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同发力撑满礼仪教育之园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提出了:“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等多个社会发展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中每一项都指向了“礼仪交往”,只有帮助幼儿发展文明礼仪行为,才能够真正地让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友好”“尊重”“适应”,完成幼儿教育的品质培养大目标。为了让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完整,教师与家长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发力,在家园携手中运用示范、鼓励、情感迁移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获得对礼仪的了解和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要多带幼儿出去进行文明交流实践,并记录幼儿的表现;幼儿园则要多组织与文明相关的多元活动,引导家长和幼儿同时参与到其中,使幼兒文明礼仪教育中家园互促,携手共进,以幼儿为中心,家园双主体,在家园相互作用中有效促进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发展。
  【关键词】文明礼仪;家园共育;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43-04
  “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人与人沟通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接人待物的行为模式。为了让幼儿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就需要帮助幼儿提升礼仪行为,从自身到幼儿园到家庭,要求与言行一致的引导,使幼儿了解礼仪、感受礼仪、表现礼仪,建立起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1]。教育的一致性对教师与家长同时提出了要求,单单一方的教育引导并不能让幼儿获得统一的、完整的引导,教师需要联合家长,且以教育中的双主体展现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幼儿在家园共育相互作用中获得礼仪引导[2]。因此我们从分析家园共育相互关系出发,寻找具体的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方式。
  一、家园相互作用对幼儿文明礼仪形成的影响
  陈鹤琴认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文明礼仪教育同样如此,单一方面的引导无法取得最好的效果,试想,当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进行日常交往,而家庭中不注重礼仪行为,幼儿在幼儿园中和家庭中的教育和行为感受完全不同时,幼儿的意识将会受到干扰,无法判断什么才是正确的。所以,在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既要统一认知,也要统一行为,合作无间[3]。
  在教育中,教师和家长是相辅相成的,《颜氏家训》中有言:“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其意义在于幼儿在同样的言行引导中,更乐于听从父母之言,不管是主动或潜意识的听从,父母占的比重都更重,所以幼儿受家庭影响多过幼儿园影响。我们需要关注到一点,许多父母的教育意识并不是很强,对幼儿教育的专业性认识也不够,所以很多时候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引导幼儿获得礼仪认知,形成礼仪习惯;而家长则需要配合教师延伸幼儿园中的礼仪教育,在这里,幼儿园与家庭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要精诚合作才能够产生完整的教育[4]。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幼儿的礼仪教育中,需要把握好双教育主体(教师、家长)、一教育中心(幼儿)的特点(图1)。教师和家长正如带领幼儿前行的两只脚,首先要和谐发力,而后教师辅助家长,最后家长延伸幼儿园教育并参与幼儿园教育,真正做到双方同时发力,使教育的力度落到幼儿中心身上,获得礼仪教育的完整性。
  二、双方发力,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幼儿基本的礼仪行为是在长期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并非一蹴而就,教师与家长需要同时发力,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幼儿建立和谐的礼仪环境,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幼儿的行为,以示范、鼓励、情感迁移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起礼仪认知与习惯,这个过程是同力同行的。
  (一)示范——用行为影响行为
  幼儿非常善于模仿,不管是家长的行为,还是教师的行为,都会对幼儿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需要在平时,给幼儿示范出文明的交往模仿表现,让幼儿在观察家长和教师的过程中模仿行为,并获得礼仪习惯。由于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同时示范,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家长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文明礼仪行为,同时将礼仪贯穿在日常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如在班级推行礼仪教育之初,我们组织家长进行了一次家教指导活动,帮助家长从语言礼仪、动作礼仪、场合礼仪等方面进行了规整,同时在幼儿园与家庭中进行礼仪(图2)示范,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教师不随便对幼儿生气,相互之间表现出尊重,家长也示范行为并记录幼儿的表现,一段时间的示范后,可可妈妈对我们反馈惊叹:“真不可思议,原来可可不是特别礼貌,在我们一起做示范以后,慢慢我们的行为也自然了,她慢慢地开始特别有礼貌,还很懂得感恩,这是我们意料之外的。”可见示范对幼儿的影响至深,教师与家长的同时示范行为,影响了幼儿的行为。
  (二)鼓励——用肯定影响行为
  对幼儿的鼓励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他们能力的肯定,是给予幼儿自信、动力的一种方式,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平时都需要多给幼儿鼓励,让幼儿关注到他们自己的礼仪表现,并将礼仪行为延续下去。如我们发现平时在幼儿园中,小宇比较爱欺负别人,别的孩子在他的欺负下哭了以后,他反而表现出倔强的样子,明知自己错了也不道歉,我们与家长沟通后明确了对他进行“鼓励”,刚开始这种“鼓励”有一定的条件,如小宇再次打了依依以后,我们提出:“我知道小宇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你是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下次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和小朋友相处,你一定可以做到,请你先跟依依道歉,成为一个真诚的好孩子,老师可以把今天的真诚小贴纸给你。”这样的“有条件”的鼓励,使小宇获得了一定的贴纸“物质”满足,慢慢地转化为对心理成就需求的满足,一次下午放学,小宇妈妈接小宇时,看到依依游戏有困难,对他再次鼓励:“上次小宇主动给依依道歉,现在我们去帮助依依整理东西,做懂礼貌的小宇大哥哥吧。”教师、家长双方贯穿的缓慢的鼓励式推进,使小宇从欺负他人转为帮助他人,形成了心理上的变化,虽然小宇并不了解这是“文明礼仪”的具体概念表现,但是文明礼仪的实质行为却慢慢在小宇内心扎根   下来。
