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进步,我国在开展素描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都采用写实类的调式素描方式和结构素描方式两种不同的造型训练方法来开展素描教学。这两种造型训练方式都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优秀的学生,指导他们画出好的作品。但是在素描基础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由于面对的是零基础的学生,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结合学生对于素描造型的认识能力、表现技巧等方面加以完整的表现,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做好学生的基础教学工作开展。
关键词:试论;素描基础教学;造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34-1
素描是艺术的一门基础学科,素描的基础学习和基本掌握对于将来的美术工作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描是美术工作者的基础学习内容和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内容。素描教学的开展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热情和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我国的素描基础课程开设过程中,我国最初的美术艺术表现形式都是来源于西方古典艺术的发展和认识,素描教学过程中,注重结构形式的表现,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合的教学造型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调子和结构概念
在素描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两种不同的素描教学造型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那么要想要开展零基础教学工作,就必须要帮助学生弄懂调子和结构这两个概念特点。调子是光在物象上不同作用所形成的不同层次、深浅虚实不同的色调变化特点,调子的存在必须要以物象为基础条件和基本结构,是光在物象上照射所形成的虚实、深浅等不同特点的色调变化结果,通过利用光和物象的不同特点,能够形成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距离感、质感等,从而使得画面更加地具有艺术特性。
结构是物象的具体的构造形式和构造方式,它一方面指的是物象的外在特征,另一方面指的是物象内在的形体特征,当然物象的内在特征和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才是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了解物体的结构特征,就必须对物体具体内在的结构形式等加以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够正确地理解物象的形体,形成具有灵魂的素描结构。
调子和结构都是开展素描基础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征,调子和结构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作用,相互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特征形式。
二、两种不同的素描教学造型方法
(一)调式素描
调式素描的色彩是比较丰富的,能够很强烈地表现物体的立体空间感和深度,使得所画出的物体非常具有深度和质感。调式素描通过调整光线在物象上照射的角度、距离,从而使得物象在光线照射下的空间位置、角度、光线亮度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通过采用不同视觉和角度来形成具有深浅不一的色调,利用虚实结合的方式使得整个物象的色彩变得丰富,同时使得整个物象的结构更加地明朗和突出。在基础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调式素描的特征和所表现的物象特征加以准确地描述,才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调式素描所呈现出的立体感的认识和兴趣;通过这样的调式素描教学训练,能够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感悟能力等得到一个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升。这种调式素描所实现的立体空间感和深度,是结构素描难以实现的。
调式素描的画面更具有丰富的造型因素,比如虚实、体面、远近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训练,学生对于素描的造型方法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有深度的素描概念是模糊的,那么教师就必须要从基础教学开始,通过不断地增强学生对于调式素描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认识,在开展实际的画画课程中,能够真正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所描述的调式素描特点,进一步对其造型因素加以准确地分析和把握,从而能够充分且细致地完成素描作业。
调式素描的结构要求较高,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基础素描功底,对于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二)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强调物象结构的组合关系,主要是对物象的动态特征、纹理结构等进行详细的刻画,在造型上强调以线或者是面的造型形式来对物象的边缘轮廓进行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物象的细节性处理。空间上比较注重物象本身的体积大小,对三维空间很少有一个真实的描绘,结构素描造型方式比较强调主观感受的表现。在物象的表现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感情元素和表现元素加以充分地表现,从而形成了对事物特殊的感受,能够帮助学生在素描造型的设计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融合,形成了个性化的素描结构特征。
在结构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基础感受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于学生的表达差异需要及时地给予指导,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表达习惯,有一个良好的表现方式。
三、结语
在素描基础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零基础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课本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腊虎.试论素描基础教学的两种造型方法[J].学周刊,2011,(30).
[2]柯培雄.试论素描基础教学与速写训练[J].三明师专学报,2000,(02).
[3]黄建辉.试论素描基础教学中的主体性[J].美术,2006,(10).
作者简介:
王晓娜,女,山东安丘人,硕士,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装潢艺术设计。
关键词:试论;素描基础教学;造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34-1
素描是艺术的一门基础学科,素描的基础学习和基本掌握对于将来的美术工作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描是美术工作者的基础学习内容和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内容。素描教学的开展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热情和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我国的素描基础课程开设过程中,我国最初的美术艺术表现形式都是来源于西方古典艺术的发展和认识,素描教学过程中,注重结构形式的表现,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合的教学造型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调子和结构概念
在素描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两种不同的素描教学造型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那么要想要开展零基础教学工作,就必须要帮助学生弄懂调子和结构这两个概念特点。调子是光在物象上不同作用所形成的不同层次、深浅虚实不同的色调变化特点,调子的存在必须要以物象为基础条件和基本结构,是光在物象上照射所形成的虚实、深浅等不同特点的色调变化结果,通过利用光和物象的不同特点,能够形成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距离感、质感等,从而使得画面更加地具有艺术特性。
结构是物象的具体的构造形式和构造方式,它一方面指的是物象的外在特征,另一方面指的是物象内在的形体特征,当然物象的内在特征和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才是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了解物体的结构特征,就必须对物体具体内在的结构形式等加以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够正确地理解物象的形体,形成具有灵魂的素描结构。
调子和结构都是开展素描基础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征,调子和结构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作用,相互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特征形式。
二、两种不同的素描教学造型方法
(一)调式素描
调式素描的色彩是比较丰富的,能够很强烈地表现物体的立体空间感和深度,使得所画出的物体非常具有深度和质感。调式素描通过调整光线在物象上照射的角度、距离,从而使得物象在光线照射下的空间位置、角度、光线亮度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通过采用不同视觉和角度来形成具有深浅不一的色调,利用虚实结合的方式使得整个物象的色彩变得丰富,同时使得整个物象的结构更加地明朗和突出。在基础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调式素描的特征和所表现的物象特征加以准确地描述,才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调式素描所呈现出的立体感的认识和兴趣;通过这样的调式素描教学训练,能够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感悟能力等得到一个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升。这种调式素描所实现的立体空间感和深度,是结构素描难以实现的。
调式素描的画面更具有丰富的造型因素,比如虚实、体面、远近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训练,学生对于素描的造型方法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有深度的素描概念是模糊的,那么教师就必须要从基础教学开始,通过不断地增强学生对于调式素描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认识,在开展实际的画画课程中,能够真正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所描述的调式素描特点,进一步对其造型因素加以准确地分析和把握,从而能够充分且细致地完成素描作业。
调式素描的结构要求较高,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基础素描功底,对于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二)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强调物象结构的组合关系,主要是对物象的动态特征、纹理结构等进行详细的刻画,在造型上强调以线或者是面的造型形式来对物象的边缘轮廓进行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物象的细节性处理。空间上比较注重物象本身的体积大小,对三维空间很少有一个真实的描绘,结构素描造型方式比较强调主观感受的表现。在物象的表现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感情元素和表现元素加以充分地表现,从而形成了对事物特殊的感受,能够帮助学生在素描造型的设计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融合,形成了个性化的素描结构特征。
在结构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基础感受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于学生的表达差异需要及时地给予指导,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表达习惯,有一个良好的表现方式。
三、结语
在素描基础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零基础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课本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腊虎.试论素描基础教学的两种造型方法[J].学周刊,2011,(30).
[2]柯培雄.试论素描基础教学与速写训练[J].三明师专学报,2000,(02).
[3]黄建辉.试论素描基础教学中的主体性[J].美术,2006,(10).
作者简介:
王晓娜,女,山东安丘人,硕士,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装潢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