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来源 :合成纤维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介绍了大丝束碳纤维的特点、应用前景以及目前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大丝束碳纤维实际生产和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方案。指出大丝束碳纤维采用成本较低的民用聚丙烯腈丝作为原丝,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广泛应用于休闲体育用品、基础设施、工业应用等领域,需求前景广阔;我国碳纤维生产以小丝束碳纤维为主,国内大丝束碳纤维应用在展纱工艺和浸润的效果方面仍待技术突破;今后大丝束碳纤维的发展应从制定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标准、改进展纱设备、改善浸渍树脂体系黏度和大丝束碳纤维相容性等方面着手,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其他文献
将炭黑导电母粒、碳纳米管母粒、聚己内酰胺(PA6)切片按一定质量配比共混,在双螺杆机挤压下,经注带、冷却制得共混切片,将共混切片在卧式纺丝机上进行纺丝,经拉伸、上油等制得导电
云南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对轻中度土壤侵蚀区开展大面积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001年云南省相继开始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监测随着试点的开展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监测成果。针对当前存在的监测不规范等一些问题,今后监测工作还必须坚持科研单位与自身力量相结合的原则,在监测点位的布设上做到标准观测小区与自然小区相结合,坚持连续定位观测和长时
将自制的壳聚糖接枝聚己内酯(CS-g-PCL)与聚左旋乳酸(PLLA)分别溶解在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7∶3)共混溶剂中制备出相同质量浓度的均匀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以不同的质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尼龙612/6(PA612/6)共聚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PA612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A612/6共聚物和PA612熔体均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相同温度和剪
以壳聚糖(CS)和聚氧化乙烯(PEO)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得CS/PEO纳米纤维膜,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静电纺CS/PEO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了CS/PEO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