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初的如意算盘、打动先生让我经营书店的说帖之一,就是我可以跟一些二手书店“批货”,建立“上、中、下游”的关系。当时设想的对象,就是在九份开二手书店的乐伯。我心想乐伯的书店开得那么远,加上他对我非常友善,如果他去收书,我出多一点的钱,“中途拦截”一些到我的书店,我免去收书之苦,他收的书马上就有买家,不正是皆大欢喜的事?
没想到我的想法一提出,马上被乐伯婉拒了。乐伯看着我,很坚定地告诉我:“我可以给你同业买书的价钱,但你必须自己收书才行,这样才能懂得如何收书、收书的价钱,才能真正人行。”
我认识乐伯多年,还没开书店之前,经常独自或和几位书友走访,当初觉得乐伯把书店开得那么远那么高,简直是仙人。这和我一开始就打定在热闹的师大商圈开店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彼时我一去买书,乐伯还会带我到九份老街上吃小吃,常常坚持请客,一趟走下来,不知道是谁花的钱多?那时我便常常听他说一些收书的事。有一次听着听着,居然心生向往,告诉他:“乐伯,下次收书时带我去吧!”
如果你看过侯季然拍摄的书店纪录片《书店里的影像诗》,那个天未亮就从九份出发,始终没有正脸面对镜头的人,就是九份乐伯。
而这次开店前的造访,他却明白了当地告诉我:“你要自己去收书。”
如意算盘破碎,不免有些失望,也许乐伯觉得我太投机了。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拒绝帮助我,开始过滤接到的电话,把觉得合适我或他个人比较没兴趣的,转给我去收。我就这样歪七扭八、跌跌撞撞,一边学一边出错地上路了。
刚开始收书时,时好时坏,有时小丰收,有时很不理想,到了现场才发现要的书没几本,又不好意思不收,加上书店真的缺书,硬是买了下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开车前往书店,乐伯又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去收一趟他转的客人?我因为忙碌,加上行进中收讯不良,觉得怎么老是在开车时有电话,口气略有些烦躁(有一次去三芝收书,接到阿盛写作班同学询问发表会的事情,我也是有点急躁不耐烦地说:“啊,还早吧?我要做的事可多了,我现在人在三芝啊!”),于是电话里我告诉乐伯,这趟我没办法接,实在没有时间去。大概是为了表现自己有能力收书,不必全靠他转介了,我似乎又补了一句:“已经开始有人找我收书了。”
电话那头的乐伯停了一下,淡淡的、客气地回了我一句:“那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等我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好像来不及了。可是又打过去解释,也显得太过多余。开店初期我犯的错实在不少,有时难免懊恼,心情起伏甚大,不过最后我总是安慰自己:会过去的!继续往前走吧。等以后有适当的机会再来弥补这些错。一时过不去的,就先跳过吧。
一直到后来,我才真心体会当初为何乐伯不愿意和我“合作”,特别是在侯季然的影片里看到他清晨就出发收书的身影。收书的甘苦,你要自己去尝,没有过这关,你不知道开店的辛苦。我猜他是这么想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想他不希望把书直接给一家闹区的店,让大家挤在台北买书,他希望大家有机会到九份走走,就像当年我的走访,每走一回就觉得离开尘世远一点。
还有另一个原因,则是我后来的体会:唯有自己收书,才有比较高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学习收书的应对,还有从收书这事,看看别人的书架,以及人生百态。
除了乐伯,当初还有另外一位卖书的朋友也对我伸出援手,那是在重新桥下以及北投自家卖书的Booker大哥。他的方式简单许多,我到他北投的家里挑书,自己的眼睛要尖,价钱当然比去二手书店买便宜太多,有些书友也到他那里挑书买书,甚至转卖。起初Booker的书也帮我度过青黄不接的开创期。
另一位与我有些往来的是“青康藏书房”的何大哥=,何大哥也是自己收书的二手书店老板,在师大泰顺街的时期,偶而我会跑去和他聊天。他是第一个教我正确抱书、箱子应该多大、以及要使用护膝的卖书人。当时他书店多半收老书,一些太新、太近的翻译小说,就堆在门口。有时收书短少,必须“应急”,我也会去跟他买一些。而后来他在台大附近开了“总书记”,也开始走学生族群了,和我比邻,那些他心爱的老书和黑胶,大概就留给他自己和少数有缘的书友。最近,意外听到总书记结束营业的消息,也不好多问,但总觉得感伤。
开店三年多,大概因为是女生,总还是有人问我收书辛不辛苦?其实我不会清晨即起,加上我热爱开车,尽量用自己搬得动的箱子(虽然不用护膝),且卖书人也多半会帮点忙,路途远一点的就当成旅行,偶而享受一下迷路的滋味。我总会告诉别人:“不苦!不信你跟一次看看。”(当然是不可能随便给跟的啦。)
前不久,我来到北投关渡平原,跟一个建筑师收书,又差一点迷了路。回程时,我停在路上,看着这一片草原,记得好久以前,还没开书店的时候,曾经跟Booker到同收场“见习”,应该就在这附近吧?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这一趟又一趟的过程,我想我不会放弃自己收书的乐趣,而我总是谢谢那些当初引我“上路”的人。
没想到我的想法一提出,马上被乐伯婉拒了。乐伯看着我,很坚定地告诉我:“我可以给你同业买书的价钱,但你必须自己收书才行,这样才能懂得如何收书、收书的价钱,才能真正人行。”
我认识乐伯多年,还没开书店之前,经常独自或和几位书友走访,当初觉得乐伯把书店开得那么远那么高,简直是仙人。这和我一开始就打定在热闹的师大商圈开店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彼时我一去买书,乐伯还会带我到九份老街上吃小吃,常常坚持请客,一趟走下来,不知道是谁花的钱多?那时我便常常听他说一些收书的事。有一次听着听着,居然心生向往,告诉他:“乐伯,下次收书时带我去吧!”
