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十字周是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宣传周、征募周。“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共举办了三届红十字周。本文探究了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概况及成效,认为举办红十字周扩大了红十字会的影响,推动了红会征募运动的开展,对宣传红十字事业、壮大红十字力量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复员时期,红十字周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0-0026-04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后共举办过七届红十字周,分别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复员”时期(即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从七届红十字周的整体情况看,举办红十字周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宣传,以推动红十字会事业的发展。在红十字周举办期间,红十字会趁机扩大征募运动——即征求会员、募集基金的活动,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在1946-1948年每年的10月1日至10日分别举办过三届红十字周。与前几届不同的是,这三届红十字周被正式确定为中国红十字会法定的宣传周与征募周。红十字会在红十字周期间如何开展活动、举办的成效如何,至今尚无人探究。本文拟对“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活动概况及成效等进行全面研究,笔者认为,“复员”时期的红十字周活动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红十字会征募运动的开展,对宣传红十字会事业、增强红十字会力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
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红十字周无非是进行宣传,以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支持红十字事业,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红十字会是民间团体,“其人力物力来自社会,用之社会,所谓‘取之于众,用之于众’,而且取之于有力有钱之人士,用之于贫病不幸之大众”。所以,民众的支持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基础。
红十字会在“复员”时期对于民众的支持尤感迫切。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服务领域扩大,需要更多的会员和基金作为基础和保障。中国红十字会的传统工作为战场救护和灾变救济,抗战时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战场内外的救济救护,工作范围较窄。抗战胜利后,红十字会参照了国外一些先进红十字会的做法,扩大了工作范围,以“服务社会、博爱人群”为宗旨,除传统的救济救护外,又加强了青年、妇女工作,而且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性工作。这样,对于人力物力的需求则空前增强,因此更需要赢得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
二是资金方面更为困难。抗战胜利后,国外红十字会及海外侨胞对红十字会的捐助减少,红十字会要进一步发展事业,需要借助自身的力量,达到良性运行。这就需要壮大组织,扩大经济来源,同样需要进行宣传活动。于是,红十字周应运而生。这一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有三个方面:扩大宣传、征求会员、募集捐款。
首先,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宣传。红十字会期望通过红十字周活动期间扩大宣传,“加强社会人士对于红十字会之认识,并增进对于红十字会之同情,红十字会之服务普及社会”。红十字会在中国落地生根三十多年的时间,为救护伤兵难民、赈济弱势群体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红十字会,力量还是非常薄弱的。中国红十字会组织有限,辐射范围也不是很广。因此,在当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民众并不了解红十字会是怎样的组织。“社会上一般人对红十字会没有深刻的认识,这足以变成阻碍红十字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不了解,便无从体会她的意职,她的价值,更无从抒发同情促起帮助;因为不了解,一般应该被救助的人无法取得救助,甚至发生误会;因为不了解,有些人会歪曲了红十字会的崇高使命,以她的工作来满足他一己的欲求,乃至引起社会一致的不满和抨击。”为了壮大红十字会的力量,消除误解,红十字会亟须扩大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红十字会的队伍,扩展自己的事业,赶超世界其他先进国家。
