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放眼今天的中国媒体,伴随着都市报的兴盛繁荣和发展,出现一系列的新闻娱乐化的节目,探究他们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看新闻娱乐化的价值趋向。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大众传播
所谓新闻娱乐化,不同于单纯的娱乐新闻。前者是新闻业自身的走向,通过不同视角、不同表现手法给受众带来崭新的审美体验,而后者是作为新闻在题材上的一个内部分类而存在的,与其相对应的是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的娱乐化走向也包含着娱乐新闻的变革。
一、新闻要娱乐化的原因
首先,新闻娱乐化的产生有其理论根源。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有四大功能,即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和调节身心。调节身心也即娱乐休闲功能被认为是文艺的领地。然而事实上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信息内容在发挥一种主功能的同时有可能附带发挥几种次要功能。也就是说新闻的几种功能是不冲突的,甚至是水乳交融的。
举例而言,有一幅取名为《流动的生命线》的获奖新闻照片,照片上是一起车祸发生后,肇事者和躺在地上的两个受害者在同一时间拿出手机联络外界,这幅照片所包含的信息不仅仅是一起车祸的发生那么简单,受众还可以从中感受到科技发展到今天所带来的便捷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照片上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让人有忍俊不禁的感受,从而产生一种愉悦感。这就把传播的几种功能交叉在一起,很难说哪一种更为重要或突出。新闻作为电视台的重要节目资源,其娱乐化的趋势是大势所趋。
这种趋势直接受到市场化的驱使,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方宏进在北京广播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电视是拍给广告商看的。这句话多少有些极端,但是不无道理。消费时代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的生存不再单纯地靠受众的单方投入或者是政府的拨款,市场的介入必然要改变它的运作,媒体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眼球的争夺战,节目好看了才能吸引来观众,才能进一步吸引来愿意投资的广告商媒体,才能存在和发展壮大。以新闻娱乐化走向十分明显的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为例,这个节目在2000年、2001年的全国广告招商及媒介推广会上分别拍卖出了1888万和4888万的广告天价,竞争之烈,人气之旺,令人咋舌,也充分证明了消费时代公众对媒体的支配力量。一言以蔽之,新闻娱乐化就是要让新闻好看。
二、 新闻娱乐化的实践
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始创于己于1983年,但真正引起各界关注的是在1999年11月2日改版以后,这其间晚间新闻的总制片潘礼平将栏目定位为“五性”,既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这“五性”最后又必须通过可看性得以释放。从栏目的定位来看其娱乐化的倾向昭然若揭。
再从目前晚间新闻的报道内容来看,多的是社会新闻,《晚间新闻》在这一点上体现明显,它所关注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都与普通人有关,即便是采访大人物,也是从人物身上的普通品质入手。于是观众从电视上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他们中既有辍学在家的山里孩子,也有呕心沥血的乡村教师;既有见义勇为的“的哥”,也有丧尽天良的家庭暴力犯;既有身怀绝技的光棍汉,也有出门在外的打工仔。晚间新闻从这些普通人身上挖掘新闻价值,体现人文关怀,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可以说人文性、贴近性是晚间新闻好看的首要原因。
晚间新闻表现手法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新闻叙述情节化、细节化,不受传统的五个W模式的束缚,纯粹以故事吸引人,继而模糊了地域界限。这一点与美国著名电视人丹拉瑟的瞬间说是一致的。这些瞬间可以表现为人物悲哀的泪水、愤怒的拳头、欢乐的尖叫等画面。
《晚间新闻》的另一个成功之处表现在语言的特色上。这种特色表现为打破以往媒介视听语言的一本正经,追求幽默、平实、生动,乃至怪异。熟悉《晚间新闻》的观众会发现每天节目的导语和结束语都不一样,比如“大家好,估计大家已经做了准备,订好了计划,开始舒舒服服休长假。”“恭喜恭喜,恭喜小朋友过六一。”“今天给大家说点好听的。”“明天这个时候等着李锐”。这种唠家常式的语言风格,剔除了形式上的客套和疏离感,观众感觉如沐春风,接触信息也更为直接。
总结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娱乐化走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走“边缘新闻”路线,以社会新闻为主,注重细节化、情节化、故事化,加大人文关怀力度,视角新颖独特。
第二,语言风格平实,力求生动幽默,打破传统框框的束缚,以亲民姿态导入,尽大众传媒本色。
第三,将栏目人格化,实行主持人明星化策略,由播新闻过渡到说新闻,进而“戏说”,不再板起面孔说话。
第四,多种手法杂交,融合新闻的客观性与文艺的主观性于一炉,探索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不落俗套。
