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用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上升。失地农民为城市化做出了相当大的牺牲,他们未来的生活出路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己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障碍性因素。本文主要对制约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失地农民;再就业;原因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141-01
失地农民是指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称为失地农民。农民在失去土地后,通过领取相应的土地补偿金以供养家中的老人、小孩,这些群体就真正组成了失地农民,正是由于失地农民群体组成的复杂性,使其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也是多样的。
失地农民表面上已经融入城市的社会群体,但实质却成为了一个既非农民又非市民的中间群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群体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失地农民的数量随着土地征用的速度变快而大量增多;二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三是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四是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其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无稳定的就业岗位,失地农民的后续生活就难以维持。失地农民再就业出现困难,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失地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
(一)失地农民劳动力素质有限。
劳动者的素质能够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文化水平、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状态。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大多都不是很高,由于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大多数都不愿意参加成人教育,这使得失地农民这一群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失地农民在之前的工作经验都是依赖土地,除耕地之外的劳动技能匮乏,劳动经验几乎为零;同时由于有限的劳动技能,失地農民的工作收入、稳定的社会保障提供情况都不太理想。失地农民的身体状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饮食结构、营养提供以及医疗状况,而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失地农民的身体状态较之城市居民差,但是也不能让一概而论,因为现在城市人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是常见的。但总的来说,失地农民劳动力质量不如城市。
(二)农村人口普遍的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和消极。
绝大多数的农民拥有土地本身,有极强的乡土情结,特别是对于失地农民,可能他们的“土地年龄”很长,习惯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生活,加之失地农民因为获得大量的土地补偿金而产生懈怠心理。部分农民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对于高标准生活的追求与动力,还有部分农民会对国家政策性补偿产生依赖心理,形成落后消极的观念并成为失地农民进行再就业的障碍。
(三)农村人口社会关系的缺乏。
中国的社会关系是由血缘与人情搭建起来的复杂网络,,其自身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是由他们的家庭成员、交往人群共同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不争的事实。想要获得相对较好的工作不仅需要自身丰富的职业技能,还需要社会中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潜规则”。失地农民是一代以农业为生的人群,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同心圆”是农民,这将降低他们在城市中寻求一份好工作的质量和可能性。
(四)职业转变成本高。
失地农民因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年龄的不同而对培训的需求也不同,尤其是大部分已婚的失地农民群体,需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负担,倘若进行全职培训,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当下,大多数的培训机构主要是以全日制教学为主,所提供的培训服务、内容都是针对比较容易就业的行业,如互联网,这些行业的技能门槛高,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限制。而且大部分的培训机构都招收大学毕业生,失地农民大多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学历也成为了其参加培训的门槛。总之,不仅专门针对于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培训机构与机会少之又少,即使有相应培训机构,不菲的培训费很难使失地农民顺利完成职业转换。
二、制度和体制的影响
(一)户籍制度。
在国内人口迁移的问题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管控力度都不同。政府也设有针对迁移人口生活问题的专项资金。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人口流动的问题提出并出台的政策条例有很多。这是在国家处于计划分配的时代,为了保留人才而颁布的限令,这也是建国以来极其严格的人口迁移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户籍制度管控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仍然存在物质与思想上的障碍。
(二)历史政策的遗留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制定了先富带后富的政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这其中就包含农村与城市的相对地发展理念。政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发展不能支持整个国家的改革。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但是有些农村地区还是享受不到网络带来的便捷。当更多资源流入城市的同时,农村的资源日益流失,无法填补,在城市享受农村资源的同时,也在就业招聘中存在着地域歧视,这些都加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失衡。
(三)地方政府执行力差。
再好的政策也会在执行中显露弊端。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上国家给予了很多的政策优惠,但是地方政府没有将这些政策贯彻执行。部分地方政府在对失地农民的处理上,实行单一的货币补偿机制,然而并没有用实行配套的措施,造成失地农民后续长期生活缺少保障。同时,正是由于地方政府执行的低效率,导致失地农民无法真正的享受到国家针对他们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从而造成失地农民群体降低对国家的政策的满意度,不利于以后国家政策在失地农民群体中的推行进程。
参考文献
[1] 甘晓成,孙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分析[M].农业经济,2015(2):86-88.
[2] 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2.
[3] 赵宏燕.户籍制度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问题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6(2):51-52.
[4] 任莹 , 索志林 . 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4(10).