其次,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之二是扩大征求。红十字会在宣传的同时,也把红十字周作为集中征求会员的时间。红十字会的事业,依赖于民众的广泛参与。“美国红十字会之所以发达,因为美国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红十字会会员,而我们中国红十字会呢,差不多平均每一千五百人中才有一个红十字会会员,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的事业不如人家的最大原因”,而“事业的基础是否坚固和事业之范围是否广阔,全视会员人数之多寡以为定”。“复员”时期到来后,红十字会的服务范围扩展了,更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所以红十字会希望通过宣传,能够吸引众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红十字会的事业中去。
再次,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之三是募集捐款。会员增多了,自然会费收入就提高了,但会费的收入,仅仅是红十字会服务经费的一部分,会员还要吁请有钱而愿意捐钱的人多多捐输。我国红十字会的服务事业,不但需要日常经费去维持发展,同时尚需为意外灾难储备基金。“为此之故,红十字会常常利用征求会员的机会举行募款运动”。只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红十字会济危救困的工作才能够展开,因此需要有经济实力的人进行捐输,以保证红十字会事业顺利扩大和开展。
征求会员、募集基金运动统称征募运动,在“复员”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两项工作是常年进行的,随时加入红十字会或交纳爱心捐款,红十字会都是欢迎的。但在红十字周期间,为配合宣传活动,征募运动常扩大进行。征募运动的成绩,也恰好反映宣传活动的效果。“所以举行红十字周的意义,虽为宣告红十字会的人物及其所举办的各项工作情形,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征募的效果”。
二、举办红十字周的概况
“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的红十字周分别为第五届、第六届和第七届,与抗战期间举办的四届红十字周相承接。首届红十字周于1941年1月1日至10日举行,以后改在10月1日至10日,1944年延续了一个月,1945年因抗战胜利停办,可见红十字周尚无固定时间。何时举办、延续多长时间都是临时议定。而且,这里的“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七天,仅是一个时间段的意思。
1946年8月13日,“复员时期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在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理事关颂声提出“请明定十月一日至十日为中国红十字宣传周案”,要求将红十字周的举办形成定制,使红十字周的举办正规化。具体办法是:“明定每年十月一日至十日为中国红十字宣传周,全国各地分会同时举行宣传,并扩大征募运动。”最后议决结果,提案获得通过,红十字周遂成为“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定宣传周和征募周。
1946年10月1日,第五届红十字周开幕。各地分会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其中举办规模较大的分会有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西安、武进等。宣传活动为十天。活动形式各地自行决定,总 计有特刊、广播、集会、书展、征文、电影、音乐、慰劳、教师联谊、康乐活动、健康检查等。“极能引起社会对于红十字会工作,更增一番认识与兴趣”。现以南京、武进分会为例,以见当时红十字周活动情况之一斑。
南京分会于10月1日到10日的红十字周期间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广为宣传。具体为:第一天为新闻日:在南京市各大报纸刊登专题文章宣传红十字会的活动,并由总会蒋梦麟会长出面协助招待新闻记者,进行宣传。第二天为广播日:由总会蒋梦麟会长和分会沈慧莲会长分别在中央和益世两大电台发表讲话,宣传红十字会的事业。第三天为教师联谊日:召集各学校校长和教师,向他们进行宣传活动,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并广泛征求学生会员。第四天为康乐活动日:组织红十字青年会员到玄武湖服务站举办露营活动。第五天为征募日:宣布各征募队的成绩。第六天为音乐日:晚上八点在公余联欢社中正堂举行郎毓英独唱音乐会。第七天为妇婴运动日:在中华路儿童营养站举办母亲会和儿童会,邀请曾在该站领奶的母亲和儿童进行联谊活动。第八天为体格检查日: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举办健康竞赛。第九天是慰劳日:分会派人携带食品和衣物分赴陵园和孤儿院慰问军人和孤儿。第十天为国庆日:分会派救护车跟随游行队伍,以应急需。
第五届红十字周期间,武进分会响应总会的号召,扩大征求。在进行宣传的同时,分会组成40个征募队,聘请总会正副会长担任名誉队长,武进地方各界名流担任征募队长,预定目标是征求会员三万人,募集基金一亿元。先在城区征募,以后扩展到乡村。
其他部分分会也积极响应总会号召,在红十字周期间广泛开展征募运动,此不赘述。
