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小时候,每个人都会心头一亮,随即闪现出无数个美好有趣的画面,都会迅速打开记忆深处的文件夹,那里面有很多珍藏着的美好回忆。细数起来,每个人都对夏天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热情而张扬的盛夏,对孩子们来说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机勃勃的,而且拥有数不清的诱惑。小时候的夏天,总是和味蕾有关,总是和遐想有关,也总是和嬉戏的欢乐有关。
儿时的夏天,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回想起来充满了那么多有趣的记忆。那些年的夏天是在太原一个叫石渣厂的郊区和爷爷奶奶住在单位的家属大院儿里。大院儿依地势而建,右高左低,那真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家属区,有八九十栋整齐的平房,一排一排坐落在大院儿里,大院儿里最多的树木是柳树和枣树。房前屋后有人们种植蔬菜瓜果的自留地,应季的蔬果颜色靓丽润泽,悬挂在枝蔓上等待着摘取。雨季过后,爷爷家从最初的两间半房搬到了稍微宽敞的三间半房子里居住。刚到新家的我特别开心,中间的屋子有一个特别大的炕,边上的两间房分别放着双人床和单人床,还有一个厨房一个储藏间。周末时,姑姑带着她的两个儿子来也能住下了,不用急着赶末班车回市里的家。能和弟弟们一起玩儿是件高兴的事,暑假不至于枯燥和烦闷了。左排房邻居的孩子们欺生,嫌弃我是外地来的小孩儿,和我玩儿不到一块儿,我常常和前面相隔两排的兰姨家的孩子们玩耍,她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她的丈夫死于工伤,她是如何把这七个儿女拉扯大的,我不敢想象,太不容易了!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啊!我和兰姨家的二女儿三女儿三儿子一起写作业,画画,做游戏,下跳棋,我还把家里新买的小人书拿给她们看。
孩子们是最喜欢夏天的,夏天有很多食物引诱和满足我们贪吃的嘴巴,夏天有很多游戏填充丰富我们的白天和夜晚,还可以跟在大人们身后给庄稼浇水除草施肥,做得好还会得到大人的赞许,小小的得意一下。盛夏难捱的暑伏天,孩子们小小的胃口总是会贪吃冰凉爽口的东西,镇在井水里的沙甜西瓜,泡在铁桶里的凉粉,含在嘴里通体凉爽的冰棍,每一种都足以让孩子们流口水。在太阳火辣辣的射下来的夏日午后,推着破旧自行车给冰棍箱子上盖着厚厚棉被的小贩是孩子们最最盼望的,每当听到叫卖声的时候,孩子们呼啦一下子围了上去,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当一只只小手里握着冰棍时简直是美到天上去了。没买到冰棍的孩子,神情沮丧极了,像是烈日下被暴晒的秧苗。
在爷爷家,大人们用桶把西瓜放在井水里,等西瓜凉透了再取上来,拿干净的刀一切,西瓜就在嘎嘣的清脆声中裂开,露出了红红的沙瓤,吃上一口那真是沁人心脾的凉爽和甘甜。我和弟弟,还有两个表弟吃起西瓜来就像是比赛,生怕自己吃得慢,都啃得很快速很干净,孩子们管这叫“溜瓜皮“。被丢弃在簸箕里的瓜皮布满了我们深浅不一的齿印,我们看着齿印还笑话别人的门牙丑,看谁长了“大板牙”。奶奶每隔两天要打一回凉粉,具体步骤我记不清了,身为馋猫的我却牢牢记住了那种味道,吃凉粉主要是喝汤,汤料的香辣程度决定了凉粉好吃的程度,奶奶配的佐料加了一味干香椿叶,是老家的老舅舅秘制的,秘制的香椿叶和花椒粒用油炝一下浇在调料里,有了这味道才特别好吃呢。我曾经的记录是连吃了三碗凉粉。
