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回眸以及它的当代意义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ulzh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的欧洲,近代文明的发源地。她还有电闪雷鸣的时刻,对近代文明起源来说,就是“文艺复兴”。它光华四射,异彩纷呈。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时刻,意识形态剧变的时代,对近代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中国的“五四运动”被称作启蒙运动,引进了德(Democrocy)先生和赛(Since)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古老的中华大地从此有了新的生机。这是在1914年。其后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为之进一步创造了条件。近代中国落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发生于十八世纪。而十四至十七世纪,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以及迅速向整个欧洲大陆发展的大潮,为启蒙和向近代过渡创造了条件。她是现代社会的前奏。现代社会,它的典型代表为工业化。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带来政治领域与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中世经长达千年,是宗教神学为主宰的社会。为了恢复人性,呼唤理性、重视人的价值,人们把目光瞄准了古代。“在古典作品里,彼特拉克看到了充分抒发心意的人文精神,那么多富有自由精神和感情色彩的作品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禁欲主义正好形成巨大的反差。”①历史上的任何运动,都是以文化为先导。文艺复兴,顾名思义,最初发韧于文艺领域。文学作品、绘画、雕塑、建筑为其代表。
  科学技术也属于精神领域。此时,诞生了达芬奇、笛卡尔、哈维等巨匠,还有哥伦布以及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直到近代经典力学之父——牛顿。他们与培根、米开朗基罗、薄伽丘、蒙田、拉伯雷等文艺巨星,交向辉映。政治实践上有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
  复兴古希腊、古罗马人文传统,反抗封建社会和教会,是文艺复兴的主旋律。当时的欧洲总体处与封建社会之中。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一些意大利城市,工商业特别是呢绒业相当发达。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组织形式。从神回到人,有利于开辟资本主义的新天地。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手工业工人要求有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而封建教会的虚幻教义,成了人的束缚。人们转而向古代寻找,寻找她的承继关系。于是,一批文艺新星诞生了。尤其是绘画和雕塑,一反教会作派,反映人性,成为人们对美好事物以及社会的向往所作出的表达。而文学作品,揭露教会的虚伪本性,承认人的欲望,比如《十日谈》等。
  此时,中国约处于明代。中国的明代是否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学界有争论。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比哥伦布早了半个世纪。而明代的“海禁”是个败笔。其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但已呈现颓势的痕迹。原因是封闭。与西方对照,中国当时的成果,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文学作品有《水浒传》和《西游记》。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为清朝的“康雍乾大盛世”。封建的根基没有被触动。但是,中国人的人性有好的一面。郑和下西洋,不是开辟殖民地,而是友好的使者。美洲(America)是哥伦布发现的,当时已相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出发可到达印度和中国。而实际上恰恰发现了新大陆。America的命名源自与哥伦布同行的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哥。其后的殖民拓展,贩卖黑奴,打击印第安人,就是以此为先声。
  人们到欧洲旅行,往往要参观教堂。它的绘画,很多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其时欧洲群星璀璨。前面提到的达芬奇,兼是自然科学家和画家,其画作著名,比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意大利新艺术经过十六世纪中期和后期的 “样式主义”,到十七世纪形成了“巴洛克风格”。
  科学探索,同样属精神领域,前已提到。当时,很多科学家,受到教会的迫害,原因是其成果与教义不合。“日心说”的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但是它挡不住人们探索的热情。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实验二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它们是否同时落地。结果打破了重者先落地的成见。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马丁·路德,揭露了教会的虚伪,靠卖赎罪券敛财。为此要求宗教改革,基督教遂分裂为新教(改革派)和天主教(罗马教会派)。它同样靠科学精神。还有哈维创立血液循环说,把医学推进了一大步,打破了宗教神话。
  欧洲文艺复兴上限以但丁《神曲》(1307-1321年)为标志。结束以弗朗西斯·培根发表《新工具》(1620年)和笛卡尔的代表作《方法论》(1637年)为标志。此时,离欧洲启蒙运动已经不远了。历史进入近代。