1947年10月1日至10日的第六届红十字周期间,南京分会继续举办“十日”活动,分别开展了发展业务、慰劳过境军人、防痨运动、健康检查、康乐活动、营养补助、母婴保健、广播宣传、会员联谊和国庆日等活动,加强宣传。
1948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第七届红十字周期间规定的募款目标为筹募金圆券10万元。鉴于当时经济状况不佳,开展了一人一元运动,“以发动一人捐助一元的方式来推行本届红十字周的征募工作”。总会认为“一人一元运动的意义,是为顾虑目前一般人的收入减少,出钱的能力降低”,认为捐输“一元”,普通民众能够承受得起。总会还制定了统一的募捐办法,但由于战事扩大、政局不稳定,已无法认真贯彻执行。
“复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在举办的三届红十字周中,每届都进行了宣传并制定了明确的征募目标,该项活动虽称不上声势浩大,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举办红十字周的成效
中国红十字会在“复员”时期曾对红十字周寄予厚望,希望借助红十字周的扩大宣传,使人人了解、同情、帮助红十字会,使红十字会的征募运动扩大展开。从红十字周举办的成绩看,这一目标部分得以实现,一些分会如南京分会、上海分会、武进分会等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宣传,取得了较好的征募效果。
南京分会的“十日”活动,盛况空前。经过红十字周的扩大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了红十字会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扩大了红十字事业的影响,征募运动开展得更加活跃了,扩大征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46年度南京分会征求会员数量为,6-9月份共1899人,10月份48804人,11月份15138人,12月份4118人。由此可见,10月份红十字周举行期间征得会员人数远远高于其他月份,尤其是与没有进行宣传的前几个月相比,差别相当明显,为前四个月征求总和的25.7倍,占到当年征求总数的69.8%,足以看到扩大宣传的明显效果。截至12月底,已征得会员69959人,合计会费82282400元,捐款1941741880元,均超出预定目标,可谓效果显著。1947年南京分会借助红十字周的宣传活动,在筹募事业基金中共收捐款国币302409500元,超出预定目标三亿元,再次超额完成任务。
武进分会在红十字周期间的活动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由于分会加强了宣传,各征募队长又非常尽心尽力,所以该分会征募成绩,“除各市分会而外,居各县分会之冠”,由于成绩突出,武进分会获得了总会的嘉奖。
纵观“复员”期间的三届红十字周,这种集中宣传的方式加强了民众对红十字事业的了解与支持,推动了征募运动的发展,从认真执行的地方分会成绩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主要归功于宣传鼓动的作用。但成绩背后我们仍能看到,多数分会没有开展或开展效果不理想,影响了整体效果,所以取得的成绩与预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红十字周的举办因战争的再起而受到影响。按总会的部署,每年的红十字周应该在总会的领导下在全国同时开展,这些计划的推行当然以和平作为前提。但是预期的和平并未维持长久,由于蒋介石的独裁政策,导致国内战事再起,虽然1946-1948年的红十字周照例进行,但很多地方分会由于战争原因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响应者主要集中在未受战事影响的一些地方分会,范围有限,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宣传征募的成绩。
其次,红十字周的征募成绩受到经济衰败的严重影响。扩大宣传的目的是期望广大民众出钱出力,为慈善博爱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但当时的经济状况欠佳,影响了征募效果。中国城乡历经多年战争破坏,多数地方经济衰败,民众生活困苦。有人曾这样描述过当时的情景:“譬如一个公务员,每月收入维持一家人最简单的衣食已感不足,那(哪)还有余力应付这些善人善事呢?”因此,即使民众有这份善心、实际上也不具备这份能力。简言之,多数人是等待救济的对象,而无力充当施救人。面对当时的困难状况,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提出相应的措施,如1948年的第七届红十字周倡导“一人一元运动”,就是考虑到当时的经济状况降低了期望值,希望积少成多,达到征募目的。即使这样,多数人也无力为之。人道博爱事业需要经济的良性发展作为坚实的后盾,这在“复员”时期是难以做到的。
尽管“复员”时期举办红十字周的成绩受到了当时条件的严重制约,但我们仍然应肯定它的积极作用。红十字会的事业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宣传的重要性。只有使广大民众了解这一事业,踊跃捐输,才能使事业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复员”时期红十字周的举办是成功的,它为征募运动鸣锣开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举办红十字周宣传活动以促进征募运动,进而推动红十字会事业发展这一方式方法还是值得提倡的。
作者简介