夏天里吃不夠的还有奶奶亲手做的蒜泥凉拌豆角,奶奶去世后,这手艺真的失传了,姑姑做过这道菜,我也试着做了这道菜,可惜只有菜的品相,其中的“真味”却再也找不到了,那是奶奶的味道;失传的还有奶奶做的大烩菜的味道,据说奶奶做大烩菜时放了老家秘制的黑豆酱。小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这些故事,我想,做大烩菜的手法不同也是味道不同的原因之一吧。不得不承认,我和姑姑的手法都不如奶奶那么炉火纯青。
小时候的夏天,还有露天电影让孩子们期盼。提前吃过晚饭,人们拿着马扎或小凳子陆陆续续地走出大院,一同前往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聚集在部队宿舍后面的球场上,银幕就孤零零的悬挂在那儿,幕布洗得苍白,有微风拂过时会轻轻掀动,衬出一幕背景,天敞着怀,地敞着怀,星空眨着眼睛。
附近单位和村庄里的人们也都三五成群结伴走过来,抢占地方,来得早就是为了能占着前边的有利位置。坐在边上的人,坐累了就站起来看一会儿。有时候坐得腿麻了,不得不使劲跺脚站在原地看电影。没抢到位置的那些人,索性就站着看,也能津津有味地把一场电影看完。看电影的地方蚊子也是最多的,我第一次看电影没经验,奶奶说要穿长裤长袖捂着。我偏偏不听,穿了长裤半袖,结果被蚊子叮惨了,再看电影时我就牢记教训,长裤长袖全副武装,还抹了清凉油。那个夏天看过的电影有好几部,《神女峰的迷雾》《赶海人》《好事多磨》……其它的记不清了。散场回家的路上,还在不停地和伙伴们谈论剧情,意犹未尽的样子。我非常喜欢露天电影,有一种很乡野的味道,有一种天地合幕的豁然,可以数着星星,可以闻着风,可以嗅着丝丝缕缕的细雨,可以揪起一把野草,在手里反复揉捏着,让它的汁液流进记忆里。那里的天空深邃得像是一块巨大的宝石。那露天是个温床,滋生着纯朴的幸福感。
刚有电视的年代,电视还是黑白的,如果谁家有一台彩电那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为了看彩电播放的电视剧,邻居家的小伙伴常常蹭电视蹭到很晚,大人们一再上门催促,孩子们才肯磨磨蹭蹭跟在身后回自己的家。上别人家蹭电视的次数多了免不了会被教训一番。经常影响邻居一家人的休息毕竟是不好的,在大人们耐心的教育下,懂事听话的孩子们渐渐也就不去了。
在夏天的夜晚,点燃艾草熏蚊子是入睡前必做的功课。夏夜是蚊虫张狂的时候,每当我睡意朦胧的刚刚入睡,蚊子就冲着我飞过来嗡嗡乱叫着,我挥手轰一下,就安静一小会儿,没过几分钟就又飞过来叮咬我;当奶奶起身打开灯的时候蚊子就消失不见了,一关灯它就又来折腾了,恨得人牙根儿痒痒,一觉醒来孩子们经常是被蚊子咬得奇痒难耐,浑身上下散落着蚊子叮的痕迹,我一边挠着疙瘩一边和表弟们抢着抹风油精。
夏夜驱蚊除了点蚊香以外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呢?爷爷奶奶常用的土办法有几种,其中艾草是最立竿见影的。别看小小的艾草不起眼,驱蚊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很多人都会去田间地头割一些艾草回来,将艾草晒干,进行熏烧,不仅可以驱除蚊虫,还能安神,有助于睡眠。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即使不熏烧,将之挂在门口都是会起作用的。 小时候的夏天,有美得无法形容、摄人心魄的火烧云,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清清流淌的小河,有偶尔拂过面颊的清风,有飞鸟和昆虫的鸣叫,还有植物在夏天里散发的独有清香。