  值得一提的是,其间英国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发表了《乌托邦》,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发表了《太阳城》,它们都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但是因找不到革命的阶级和力量——无产阶级,而流于空想。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有很大的启发价值。比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要早很多。社会主义不是空穴来风,在资本主义初起时,人们就对未来有了天才预见。
  个人主义曾是资产阶级的一大口号。事实上乃此一时,彼一时。扼压人性是不科学的。但人是合群的动物,应该为他人和社会着想。极端个人主义是不对的和没有出路的。需要文艺复兴,她反对虚幻的教义,把教义当作人的精神不科学。资本主义历经几百年,物的文化,已发挥到极致;要承认人的欲望,包括物欲、情欲,但是,人有高尚的东西,那就是精神——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为了使他人生活得更好,为了人类社会不断前进,非常崇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只因人是群体动物,而群体要有规则,这就是道德、纪律、风俗和法律。绝对个人主义是没有出路的。自私、利己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规律,更不是人类的方向。对人的约束,趋向是自觉,即德治。而她的理论指导,不是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的习俗,也不是教会教义,她要求科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和一般规律,找到了进步和革命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意大利当时的城市都很小,佛罗伦萨只有6万多人口,米兰、威尼斯也如此。欧洲很多国家也同样。这是战争与瘟疫造成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城市就大得多。中国历代有饥荒,人口也起起落落,但并没有像西方一样大起大落。以笔者所在的杭州为例,马可波罗到访时,为元代。其时的繁荣,在世界上的地位,堪比今日之纽约。西方其后的“黑死病”造成十室九空。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还是领风骚之先。   一般说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中世纪与近代的分水岭。此时,经过了文艺复兴初期,教会力量已削弱。关于教会情况也相当复杂。有时候,文艺复兴人士与教会相互倚重,以共同反对封建势力。这就是事实的真相。佛罗伦萨经历过美第奇家族复辟,但美第奇家族属于工商贵族,与封建复辟有所不同。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史的起点。古希腊有《荷马史诗》,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有议会制度。并且他们都有科学传统。西方以古希腊古罗马为其源头,文明有承继性。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过,不幸的是,古埃及文明已伊斯兰化。教会的崇高性,是中世纪得以存在千年的理由之一。教会的情况较人们想像的复杂。中国明代的理学,当时同样有它的合理性。尤其是对女性的要求,在该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有合理的一面,即能巩固家庭关系。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是人文荟萃之地,为全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当中国还是“国子监”的时候,欧洲十二世纪就产生了三所“母大学”:萨勒诺大学(意大利,医学,1131年被承认)、波伦来大学(意大利,法律,1158年被承认)、巴黎大学(法国,神学,1180年被承认)。1600年时,欧洲大学总数达到105所。著名大学成立时间分别为:哈佛大学(1638年)、彼德堡大学(1747年)、柏林大学(1810年)。一般认为,因为1638年的英国伦敦大学和1694年德国哈雷大学的成立,是近代意义的大学诞生的标志。特别是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后,校长洪堡确立了University的办学理念,即包罗万象。大学是理性的,目标为:对世界作出新解释,发现规律,接近真理;人文科学摆脱神学束缚,自然科学真正独立。中国最早建立的近代大学为天津西学学堂(1895年)和北京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的前身,1898年)。比西方要晚。
  目前,中国大学扩招,学院纷纷升格为大学;大学纷纷求大,求一流。教育质量应保证。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未改成大学。法国最好的大学是巴黎高师。浙江大学为亚洲最大,但比在校学生数为5万余的罗马大学——世界最大大学,还有距离。文艺复兴以来有求实精神,他们摒弃浮夸。而大学在热情浪漫的背景下,求实是其指归。大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社会作用,不能成为普及教育,而应是精英教育,不管人数的多少。
  文艺复兴时期,很多大师,活跃在各大学。大学为他们提供庇护和合适的土壤,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学是文明开化之地。但丁用诗意的语言,表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我曾看到荆棘的枝条起初在整个冬天显得干枯、僵硬,后来顶端却开着朵朵的玫瑰花;我先前曾见一只船在全部航程中都一直迅速地在海上行驶,而到达目的地进入港口时却险遭沉没。”②大学护佑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在此自由发挥,挥洒成长。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是对人类新生的一种呼唤,在那个变化多端、价值观和信仰都变动不定的时代,为人们正确的行为提供有益的指导。”③但丁写道:“贪心啊,你使世人沉没到你的水下那样深,以至于谁都没有力量从你的波浪中抬起眼睛!为善的愿望在人们心中当然还会开花;但是连续的阴雨使结成的李子变成虫蛀的李子。”中国的性善与性恶论,长期争论不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无所谓性善和性恶,它是由社会决定的。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各有各的道德。它的背后有生产力因素,以及生产关系总和为基础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人和人的关系走向自由、平等,而且要把道德关系推及到自然界(环境保护)。