吕志茹,女,河北盐山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
池子华,男,1961年生,安徽涡阳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倪金荣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复员时期,红十字周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0-0026-04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后共举办过七届红十字周,分别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复员”时期(即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从七届红十字周的整体情况看,举办红十字周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宣传,以推动红十字会事业的发展。在红十字周举办期间,红十字会趁机扩大征募运动——即征求会员、募集基金的活动,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在1946-1948年每年的10月1日至10日分别举办过三届红十字周。与前几届不同的是,这三届红十字周被正式确定为中国红十字会法定的宣传周与征募周。红十字会在红十字周期间如何开展活动、举办的成效如何,至今尚无人探究。本文拟对“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活动概况及成效等进行全面研究,笔者认为,“复员”时期的红十字周活动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红十字会征募运动的开展,对宣传红十字会事业、增强红十字会力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
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红十字周无非是进行宣传,以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支持红十字事业,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红十字会是民间团体,“其人力物力来自社会,用之社会,所谓‘取之于众,用之于众’,而且取之于有力有钱之人士,用之于贫病不幸之大众”。所以,民众的支持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基础。
红十字会在“复员”时期对于民众的支持尤感迫切。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服务领域扩大,需要更多的会员和基金作为基础和保障。中国红十字会的传统工作为战场救护和灾变救济,抗战时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战场内外的救济救护,工作范围较窄。抗战胜利后,红十字会参照了国外一些先进红十字会的做法,扩大了工作范围,以“服务社会、博爱人群”为宗旨,除传统的救济救护外,又加强了青年、妇女工作,而且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性工作。这样,对于人力物力的需求则空前增强,因此更需要赢得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
二是资金方面更为困难。抗战胜利后,国外红十字会及海外侨胞对红十字会的捐助减少,红十字会要进一步发展事业,需要借助自身的力量,达到良性运行。这就需要壮大组织,扩大经济来源,同样需要进行宣传活动。于是,红十字周应运而生。这一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有三个方面:扩大宣传、征求会员、募集捐款。
首先,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宣传。红十字会期望通过红十字周活动期间扩大宣传,“加强社会人士对于红十字会之认识,并增进对于红十字会之同情,红十字会之服务普及社会”。红十字会在中国落地生根三十多年的时间,为救护伤兵难民、赈济弱势群体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红十字会,力量还是非常薄弱的。中国红十字会组织有限,辐射范围也不是很广。因此,在当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民众并不了解红十字会是怎样的组织。“社会上一般人对红十字会没有深刻的认识,这足以变成阻碍红十字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不了解,便无从体会她的意职,她的价值,更无从抒发同情促起帮助;因为不了解,一般应该被救助的人无法取得救助,甚至发生误会;因为不了解,有些人会歪曲了红十字会的崇高使命,以她的工作来满足他一己的欲求,乃至引起社会一致的不满和抨击。”为了壮大红十字会的力量,消除误解,红十字会亟须扩大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红十字会的队伍,扩展自己的事业,赶超世界其他先进国家。
