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017年2月17日,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老师于庆锋奔赴新疆塔城,伴着272位援友,开启了教育援疆之旅的征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带着殷殷的嘱托,怀揣着满满的期许,让教育的大爱跨越时空,跨越民族,用一颗赤诚之心譜写人生一曲昂扬激越的乐章。
新疆,是我国西北边陲的门户,是重要的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屏障,更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口支援新疆,是党中央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教育援疆更是教育“输血”和“造血”的双重功能,利用辽宁的教育资源,服务新疆,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同学们,我来了”
为了第一次见面,于老师设计了几段开场白,可当看到那些充满渴求又满怀憧憬的眼神时,设计好的开场白一下子全都丢到九霄云外,他只说了一句:“同学们,我来了。”短暂几秒钟的静默后,是持续三十多秒的热烈掌声。一瞬间,他感觉与孩子们初见的陌生感没有了,因为原本就是祖国人民一家亲。
情感沟通了,需要他尽快转换角色,对号入座。他教的班级是平行班,学生们学习热情很高,但成绩不太理想。于老师细心观察,慢慢梳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几次试卷讲评和作业批改,他发现多数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不完整,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知识体系混乱的问题。于是,他除了在班级统一梳理知识体系框架外,还有针对性地点对点辅导。吴嘉凝同学,成绩不错,但经过几次考试试卷分析后,于老师发现她存在的问题很突出。经常有些问题答非所问,比如题目问到艺术手法相关的问题,她回答文章结构;问语段的作用是什么?她答修辞手法。跟她一聊,她说不知道要答什么,就是跟着感觉走。因此,时好时坏,她自己也很苦恼。再一聊,发现这些知识点她大部分知道,但对不上号,不知道要答哪一个。
于老师就帮她认真仔细的分析了情况,并重点帮她梳理了知识体系,搭建起了语文知识框架。然后,让她明确高考语文考点中,对题目的要求,怎么问题,应该怎么答,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她做了一些练习。很快,吴嘉凝同学就掌握了这些题目的要求,笔记也记得很完整,自信心更强了,在下一次考试中有了明显进步。现在,她还帮助老师给其他同学们讲解知识,处理问题,人也开朗了许多,成为了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在整理笔记,完善知识体系方面有了很大收获,整体成绩明显提高。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新疆学生与内地学生各有特点。但都是站在十八岁的尾巴,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甚至变脸比翻书还快,情绪不稳定,性格又很执拗,认死理儿。
针对这些问题,于老师殚精竭虑。他在所教的班级,悄悄开展了心理疏导工作。陈雅静同学,原本是班长,成绩很不错。有一次因为替迟到同学与值周教师解释原因时,不注意措辞而跟老师吵了起来,闹得很僵,还被免去了班长职务,从此陷入低谷,成绩也大幅下降,人也变得尖刻。于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找机会与她交谈,讲自己做学生时是如何与老师“斗智斗勇”的,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间的情感距离。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又拓展到为人处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理想信念等,孩子的心灵像敞开了一扇门,灿烂的阳光照射进来。后来陈雅静同学主动找到那名老师道歉,虽未能“官复原职”,但心结解开,精力自然就放在学习上了,变得阳光快乐。
用真诚感染学生们
于老师深知,要熟悉学生,就必须与学生真诚交流,这是当老师的一个永恒课题。由于东北文化的流行,又由于援疆工作持续多年,学生对汉语教学基本适应,因此他与学生的交流基本无碍。他和男同学侃侃篮球,和女同学聊聊动漫,没事儿唠唠“王者荣耀”,交流一下“三国杀”,讲讲自己当学生时的趣事糗事,代沟瞬间荡然无存。让学生感受到了于老师真诚的人格魅力。这时,他开始畅谈人生理想,用图片讲述祖国的发展,用新疆的历史现状,述说新疆的繁荣安宁与和谐,再播放“一带一路”的专题片,憧憬新疆未来的发展,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于老师跟他们学学地区方言,教教他们普通话汉语,教室里时常爆发阵阵欢笑声,教学相长。
昂起你的头,从阴影中自己走出来
叶拉曼同学,性格内向不合群。了解得知,是因为成绩不好,其他方面也没有闪光点,因此产生自卑感。丑小鸭的故事不太适应现在的孩子,但赏识教育、赞美教育还是很管用的。于老师跟她讲了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目标明确,并且矢志不渝的追求,就会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她听了之后,似乎有些感动,知道老师的话是说给自己的。几天后,主动找到了于老师,倾述她内心的苦恼。于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她从阴影中自己走出来。告诉她第一步:不要想一下子就成功,要分阶段定个小目标,有步骤的实施;第二步:只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大目标……她听后有如坐春风之感。后来于老师发现她真的有了一点点进步。再适时适度地在班级中表扬她的进步。同学们都投来赞美的目标,她终于昂起了头,比以前快乐了许多。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因为“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断实现人生的目标,更在于不断提升人生的目标”。