在这一时刻的天地之间穿行,就像是有神奇的魔法将我围绕,有一种想要飞翔的欲望,夏天的黄昏里云动风动心也在动。白天孩子们分成好几拨拍蚂蚱、抓蝌蚪、扑蝴蝶、逮蜻蜓;到了傍晚,人们就拿着小板凳和蒲扇聚在家门口或大院里的大树下一起乘凉聊天,一起吃饭,有亲情,有友情,有邻里情,有明月,有星辉,有微风。当接连好多天热浪不肯散去一点点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渴望能有一场清凉的及时雨,冲刷掉让人烦躁的炎热。
夏天的暴风雨让天空骤然间黑下来暗下来,乌云密布,雷声和闪电都是序曲,银蛇一样的闪电在空中穿梭,像是要把天空撕开一道裂缝,紧接着,暴雨倾盆而下,仿佛从天上浇下来似的,紧密而声势浩大,夏天的暴雨总是让人心生畏惧,孩子们在害怕之余还有几分好奇。
大雨之后,房前屋后泥土的芳香、青草的幽香是那么的独特,让我忍不住一遍遍的想把它们都吸入肺腑之中。孩子们踩着地上流淌的雨水,清凉舒爽,步履欢快,心情也是愉悦的。房前屋后的蔬菜和庄稼吸饱了雨水,长势茂盛,在夏天的雨后展现着丰姿。
奶奶种的西红柿特别多,每到夏末,西红柿丰收,奶奶就领着我们在地里摘西红柿,拿回家洗干净掰开再煮熟了,做成西红柿酱,灌进输液用完的空瓶子里密封,到了冬天,我们就能吃上香喷喷的西红柿炸酱面了。奶奶最拿手的还是做咸菜,她把萝卜洗干净切成均匀的条形,搓上咸盐晒干放进小坛子里,吃的时候用醋和酱油提前泡好,喝粥时夹上一筷子,味道真是好极了,小时候我最爱吃的就是这种咸菜。醇厚的酱香味儿游荡在唇齿之间,很有嚼头,味道正宗,可口。百吃不厌。
夏天的晚上,屋子里很是闷热。如果天气晴好,我和小伙伴就在一起捉迷藏,捉累了就玩儿翻花绳的游戏,几个小伙伴也会躺在席子上对着夜空数星星,还比画着哪一颗更亮。我弟弟最会讲故事了,他讲大闹天宫,讲我们看过的格林童话,我讲阿凡提的故事,讲安徒生童话,大院的孩子们都羡慕我们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他们哪里知道这都是看书看来的,今天读一点儿,明天读一点儿,积少成多就能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啦。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大院儿里的孩子们大多开启了疯狂模式,熊孩子们紧紧抓住暑假的小尾巴,更加上蹿下跳地玩耍,捉蚂蚱、爬山、摘酸毛杏、去铁路两边挖甘草泡水喝,到了饭点儿,大人们叫都叫不回家。开学前,每家的孩子们都没少因为贪玩儿挨罵。每个孩子对夏天的记忆都会定格在一些瞬间,一些气味,一些声音,一些颜色里。
清风、明月、星光、美食、有趣的游戏、露天电影,风声雨声夏虫声,有爷爷奶奶身影的静谧夏夜成了记忆中的绝唱。
时隔二十五年,姑姑让大儿子开车送她回到石渣厂,到那个她生活过的大院儿看了看。她叹息着说,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残垣断壁,拆的拆,推倒的推倒,盖了几座楼,物是人非了,原来多整齐多好,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姑姑说那个地方她是再也不想回去了,到处乱七八糟的,让她的心情很不好。我曾经也有回去看一看的想法,可是我在另一座城市,这些年因为种种原因让这个想法搁浅了,其实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还是留在记忆中保持它的原貌好,旧地重游只会徒增伤感与惆怅。
