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升我园教师教学水平,近几年来,我园从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对园本教研的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们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完善的网络环境,实践幼儿园教研方式的多元化,创设多元园本教研平台,使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多媒体在园本教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多媒体在园本教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业务学习因有了多媒体的参与而变得形象、直观,以往幼儿园派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回来口头传达给全园教师,现在利用多媒体,把优秀教师的课例、专家的讲座、先进园所的环境布置直接播放给全体教师观摩,得到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大家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座、优质的课堂教学,看到先进园所的区角创设、环境布置,可以边看边讨论、边看边记录,展现了多元园本教研平台的优势。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利用视频技术,把班级活动拍摄下来的照片、录像在多媒体播放,利用其便于反复观看、选段观看、定格研讨的优势,有效克服传统教研凭回忆组织剖析,教研低效的弊端,使教师聚焦细节,使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探讨更具象、更深入。如语言组观摩课“快睡吧,小田鼠”的评课环节,通过幼儿操作环节的回放(幼儿给小田鼠制定作息计划这个环节,执教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够恰当),多媒体把幼儿操作过程的动作、神态、语言交流、作品等画面一张张呈现出来,大部分幼儿表现出操作的困惑,作品没完成或完成的效果不是教师预想的,教研组老师们都意识到,执教者应改为让幼儿给自己制定一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再把它介绍给小田鼠,操作的主体变成自己后,幼儿就能自如的设计了。研课将这一方法环节改进后,果然达到预期目的。如此聚焦教学片段,探讨教学细节,促使教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更深入,对教学细节的把握更精确。实践证明,视频教研明显促进了教师对实践行为的反思,尤其是可以使教师仔细地磨砺自己的教学细节,更细致地反思教学实践行为,从而使教研走向精致。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园本研讨活动得以提升
我们将先进园所教师优秀的成功经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以图片、文字和影像等形式集成于信息系统之中。作为知识提供者,每位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工具来记录、整理、提炼和传递知识;作为知识利用者,每位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窗口来搜索、阅读、学习和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管理层级、人际关系等对知识传递的影响,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
在一课三研活动中,教师根据本园教研活动的计划,上传活动案例,将案例、分析、建议、改进、第二次案例、分析等等教学资源一系列有序地共建共享,让老师们第一时间了解活动的评价,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形成浓厚的互动研讨氛围。“教师论坛”、“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反思”、“个案分析”、 “送课下乡”、“教育随笔”、“班级动态”、“多彩的活动”、“园本特色”、“课题研究”、“区域活动”、“育儿心得”、“经验论文”等栏目的设置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园本教研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
三、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在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永远开放,是跨越时空限制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这决定了信息环境下的教师园本教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多媒体化等特点。信息环境的教研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园本教研的发展,构建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从而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要有网络,足不出户就能进行教研活动,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的交流变成了现实。这样可以加大教研力度,增强教研的时效性,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同时,网站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比如优质教案和课例,方便老师下载共享,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备课效率。利用这些资源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上举重若轻,在分享同行经验的同时,提高自我,形成良性循环。利用网络实现园本教研多元化,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今后的实践研究中,我们要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平等、互动、合作、分享、反思的多元教研平台,充分体现教研组群体的智慧,使园本教研真正起到提高保教人员专业水平、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作用。
信息技术创设的多元园本教研活动已成为我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我园园本教研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它正渐渐成为老师们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阶梯。(作者单位:江西省莲花县保育院)
一、多媒体在园本教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多媒体在园本教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业务学习因有了多媒体的参与而变得形象、直观,以往幼儿园派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回来口头传达给全园教师,现在利用多媒体,把优秀教师的课例、专家的讲座、先进园所的环境布置直接播放给全体教师观摩,得到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大家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座、优质的课堂教学,看到先进园所的区角创设、环境布置,可以边看边讨论、边看边记录,展现了多元园本教研平台的优势。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利用视频技术,把班级活动拍摄下来的照片、录像在多媒体播放,利用其便于反复观看、选段观看、定格研讨的优势,有效克服传统教研凭回忆组织剖析,教研低效的弊端,使教师聚焦细节,使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探讨更具象、更深入。如语言组观摩课“快睡吧,小田鼠”的评课环节,通过幼儿操作环节的回放(幼儿给小田鼠制定作息计划这个环节,执教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够恰当),多媒体把幼儿操作过程的动作、神态、语言交流、作品等画面一张张呈现出来,大部分幼儿表现出操作的困惑,作品没完成或完成的效果不是教师预想的,教研组老师们都意识到,执教者应改为让幼儿给自己制定一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再把它介绍给小田鼠,操作的主体变成自己后,幼儿就能自如的设计了。研课将这一方法环节改进后,果然达到预期目的。如此聚焦教学片段,探讨教学细节,促使教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更深入,对教学细节的把握更精确。实践证明,视频教研明显促进了教师对实践行为的反思,尤其是可以使教师仔细地磨砺自己的教学细节,更细致地反思教学实践行为,从而使教研走向精致。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园本研讨活动得以提升
我们将先进园所教师优秀的成功经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以图片、文字和影像等形式集成于信息系统之中。作为知识提供者,每位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工具来记录、整理、提炼和传递知识;作为知识利用者,每位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窗口来搜索、阅读、学习和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管理层级、人际关系等对知识传递的影响,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
在一课三研活动中,教师根据本园教研活动的计划,上传活动案例,将案例、分析、建议、改进、第二次案例、分析等等教学资源一系列有序地共建共享,让老师们第一时间了解活动的评价,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形成浓厚的互动研讨氛围。“教师论坛”、“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反思”、“个案分析”、 “送课下乡”、“教育随笔”、“班级动态”、“多彩的活动”、“园本特色”、“课题研究”、“区域活动”、“育儿心得”、“经验论文”等栏目的设置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园本教研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
三、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在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永远开放,是跨越时空限制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这决定了信息环境下的教师园本教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多媒体化等特点。信息环境的教研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园本教研的发展,构建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从而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要有网络,足不出户就能进行教研活动,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的交流变成了现实。这样可以加大教研力度,增强教研的时效性,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同时,网站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比如优质教案和课例,方便老师下载共享,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备课效率。利用这些资源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上举重若轻,在分享同行经验的同时,提高自我,形成良性循环。利用网络实现园本教研多元化,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今后的实践研究中,我们要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平等、互动、合作、分享、反思的多元教研平台,充分体现教研组群体的智慧,使园本教研真正起到提高保教人员专业水平、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作用。
信息技术创设的多元园本教研活动已成为我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我园园本教研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它正渐渐成为老师们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阶梯。(作者单位:江西省莲花县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