这种“天人关系”,是进步的表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纵观世界,生产力发展到空前高度。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新的思想观念,呼之欲出。人们的思想、精神、行为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中共17届6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精神有其力量。对物的追求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带来上层建筑,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变化。“人是政治动物”,而“政治是调节利益关系的”。物质与精神相互制约。人类社会最终目的是为什么?是“以人为本”,是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颠扑不破。由此看来,欧洲当年的文艺复兴有她的必然性,因为生产力变化了,思想观念也要随之变化,有必要从封建和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目前的情况是,生产力前行,观念滞后。是否需要新的文艺复兴,把人从物质和金钱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呢?新的“神”出现了,那就是金钱。有必要克服异化,还人的“尊严”和“价值”。西方相当长一段时间来,相对沉寂是事实。购物消费是麻醉剂。不同的历史条件,酝酿不同的“文艺复兴”。还人的质朴与率性。这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首当其冲。面对道德滑坡、人文沦丧,人成为金钱的奴隶,文艺复兴更加重要和迫切!
  物质文化的汹涌大潮,铺天盖地。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初露端倪。信息社会靠人的脑力,因而更加重视文化。可见,重视人的精神有它背后的内在理路和合理逻辑。信息要交流,更要重视合作。它比生产流水线的合作要深刻和广泛得多。这些已露端倪。中国的某项外科手术,有可能通过地球另一端某发达国家的著名医生, 用视频加以指导。
  关天文化和人的精神,文明古国——中国可以先行一步。中国作为大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应该给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在工业革命时,落伍了;信息社会中国具备相应的优势,应迎头赶上。社会主义的中国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在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中,不进则退。面对价值观和人文的迷失,党中央提出了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符合客观规律,她不是宗教神学。而且她以革命性和崇高性,以她的实践性为人类指明了方向。她的基本原理,就像发现了数理方面的原理一样,非常了不起。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她是客观规律。这些已经和正在形成共识。马克思主义日益广受重视。马克思主义对合作与公正的设想,体现在公有制中。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文艺复兴早期的政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人性的改造来缔造完美的人类。”④人性的改造需要文艺的引导,文艺是文明之花,这就是文艺复兴。人性体现在文艺上,文化非常重要。但是,强调个人,强调人欲,在当今既不稀罕,也不紧迫和时尚;物欲、情欲泛滥,个人至上和为自己发财致富已呈不好态势。早在文艺复兴初期,“借用多米尼克的例子,但丁企图发现一个完美人的典范。但丁称颂他的贫穷,视他为基督的使者和仆从。”⑤当今的时代,呼唤崇高,呼唤没有被金钱和物欲异化的人性。文艺复兴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而且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下去。社会的进步,把人的很多行为“文化化”,比如性关系要领结婚证、举行仪式;吃饭用筷子和刀叉,等等。时代需要文艺复兴,因为主导性的文化,要求高扬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说过,“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⑥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人。文艺复兴的精英,走在时代前列,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旨在改造社会,重塑个人。这也是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结果。在劳动创造活动中,人与人是结成关系的,新的生产力要求新的生产关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也不断进步。马克思指出:“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⑦这就是劳动的奇妙之处。劳动实践促使人类向上。
  劳动实践尤其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用以满足人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衣、食、住等等,“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⑧因此,即使是物质资料的需要,每一种社会都有区别。个中关系容细思量。中国清王朝慈禧太后认为,火车要震动龙脉,破坏风水。而现在火车在全世界奔跑;资本主义刚起时,人们也不适应,文艺复兴为其先驱。因而,该出现的无论如何挡不住,新事物不断完善,是题中之义。
  联系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可以看到文艺复兴的影子。科学技术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只说对了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状态,很大一部分要用文化解释。自然科学传统,于文艺复兴当然重要。但只是其一块,绝不是全部。文艺复兴包罗万象,即使绘画也有政治的影子。与政治有联系。理性是需要的,但人们要求生活在快乐和温馨之中,一个奋发与和谐的时代,令人向往和追求。国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构建了美好的精神世界。理性催生热情,热情为理性服务。人们生活在人性和温情之中。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个理想社会。
