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环节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围绕着课堂问题展开有效的思考、探究,从中吸取教师讲授的重要知识。提问的有效性会对整体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对课堂提问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高度重视,积极去探索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旨在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探究意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则需在课堂提问教学环节注重优化提问的策略,让学生围绕着有效的课堂问题展开针对性、深入性的探究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审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改善这些问题入手,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阵地,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为此,数学教师将课堂提问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到了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就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保障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之中,其重要性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作为开启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一个驱动器,促使学生围绕着有效的课堂问题展开活跃、独立的学习思考[1]。一方面,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另一方面,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也在增强,而学生在这双重驱动力下,能够更主动地探究数学问题,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与求解的过程中,其数学思维能力可得到良好的提升。其次,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作为师生信息反馈的重要桥梁,既让教师可深入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情,更好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又让学生能够与同伴、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展开更高效、更深入的数学探究学习。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运用现状
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提问艺术展开课堂提问教学,还需要认清目前阻碍课堂提问教学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地发挥课堂提问的高能效用。一是有的教师在提出课堂问题时,并不注重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时间,往往在提出问题不久,就给出答案,结束课堂提问教学活动。这就使得数学课中的课堂提问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与学习动力,还使其难以走出被动学习的束缚[2]。二是有的教师所提出的课堂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浅层的思维活动中难以真正深入到知识深层中去,也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探究能力。三是有些教师所设计的课堂问题缺乏一定的引导性,不利于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反而倾向于只回答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很难促使学生以问题为主展开深度的探究学习。
由此看来,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当前的课堂提问教学困境出发,探索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高效开展。
三、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可行性策略
随着课堂提问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方式层出不穷。只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低效化問题依旧是教师必须攻克的教学难题,需要教师从提问的有效性入手,对现有的课堂提问策略进行优化。基于此,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多种可行的课堂提问策略:
(一)采用开放式课堂提问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开放式课堂提问重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探究学习环境,既可让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想法,总体把握好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还可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展开多角度的数学思考,学会主动提出个人的见解,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拓性发展,同时也可相应地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学习能力[3]。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则可通过开放式课堂提问方式展开教学。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课为例,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这样的一个视频:有一个小学班级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组织了一场全班拍集体照活动,班主任先是拿着照相机对着前面的同学不断拍照,拍了两人或三人的合照,到了拍全班合照的时候,班主任寻思着怎样将照相机放在机架上,拍一张完完整整的全班集体照。根据这一视频,教师提出开放式的课堂问题:“若是要让照相机平平稳稳地放在机架上,那么视频里的班主任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照相机机架?为什么?”
这一开放式课堂提问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了“使用两个脚的机架”这一猜想,若经过验证,发现猜想不合理,那么其中的缘由是什么?有的学生提出了“使用四角形机架”的猜想,若经过验证,发现猜想不合理,那么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还有的学生提出了“使用三角形的机架”这一猜想,经过验证,发现猜想合理,那么这又为什么?学生在不断猜想和验证的开放性思考活动中,他们的思维活动非常活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也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把握好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二)结合问题情境展开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
将问题与情境相结合,这是目前备受数学教师青睐的课堂提问方式,广大教师也在践行这一课堂提问方式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4]。一方面,“问题+情境”的课堂提问方式可发挥情境创设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融入情境中,与情境内容、情境教学主题产生共鸣,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情境引领下的数学学习体验,并且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环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问题+情境”的课堂提问方式可发挥教师对学生数学思考的及时引导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问题式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思考方向受到了一定的指引,有利于避免学生的学习思维处于混乱的发展状态,让学生遵循明确的思考方向展开高效的探究学习。为此,数学教师可充分推进“问题+情境”的课堂提问方式在数学课堂提问环节的运用。 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为例,教师可结合生活元素,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领下的课堂提问活动之中:“在生活中我们在商店买东西时,要给店家支付人民币,而人民币的单位有分、角、元,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人民币的单位之间的进率吗?若小明手上有1元钱,需要买的东西要1角钱,那么小明手上的钱够付吗?若是够付,店家应找给小明多少张1角的纸币?若小明的手上只有1分钱硬币,那么他要买单价为1角的东西,还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硬币?”通过“问题+情境”的课堂提问,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有利于他们主动融入到问题情境之中,探究其中的数学问题,使其在领悟到数学的生活价值时,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可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探究学习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等。
(三)在动手操作环节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不少数学教师非常重视在动手操作环节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5]。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直观有效地把握好本节课数学知识点,甚至了解某些知识点的本质或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学学科的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所提出的课堂问题既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又要适当地降低学生的数学理解难度。而在动手操作环节展开有效的课堂提问活动,显然满足了课堂提问教学在这方面的实际需要。
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为例,教师可先准备好方格图,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动手操作活动。在这一动手操作活动中,教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启发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如:“任意选择4根小木棒在方格图上摆出你脑海中想到的四边形,请问它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说是长方形,有的学生说是正方形,于是学生产生了好奇:“为什么4根小棒可以摆出不同的四边形?”此时教师可继续提问:“摆出不同四边形的同學们可以相互观察看看,为什么彼此摆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很快地,学生就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因为选择的部分小木棒长度不一样。”由此,他们得出了结论:“使用长短不同的小棒拼出四边形,会发生形状变化。”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新问题,如:“从这些四边形的形状变化来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跟哪些因素存在紧密的关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课堂提问教学既可提高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学习效率,又可切实保障动手操作活动的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但是也有一定的深度。数学教师要保障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学习,就需要重视课堂提问,并注重优化数学课中的课堂提问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下产生浓郁的数学探究学习欲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吴美琴.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软件:电子版,2018(07):271.
[2]谢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多维分析与教学建议[J].考试周刊,2018(31):70-71.
[3]高小春.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45.
