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哲学》之旅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哲学彻底改变了西方哲学的观点,对西方传统思想是一个巨大挑战,对哲学、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被视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体验哲学;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一、对《体验哲学》作者George Lakoff和Mark L. Johnson 的简介
  《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是由George Lakoff 和Mark L. Johnson 共同撰写。George Lakoff,美国人,出生于1937年5月,1966年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米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Lakoff教授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10余部,例如:《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体验哲学》,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些作品都被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而其中的Metaphors We Live By(1980)已经被译为几十种语言,在各国语言学界广为流传。在《体验哲学》这本书中,作者也突出了隐喻的重要地位。
  Geroge Lakoff的语言理论发展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转向,从对转换生成语法的热心支持到提出生成语义学,最后发展到认知语义学。这些转向不是偶然的,对句法和语义关系做出合理解释的理想和外部学术环境的影响是促使Lakoff理论创新的动因。认知语义学作为对标准理论和生成语义学的最新发展,其理论优势在于它对语义现象的研究更符合语言实际和人类心智的规律。
  二、《体验哲学》的内容分析
  本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体验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分别为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第二部分主要研究认知科学是哲学的基本观点。这也是Lakoff 和Johnson运用这些方法分析一些基本概念。第三部分开始从认知视角研究哲学本身。Lakoff 和Johnson运用分析方法分析一些重要的哲学历史时刻。最后一部分作者回答了人类是什么这个问题,并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这里,作者在这篇报告中,对《体验哲学》一书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讨论。
  我们许多的思维都是无意识产生的,它的产生在认知意识层次之下,都是无意识的,有的时候产生的过程太快了,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着隐喻。人们是通过简单具体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较难和较为抽象的想法。在下面的部分,作者简要阐述三个基本原则:认知的无意识性,心智的体验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1.1原则之一:认知的无意识性
  在认知科学中,认知被定义为能以详细术语的方式所研究的任意一种心智运作或是心智结构。因为我们的概念系统和我们的思维都来自我们的身体。因此“认知”也包括感知动觉系统它促成了我们的概念化和推理能力。他们区分了两种不同意义的认知,(1)在认知科学中指各种心智运作或心智结构,这种运作和结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包括视觉加工、听觉加工、动觉加工、记忆、注意、情感、思维、语言,等等。(2)在某些传统哲学中,认知有不同所指,常指概念结构或命题结构,包括对它们进行规则运算。
  1.2原则之二:心智的体验性
  心智的体验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第一个方面就是从概念,范畴,心智和推断中体现出来。范畴化是我们基于体验的结果。因为我们有大脑和身体并且我们处于世界这个大环境之下,所以我们总是在进行范畴化这一过程。在范畴这一概念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我们有意识的行為的结果,其他的大部分都是无意识的行为。我们不可能总是有意识的控制着范畴化的过程。
  第二个方面是神经学理论。雷可夫二人(1999)指出:“ 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
  最后一方面是和象似性有关。从认知的角度看,在语言中象似性是多于任意性存在的。事实上,语言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可完全预测的,而是存在理据性的。例如,‘refrigerator’这个词,每一个词素都是由意义的。这些具有意义的词素在一起组合成这个词,而且我们还可以预测这个词的词义:一个物体可以使东西温度降低,保持新鲜。
  因此,思维、心智、推理、范畴、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近来的神经模型研究也表明:感知机制模型和动觉图式模型,在语言学习和推理中也能建构概念,这是一项惊人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心智体验观的正确性。
  1.3原则之三:思维的隐喻性
  传统的分析哲学认为概念都是非隐喻性的,可通过弗雷格的系统意义(sense)来确立,或通过抽象符号与独立于心智的世界之间纯粹的、客观的关系来确定。而思维的隐喻观对这一传统哲学观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判。下面重点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来论述隐喻的性质:
  (1)隱喻具有体验性。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获得基本概念,这是形成隐喻的根据。隐喻是身体、感知、体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体验才能获得意义,这样就把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起来。
  (2)隐喻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思维模式。有些隐喻被人们经常使用,以致于大家在使用过程中都忽略了隐喻的存在,这样的隐喻被称为死隐喻。所以说,隐喻是无意识的
  (3)隐喻推理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隐喻性的推理使得抽象的科学论述成为可能,哲学也是基于隐喻的。黑格尔认为人们需要用感觉现象来表达精神现象,所以就产生了隐喻。
  因此,正是隐喻,使得我们能够正确理解抽象概念域;将我们的知识扩展到了新的领域;把哲学中的理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赋予其巨大的解释力,使得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1]Lakof,G & M. Johnson.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IL: ChicagoUniversity Press,1980.