  国学不能似断若续,她是连贯的,有承继性。什么样的条件,就有什么样的国学。两者相依相生。江泽民同志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是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都不能偏废。有的情况下,某一个先有突进,另一个要紧紧跟上。目标和指归,是处于和谐之中。
  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滞后。原因很多,包含多种因素。但相比于人类的历史文明长河,是短暂和细小的。科学技术也有弊端和不能尽善尽美的地方。中国文化中的自然观和实验方式,也有它的优点和优势。东西方可以互补。民族历史传统,就像血脉,不可割断。过于理性,人是否会回到动物状态呢?
  科学技术上要急起直追。凡事有度,为长远计,也为了更好地发展自然科学,需要解决它的掣肘因素,即人文社会科学。要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及其规律。自然料学是客观,人文社会科学也是客观的,只是两者有区别,但是,两者于人类都需要。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要认清它的丰富内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具有一定的意义。思维方式不同,国情不同,不能拷贝一切。一个科学昌盛,社会繁荣的时代,需要自然科学不断有新的进展。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大繁荣。它促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人类将生活在崭新的文化之中。
  世界是流变的,当初为了恢复人性,需要文艺复兴。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历史进入当代,自然科学成果累累,人文社会科学硕果犹存。其结果是要克服物质和金钱文化空前膨胀,使人类经过一番否定之否定之后,进入一个新阶段。新的文艺复兴呼之欲出。我们是探索者,不能穷尽真理。细思量,人类的发展往何处,和怎样发展?确实没有上帝指路,盲目性不可避免。所以,有时候要回过头去,重拾过往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有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光芒永存。她不光是社会科学,还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今日的人们是人类历史长河链条中的一环,像一首歌里唱的:“光阴的眼里你我只是一段插曲”。历史一环紧扣一环。回望和前瞻,我们要吸收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中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
  人文社会也需要创新,最大的创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当代人类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归。一个神圣科学的高度,一个过往无法企及的高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对待传统人文应有的态度。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各时期也是相对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解释,能得到其答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其实各个时代都有它的主流意识与核心价值观。中国长期的农耕社会,带来停滞。而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的中国革命,以先进的工人阶级为主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给社会人文带来革命性变革。另一方面,历史的承继性,江河惟其大,因其不捐细流。更何况民族传统就像血脉。
  人类社会非常复杂,其中之一是伦理,它虽然是人为的,但有其必然性。伦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道德,这是人文在胜过理性方面所呈现的一个侧面。让我们生活在“人”的境地。
  笔者本科学的是工科。自然科学显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广泛的合作。在这中间,个人主义少有市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人与人的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生产领域的广泛合作是其必然趋势。而且随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更需要人的自觉,即道德。有的工作要凭良心和良知,不是时时可以监督的,因为生产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德治,提高人的素质,用先进文化陶冶。它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大量精神食粮。在信息社会初起,传统产业大量进步的时代,一个新的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熠熠生辉。她不但是合理的存在,而且符合客观规律。自由与公正的理念价值永存!   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很多。前苏联搞社会主义70余年,生产总量从美国的4%-5%,跃升到占80%以上。关于前苏联的解体的原因,说法很多。有的是正确的,比如每个国家有选择自己社会制度的自由。应该让历史作出社会发展的回答。冷战不好。还有多种多样。但“源头是清澈的”,是新的尝试,不可否认。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黄金时期,如果“二战”结束后,加强合作,则是另外一番样子。