[4]方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J].读天下(综合), 2019(9):40.
[5]李贵.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21):78.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探究意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则需在课堂提问教学环节注重优化提问的策略,让学生围绕着有效的课堂问题展开针对性、深入性的探究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审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改善这些问题入手,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阵地,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为此,数学教师将课堂提问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到了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就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保障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之中,其重要性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作为开启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一个驱动器,促使学生围绕着有效的课堂问题展开活跃、独立的学习思考[1]。一方面,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另一方面,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也在增强,而学生在这双重驱动力下,能够更主动地探究数学问题,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与求解的过程中,其数学思维能力可得到良好的提升。其次,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作为师生信息反馈的重要桥梁,既让教师可深入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情,更好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又让学生能够与同伴、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展开更高效、更深入的数学探究学习。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运用现状
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提问艺术展开课堂提问教学,还需要认清目前阻碍课堂提问教学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地发挥课堂提问的高能效用。一是有的教师在提出课堂问题时,并不注重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时间,往往在提出问题不久,就给出答案,结束课堂提问教学活动。这就使得数学课中的课堂提问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与学习动力,还使其难以走出被动学习的束缚[2]。二是有的教师所提出的课堂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浅层的思维活动中难以真正深入到知识深层中去,也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探究能力。三是有些教师所设计的课堂问题缺乏一定的引导性,不利于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反而倾向于只回答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很难促使学生以问题为主展开深度的探究学习。
由此看来,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当前的课堂提问教学困境出发,探索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高效开展。
三、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可行性策略
随着课堂提问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方式层出不穷。只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低效化問题依旧是教师必须攻克的教学难题,需要教师从提问的有效性入手,对现有的课堂提问策略进行优化。基于此,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多种可行的课堂提问策略:
(一)采用开放式课堂提问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开放式课堂提问重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探究学习环境,既可让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想法,总体把握好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还可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展开多角度的数学思考,学会主动提出个人的见解,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拓性发展,同时也可相应地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学习能力[3]。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则可通过开放式课堂提问方式展开教学。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课为例,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这样的一个视频:有一个小学班级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组织了一场全班拍集体照活动,班主任先是拿着照相机对着前面的同学不断拍照,拍了两人或三人的合照,到了拍全班合照的时候,班主任寻思着怎样将照相机放在机架上,拍一张完完整整的全班集体照。根据这一视频,教师提出开放式的课堂问题:“若是要让照相机平平稳稳地放在机架上,那么视频里的班主任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照相机机架?为什么?”
这一开放式课堂提问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了“使用两个脚的机架”这一猜想,若经过验证,发现猜想不合理,那么其中的缘由是什么?有的学生提出了“使用四角形机架”的猜想,若经过验证,发现猜想不合理,那么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还有的学生提出了“使用三角形的机架”这一猜想,经过验证,发现猜想合理,那么这又为什么?学生在不断猜想和验证的开放性思考活动中,他们的思维活动非常活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也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把握好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二)结合问题情境展开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
将问题与情境相结合,这是目前备受数学教师青睐的课堂提问方式,广大教师也在践行这一课堂提问方式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4]。一方面,“问题+情境”的课堂提问方式可发挥情境创设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融入情境中,与情境内容、情境教学主题产生共鸣,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情境引领下的数学学习体验,并且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环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问题+情境”的课堂提问方式可发挥教师对学生数学思考的及时引导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问题式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思考方向受到了一定的指引,有利于避免学生的学习思维处于混乱的发展状态,让学生遵循明确的思考方向展开高效的探究学习。为此,数学教师可充分推进“问题+情境”的课堂提问方式在数学课堂提问环节的运用。 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为例,教师可结合生活元素,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领下的课堂提问活动之中:“在生活中我们在商店买东西时,要给店家支付人民币,而人民币的单位有分、角、元,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人民币的单位之间的进率吗?若小明手上有1元钱,需要买的东西要1角钱,那么小明手上的钱够付吗?若是够付,店家应找给小明多少张1角的纸币?若小明的手上只有1分钱硬币,那么他要买单价为1角的东西,还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硬币?”通过“问题+情境”的课堂提问,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有利于他们主动融入到问题情境之中,探究其中的数学问题,使其在领悟到数学的生活价值时,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可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探究学习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等。
(三)在动手操作环节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不少数学教师非常重视在动手操作环节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5]。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直观有效地把握好本节课数学知识点,甚至了解某些知识点的本质或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学学科的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所提出的课堂问题既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又要适当地降低学生的数学理解难度。而在动手操作环节展开有效的课堂提问活动,显然满足了课堂提问教学在这方面的实际需要。
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为例,教师可先准备好方格图,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动手操作活动。在这一动手操作活动中,教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启发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如:“任意选择4根小木棒在方格图上摆出你脑海中想到的四边形,请问它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说是长方形,有的学生说是正方形,于是学生产生了好奇:“为什么4根小棒可以摆出不同的四边形?”此时教师可继续提问:“摆出不同四边形的同學们可以相互观察看看,为什么彼此摆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很快地,学生就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因为选择的部分小木棒长度不一样。”由此,他们得出了结论:“使用长短不同的小棒拼出四边形,会发生形状变化。”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新问题,如:“从这些四边形的形状变化来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跟哪些因素存在紧密的关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课堂提问教学既可提高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学习效率,又可切实保障动手操作活动的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但是也有一定的深度。数学教师要保障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学习,就需要重视课堂提问,并注重优化数学课中的课堂提问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下产生浓郁的数学探究学习欲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吴美琴.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软件:电子版,2018(07):271.
[2]谢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多维分析与教学建议[J].考试周刊,2018(31):70-71.
[3]高小春.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45.
[4]方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J].读天下(综合), 2019(9):40.
[5]李贵.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