其次,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之二是扩大征求。红十字会在宣传的同时,也把红十字周作为集中征求会员的时间。红十字会的事业,依赖于民众的广泛参与。“美国红十字会之所以发达,因为美国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红十字会会员,而我们中国红十字会呢,差不多平均每一千五百人中才有一个红十字会会员,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的事业不如人家的最大原因”,而“事业的基础是否坚固和事业之范围是否广阔,全视会员人数之多寡以为定”。“复员”时期到来后,红十字会的服务范围扩展了,更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所以红十字会希望通过宣传,能够吸引众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红十字会的事业中去。
再次,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之三是募集捐款。会员增多了,自然会费收入就提高了,但会费的收入,仅仅是红十字会服务经费的一部分,会员还要吁请有钱而愿意捐钱的人多多捐输。我国红十字会的服务事业,不但需要日常经费去维持发展,同时尚需为意外灾难储备基金。“为此之故,红十字会常常利用征求会员的机会举行募款运动”。只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红十字会济危救困的工作才能够展开,因此需要有经济实力的人进行捐输,以保证红十字会事业顺利扩大和开展。
征求会员、募集基金运动统称征募运动,在“复员”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两项工作是常年进行的,随时加入红十字会或交纳爱心捐款,红十字会都是欢迎的。但在红十字周期间,为配合宣传活动,征募运动常扩大进行。征募运动的成绩,也恰好反映宣传活动的效果。“所以举行红十字周的意义,虽为宣告红十字会的人物及其所举办的各项工作情形,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征募的效果”。
二、举办红十字周的概况
“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的红十字周分别为第五届、第六届和第七届,与抗战期间举办的四届红十字周相承接。首届红十字周于1941年1月1日至10日举行,以后改在10月1日至10日,1944年延续了一个月,1945年因抗战胜利停办,可见红十字周尚无固定时间。何时举办、延续多长时间都是临时议定。而且,这里的“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七天,仅是一个时间段的意思。
1946年8月13日,“复员时期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在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理事关颂声提出“请明定十月一日至十日为中国红十字宣传周案”,要求将红十字周的举办形成定制,使红十字周的举办正规化。具体办法是:“明定每年十月一日至十日为中国红十字宣传周,全国各地分会同时举行宣传,并扩大征募运动。”最后议决结果,提案获得通过,红十字周遂成为“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定宣传周和征募周。
1946年10月1日,第五届红十字周开幕。各地分会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其中举办规模较大的分会有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西安、武进等。宣传活动为十天。活动形式各地自行决定,总 计有特刊、广播、集会、书展、征文、电影、音乐、慰劳、教师联谊、康乐活动、健康检查等。“极能引起社会对于红十字会工作,更增一番认识与兴趣”。现以南京、武进分会为例,以见当时红十字周活动情况之一斑。
南京分会于10月1日到10日的红十字周期间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广为宣传。具体为:第一天为新闻日:在南京市各大报纸刊登专题文章宣传红十字会的活动,并由总会蒋梦麟会长出面协助招待新闻记者,进行宣传。第二天为广播日:由总会蒋梦麟会长和分会沈慧莲会长分别在中央和益世两大电台发表讲话,宣传红十字会的事业。第三天为教师联谊日:召集各学校校长和教师,向他们进行宣传活动,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并广泛征求学生会员。第四天为康乐活动日:组织红十字青年会员到玄武湖服务站举办露营活动。第五天为征募日:宣布各征募队的成绩。第六天为音乐日:晚上八点在公余联欢社中正堂举行郎毓英独唱音乐会。第七天为妇婴运动日:在中华路儿童营养站举办母亲会和儿童会,邀请曾在该站领奶的母亲和儿童进行联谊活动。第八天为体格检查日: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举办健康竞赛。第九天是慰劳日:分会派人携带食品和衣物分赴陵园和孤儿院慰问军人和孤儿。第十天为国庆日:分会派救护车跟随游行队伍,以应急需。
第五届红十字周期间,武进分会响应总会的号召,扩大征求。在进行宣传的同时,分会组成40个征募队,聘请总会正副会长担任名誉队长,武进地方各界名流担任征募队长,预定目标是征求会员三万人,募集基金一亿元。先在城区征募,以后扩展到乡村。
其他部分分会也积极响应总会号召,在红十字周期间广泛开展征募运动,此不赘述。
1947年10月1日至10日的第六届红十字周期间,南京分会继续举办“十日”活动,分别开展了发展业务、慰劳过境军人、防痨运动、健康检查、康乐活动、营养补助、母婴保健、广播宣传、会员联谊和国庆日等活动,加强宣传。