中国也是社会主义,奠定了大规模的工业基础,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准备了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赢得世界的普遍尊敬。清莹的溪流终成大江大河。目前生产总量上升到排名世界第二。当然,发展中还有问题,尤其是流通中的诸多环节,效率低,定价处于无序状态,层层加码。“谷贱伤农”。GDP有不实的成份。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重视和发展实体经济,恰逢其时。我们的发达程度,不是可跟欧美相比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经济虽有一定发展,但经济实力尚不够强。过份依赖外贸,工资低,没有拉动内需。群众购买积极性和购买力都不高。存在风险。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与人们共享。同时,要避免当前世界普遍发生的滞胀。农村还是原始风貌,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一半的国家,很不相称。笔者管见,农产品就地加工是可行之路。而兴办高能耗、高污染、脱离农村实际的工业,得不偿失。这还可能损害按自然状态分布的农村的经济和人文价值。社会价值观迷失,造成道德滑坡。市场经济使价值观念多元化,但基本取向不能变。更何况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崇高性、革命性、实践性不能偏废。物质会搅动万丈红尘,金钱会像风沙使羔羊迷失。时代呼唤崇高。西方比我们成熟,这是由国情、做法和人们的努力决定的。复制没有样板,接轨是指通用做法上。
  分工和私有制催生了市场经济制度,但分工有其局限性。它把人固定在流水线上,单调地重复一个动作。虽然它会提高生产效率,但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造成异化。它不是人类社会的方向。生产力和生产率的提高,获取物质资料变得越来越容易,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比例缩小,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和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趋势是只需越来越少的人在流水线上作业。人们开始喜欢手工产品也是例证。人们衣着的布料,手工纺制有质感,整个一套土法工艺,一气呵成,受人追捧。这是生产发展的结果。工业制成品的获得,变得容易。未来社会,劳动将成为享受和乐趣,单调的重复劳动肯定不是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劳动成为乐趣变为可能。目前,整个社会尚不能没有分工,但它的弊端显而易见。通过交换,实现价值,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而且其间的环节众多,带来很大的损耗和浪费。尤其是市场经济不规范,效率降低,引起尖锐的社会冲突。分工在可预期的将来,是需要的,也有其必然性。虽然它与马克思所预见的人类将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按兴趣生活和工作还不同,但是生产力尚没有发展到这个水平,为了获得生存资料尚需付出和牺牲。
  私有制也同样,为了交换就要明确产权。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营经济非主导,公有制实行独立核算。其间问题和困难重重。为了整个社会的协调,将公有制作为主体是对的。这不光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性质,更是为了避免内耗与危机!
  马克恩主义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约一个半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发韧到高潮再到低潮,其间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争霸是没有出路的。它还会把国民经济拖垮,也不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不输出革命。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包括历史传统在内的具体国情,都有可资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优点。“大江东去”,殊途同归。人类的理想社会不像大工业的机器产品,整齐划一。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永放光芒。以史为鉴,能说明很多。文艺复兴不光对欧洲,对全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主义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是原则还是有的。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一是公有制,二是共同富裕。取向应是“以人为本”,已越来越引起广泛共识。我们有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春天的幼苗在滋生,“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堤”。道路千条万条,但方向是大致相同的,这就是为了人的自由与幸福。不忍人的战怵。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与中国的春秋战国,交相辉映。形成巧合。如今,文艺复兴的条件同样发生在中国,国学热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古国有其源流,与文艺复兴异曲同工。早在100年前,“民主、科学”的思潮已在中国引起广泛共鸣;而马克思主义“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观念又在古老的中国响起回音。“空谷回音”,绵长持久,不绝如缕。她不会消失,越传越久。她又像早晨的阳光,一地金辉。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而重视人的价值,发现社会的规律,是文艺复兴的精髓所在。
  由此看来,现在回眸欧洲文艺复兴,不乏当代意义!让我们在人类进步、自由幸福的道路上,勉力向前。
  
  注释:
  ①③④⑤朱孝远.欧洲文艺复兴史(政治卷)[M].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35、19、18、26页.
  ②但丁.神曲·天国篇[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7页.
