未能获得国内观众的普遍好评,市场表现更是乏善可陈。
  同样的模式,何以会有不同的结果?
  首先来看两代人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有什么不同。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是从1993年开始的。这一年,中影公司结束了对国产片统购包销的体制,各家国营制片厂开始直接面对市场、面对影院,自主发行影片。从此,中国电影才真正有了“市场营销”的概念,“票房”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后,单片申报、院线制、剧本梗概审查等一系列重要政策相继出台,官方对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业全面解禁,外资进入电影业的门槛也大为降低。这些政策引发了大规模的市场重组和洗牌,其结果就是中国电影从此全面走向市场。
  由此可知,“第五代”在1987年前后走出校门时面临的环境是比较严苛的。整个电影业并非按照市场化运作,从根本上缺失现代“市场营销”的体制、理念和手段。“第五代”要想走近观众赢得观众获得成功,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奖”。只有获奖才能提升知名度,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而“第六代”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出道时,中国电影已经迈出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电影开始像其它商品一样借助媒体、广告、发布会、首映礼等多种方式展开发行营销。“市场成绩”已经代替“获奖”成为衡量影片质量以及导演水平的首要标准,也成为影响导演个人职业生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比起“第五代”,“海外获奖”不再是赢得观众的唯一途径。精彩的故事加上充分的市场营销,才是获得成功的主要方法。
  但是,“第六代”却始终固守着“第五代”的成功模式——海外获奖,“反攻国内”。即便在“第五代”的重要导演都已开始为作品内容加入商业元素,并使用现代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作品时,“第六代”依然毫无所动。
  
  其次,我们再从人文环境入手分析这一问题。人文环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三十年来影响中国经济基础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不富裕,不先进,而国外有太多先进的、新奇的东西让国人叹为观止,进而迸发出崇拜情绪。这种情绪快速演变成一种“迷信”,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所以在改革开放头十年出道并成名的“第五代”,能够用他们获得海外评委欣赏的作品,赢得国内观众,因为当时的观众认可海外评委的评判。
  但是今天,这种作法的效果已经大打折扣。“第六代”不乏在国际顶级电影节上的折桂之作,但这些作品在国内放映的口碑和票房都不理想。为什么?因为中国经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经见多识广。他们不再是“土老冒”,他们对任何事物都能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拥有自己的判断,不会再以外国人的评判为准绳。所以,国外电影节评委认可的作品,在现如今已经成熟起来的、有个性有品味的国内观众眼中,未必能同样获得认可。
  
  中国电影所面临的经济、政策和人文环境都已改变,如果创作者不能因变而变,仍然墨守成规,往后的路也许不会好走。当然,对导演个人选择的成功模式他人无权干涉,甚至对“第六代”这种坚守独立个性的做法应该表示尊重。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新一代青年电影导演而言,“重复前辈的成功模式”不值得提倡。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盛,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我们不再需要外国人教我们什么好什么不好,而是要反过来将我们的审美观、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这才是新一代电影导演应承担的责任。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导演们才能获得广大中国观众的认可。电影创作者仅有艺术才华是不够的,还要能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因变而变,根据新的形势探索出自己的成功模式,奋力在电影领域垦拓出一个弘扬中国主流文化的阵地。
其他文献
上世纪九零年代,电影《暗恋桃花源》风靡一时。时值今日,内地版同名话剧在各地上演,风头不减当年。印象颇深的依旧是《暗恋》章节里江滨柳和云之凡洗尽铅华的初恋情结。饰演江滨柳的黄磊在评价该剧时说道:爱情总是不尽人意的。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至少在“初恋”这样一个人生特别的情感单元中,谁也不会因为那一点点美中不足的苦涩,就轻易放弃第一次爱意萌动的机会。电影更是如此。于是,传统浪漫夹杂着愈多样态的初恋情结交
期刊
这是记者于去年夏天赴四川都江堰、汶川等地沿途所拍的一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自然风光照片。5.12汶川大地震,使这些风景如画的山川改变了模样,每当看到这些照片,我的心里就会隐隐作痛,痛彻心肺,为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骨肉同胞而哭泣,为秀美山川遭此灾难而心痛。唯愿逝者息,生者艰强。正如我们的温总理所说的那样,只要人在,我们依然可以重建美好家园。  汶川加油!中国加油!