新疆,是我国西北边陲的门户,是重要的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屏障,更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口支援新疆,是党中央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教育援疆更是教育“输血”和“造血”的双重功能,利用辽宁的教育资源,服务新疆,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同学们,我来了”
为了第一次见面,于老师设计了几段开场白,可当看到那些充满渴求又满怀憧憬的眼神时,设计好的开场白一下子全都丢到九霄云外,他只说了一句:“同学们,我来了。”短暂几秒钟的静默后,是持续三十多秒的热烈掌声。一瞬间,他感觉与孩子们初见的陌生感没有了,因为原本就是祖国人民一家亲。
情感沟通了,需要他尽快转换角色,对号入座。他教的班级是平行班,学生们学习热情很高,但成绩不太理想。于老师细心观察,慢慢梳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几次试卷讲评和作业批改,他发现多数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不完整,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知识体系混乱的问题。于是,他除了在班级统一梳理知识体系框架外,还有针对性地点对点辅导。吴嘉凝同学,成绩不错,但经过几次考试试卷分析后,于老师发现她存在的问题很突出。经常有些问题答非所问,比如题目问到艺术手法相关的问题,她回答文章结构;问语段的作用是什么?她答修辞手法。跟她一聊,她说不知道要答什么,就是跟着感觉走。因此,时好时坏,她自己也很苦恼。再一聊,发现这些知识点她大部分知道,但对不上号,不知道要答哪一个。
于老师就帮她认真仔细的分析了情况,并重点帮她梳理了知识体系,搭建起了语文知识框架。然后,让她明确高考语文考点中,对题目的要求,怎么问题,应该怎么答,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她做了一些练习。很快,吴嘉凝同学就掌握了这些题目的要求,笔记也记得很完整,自信心更强了,在下一次考试中有了明显进步。现在,她还帮助老师给其他同学们讲解知识,处理问题,人也开朗了许多,成为了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在整理笔记,完善知识体系方面有了很大收获,整体成绩明显提高。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新疆学生与内地学生各有特点。但都是站在十八岁的尾巴,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甚至变脸比翻书还快,情绪不稳定,性格又很执拗,认死理儿。
针对这些问题,于老师殚精竭虑。他在所教的班级,悄悄开展了心理疏导工作。陈雅静同学,原本是班长,成绩很不错。有一次因为替迟到同学与值周教师解释原因时,不注意措辞而跟老师吵了起来,闹得很僵,还被免去了班长职务,从此陷入低谷,成绩也大幅下降,人也变得尖刻。于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找机会与她交谈,讲自己做学生时是如何与老师“斗智斗勇”的,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间的情感距离。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又拓展到为人处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理想信念等,孩子的心灵像敞开了一扇门,灿烂的阳光照射进来。后来陈雅静同学主动找到那名老师道歉,虽未能“官复原职”,但心结解开,精力自然就放在学习上了,变得阳光快乐。
用真诚感染学生们
于老师深知,要熟悉学生,就必须与学生真诚交流,这是当老师的一个永恒课题。由于东北文化的流行,又由于援疆工作持续多年,学生对汉语教学基本适应,因此他与学生的交流基本无碍。他和男同学侃侃篮球,和女同学聊聊动漫,没事儿唠唠“王者荣耀”,交流一下“三国杀”,讲讲自己当学生时的趣事糗事,代沟瞬间荡然无存。让学生感受到了于老师真诚的人格魅力。这时,他开始畅谈人生理想,用图片讲述祖国的发展,用新疆的历史现状,述说新疆的繁荣安宁与和谐,再播放“一带一路”的专题片,憧憬新疆未来的发展,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于老师跟他们学学地区方言,教教他们普通话汉语,教室里时常爆发阵阵欢笑声,教学相长。
昂起你的头,从阴影中自己走出来
叶拉曼同学,性格内向不合群。了解得知,是因为成绩不好,其他方面也没有闪光点,因此产生自卑感。丑小鸭的故事不太适应现在的孩子,但赏识教育、赞美教育还是很管用的。于老师跟她讲了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目标明确,并且矢志不渝的追求,就会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她听了之后,似乎有些感动,知道老师的话是说给自己的。几天后,主动找到了于老师,倾述她内心的苦恼。于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她从阴影中自己走出来。告诉她第一步:不要想一下子就成功,要分阶段定个小目标,有步骤的实施;第二步:只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大目标……她听后有如坐春风之感。后来于老师发现她真的有了一点点进步。再适时适度地在班级中表扬她的进步。同学们都投来赞美的目标,她终于昂起了头,比以前快乐了许多。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因为“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断实现人生的目标,更在于不断提升人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