成长的岁月里,我渐渐习惯了抛开过去,大步向前走。四季流转,每当夏天的风穿过发丝,穿过耳际,那些关于夏天的回忆就像是天上的点点繁星,在时间的天空闪闪烁烁,在我心头泛起道道涟漪,小时候的夏天,藏着孩子们的纯真小世界,藏着专属于孩子们的小秘密,也藏着孩子们幸福童年的一点一滴。
小时候的夏天,从前的从前,那些没有车水马龙的无数个我想回却回不去的夏天,我选择用欢笑去填满。
儿时的夏天,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回想起来充满了那么多有趣的记忆。那些年的夏天是在太原一个叫石渣厂的郊区和爷爷奶奶住在单位的家属大院儿里。大院儿依地势而建,右高左低,那真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家属区,有八九十栋整齐的平房,一排一排坐落在大院儿里,大院儿里最多的树木是柳树和枣树。房前屋后有人们种植蔬菜瓜果的自留地,应季的蔬果颜色靓丽润泽,悬挂在枝蔓上等待着摘取。雨季过后,爷爷家从最初的两间半房搬到了稍微宽敞的三间半房子里居住。刚到新家的我特别开心,中间的屋子有一个特别大的炕,边上的两间房分别放着双人床和单人床,还有一个厨房一个储藏间。周末时,姑姑带着她的两个儿子来也能住下了,不用急着赶末班车回市里的家。能和弟弟们一起玩儿是件高兴的事,暑假不至于枯燥和烦闷了。左排房邻居的孩子们欺生,嫌弃我是外地来的小孩儿,和我玩儿不到一块儿,我常常和前面相隔两排的兰姨家的孩子们玩耍,她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她的丈夫死于工伤,她是如何把这七个儿女拉扯大的,我不敢想象,太不容易了!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啊!我和兰姨家的二女儿三女儿三儿子一起写作业,画画,做游戏,下跳棋,我还把家里新买的小人书拿给她们看。
孩子们是最喜欢夏天的,夏天有很多食物引诱和满足我们贪吃的嘴巴,夏天有很多游戏填充丰富我们的白天和夜晚,还可以跟在大人们身后给庄稼浇水除草施肥,做得好还会得到大人的赞许,小小的得意一下。盛夏难捱的暑伏天,孩子们小小的胃口总是会贪吃冰凉爽口的东西,镇在井水里的沙甜西瓜,泡在铁桶里的凉粉,含在嘴里通体凉爽的冰棍,每一种都足以让孩子们流口水。在太阳火辣辣的射下来的夏日午后,推着破旧自行车给冰棍箱子上盖着厚厚棉被的小贩是孩子们最最盼望的,每当听到叫卖声的时候,孩子们呼啦一下子围了上去,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当一只只小手里握着冰棍时简直是美到天上去了。没买到冰棍的孩子,神情沮丧极了,像是烈日下被暴晒的秧苗。
在爷爷家,大人们用桶把西瓜放在井水里,等西瓜凉透了再取上来,拿干净的刀一切,西瓜就在嘎嘣的清脆声中裂开,露出了红红的沙瓤,吃上一口那真是沁人心脾的凉爽和甘甜。我和弟弟,还有两个表弟吃起西瓜来就像是比赛,生怕自己吃得慢,都啃得很快速很干净,孩子们管这叫“溜瓜皮“。被丢弃在簸箕里的瓜皮布满了我们深浅不一的齿印,我们看着齿印还笑话别人的门牙丑,看谁长了“大板牙”。奶奶每隔两天要打一回凉粉,具体步骤我记不清了,身为馋猫的我却牢牢记住了那种味道,吃凉粉主要是喝汤,汤料的香辣程度决定了凉粉好吃的程度,奶奶配的佐料加了一味干香椿叶,是老家的老舅舅秘制的,秘制的香椿叶和花椒粒用油炝一下浇在调料里,有了这味道才特别好吃呢。我曾经的记录是连吃了三碗凉粉。
夏天里吃不夠的还有奶奶亲手做的蒜泥凉拌豆角,奶奶去世后,这手艺真的失传了,姑姑做过这道菜,我也试着做了这道菜,可惜只有菜的品相,其中的“真味”却再也找不到了,那是奶奶的味道;失传的还有奶奶做的大烩菜的味道,据说奶奶做大烩菜时放了老家秘制的黑豆酱。小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这些故事,我想,做大烩菜的手法不同也是味道不同的原因之一吧。不得不承认,我和姑姑的手法都不如奶奶那么炉火纯青。