作者简介:
张璇(1993.10---)女,山西运城人,研究生,就读于山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 失地农民;再就业;原因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141-01
失地农民是指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称为失地农民。农民在失去土地后,通过领取相应的土地补偿金以供养家中的老人、小孩,这些群体就真正组成了失地农民,正是由于失地农民群体组成的复杂性,使其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也是多样的。
失地农民表面上已经融入城市的社会群体,但实质却成为了一个既非农民又非市民的中间群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群体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失地农民的数量随着土地征用的速度变快而大量增多;二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三是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四是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其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无稳定的就业岗位,失地农民的后续生活就难以维持。失地农民再就业出现困难,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失地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
(一)失地农民劳动力素质有限。
劳动者的素质能够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文化水平、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状态。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大多都不是很高,由于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大多数都不愿意参加成人教育,这使得失地农民这一群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失地农民在之前的工作经验都是依赖土地,除耕地之外的劳动技能匮乏,劳动经验几乎为零;同时由于有限的劳动技能,失地農民的工作收入、稳定的社会保障提供情况都不太理想。失地农民的身体状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饮食结构、营养提供以及医疗状况,而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失地农民的身体状态较之城市居民差,但是也不能让一概而论,因为现在城市人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是常见的。但总的来说,失地农民劳动力质量不如城市。
(二)农村人口普遍的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和消极。
绝大多数的农民拥有土地本身,有极强的乡土情结,特别是对于失地农民,可能他们的“土地年龄”很长,习惯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生活,加之失地农民因为获得大量的土地补偿金而产生懈怠心理。部分农民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对于高标准生活的追求与动力,还有部分农民会对国家政策性补偿产生依赖心理,形成落后消极的观念并成为失地农民进行再就业的障碍。
(三)农村人口社会关系的缺乏。
中国的社会关系是由血缘与人情搭建起来的复杂网络,,其自身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是由他们的家庭成员、交往人群共同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不争的事实。想要获得相对较好的工作不仅需要自身丰富的职业技能,还需要社会中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潜规则”。失地农民是一代以农业为生的人群,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同心圆”是农民,这将降低他们在城市中寻求一份好工作的质量和可能性。
(四)职业转变成本高。
失地农民因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年龄的不同而对培训的需求也不同,尤其是大部分已婚的失地农民群体,需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负担,倘若进行全职培训,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当下,大多数的培训机构主要是以全日制教学为主,所提供的培训服务、内容都是针对比较容易就业的行业,如互联网,这些行业的技能门槛高,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限制。而且大部分的培训机构都招收大学毕业生,失地农民大多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学历也成为了其参加培训的门槛。总之,不仅专门针对于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培训机构与机会少之又少,即使有相应培训机构,不菲的培训费很难使失地农民顺利完成职业转换。
二、制度和体制的影响
(一)户籍制度。
在国内人口迁移的问题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管控力度都不同。政府也设有针对迁移人口生活问题的专项资金。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人口流动的问题提出并出台的政策条例有很多。这是在国家处于计划分配的时代,为了保留人才而颁布的限令,这也是建国以来极其严格的人口迁移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户籍制度管控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仍然存在物质与思想上的障碍。
(二)历史政策的遗留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制定了先富带后富的政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这其中就包含农村与城市的相对地发展理念。政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发展不能支持整个国家的改革。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但是有些农村地区还是享受不到网络带来的便捷。当更多资源流入城市的同时,农村的资源日益流失,无法填补,在城市享受农村资源的同时,也在就业招聘中存在着地域歧视,这些都加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失衡。
(三)地方政府执行力差。
再好的政策也会在执行中显露弊端。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上国家给予了很多的政策优惠,但是地方政府没有将这些政策贯彻执行。部分地方政府在对失地农民的处理上,实行单一的货币补偿机制,然而并没有用实行配套的措施,造成失地农民后续长期生活缺少保障。同时,正是由于地方政府执行的低效率,导致失地农民无法真正的享受到国家针对他们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从而造成失地农民群体降低对国家的政策的满意度,不利于以后国家政策在失地农民群体中的推行进程。
参考文献
[1] 甘晓成,孙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分析[M].农业经济,2015(2):86-88.
[2] 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2.
[3] 赵宏燕.户籍制度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问题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6(2):51-52.
[4] 任莹 , 索志林 . 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4(10).
作者简介:
张璇(1993.10---)女,山西运城人,研究生,就读于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