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内在驱动力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爱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回家做作业拖拖拉拉,拒绝上学……孩子的这些表现让家长头疼不已: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自觉,成绩优异,偏偏自家孩子不争气呢?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习问题专家宋柯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谈谈——
  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缺乏内在驱动力
  孙凤仪(8岁男孩的妈妈):自从我儿子上了小学,为了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盯着他做作业、复习功课。但是,只有耕耘,没有收获,儿子不仅学习成绩落后,而且小小年纪就开始厌学,只要我不盯着他,他就偷懒玩耍。为什么我的付出没有回报?
  李晋川(12岁女孩的爸爸):眼看我女儿就要小学毕业了,可她还没有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也很糟糕。为了帮她提高学习成绩,我给她报了三个补习班,花销不菲,但收效甚微。补习老师悄悄告诉我,孩子不是学不会,而是不肯学。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学习呢?
  主持人:两位家长的苦恼有相当的普遍性。请宋博士为我们指点迷津。
  宋柯:学生厌学,原因很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有一个原因是共同的: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小学生的理性思维尚未建立,跟他讲道理多半是没用的,只有激发他的内在驱动力,他才能自觉而长久地用功学习。
  主持人:可否这样理解:外在驱动力就像马车,孩子只有在父母的逼迫、引导下才能专心学习;内在驱动力就像汽车,孩子不需要外部刺激就能自觉用功学习。
  宋柯:这样的比喻很恰当。所谓“内在驱动力”,简称“内驱力”,也称“内在动机”,就是出于人内心的需要而产生的做事动力。孩子有了学习的内驱力,无论有没有外在督促、奖励和诱惑,都能以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不会轻言放弃。内驱力是强大的内在力量,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必备的法宝。
  许多父母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强制性的管束,认为只有严格管束,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这是最笨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等到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萌发,多半会强烈地反抗父母的管束,让父母前功尽弃。
  宋建辉(15岁男孩的爸爸):没错!我儿子就是这样的熊孩子。请宋博士指教,我该如何激发他的学习内驱力?
  巧用积极暗示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
  宋柯: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实验: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带领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宣称要进行一项“未来发展趋势测验”。通过一项考试,罗森塔尔教授确定了一份18人名单,并交给校长和相关教师,说这18個孩子最有发展前途。罗森塔尔教授叮嘱校长和教师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罗森塔尔教授和助手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全校学生进行复试。结果,那份名单上的18名学生都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而且个人状态都有了很大变化,不仅求知欲旺盛,而且自信心强,活泼开朗。正当校长和教师称赞测验的准确性时,罗森塔尔告诉他们,那份名单只是随机挑选的。校长和教师目瞪口呆。
  李春林(10岁女孩的妈妈):这太不可思议了!莫非罗森塔尔教授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宋柯:当然不是。罗森塔尔是专家、教授,他提出的那份名单对校长和教师来说当然是权威性判断,所以会被信以为真。在随后的8个月里,校长和教师虽然没有透露名单的内容,但一定会对那18个孩子另眼相看。孩子们接受了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暗示,认为自己是优秀的,于是自信心增强,内驱力被激发,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说,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宋柯:是的。强大的自信和美好的预期是孩子学习内驱力的“燃料”。其实我们成年人也是这样,谁愿意做成功可能性小,结果又不那么美妙的事呢?
  翟永娟(9岁男孩的妈妈):罗森塔尔效应太神奇了!可是,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应用呢?
  宋柯:首先,家长要避免给孩子负面暗示。不管孩子的成绩多糟糕,都不要用“你是个笨小孩”“朽木不可雕也”来刺激他。
  其次,给孩子一个“你可以做到”的积极暗示。这相当于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
  比如,孩子的作业字迹潦草,家长可以这样说:“不会吧!在我的心目中,你可是一个有耐心的孩子,这么潦草的字,一点都不像你写的!”这样的批评包含了家长的不满,但暗含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期待。孩子可能不会马上做出改变,或许撇撇嘴,对家长的话不置可否。其实他很受用家长这样批评他,因为对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话,孩子总是特别容易听进去。所以,家长不必急于求成,多几次这样的激励,就会看到孩子的变化。
  给孩子自主感,好奇心是内驱力的方向盘和引擎
  罗榕(5岁女孩的妈妈):我想让女儿早点学英语,明年入学以后好在班里处于领先地位,可她不配合,总是找借口不去上英语启蒙班。请问宋博士,我该怎么做?
  宋柯:我的一个朋友,想让6岁的女儿学画画,却不擅自做主给女儿报美术兴趣班,而是经常带女儿看画展,还对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进行点评。女儿深受感染,对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主动要求报美术兴趣班。现在,小姑娘已学画5年,多幅作品获奖。这个故事或许对您有启发。
  罗榕:我不该逼迫女儿学英语,是吗?
  宋柯:是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永远只能做引导者,而不要做决策人。也就是说,家长要给孩子自由的感觉和自主做事情的机会,当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他会更有激情和毅力坚持下去。
  林月鹤(5岁女孩的妈妈):让孩子自己做主固然好,但我女儿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教她背唐诗,她不肯;我给她报口算班,她哭着不去上课;我问她想学点什么,她说只想玩游戏。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样激发她的内驱力?