小时候的夏天,还有露天电影让孩子们期盼。提前吃过晚饭,人们拿着马扎或小凳子陆陆续续地走出大院,一同前往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聚集在部队宿舍后面的球场上,银幕就孤零零的悬挂在那儿,幕布洗得苍白,有微风拂过时会轻轻掀动,衬出一幕背景,天敞着怀,地敞着怀,星空眨着眼睛。
附近单位和村庄里的人们也都三五成群结伴走过来,抢占地方,来得早就是为了能占着前边的有利位置。坐在边上的人,坐累了就站起来看一会儿。有时候坐得腿麻了,不得不使劲跺脚站在原地看电影。没抢到位置的那些人,索性就站着看,也能津津有味地把一场电影看完。看电影的地方蚊子也是最多的,我第一次看电影没经验,奶奶说要穿长裤长袖捂着。我偏偏不听,穿了长裤半袖,结果被蚊子叮惨了,再看电影时我就牢记教训,长裤长袖全副武装,还抹了清凉油。那个夏天看过的电影有好几部,《神女峰的迷雾》《赶海人》《好事多磨》……其它的记不清了。散场回家的路上,还在不停地和伙伴们谈论剧情,意犹未尽的样子。我非常喜欢露天电影,有一种很乡野的味道,有一种天地合幕的豁然,可以数着星星,可以闻着风,可以嗅着丝丝缕缕的细雨,可以揪起一把野草,在手里反复揉捏着,让它的汁液流进记忆里。那里的天空深邃得像是一块巨大的宝石。那露天是个温床,滋生着纯朴的幸福感。
刚有电视的年代,电视还是黑白的,如果谁家有一台彩电那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为了看彩电播放的电视剧,邻居家的小伙伴常常蹭电视蹭到很晚,大人们一再上门催促,孩子们才肯磨磨蹭蹭跟在身后回自己的家。上别人家蹭电视的次数多了免不了会被教训一番。经常影响邻居一家人的休息毕竟是不好的,在大人们耐心的教育下,懂事听话的孩子们渐渐也就不去了。
在夏天的夜晚,点燃艾草熏蚊子是入睡前必做的功课。夏夜是蚊虫张狂的时候,每当我睡意朦胧的刚刚入睡,蚊子就冲着我飞过来嗡嗡乱叫着,我挥手轰一下,就安静一小会儿,没过几分钟就又飞过来叮咬我;当奶奶起身打开灯的时候蚊子就消失不见了,一关灯它就又来折腾了,恨得人牙根儿痒痒,一觉醒来孩子们经常是被蚊子咬得奇痒难耐,浑身上下散落着蚊子叮的痕迹,我一边挠着疙瘩一边和表弟们抢着抹风油精。
夏夜驱蚊除了点蚊香以外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呢?爷爷奶奶常用的土办法有几种,其中艾草是最立竿见影的。别看小小的艾草不起眼,驱蚊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很多人都会去田间地头割一些艾草回来,将艾草晒干,进行熏烧,不仅可以驱除蚊虫,还能安神,有助于睡眠。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即使不熏烧,将之挂在门口都是会起作用的。 小时候的夏天,有美得无法形容、摄人心魄的火烧云,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清清流淌的小河,有偶尔拂过面颊的清风,有飞鸟和昆虫的鸣叫,还有植物在夏天里散发的独有清香。在这一时刻的天地之间穿行,就像是有神奇的魔法将我围绕,有一种想要飞翔的欲望,夏天的黄昏里云动风动心也在动。白天孩子们分成好几拨拍蚂蚱、抓蝌蚪、扑蝴蝶、逮蜻蜓;到了傍晚,人们就拿着小板凳和蒲扇聚在家门口或大院里的大树下一起乘凉聊天,一起吃饭,有亲情,有友情,有邻里情,有明月,有星辉,有微风。当接连好多天热浪不肯散去一点点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渴望能有一场清凉的及时雨,冲刷掉让人烦躁的炎热。