  (三)迁移——用情感影响行为
  故事、绘本内容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同时这些故事中的角色情感也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的感受,教师和家长都可以运用故事角色情感迁移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文明礼仪的行为,以此影响幼儿的礼仪形成[5]。如我们发现,当班级中来了新客人、新朋友的时候,班级中的孩子在问候客人、帮助客人等方面并不是很主动,往往是教师引导一句幼儿说一句,显得非常被动,需要培养幼儿主动问候他人、帮助他人的文明行为,我们找到了《迷路的小熊》《你好》《小蛇散步》《爱笑的鲨鱼》等绘本故事,并与家长分享,家长和教师同时与幼儿分享,分享后以故事中的角色引导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主动向别人问好、主动帮助他人,那么故事中的角色可能会产生的糟糕心情与感受,请幼儿自己来总结一下平时自己与他人相处中,是否应当主动问候、主动帮助他人,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新的客人到来时,主动与客人问好,帮助客人找到坐的位置等,在家庭中同样对到家里的客人展现出友好的一面,家园共育情感的迁移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以家为主,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交之礼
  在幼儿期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幼儿园教育,很大程度上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与补充,所以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家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家庭教育中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教育的影响。除了家长自身对幼儿的示范影响外,引导幼儿到社会中实践文明行为也非常具有礼仪促进的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记录幼儿的文明实践两种方式,提升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并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文明表现。
  (一)引导社会交往,感受文明之交
  在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之时,家长可以多带幼儿到朋友、亲戚家“串门”,并引导幼儿在过程中礼貌地与他人交往,这个过程应当是自然、诚恳的,教师也可以适当帮助家长交接如何进行禮仪性社会交往的引导,如周末前,琪琪妈妈告知我们想带琪琪感受做客的礼貌,但是发现幼儿同龄人平时礼貌相处机会比较少,我们提出了可在班级中与别的家长进行沟通,做好相互做客的交往,以此引导礼仪行为。班级中的琪琪与欣欣家在一个小区里,周六,琪琪妈妈约欣欣妈妈和别的几位好朋友家长到家里做客,当客人到家里时,琪琪妈妈自己首先做好了文明示范,而后引导琪琪与客人打招呼,招待客人喝茶、吃水果,琪琪在这个过程中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看到好朋友欣欣想玩玩具,还主动将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与好朋友分享。中途,欢欢打翻了一个杯子,水洒了出来,欢欢妈妈急忙站起来说:“哎呀,真是抱歉,我来把水清理一下。”琪琪马上跑到餐桌前拿来纸巾说:“我来清理,我会擦干净水。”欢欢站在一边说:“对不起”,琪琪并没有回答,琪琪妈妈走过来说:“欢欢说了对不起,我觉得没关系,琪琪你觉得呢?”琪琪回答:“没关系”,几位好朋友又开始快乐地玩起来。平时的常规交往,就是文明引导的好时机。
  (二)记录社会实践,践行文明之行
  在平时家长与幼儿外出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关注到幼儿的礼仪表现,可以实时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将幼儿的行为记录下来,留待我们分析,这种方式也能够使家长本身更了解我们幼儿礼仪方面的“短板”在哪里。如大班的小熊妈妈带着小熊到超市里购物,妈妈交给小熊几个任务:1.了解需要购买的几个商品的价格;2.将这些商品放到购物篮里;3.幼儿自己来付款。三个任务进行的时候,家长与幼儿在一起,但是却不帮助幼儿,作为教师我们记录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幼儿在对商品位置不了解、价格不了解的时候,必须要请售货员帮助自己,以此获得对物品的了解。小熊的交往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所有的环节都需要自己进行的话,则显得有些拘束,找到售货员后,他有些紧张地说:“阿姨,我想知道洗衣粉在哪里。”一开始有了称谓但是并没有礼貌用语,当售货员说出位置后,他很主动地说出:“谢谢阿姨”,有时候碰到售货员在与别人沟通没有理会自己,小熊会表现出手足无措,还会强行插话,这并不礼貌。当商品比较高、比较大,小熊无法拿出放到购物车上,他也会请售货员帮忙,对“你好”的运用较少,“谢谢”则非常自然;当到了付款的时候,与收银员的交流较为流畅,他运用了好几个“请”“谢谢”。家长记录了这一次的社会实践,并交于我们分析并调整了后期的教育,后期更注重幼儿在与人沟通之处的“你好”等问候、礼仪交流中等也被重点关注起来,这一次的实践记录过程,不仅让幼儿获得了更多的文明礼仪表现机会,获得了交往成就、成长体验,也让家长、教师更了解幼儿,更懂得如何同时发力引导幼儿。
  四、以园为主,多元活动里展现礼仪之趣
  在以园为主的礼仪教育中,家庭同样是不可获取的合作对象,家园共育的妙处就在于家庭教育中有着幼儿园的影子,幼儿园教育里又有着家庭的协助,这样才能够真正展现出双方的协同引导之力。在以园为主的礼仪教育中,除了平时的社会教学活动的开展外,教师可以以多元活动的方式,多组织幼儿的文明礼仪活动,并将家长吸纳到活动合作对象中来,形成家、园、幼儿三方互动的礼仪行为。
  我们在进行礼仪教育中,依照与家长合作引导的“语言礼仪”“动作礼仪”“场合礼仪”三项礼仪内容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将这些礼仪内容揉捏、整合在一起,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礼仪交往之趣味、文明待人之满足。
  表1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实践中的“礼仪之星”多元礼仪活动,并展示如何引导家长进入到幼儿园多元礼仪活动中来。
  多元活动的形式多样,不仅仅以表格中展现的三种方式为内容,文明图书漂流活动、文明小天使比赛活动、文明故事表演活动等都能够作为亲子同乐、亲子学礼仪的方式,以幼儿园为主的多元活动的组织,一方面在于帮助幼儿获得文明礼仪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在于培养家长的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地促进家园合作中的相互作用。
  幼儿的发展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着重大的关系,3-6岁是幼儿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未来他们是否能够成为一位讲文明、懂礼貌、乐沟通的新时代交往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幼儿园时期的习惯培养与形成。家长与幼儿园正如一个圆的两面,只有同时合力,才能够真正撑起这一个文明之圆,让幼儿在文明之圆真正感受文明礼仪、表现文明礼仪、判断文明礼仪,形成自己对礼仪的见解,建立正确的礼仪观念,为今后他们成为一位合格的社会人做好礼仪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刘晶波等.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科学教育出版社.2015.
