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这也是知识教学的一部分核心内容。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学生会慢慢开始接触到大量的元素化合物,对于化合物的构成方式、构成规律、物质的性质、特征等都会逐渐展开探究。如何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些庞杂的知识有充分的理解与吸收,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问题分析的基本方式,让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元素化合物 探究
对于元素化合物的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绝对主题,这也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于各个物质的认识过程循序渐进的展开,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模式逐渐探究物质的形成方式,这样才能够具备分析物质可能有的特性的理论基础,进而找到探究元素化合物特点的一些有效学习过程。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指导作用
大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是基于化学实验展开的,实验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元素化合物的依托。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功效,要让学生在实验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分析物质的性质,认识物质形成的过程与规律,然后探究元素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教师可以首先在一些典型实验的演示过程中来让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认识的一般方式,当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后再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这种教学过渡会帮助学生更充分的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各种性质特征。
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的生动再现,这一点在很多物质的教学中都可以得到体现。比如,如果没有关于CO2的实验,学习CO2的性质时,只是按照课本文字记忆,学生很容易忘记,对CO2的认识不会有深刻的认识。相反,通过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感受CO2的存在,亲眼观察CO2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亲自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种场景都会在学生脑海留下深深印象,这些实验画面都是与CO2的性质相关联,能帮助学生区分CO2与其他化合物的性质。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于知识教学的辅助效果,在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时可以充分以实验为依托,这会起到极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体现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
化合物是通过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的性质也会很大程度受到元素性质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体现出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要让这一特性的效用更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分析化合物时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元素出发来进行知识探究,来慢慢感受化合物的特点与性质,这会让学生找到很多问题探究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透过一两个实例的教学来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看看利用元素性质来分析化合物性质可以有的推理方式,慢慢的学习会掌握其中的规律,分析元素化合物时效率也会更高。
例如,在教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是用金属单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的,同时金属单质可用镁、铝和铁代替锌,可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制取,那么是否还有其他代替物呢?酸是否可以用浓酸呢?这些问题由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局限性,现在可不向学生解释,只有把问题留下等学到酸的性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后,再来向学生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对这些问题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学生也更容易发现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与启发,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这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多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汇总
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而言,多进行相应的知识归纳与汇总很有必要,这些归纳过程会让学生发现很多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能够让学生推演出一些有效的问题思考的方法与解决策略。教师每结束一个章节或者是一个特定主题内容的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汇总,让学生定期进行知识的回顾。这不仅会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日趋完善,学生也会慢慢总结出元素化合物的一些内在规律,会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观察H2SO4,HCl,HNO3,CH3COOH这些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就可以总结归纳出酸的一般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其他酸,不至于完全陌生,起码可以说出一些基本性质,尤其是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课本中未提到的物质,但却与课本里的化学物质拥有相似属性。这就是让学生定期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实现的积极教学效果,这也是加深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认识的有效教学方式,这些都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语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认识与剖析能力非常重要,这会让学生在各种问题的解答中都能够准确把握住物质的特性,即使是遇到一些陌生的物质也可以合理的推断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特性。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有更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蒋洁. 元素化合物知识“易学难记”的解决策略[J]. 化学教学,2013(05).
[2] 杨芳恒. 浅析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章节的教学[J]. 快乐阅读,2013(18).
[3] 胡贵强. 基于理解力培养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元素化合物 探究
对于元素化合物的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绝对主题,这也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于各个物质的认识过程循序渐进的展开,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模式逐渐探究物质的形成方式,这样才能够具备分析物质可能有的特性的理论基础,进而找到探究元素化合物特点的一些有效学习过程。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指导作用
大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是基于化学实验展开的,实验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元素化合物的依托。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功效,要让学生在实验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分析物质的性质,认识物质形成的过程与规律,然后探究元素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教师可以首先在一些典型实验的演示过程中来让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认识的一般方式,当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后再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这种教学过渡会帮助学生更充分的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各种性质特征。
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的生动再现,这一点在很多物质的教学中都可以得到体现。比如,如果没有关于CO2的实验,学习CO2的性质时,只是按照课本文字记忆,学生很容易忘记,对CO2的认识不会有深刻的认识。相反,通过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感受CO2的存在,亲眼观察CO2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亲自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种场景都会在学生脑海留下深深印象,这些实验画面都是与CO2的性质相关联,能帮助学生区分CO2与其他化合物的性质。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于知识教学的辅助效果,在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时可以充分以实验为依托,这会起到极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体现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
化合物是通过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的性质也会很大程度受到元素性质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体现出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要让这一特性的效用更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分析化合物时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元素出发来进行知识探究,来慢慢感受化合物的特点与性质,这会让学生找到很多问题探究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透过一两个实例的教学来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看看利用元素性质来分析化合物性质可以有的推理方式,慢慢的学习会掌握其中的规律,分析元素化合物时效率也会更高。
例如,在教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是用金属单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的,同时金属单质可用镁、铝和铁代替锌,可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制取,那么是否还有其他代替物呢?酸是否可以用浓酸呢?这些问题由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局限性,现在可不向学生解释,只有把问题留下等学到酸的性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后,再来向学生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对这些问题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学生也更容易发现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与启发,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这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多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汇总
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而言,多进行相应的知识归纳与汇总很有必要,这些归纳过程会让学生发现很多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能够让学生推演出一些有效的问题思考的方法与解决策略。教师每结束一个章节或者是一个特定主题内容的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汇总,让学生定期进行知识的回顾。这不仅会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日趋完善,学生也会慢慢总结出元素化合物的一些内在规律,会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观察H2SO4,HCl,HNO3,CH3COOH这些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就可以总结归纳出酸的一般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其他酸,不至于完全陌生,起码可以说出一些基本性质,尤其是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课本中未提到的物质,但却与课本里的化学物质拥有相似属性。这就是让学生定期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实现的积极教学效果,这也是加深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认识的有效教学方式,这些都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语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认识与剖析能力非常重要,这会让学生在各种问题的解答中都能够准确把握住物质的特性,即使是遇到一些陌生的物质也可以合理的推断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特性。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有更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蒋洁. 元素化合物知识“易学难记”的解决策略[J]. 化学教学,2013(05).
[2] 杨芳恒. 浅析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章节的教学[J]. 快乐阅读,2013(18).
[3] 胡贵强. 基于理解力培养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