如果你看过侯季然拍摄的书店纪录片《书店里的影像诗》,那个天未亮就从九份出发,始终没有正脸面对镜头的人,就是九份乐伯。
而这次开店前的造访,他却明白了当地告诉我:“你要自己去收书。”
如意算盘破碎,不免有些失望,也许乐伯觉得我太投机了。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拒绝帮助我,开始过滤接到的电话,把觉得合适我或他个人比较没兴趣的,转给我去收。我就这样歪七扭八、跌跌撞撞,一边学一边出错地上路了。
刚开始收书时,时好时坏,有时小丰收,有时很不理想,到了现场才发现要的书没几本,又不好意思不收,加上书店真的缺书,硬是买了下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开车前往书店,乐伯又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去收一趟他转的客人?我因为忙碌,加上行进中收讯不良,觉得怎么老是在开车时有电话,口气略有些烦躁(有一次去三芝收书,接到阿盛写作班同学询问发表会的事情,我也是有点急躁不耐烦地说:“啊,还早吧?我要做的事可多了,我现在人在三芝啊!”),于是电话里我告诉乐伯,这趟我没办法接,实在没有时间去。大概是为了表现自己有能力收书,不必全靠他转介了,我似乎又补了一句:“已经开始有人找我收书了。”
电话那头的乐伯停了一下,淡淡的、客气地回了我一句:“那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等我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好像来不及了。可是又打过去解释,也显得太过多余。开店初期我犯的错实在不少,有时难免懊恼,心情起伏甚大,不过最后我总是安慰自己:会过去的!继续往前走吧。等以后有适当的机会再来弥补这些错。一时过不去的,就先跳过吧。
一直到后来,我才真心体会当初为何乐伯不愿意和我“合作”,特别是在侯季然的影片里看到他清晨就出发收书的身影。收书的甘苦,你要自己去尝,没有过这关,你不知道开店的辛苦。我猜他是这么想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想他不希望把书直接给一家闹区的店,让大家挤在台北买书,他希望大家有机会到九份走走,就像当年我的走访,每走一回就觉得离开尘世远一点。
还有另一个原因,则是我后来的体会:唯有自己收书,才有比较高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学习收书的应对,还有从收书这事,看看别人的书架,以及人生百态。
除了乐伯,当初还有另外一位卖书的朋友也对我伸出援手,那是在重新桥下以及北投自家卖书的Booker大哥。他的方式简单许多,我到他北投的家里挑书,自己的眼睛要尖,价钱当然比去二手书店买便宜太多,有些书友也到他那里挑书买书,甚至转卖。起初Booker的书也帮我度过青黄不接的开创期。
另一位与我有些往来的是“青康藏书房”的何大哥=,何大哥也是自己收书的二手书店老板,在师大泰顺街的时期,偶而我会跑去和他聊天。他是第一个教我正确抱书、箱子应该多大、以及要使用护膝的卖书人。当时他书店多半收老书,一些太新、太近的翻译小说,就堆在门口。有时收书短少,必须“应急”,我也会去跟他买一些。而后来他在台大附近开了“总书记”,也开始走学生族群了,和我比邻,那些他心爱的老书和黑胶,大概就留给他自己和少数有缘的书友。最近,意外听到总书记结束营业的消息,也不好多问,但总觉得感伤。
开店三年多,大概因为是女生,总还是有人问我收书辛不辛苦?其实我不会清晨即起,加上我热爱开车,尽量用自己搬得动的箱子(虽然不用护膝),且卖书人也多半会帮点忙,路途远一点的就当成旅行,偶而享受一下迷路的滋味。我总会告诉别人:“不苦!不信你跟一次看看。”(当然是不可能随便给跟的啦。)
前不久,我来到北投关渡平原,跟一个建筑师收书,又差一点迷了路。回程时,我停在路上,看着这一片草原,记得好久以前,还没开书店的时候,曾经跟Booker到同收场“见习”,应该就在这附近吧?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这一趟又一趟的过程,我想我不会放弃自己收书的乐趣,而我总是谢谢那些当初引我“上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