  宋柯:好奇心是内驱力的方向盘,也是强劲的引擎。想让孩子爱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要采取孩子喜欢的激发方式。
  比如,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家长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比如搭积木,让孩子在玩乐中了解三角形、长方形、圆、半圆等图形概念和红、绿、黄等颜色概念。如果孩子觉得成语太难学,不妨通过猜谜、成语接龙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主持人:今天座谈的要点是:拥有内驱力是孩子爱学习的真正原因,而激发内驱力的要点是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和自主感。感谢宋教授的指导!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一  周末,同事打电话约我去县城附近的古镇玩。悦悦一听,立马跑过来,捏起拳头给我捶背:“妈妈,我的好妈妈,你带我一起去吧。”悦悦卖萌讨好的样子,让我忍不住“扑哧”笑了,说:“女儿这么乖巧,我怎么能不带她去呢?”  得知小伟和他妈妈也一同去,出发前我特意叮嘱悦悦:“上次你受伤的事情还记不记得?等会儿玩的时候要注意,别和小伟打闹,免得再受伤。”“我知道了。”悦悦说完,蹦蹦跳跳地换鞋去了。  到了古鎮,
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对隐私权的重视,超过人生中的其他任何一个时期。隐私也是孩子形成健康独立人格的关键因素。父母毫无边界感地侵入,会使孩子失去这一基本权利,被迫将自己赤裸裸地暴露于人前——  爸妈给儿子房间装监控,高一少年很受伤  一天下午,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孩走进咨询室。男孩叫晓彬,正读高一。晓彬说,一个双休日,爸爸妈妈拿着一套器材,说是给他房间装个摄像头。当时他就表示反对,说爸妈不尊重他,侵犯了他的隐
当妈的都知道,给娃洗澡是件麻烦事。水温、室温、频率……都让人纠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宝宝洗澡这事到底该咋整。  新生儿  新生儿的皮肤特别娇嫩,因此更容易出现湿疹、奶癣等问题,需要父母格外细心地照顾。  洗澡频率:新生儿的皮肤厚度只有成人皮肤厚度的一半,皮脂分泌旺盛,长时间不洗澡的话,油脂过度堆积在皮肤表面,容易出现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毛囊炎、尿布疹等问题。所以,最好每天或隔天用清水洗澡。  洗
父母离异后,姑姑收留了他。为了照顾他,姑姑不惜和谈婚论嫁的男友分手,发现他有绘画天赋后对他悉心培养。孰料天降灾祸,姑姑罹患重病。13岁的男孩挺起胸膛,担负起照顾姑姑的重担。2018年12月,他开始每天风雨无阻走上街头卖画为姑姑筹款,他的担当感动了当地市民和广大网友……  就是退婚也要照顾单亲侄儿  何思汗的姑姑叫何建华,是重庆的一名幼儿教师。  2005年,何思汗出生后,何建华第一次看到襁褓中的他
青春是条汹涌的河。如何让它不决堤,且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的建议——  生理变化带来心理变化——孩子对家长、老师的态度从仰视到平视  筆者:抚养孩子,一路都很辛苦。为什么说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就需要格外注意呢?  李玫瑾(以下简称李):因为青春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时期。这时期,巨大的生理变化带来巨大的心理变化——孩子对老师、家长的态度从仰视到平视。  孩子身高不足、只能仰视成人时,
9岁男孩浩浩,进入冬天两个月了,只长了0.5厘米。浩浩本来就比同龄孩子矮,加上感染过一次诺如病毒,患过一次肺炎,浩浩爸认为儿子没长高太多在情理之中,可浩浩妈很担忧。看着儿子与同龄孩子的身高差距越来越大,她决定带儿子去医院看看。  浩浩妈告诉医生,秋天和儿子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如今都比浩浩高2~3厘米了。为什么浩浩就比别人长得慢呢?  儿童保健科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浩浩的生长速度相对落后,主要是因为
16岁女儿“横刀夺爱”  当年我进入青春期后,母亲曾跟我谈过感情问题,说:“做女人的底线,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做小三;做女人的最高水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为难另一个女人。”  随着年龄增长,我愈加理解母亲的话。后来我也做了母亲,我跟女儿有个约定:无论你何时陷入爱河,都要告诉我,让我和你一起面对。  前不久的一天,我被女儿的班主任告知,我刚上高一的女儿与班里一名男生在早恋。我向女儿求证,她没有隐瞒
张老师擅长书法,她的每一幅作品都力透纸背。张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只要她站在讲台上,美丽的眼睛注视着同学们的举动,几个调皮鬼就不敢做小动作了。  一天,張老师生病了,同学们一起去看望她。病榻上,张老师仍忘我地备课。道别时,张老师殷切地说:“我不在学校的这段时间,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同学们都十分感动,决心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她。(指导老师:席振娟)
问:怎样让孩子上一个好大学,是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事。请问,培养高考状元到底有没有诀窍呢?  吴双叶  答:俗话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这话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样适用。通过采访全国68个高考状元,我们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家长们可以学习借鉴。  1.他们热衷思考,而不是學习。  理科状元们往往热衷于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喜欢和不同的人聊天。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法国儿童教育学界共同认可的观点。那么怎么培养心理阳光、远离阴暗的孩子呢?法国资深育儿专家给父母们提出了以下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1.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同时也需要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待在安全的房间里。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