  ⑥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306页、第47卷,第5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6卷(上),第494页。
  
  (作者简介:王 政(1963.10-),男,浙江奉化人,工学学士、法学第二学士,讲师,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生的学习现状,剖析了片面的语法教学观和有效的语法教学观,探讨了中职英语语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观;有效教学;潜能;合作学习;语言实践性  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多消极倦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上存在畏难心理,特别是英语语法,因此要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使他们能够对英语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给我们教师提出
期刊
每一个高中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都有其不同的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因此,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所差异。在追求民主和公平的现代社会中,教育是实现民主和公平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差别对待,因材施教,最终促进学生成为有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我所教的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探
期刊
特定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在一些歌曲中得到反映,每读到那一篇激情洋溢的歌词,仿佛又置于身那个难以忘怀的时代;每听到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仿佛有触摸到历史的躯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时常运用歌曲进行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这里,让我们以中国近现代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歌曲为例,说说歌曲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况及效果。以共同体验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感受历史发展的潮起潮落。  一、以
期刊
中国历史上的营造活动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从这个时代起,中国古代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曾创造了数不清的建筑工程和建筑物。虽然由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消耗,加上战乱兵燹、火灾等人为因素和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风雨剥蚀,虫蚁繁殖之类持久的自然破坏力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古建筑早已湮没无存,但是能够留存到今天的仍然数以万计。尽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至今依然矗立在我国广阔的地域中,使今天的我们有
期刊
摘要:结合老版建筑工程管理(公路工程方向)专业教学体系的不足,提出了从调研、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课程资源、以顶岗实习为目的的技能培训、教学资源素材库、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构建更符合顶岗实习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公路工程方向;工作过程;优化研究  根据国发〔2002〕16号及教高〔2006〕16号、豫政〔2010〕1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
期刊
摘要:从历史来源、机构设置和贯彻执行三个层面,介绍了美国针对学术诚信问题而制定的荣誉制度,并对其意义进行阐述。它对美国高校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我们在借鉴使用中需谨慎小心。  关键字:学术诚信;弗吉尼亚大学;荣誉制度  近年来,学术诚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学术界相继曝光的学术失范案例给整个学术界的诚信问题打上巨大的问号,也引起了社会
期刊
摘要:博物馆的发展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呈正比例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博物馆事业发展势头大好,博物馆建设逐渐在市、县等基层行政级别铺开,基层博物馆建设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如何发展基层博物馆、突出基层博物馆特色,切实为广大民众搭建起与文物展品之间的桥梁,基层博物馆任重而道远。  关键字:基层博物馆;建设;问题;发展  一、博物馆职能的变迁  托勒密于
期刊
卷 一  大禹传说与大禹故里  喇家遗址发掘于上个世纪末,却成二十一世纪初惊爆中国考古界的重大新闻。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史前人类灾害遗址,竟然与中国昆仑神话中的“大禹治水”有着无法回避的必然联系。难道它就是传说中真正的“大禹故里”吗?  对于大禹及其传说的讨论,并非是要刻意从神话传说中“抢活”一位上古的“治水大英雄”,也不是强求田野考古挖掘出一具“大禹的尸骸”。“五帝”之首的黄帝
期刊
摘要:未决羁押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犯罪较为突出,侦查机关担心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逃跑。减少流动人口犯罪是减少未决羁押的重要治本之策之一。减少流动人口犯罪的应该从关注民生使之形成良好心态、重塑民意使其养成规范伦理、规范管理使其铸成实效机制等方面形成合力。  关键词:流动人口;看守所;未决羁押  无罪推定原则下的刑事诉讼,未决羁押不应当是一种常态,而应当是一种例外。我国看守所对于流
期刊
摘要:“最优货币区”理论为东亚货币一体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必要性。在后危机时代,东亚货币合作既拥有各国认识到货币合作迫切性、增强东亚各国在世界经济和货币格局中的地位的机遇,又面临最优货币区条件不成熟、“锚货币”和主导国缺失、政治互信基础薄弱、美国发挥“离岸平衡手”作用的困境。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东亚货币合作;机遇;困境;对策  以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