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强调教师尊重、赞赏、帮助、引导每一个学生,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新课改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注重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结合时事政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思想品德教学的素质教育。因此,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教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是有情感性、生活性、实用性的课程。新课改后的教材,版块丰富,教学活动情境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但有的情境设计与农村学生生活不实际,教师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比如讲到网络与青少年的学习,在农村有许多学生较少接触电脑,他们就不可能明白上网能给学习带来的方便或者上网的乐趣,同样也不可能明白那些上网成瘾者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危害。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在信息时代网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上网,有必要地介绍一些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学习需要的健康网站给学生。同时强调上网不仅是玩游戏,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思维视野。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结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更不能使学生的品德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中,我按新课程理念,以课本为基础,以社会为课堂,教育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1、采用情境+问题式,以采用教材中情境为主,依据情境提出问题。问题可以由双方共同设计,改变以往一问一答的形式,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2、在农村,教学设备不足,教学用具单一,除了一本教材,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多,但是可以激发学生自制教学用具,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设计自己能做的教具,可以使课堂气氛教学异常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讲到七年级《认识自我》一课中,教材中提供一个“介绍自我”的表格,在上课之前,我准备了一些当前人们交际中常用的名片展示给学生参考,要求他们回家自己设计一个自己的名片,结果是学生的设计非常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开展了互换名片,就可以完成了一节教学活动。
  3、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4、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比如在清明节时参与到烈士陵扫墓活动,在“三月三”活动中,组织学生调查自己所在村庄的民族习俗等。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农村,有许多学生不爱学习,他们的品德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差甚远,更不懂得品德修养是要通过学习才能提高的。“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学生可以先自问自答,然后过渡到课堂教学中的共同探讨难点、掌握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独立研究解答问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通过帮助“典型”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此带动全体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修养。觉得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兴趣”激发求知动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发生兴趣,才会去探索、才会自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这就要求教师去引导和加强这种好奇心。一门功课往往是学好了才喜欢,喜欢了会学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教师要利用这个过程,使学生从刚开始的喜欢,从而有了一点成绩,进而更喜欢它,最后学得更好。
  2、“任务”养成自学习惯。让学生在学习后有成就感,使得他们有了再学习的动力,从而渐渐地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刚开始学习一种新内容时,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就会感到无聊,就想去接触更新的东西。
  3、“争论”促使自觉学习。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讨论是有所不同的,后者学生是少说多听,而前者却时多想多说。在同学之间争论问题时,每个人都会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当意见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求助老师或书本,甚至动手实际验证它的正确性。我经常有意制造一个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最后把结果告诉我,而几乎每一次他们都会发生意见冲突,进而查找资料,遇到看不懂的会来问,最后通过实践证明后告诉我结论。但是每次当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就马上产生新问题,因为这是他们在找资料时发现的,可是我并不马上让他们去求解,只有我觉得这个问题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去研究时才会交给他们,若我觉得不适合他们,我会直接用简单易懂的话解释给他们听。
其他文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
期刊
根据训练的一般原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他们的训练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提高,逐渐打好基础”。我国排球训练实践表明: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大致要经历“三年成形、五年成村、八年成器”的阶段。因此,为了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对他们的训练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从长远考虑,做到区别对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训练。    一、高中生生理、心理特征分析    1、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中
期刊
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是研究现实美、艺术美和审美规律性的科学。研究美育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美育,也称是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具有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对于每得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就本质而言,美育是情感教育。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美育是学校
期刊
内容摘要: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本文旨在运用理论的分析及丰富的事例探讨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能力 实验 培养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本文旨在运用理论的分析及丰富的事例探讨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期刊
新概念作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为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新概念作文要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能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搞“新概念作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教学研讨与实践中发现,不同学科课程的沟通、补充、渗透与汲取,能找到一条作文教学新策略。    一、思维类作文   
期刊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理解词语,分析句段,归纳大意,体会主旨。因此,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言文课文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综合分析阅读法    初中语文课文《陈涉世家》中,关于陈涉起义原因及发动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是初中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使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握这部分内容。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搞“新概念作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教学研讨与实践中发现,不同学科课程的沟通、补充、渗透与汲取,能找到一条作文教学新策略。几年来,笔者对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实施小学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
期刊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    一、让学生从生活中写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
期刊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依归。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体验各种事实,并且获得更深刻的印象,这样儿童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初中生缺少运用英语的主动性,缺少思维的参与,自然而然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在“学好”的基础上说“运用”都如
期刊
中学口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要经过训练和培养方能掌握。但中学的口语训练要发展为一门系统的课程,还需要长期的摸索。作为起主导作用的老师,我在教学中运用渗透法进行了探索,以下我就四个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情感渗透    随着中学生成人感的产生,会渐渐产生一种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他们希望摆脱来自各方面的某些束缚,作为一个独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