1948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第七届红十字周期间规定的募款目标为筹募金圆券10万元。鉴于当时经济状况不佳,开展了一人一元运动,“以发动一人捐助一元的方式来推行本届红十字周的征募工作”。总会认为“一人一元运动的意义,是为顾虑目前一般人的收入减少,出钱的能力降低”,认为捐输“一元”,普通民众能够承受得起。总会还制定了统一的募捐办法,但由于战事扩大、政局不稳定,已无法认真贯彻执行。
“复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在举办的三届红十字周中,每届都进行了宣传并制定了明确的征募目标,该项活动虽称不上声势浩大,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举办红十字周的成效
中国红十字会在“复员”时期曾对红十字周寄予厚望,希望借助红十字周的扩大宣传,使人人了解、同情、帮助红十字会,使红十字会的征募运动扩大展开。从红十字周举办的成绩看,这一目标部分得以实现,一些分会如南京分会、上海分会、武进分会等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宣传,取得了较好的征募效果。
南京分会的“十日”活动,盛况空前。经过红十字周的扩大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了红十字会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扩大了红十字事业的影响,征募运动开展得更加活跃了,扩大征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46年度南京分会征求会员数量为,6-9月份共1899人,10月份48804人,11月份15138人,12月份4118人。由此可见,10月份红十字周举行期间征得会员人数远远高于其他月份,尤其是与没有进行宣传的前几个月相比,差别相当明显,为前四个月征求总和的25.7倍,占到当年征求总数的69.8%,足以看到扩大宣传的明显效果。截至12月底,已征得会员69959人,合计会费82282400元,捐款1941741880元,均超出预定目标,可谓效果显著。1947年南京分会借助红十字周的宣传活动,在筹募事业基金中共收捐款国币302409500元,超出预定目标三亿元,再次超额完成任务。
武进分会在红十字周期间的活动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由于分会加强了宣传,各征募队长又非常尽心尽力,所以该分会征募成绩,“除各市分会而外,居各县分会之冠”,由于成绩突出,武进分会获得了总会的嘉奖。
纵观“复员”期间的三届红十字周,这种集中宣传的方式加强了民众对红十字事业的了解与支持,推动了征募运动的发展,从认真执行的地方分会成绩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主要归功于宣传鼓动的作用。但成绩背后我们仍能看到,多数分会没有开展或开展效果不理想,影响了整体效果,所以取得的成绩与预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红十字周的举办因战争的再起而受到影响。按总会的部署,每年的红十字周应该在总会的领导下在全国同时开展,这些计划的推行当然以和平作为前提。但是预期的和平并未维持长久,由于蒋介石的独裁政策,导致国内战事再起,虽然1946-1948年的红十字周照例进行,但很多地方分会由于战争原因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响应者主要集中在未受战事影响的一些地方分会,范围有限,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宣传征募的成绩。
其次,红十字周的征募成绩受到经济衰败的严重影响。扩大宣传的目的是期望广大民众出钱出力,为慈善博爱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但当时的经济状况欠佳,影响了征募效果。中国城乡历经多年战争破坏,多数地方经济衰败,民众生活困苦。有人曾这样描述过当时的情景:“譬如一个公务员,每月收入维持一家人最简单的衣食已感不足,那(哪)还有余力应付这些善人善事呢?”因此,即使民众有这份善心、实际上也不具备这份能力。简言之,多数人是等待救济的对象,而无力充当施救人。面对当时的困难状况,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提出相应的措施,如1948年的第七届红十字周倡导“一人一元运动”,就是考虑到当时的经济状况降低了期望值,希望积少成多,达到征募目的。即使这样,多数人也无力为之。人道博爱事业需要经济的良性发展作为坚实的后盾,这在“复员”时期是难以做到的。
尽管“复员”时期举办红十字周的成绩受到了当时条件的严重制约,但我们仍然应肯定它的积极作用。红十字会的事业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宣传的重要性。只有使广大民众了解这一事业,踊跃捐输,才能使事业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复员”时期红十字周的举办是成功的,它为征募运动鸣锣开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举办红十字周宣传活动以促进征募运动,进而推动红十字会事业发展这一方式方法还是值得提倡的。
作者简介
吕志茹,女,河北盐山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
池子华,男,1961年生,安徽涡阳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倪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