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精通32种语言,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语言障碍这回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语言奇才。
伊恩尼斯·伊科诺姆在希腊克里特岛长大,小时候常在海边听观光客说话,虽然听来完全不明就里,但他决心弄懂这些模糊难辨的声音。
书呆子还是印第安纳·琼斯?
5岁时,伊科诺姆拿到一本德文教科书,坐在海边看了一整天,完全沉浸其中。回家时他已约略了解德文的基本文法,但也因严重晒伤,身体疼痛得几乎动弹不得。
43年后的伊科诺姆精通32种语言,他住在布鲁塞尔,是欧洲议会里的明星译者。即使你并不知道他是语言奇才,一看到他的公寓里四处都是堆叠成塔的字典,也可以猜到端倪。角落的电视正在播映中国的节目,音量刻意调低。
伊科诺姆因为专业技能的关系,看电视的习惯比较奇特。每天傍晚,他喜欢看他最爱的俄国谈话性节目,接着同时看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的新闻,然后再看阿尔巴尼亚的连续剧,放松一下。
伊科诺姆形容自己有分裂的人格。“某部分的我就像印第安纳·琼斯,随时准备出发去探险,深入另一种文化。”
但伊科诺姆长得实在不像琼斯:中年、微秃,认真透顶,却也表现出他另一面的人格。他欣然承认:“某部分的我则有点书呆子。”
语言天分从小展现
10岁时他便已通晓英文和德文,并且开始学意大利文。那时他的语言天分已清楚展现,但他相信个中意义不只如此。
“打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希望与众不同,这正是我努力的动力。我很爱我的父母和妹妹,但他们生活的世界在我看来非常普通。我讨厌普通,我发觉学习语言就像掌握一把钥匙,可以通往许许多多新奇的世界。”
对他而言,学习语言不只是熟知字汇,还要融入该国文化的每个层面。18岁时他到伦敦旅游,结识了一些哈瑞奎师那知觉协会的追随者。回家时带了一堆梵文自学书籍和印度音乐CD,且立刻严格茹素,其后18年不曾吃肉。
不久之后,他前往土耳其。当时土耳其和希腊的外交关系正处于低潮,几乎不曾听说有任何希腊人想学习土耳其语。但伊科诺姆决心善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尽可能打破两国之间的障碍。
“我到伊斯坦堡最主要的清真寺参观,并待在那里观看礼拜仪式。我看着大家怎么做,非常笨拙地模仿他们的动作。事后大家都过来和我拥抱,实在让我印象深刻。我本以为他们会起疑心,但因为我能解释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的态度再和善不过。”
伊科诺姆离开土耳其时,当然已经精通土耳其语,但不只如此,他甚至学会了鄂图曼帝国的官方语言——鄂图曼土耳其语。除非是研究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人,现在就连土耳其人也不会说这种语言了。
他在塞萨洛尼基市的亚里士多德大学读完3年的语言学后,精通的语言已达12种,包括保加利亚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波兰语。之后他又学了中文。一开始是因为某一天他刚好有几个小时的空档,百无聊赖于是学学看。“我原本就订阅了一份英文的宣传刊物,叫做《中国建设》(现已更名为《今日中国》)。杂志最后几页有基础的中文教学,我心想学个几句应该还挺好玩的。”
但伊科诺姆学这么多语言要做什么?他一直很清楚自己将来会从事语言相关的工作,但并不急着定下来。“我很幸运,家境还不错,20多岁时多半在旅游,也到美国读研究所。后来欧洲议会翻译部门的主管听人提起我,便问我有没有兴趣前去工作。”
担任各国元首的同声传译
结果他被送到西班牙特内里费岛接受同步翻译的训练,他说,那是他所经历过压力最大的事。“我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梦见自己速度跟不上,或是想着:‘糟糕,我没听到那人刚刚讲了什么。’所幸我最后通过了考试,顺利到布鲁塞尔就职。”
其后几年,大多数来到欧洲议会演讲的各国元首都是由伊科诺姆担任翻译:“包括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科尔……我都译过。”他的工作就是轻声对着这些人的耳机说话,但从未和他们实际见过面。“我总是关在小房间里,完全隐形;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存在状态。我记得有一次和布莱尔搭同一部电梯,当然,他完全不知道我是谁。”
伊科诺姆口译的对象或许看不到他,但他很快就成为布鲁塞尔的一则传奇。欧盟有很多语言专家,但没有人像他一样,一个月内就能朗朗上口斯洛文尼亚语。“我确实受到某种程度的嫉妒。多数人都很和善,但有些人感受到些许的威胁吧!”
2002年,伊科诺姆不再负责口译,改做笔译。多数时候,他都是坐在布鲁塞尔的办公室里翻译欧盟文件。(编辑/唐馨)
同声翻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又称同声传译、同传翻译、同步口译,常简称为“同传”,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证连贯发言,不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
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设立在德国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法西斯战犯时,首次采用同声传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型国际活动中采用同声传译。
形式
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同声传译员会坐在隔音的狭小房间(俗称“箱子”)内,使用专业的设备,将其从耳机中听到的内容同步口译为目标语言,并通过话筒输出。需要同声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整到自己需要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获得翻译的信息。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语言只有6种,分别为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联合国大会会堂和各个会议厅都配有同声传译。每个语种都有一个工作室,6种语言共有6个“箱子”,每个“箱子”里通常坐着3位译员。
伊恩尼斯·伊科诺姆在希腊克里特岛长大,小时候常在海边听观光客说话,虽然听来完全不明就里,但他决心弄懂这些模糊难辨的声音。
书呆子还是印第安纳·琼斯?