夏天的暴风雨让天空骤然间黑下来暗下来,乌云密布,雷声和闪电都是序曲,银蛇一样的闪电在空中穿梭,像是要把天空撕开一道裂缝,紧接着,暴雨倾盆而下,仿佛从天上浇下来似的,紧密而声势浩大,夏天的暴雨总是让人心生畏惧,孩子们在害怕之余还有几分好奇。
大雨之后,房前屋后泥土的芳香、青草的幽香是那么的独特,让我忍不住一遍遍的想把它们都吸入肺腑之中。孩子们踩着地上流淌的雨水,清凉舒爽,步履欢快,心情也是愉悦的。房前屋后的蔬菜和庄稼吸饱了雨水,长势茂盛,在夏天的雨后展现着丰姿。
奶奶种的西红柿特别多,每到夏末,西红柿丰收,奶奶就领着我们在地里摘西红柿,拿回家洗干净掰开再煮熟了,做成西红柿酱,灌进输液用完的空瓶子里密封,到了冬天,我们就能吃上香喷喷的西红柿炸酱面了。奶奶最拿手的还是做咸菜,她把萝卜洗干净切成均匀的条形,搓上咸盐晒干放进小坛子里,吃的时候用醋和酱油提前泡好,喝粥时夹上一筷子,味道真是好极了,小时候我最爱吃的就是这种咸菜。醇厚的酱香味儿游荡在唇齿之间,很有嚼头,味道正宗,可口。百吃不厌。
夏天的晚上,屋子里很是闷热。如果天气晴好,我和小伙伴就在一起捉迷藏,捉累了就玩儿翻花绳的游戏,几个小伙伴也会躺在席子上对着夜空数星星,还比画着哪一颗更亮。我弟弟最会讲故事了,他讲大闹天宫,讲我们看过的格林童话,我讲阿凡提的故事,讲安徒生童话,大院的孩子们都羡慕我们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他们哪里知道这都是看书看来的,今天读一点儿,明天读一点儿,积少成多就能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啦。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大院儿里的孩子们大多开启了疯狂模式,熊孩子们紧紧抓住暑假的小尾巴,更加上蹿下跳地玩耍,捉蚂蚱、爬山、摘酸毛杏、去铁路两边挖甘草泡水喝,到了饭点儿,大人们叫都叫不回家。开学前,每家的孩子们都没少因为贪玩儿挨罵。每个孩子对夏天的记忆都会定格在一些瞬间,一些气味,一些声音,一些颜色里。
清风、明月、星光、美食、有趣的游戏、露天电影,风声雨声夏虫声,有爷爷奶奶身影的静谧夏夜成了记忆中的绝唱。
时隔二十五年,姑姑让大儿子开车送她回到石渣厂,到那个她生活过的大院儿看了看。她叹息着说,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残垣断壁,拆的拆,推倒的推倒,盖了几座楼,物是人非了,原来多整齐多好,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姑姑说那个地方她是再也不想回去了,到处乱七八糟的,让她的心情很不好。我曾经也有回去看一看的想法,可是我在另一座城市,这些年因为种种原因让这个想法搁浅了,其实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还是留在记忆中保持它的原貌好,旧地重游只会徒增伤感与惆怅。
成长的岁月里,我渐渐习惯了抛开过去,大步向前走。四季流转,每当夏天的风穿过发丝,穿过耳际,那些关于夏天的回忆就像是天上的点点繁星,在时间的天空闪闪烁烁,在我心头泛起道道涟漪,小时候的夏天,藏着孩子们的纯真小世界,藏着专属于孩子们的小秘密,也藏着孩子们幸福童年的一点一滴。
小时候的夏天,从前的从前,那些没有车水马龙的无数个我想回却回不去的夏天,我选择用欢笑去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