  [2]Lakoff, George. Cognitive Semantics[A]. Eco, U.et al. Meaning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C].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119 - 154.
  [3]黄和斌.关于认知语言学哲学观的几点思考[J].外国语,2005(4).
  [4]刘正光.《体验哲学———体验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述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5]王寅.Lakoff&Johnson 笔下的认知语言学[J].外国语,2001:15-21.
  [6]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82-89.
  [7]王寅.体验哲学:一种新的哲学理论[J].哲学动态,2003(7):24-30.
  作者简介:姜楠楠(1988.04—),女,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基础部教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国内外学者对人的本质的探究不断深化。其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立足于现实世界并坚持实践的观点,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和我国国情。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在理论和现实方面都具重要价值。本文通过阐述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形成,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再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终极指向是人的全面
期刊
【摘要】: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逐渐分裂为多个派系,各派从不同的目的出发以维护国民党,维护三民主义,继承孙中山的事业为旗号。利用国民党、三民主义为政治工具争夺权力。他们都把自己装扮成孙中山的理论继承者,对三民主义肆意篡改发挥为我所用。各派在思想意识及政策上的分岐给国民党的带来严重的后患。主义的的分散造成思想上的不统一,组织上的分裂,减弱了国民党的组织力量,  【关键词】:三民主义;蒋介石;汪精卫;改
期刊
【摘要】:一个民族节祭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进行庆祝或祭祀活动的日子,也是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产活动的集中表现形式。本文以西双版纳州大勐龙镇勐宋村哈尼人的传统节日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傳统节日文化的具体含义及现在变迁,试图分析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变迁和文化调适的影响。  【关键词】:哈尼族;传统节日;变迁;文化调适  一、基本状况概述  勐宋”一词来自傣语,“勐”是位于平坝或盆
期刊
英语教学中,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我们英语老师,要以情感为动因,触及学生的情绪,就能使英语课堂教学达到主客观统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统一。 学生的英语作业评语,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媒介和润滑剂。老师在纠正作业的错误,指出不足,提出思考与其它忠告与建议的同时,一句赞赏之词或鞭策之言,甚至一個最简单的问
期刊
【摘要】:“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同样,“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也是顺应时势变化而孕育产生的,在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曾激起巨大波澜。或许,用现代的观念来看,他还存在许多落后与缺陷,但我们更多的是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它,认识它,理解它。在肯定其对中国近代化所做贡献的同时挖掘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有价值的东西,将经验教训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际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
期刊
【摘要】:现如今,社会的发展与青少年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的责任意识,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这些都是构成青少年在当今社会中的三维结构,也是是青少年责任培养的基本内容。通过教育者对青少年的责任的培养,可以让青少年充分的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变得日渐强大。  【关键词】:青少年责任感;社会环境;家庭培养;  前言:青少年在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
期刊
【摘要】:在黄埔军校的创办过程中,共产国际作为倡议者、支持者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黄埔军校又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因此,黄埔军校作为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三者共同努力作用下的成果,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黄埔军校;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合作  一、黄埔军校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建立、发展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过程  黄埔军校的创建最初是由共产国际及其
期刊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分为建立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两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集中于建立社会主义阶段的理论体系研究,对发展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构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探究,还有时代的不断发展,列宁开始了发展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究,毛泽东基于国情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分为两步走的战略,邓小平完善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增添了建设一个怎样的政党的部分,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关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来探讨一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学  一、数学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把每一个合乎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推动网络传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网络环境,各种思想鱼龙混杂,让大学生接受新的价值观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不健康的西方腐朽落后的观念,此外,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弊端也也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政治态度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此,主要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过程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对其负面影响加以控制,以推动二者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