5岁时,伊科诺姆拿到一本德文教科书,坐在海边看了一整天,完全沉浸其中。回家时他已约略了解德文的基本文法,但也因严重晒伤,身体疼痛得几乎动弹不得。
43年后的伊科诺姆精通32种语言,他住在布鲁塞尔,是欧洲议会里的明星译者。即使你并不知道他是语言奇才,一看到他的公寓里四处都是堆叠成塔的字典,也可以猜到端倪。角落的电视正在播映中国的节目,音量刻意调低。
伊科诺姆因为专业技能的关系,看电视的习惯比较奇特。每天傍晚,他喜欢看他最爱的俄国谈话性节目,接着同时看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的新闻,然后再看阿尔巴尼亚的连续剧,放松一下。
伊科诺姆形容自己有分裂的人格。“某部分的我就像印第安纳·琼斯,随时准备出发去探险,深入另一种文化。”
但伊科诺姆长得实在不像琼斯:中年、微秃,认真透顶,却也表现出他另一面的人格。他欣然承认:“某部分的我则有点书呆子。”
语言天分从小展现
10岁时他便已通晓英文和德文,并且开始学意大利文。那时他的语言天分已清楚展现,但他相信个中意义不只如此。
“打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希望与众不同,这正是我努力的动力。我很爱我的父母和妹妹,但他们生活的世界在我看来非常普通。我讨厌普通,我发觉学习语言就像掌握一把钥匙,可以通往许许多多新奇的世界。”
对他而言,学习语言不只是熟知字汇,还要融入该国文化的每个层面。18岁时他到伦敦旅游,结识了一些哈瑞奎师那知觉协会的追随者。回家时带了一堆梵文自学书籍和印度音乐CD,且立刻严格茹素,其后18年不曾吃肉。
不久之后,他前往土耳其。当时土耳其和希腊的外交关系正处于低潮,几乎不曾听说有任何希腊人想学习土耳其语。但伊科诺姆决心善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尽可能打破两国之间的障碍。
“我到伊斯坦堡最主要的清真寺参观,并待在那里观看礼拜仪式。我看着大家怎么做,非常笨拙地模仿他们的动作。事后大家都过来和我拥抱,实在让我印象深刻。我本以为他们会起疑心,但因为我能解释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的态度再和善不过。”
伊科诺姆离开土耳其时,当然已经精通土耳其语,但不只如此,他甚至学会了鄂图曼帝国的官方语言——鄂图曼土耳其语。除非是研究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人,现在就连土耳其人也不会说这种语言了。
他在塞萨洛尼基市的亚里士多德大学读完3年的语言学后,精通的语言已达12种,包括保加利亚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波兰语。之后他又学了中文。一开始是因为某一天他刚好有几个小时的空档,百无聊赖于是学学看。“我原本就订阅了一份英文的宣传刊物,叫做《中国建设》(现已更名为《今日中国》)。杂志最后几页有基础的中文教学,我心想学个几句应该还挺好玩的。”
但伊科诺姆学这么多语言要做什么?他一直很清楚自己将来会从事语言相关的工作,但并不急着定下来。“我很幸运,家境还不错,20多岁时多半在旅游,也到美国读研究所。后来欧洲议会翻译部门的主管听人提起我,便问我有没有兴趣前去工作。”
担任各国元首的同声传译
结果他被送到西班牙特内里费岛接受同步翻译的训练,他说,那是他所经历过压力最大的事。“我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梦见自己速度跟不上,或是想着:‘糟糕,我没听到那人刚刚讲了什么。’所幸我最后通过了考试,顺利到布鲁塞尔就职。”
其后几年,大多数来到欧洲议会演讲的各国元首都是由伊科诺姆担任翻译:“包括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科尔……我都译过。”他的工作就是轻声对着这些人的耳机说话,但从未和他们实际见过面。“我总是关在小房间里,完全隐形;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存在状态。我记得有一次和布莱尔搭同一部电梯,当然,他完全不知道我是谁。”
伊科诺姆口译的对象或许看不到他,但他很快就成为布鲁塞尔的一则传奇。欧盟有很多语言专家,但没有人像他一样,一个月内就能朗朗上口斯洛文尼亚语。“我确实受到某种程度的嫉妒。多数人都很和善,但有些人感受到些许的威胁吧!”
2002年,伊科诺姆不再负责口译,改做笔译。多数时候,他都是坐在布鲁塞尔的办公室里翻译欧盟文件。(编辑/唐馨)
同声翻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又称同声传译、同传翻译、同步口译,常简称为“同传”,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证连贯发言,不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
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设立在德国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法西斯战犯时,首次采用同声传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型国际活动中采用同声传译。
形式
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同声传译员会坐在隔音的狭小房间(俗称“箱子”)内,使用专业的设备,将其从耳机中听到的内容同步口译为目标语言,并通过话筒输出。需要同声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整到自己需要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获得翻译的信息。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语言只有6种,分别为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联合国大会会堂和各个会议厅都配有同声传译。每个语种都有一个工作室,6种语言共有6个“箱子”,每个“箱子”里通常坐着3位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