实际上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作用向来不可忽视,国外一些著名的新闻主持人往往是节目灵魂,有的更是具有生杀予夺的决策权,比如《六十分钟》的主持人克朗凯特、丹拉瑟等人。在电视市场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将栏目主持人明星化,从而吸引住受众,已经成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运作模式。
三、新闻娱乐化定位规范
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有人为此高兴,有人为此忧心。忧心者考虑的是新闻一旦走娱乐化路线会不会与文艺混为一体,最终丧失自身的立场。
新闻庸俗化在今天看来并不新鲜,也不是现代人首创,早在廉价报纸诞生初期的美国就已出现。1833年创办在纽约的《太阳报》曾凭借报道“低级、庸俗、耸人听闻的东西,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任意编造”而站稳脚跟。到了近代普利策与赫斯特的报业大战,更是将新闻庸俗化推向了极致,由此引发的报道方式被斥之为“黄色新闻”。
回首新闻庸俗化的诞生过程会发现,黄色新闻的诞生大多与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新闻庸俗化往往出现在由政党报刊向大众报刊转化过程中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前者是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便站稳脚跟,后者是恶性竞争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出现一些庸俗化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由于我国对媒体的控制仍旧严格,并没有出现因竞争而过分庸俗化的现象。但是一些打着娱乐化的幌子行庸俗化之实的行为已浮处水面,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对名人隐私的热衷。
综上所述,新闻娱乐化不意味着媒介可以放弃把关人的立场,让庸俗放任自流,新闻娱乐化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正义和道德的领地。
四、新闻娱乐化的思考
首先,新闻娱乐化是新闻事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新时期社会变革期的产物,它只是整个新闻事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不可能也不应作为整体趋势看待。媒体作为公众生活的虚拟空间不能一味追求娱乐而放弃大众传播的其他功能,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其次,新闻娱乐化不应该狭窄地理解为一味地娱乐,为娱乐而新闻将是本末倒置。作为媒介的把关人,新闻从业人员仍需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新闻信息的传播,避免出现导向错误。
最后,新闻娱乐化在广义上可理解为媒体不再是沙漠中的布道者,不再板起面孔说话,而是以平视的角度、平民的立场还原新闻的本来面目,让新闻更好看,让新闻的力量更强大。
参考文献:
[1]尹鸿:《世纪转折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大众传播
所谓新闻娱乐化,不同于单纯的娱乐新闻。前者是新闻业自身的走向,通过不同视角、不同表现手法给受众带来崭新的审美体验,而后者是作为新闻在题材上的一个内部分类而存在的,与其相对应的是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的娱乐化走向也包含着娱乐新闻的变革。
一、新闻要娱乐化的原因
首先,新闻娱乐化的产生有其理论根源。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有四大功能,即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和调节身心。调节身心也即娱乐休闲功能被认为是文艺的领地。然而事实上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信息内容在发挥一种主功能的同时有可能附带发挥几种次要功能。也就是说新闻的几种功能是不冲突的,甚至是水乳交融的。
举例而言,有一幅取名为《流动的生命线》的获奖新闻照片,照片上是一起车祸发生后,肇事者和躺在地上的两个受害者在同一时间拿出手机联络外界,这幅照片所包含的信息不仅仅是一起车祸的发生那么简单,受众还可以从中感受到科技发展到今天所带来的便捷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照片上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让人有忍俊不禁的感受,从而产生一种愉悦感。这就把传播的几种功能交叉在一起,很难说哪一种更为重要或突出。新闻作为电视台的重要节目资源,其娱乐化的趋势是大势所趋。
这种趋势直接受到市场化的驱使,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方宏进在北京广播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电视是拍给广告商看的。这句话多少有些极端,但是不无道理。消费时代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的生存不再单纯地靠受众的单方投入或者是政府的拨款,市场的介入必然要改变它的运作,媒体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眼球的争夺战,节目好看了才能吸引来观众,才能进一步吸引来愿意投资的广告商媒体,才能存在和发展壮大。以新闻娱乐化走向十分明显的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为例,这个节目在2000年、2001年的全国广告招商及媒介推广会上分别拍卖出了1888万和4888万的广告天价,竞争之烈,人气之旺,令人咋舌,也充分证明了消费时代公众对媒体的支配力量。一言以蔽之,新闻娱乐化就是要让新闻好看。
二、 新闻娱乐化的实践