期刊
2008年6月28日上午,珠江电影集团成立暨珠江电影制片厂建厂50周年纪念大会在广东省委礼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国家广电总局,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发来贺信。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明,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同志为“珠江电影集团”揭牌。中宣部改革办主任张小虎,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
期刊
《千钧。一发》“像一本危机处理教科书”,高群书这样评价自己的新作,“灾难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怎样面对危机,积极自救。中国人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不幸,用生活中积累的智慧坚强地活下去。我们想说的是‘让活下来的人好好活下去’。影片原定的“十一”档期提前到6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整一个月的这一天正式公映,献给灾区人民。  影片中的故事“对目前地震灾难过后人们的心理重建具有非常现实、直接的影响
期刊
作为香港“黑帮英雄片”的开山之父,吴宇森的电影,以其巧妙的类型变奏,张扬侠士风范的男性群像,亦动亦静的片段式叙事,极度张扬的暴力美学,创造和引领了香港“时装英雄片”的创作潮流。他的影片把浪漫圣洁与血腥暴力,娱乐功能与现实批判等互相矛盾的元素巧妙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一个现代人理想中的侠义王国。    吴宇森,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编剧。于1948年出生于广东省,后随家人移居香港。他的童年生活艰辛异常,一家
期刊
一个有着50年历史的国营老工厂拆迁了,原地将建设一处繁华、热闹的楼盘,开发商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二十四城”,它也成了贾樟柯新片的电影名。楼盘为何叫“二十四城”?这个问题没有机会问开发商,所以不得而知,但作为熟悉贾樟柯电影的观众来说,可能会了解导演直接用楼盘名称作为电影片名的深意——工厂将要消失,而记忆也不能永存,贾樟柯的电影并非为庆祝一座新城的诞生而拍,而是为纪念那堆被拆除的废墟而拍,因为在那片如今
期刊
总策划 张阿利 马珂  执行策划 马珂     中国电影盘点  马珂 范洁    2008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中国经历了奥运的激情,也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悲痛,无论悲喜都让我们感动,看到了中国人的信心, 2008年的电影市场同样有着激情与感动,也让我们对中国电影的前景充满信心。08年度的电影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电影类型多样化,票房上屡创记录,几大公司靠大制作展开了“诸侯割据”,中小成本制作表
期刊
他有着极具棱角的脸庞,俊朗挺拔的身材。他的笑很迷人,还有一丝不羁的坏。  从《还珠格格3》到《大汉天子》,再到《神雕侠侣》,他的人气直升,更被评为“内地古装第一小生”,成了名导的宠儿,并与聂远、佟大为、印小天被称为“内地新四小生”。    他不但英俊极致,胆子也奇大,敢接拍《上海滩》《神雕侠侣》这样的经典剧目,现在居然还拍了金庸的压卷之作《鹿鼎记》!从此“无赖”韦小宝又多了个标签:“帅哥”韦小宝。
期刊
“北京人的嘴、上海人的眼睛加广东人的鼻子……”,记得以前的写作课上,老师形象地告诉我们怎样去虚构出一个活生生的小说人物,就好像调颜料,黑白红在一起一掺和,一种新颜色就出来了。  今年看了几部商业大片,发现如今拍电影也是如此,拍片之前,导演首先就明确了几个必不可少的商业元素,然后一一添加进片子。或许怕观众看不明白,这些元素必须格外醒目,于是整个片子完成之后,感觉像一锅夹生饭,元素们一粒粒融合不到一起
期刊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男人到了中年,理所当然地应该拿着高薪厚禄,有房有车,事业有成,这已经成了人类社会衡量男人成功与否的通用标准。如果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连份工作都没有,给儿子买个礼物都囊中羞涩,那可真算失败了,更糟糕的是,再遇上家庭破裂,老婆跟着别人走,那简直可以说惨烈了,不过,世事难料,人生的起伏谁都说不定,不信看看电影《A片特攻队》。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安迪被老板炒了鱿鱼,贫贱夫妻百事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