  [3]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陈鹤琴.怎样做幼稚园教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晏红.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英语教师应该掌握课程教学特点,在深刻把握特点的情况下,根据课改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探究其面临的挑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特点;挑战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社会性是学前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混龄游戏的特点非常适合幼儿社会化,幼儿教师应当充分认识混龄游戏对于幼儿社会化的育人价值,选择有利于培养幼儿社会性的混龄游戏项目,开展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混龄游戏活动。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混龄游戏;重要主题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42-02  混龄游戏是幼儿园立德树人的重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成为社会和家长重视的焦点,更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智力是否得到全面提升。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关注幼儿园的全面建设,在加强幼儿园的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本文分析了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问题;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
期刊
【摘 要】幼儿社会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具有导向作用,幼儿社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丰富幼儿心灵、发展幼儿社会性,从而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动能力。从课程实践角度出发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内涵、性质、地位等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实践;幼儿;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50-01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小班学生大多是3至4岁孩子,是一个人品德、个性塑造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因此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塑造健康人格,是幼儿园每个教师的责任。本文就如何在幼儿园课堂中实施礼貌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望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礼貌教育;幼儿园;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47-01  幼儿园
期刊
【摘 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著名神话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部神魔小说既与之前的神话小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西游记》运用“游戏笔法”抒写了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不仅是对经文的向往,更是一趟人生的旅程,妖魔鬼怪、佛祖菩萨,面对取经途中“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师徒四人每个人都展现了自己不一样的性格,以及面对困难、妖魔来临时的态度与做法,其整体内涵
期刊
【摘 要】高中生追星是个比较普遍现象,追星有利有弊,如何趋利避害,需要老师、家长、学生、学校和社会五方共同发力。  【关键词】加强引导;理性有度;因势利导;增强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56-01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明星”“网红”在宽松包容的社会环境下不断涌现,甚至有专业化的公司在背后
期刊
【摘 要】四川藏区属于中国第二大藏区,地处于青、川、藏、甘、滇五省结合部,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四川藏区不仅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区域,同样也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通道。本文主要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了解的必要性,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四川藏区的传播现状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四川藏区的传播措施进行深度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川
期刊
【摘 要】为了更好地培养中班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需要我们对中班教学的角色扮演游戏进行分析以及根据教学实例进行不断的总结与探索,通过分析研究中班幼儿的自主意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再以中班幼儿为依据,在自主与发展之中寻找有力的平衡点,分别通过层次递进等系统的研究,抓准中班幼儿每一个成长点,保证中班幼儿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健康转换,促进中班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游戏;自主意识  【中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规范小学语文的教学语言,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保证课堂导入语言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应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通过鼓励的语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发挥教学语言艺术,构建鲜活语言课堂。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1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