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始创于己于1983年,但真正引起各界关注的是在1999年11月2日改版以后,这其间晚间新闻的总制片潘礼平将栏目定位为“五性”,既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这“五性”最后又必须通过可看性得以释放。从栏目的定位来看其娱乐化的倾向昭然若揭。
再从目前晚间新闻的报道内容来看,多的是社会新闻,《晚间新闻》在这一点上体现明显,它所关注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都与普通人有关,即便是采访大人物,也是从人物身上的普通品质入手。于是观众从电视上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他们中既有辍学在家的山里孩子,也有呕心沥血的乡村教师;既有见义勇为的“的哥”,也有丧尽天良的家庭暴力犯;既有身怀绝技的光棍汉,也有出门在外的打工仔。晚间新闻从这些普通人身上挖掘新闻价值,体现人文关怀,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可以说人文性、贴近性是晚间新闻好看的首要原因。
晚间新闻表现手法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新闻叙述情节化、细节化,不受传统的五个W模式的束缚,纯粹以故事吸引人,继而模糊了地域界限。这一点与美国著名电视人丹拉瑟的瞬间说是一致的。这些瞬间可以表现为人物悲哀的泪水、愤怒的拳头、欢乐的尖叫等画面。
《晚间新闻》的另一个成功之处表现在语言的特色上。这种特色表现为打破以往媒介视听语言的一本正经,追求幽默、平实、生动,乃至怪异。熟悉《晚间新闻》的观众会发现每天节目的导语和结束语都不一样,比如“大家好,估计大家已经做了准备,订好了计划,开始舒舒服服休长假。”“恭喜恭喜,恭喜小朋友过六一。”“今天给大家说点好听的。”“明天这个时候等着李锐”。这种唠家常式的语言风格,剔除了形式上的客套和疏离感,观众感觉如沐春风,接触信息也更为直接。
总结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娱乐化走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走“边缘新闻”路线,以社会新闻为主,注重细节化、情节化、故事化,加大人文关怀力度,视角新颖独特。
第二,语言风格平实,力求生动幽默,打破传统框框的束缚,以亲民姿态导入,尽大众传媒本色。
第三,将栏目人格化,实行主持人明星化策略,由播新闻过渡到说新闻,进而“戏说”,不再板起面孔说话。
第四,多种手法杂交,融合新闻的客观性与文艺的主观性于一炉,探索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不落俗套。
实际上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作用向来不可忽视,国外一些著名的新闻主持人往往是节目灵魂,有的更是具有生杀予夺的决策权,比如《六十分钟》的主持人克朗凯特、丹拉瑟等人。在电视市场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将栏目主持人明星化,从而吸引住受众,已经成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运作模式。
三、新闻娱乐化定位规范
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有人为此高兴,有人为此忧心。忧心者考虑的是新闻一旦走娱乐化路线会不会与文艺混为一体,最终丧失自身的立场。
新闻庸俗化在今天看来并不新鲜,也不是现代人首创,早在廉价报纸诞生初期的美国就已出现。1833年创办在纽约的《太阳报》曾凭借报道“低级、庸俗、耸人听闻的东西,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任意编造”而站稳脚跟。到了近代普利策与赫斯特的报业大战,更是将新闻庸俗化推向了极致,由此引发的报道方式被斥之为“黄色新闻”。
回首新闻庸俗化的诞生过程会发现,黄色新闻的诞生大多与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新闻庸俗化往往出现在由政党报刊向大众报刊转化过程中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前者是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便站稳脚跟,后者是恶性竞争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出现一些庸俗化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由于我国对媒体的控制仍旧严格,并没有出现因竞争而过分庸俗化的现象。但是一些打着娱乐化的幌子行庸俗化之实的行为已浮处水面,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对名人隐私的热衷。
综上所述,新闻娱乐化不意味着媒介可以放弃把关人的立场,让庸俗放任自流,新闻娱乐化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正义和道德的领地。
四、新闻娱乐化的思考
首先,新闻娱乐化是新闻事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新时期社会变革期的产物,它只是整个新闻事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不可能也不应作为整体趋势看待。媒体作为公众生活的虚拟空间不能一味追求娱乐而放弃大众传播的其他功能,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其次,新闻娱乐化不应该狭窄地理解为一味地娱乐,为娱乐而新闻将是本末倒置。作为媒介的把关人,新闻从业人员仍需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新闻信息的传播,避免出现导向错误。
最后,新闻娱乐化在广义上可理解为媒体不再是沙漠中的布道者,不再板起面孔说话,而是以平视的角度、平民的立场还原新闻的本来面目,让新闻更好看,让新闻的力量更强大。
参考文献:
[1]尹鸿:《世纪转折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