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比分析钵育摆栽与宽窄行侧深施肥、常规侧深施肥、常规三大肥基施处理的水稻长势、各项生理指标以及后期产量性状,来进一步探索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空间。调查结果表明:钵育摆栽技术明显提高了秧苗素质,插秧后返青快,扎根早,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和分蘖,各项生育进程均提前1~3d。钵育摆栽的产量较宽窄行侧深施肥理论增产18kg/667m2,实收增产13.3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2.4%,较常规侧深施肥理论增产45.7kg/667m2,实收增产29.2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5.3%,较常规三大肥理论增产66.7kg/667m2,实收增产51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9.2%,整体表现较好。
关键词:钵育摆栽;宽窄行侧深施肥;常规侧深施肥;生理指标
钵育摆栽技术具有用种量小、秧苗素质好、插后不缓苗、分蘖快、有效分蘖多、增产、提升米质等诸多有点,据调查,钵育摆栽可比常规节省种子40%左右,摆栽前秧苗已达大苗标准4.1~4.5叶,插秧时带蘖下地,根多根壮,摆栽后秧苗无植伤,插后不缓苗,较常规插秧返青早5~6d,由于钵育秧苗素质好,更利于分蘖早生快发,提高低节位分蘖率,单株分蘖数在3.5左右,较常规生产增加1.6个左右,有利于提高产量,且能提高水稻的出米率2%左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项目落实在第一管理区6#地,示范户李树全,示范面积20hm2,土壤特性:pH6.3~6.6、有 机 质32.5~34.2g/kg 、碱 解 氮115~201mg/kg 、有效磷24.5~45.2mg/kg 、速效钾123~175mg/kg,草甸白浆土,地势平坦。
1.2 试验设计
设置钵育摆栽处理、宽窄行侧深施肥、常规侧深施肥及常规三大肥各1个池子,种植品种为绥粳18。
1.3 主要技术方法
1.3.1 置床调酸
置床调酸至 pH4.5~5.5。
1.3.2 播种
于4月6日用亚美柯钵苗播种机播种,实现播土、播种、覆土同步完成,播种摆盘后盖上3m*3m 无纺布用微喷浇水。
1.3.3 温度管理
前期注意低温,严防冷害,秧苗2.5叶期温度控制在25℃以下。
1.3.4 灭草防病
秧苗2.5叶期喷施除草剂,1.5、2.5叶期各进行一次调酸防病、在2.5叶期调酸防病之后喷施一次叶面肥。
1.3.5 机械摆栽
于5月10日插秧,移栽秧龄在4.3~4.5叶,应用钵育摆栽机插秧,插后及时灌水护苗,后期管理同常规。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分析
气象统计可见,2019年4月份平均气温7.0℃,比历年平均气温高1.9℃,降雨量较历年少32.8mm,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93.7h,有利的天气条件为旱育壮苗提供了保障;5月份平均气温13.9℃,比历年平均气温高1℃,但上旬温度偏低,降雨量偏大,较历年增加108.9mm,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17.5h,雨大为春季泡田整地提供了有利条件,上旬的低温天气使水稻返青期较历年晚1~2d左右;6月份平均气温为16.5℃,较历年平均气温低2℃,降雨量较历年增加72.4mm,主要集中在下旬,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5.3h,6月份的低温和大量降雨对水稻的生长分蘖及后期水稻灌浆产生了一定影响,水稻叶片生长较历年要晚1d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为22.1℃,较历年平均气温高0.4℃,降雨量较历年增加53.5mm,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33.2h,7月份降雨集中在中下旬,长期的降雨和寡照使水稻生长缓慢,齐穗期较历年延缓5~8d左右。8月份平均气温为19.7℃,较历年平均气温低0.5℃,降雨量较历年增加161.8mm,日照时数较历年减少40.5h,8月份的低温、寡照、多雨天气导致水稻扬花灌浆受到影响。9月份平均气温为15.4℃,较历年平均气温高1.5℃,降雨量较历年减少5.7mm,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63.4h,9月份降雨少、日照足,可促进水稻成熟,对7、8月份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
2.2 秧苗素质调查
钵育摆栽与常规相比,播种后出苗期较对照提前1天,钵育摆栽插秧秧龄在4.3叶、常规对照秧龄在3.5叶左右,株高较对照高1.5cm,根条数较对照多1.8条,茎基宽较对照宽0.5cm,地上百株鲜重较对照多0.47g,地下百株鲜重较对照多0.27g,地上百株干重较对照多0.15g,地下百株干重较对照多0.09g,从整体调查结果上看,钵育摆栽技术的各项秧苗素质指标均好于常规对照。
3 结论与建议
(1)钵育摆栽技术通过大苗机插,实现了秧苗带蘖下地,明显提高了秧苗素质,插秧后返青快,扎根早,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和分蘖,各项生育进程均提前1~3d,表现出较大优势。
(2)钵育摆栽较宽窄行侧深施肥理论增产18kg/667m2,实收增产13.3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2.4%,较常规侧深施肥理论增产45.7kg/667m2,实收增产29.2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5.3%,较常规三大肥理论增产66.7kg/667m2,实收增产51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9.2%,产量上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参考文献
[1] 陳立强,赵海成,赫臣,等.氮肥运筹模式下垄作双深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7):20-26.
[2] 段学彬.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一次封闭除草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2018(1):38-39.
关键词:钵育摆栽;宽窄行侧深施肥;常规侧深施肥;生理指标
钵育摆栽技术具有用种量小、秧苗素质好、插后不缓苗、分蘖快、有效分蘖多、增产、提升米质等诸多有点,据调查,钵育摆栽可比常规节省种子40%左右,摆栽前秧苗已达大苗标准4.1~4.5叶,插秧时带蘖下地,根多根壮,摆栽后秧苗无植伤,插后不缓苗,较常规插秧返青早5~6d,由于钵育秧苗素质好,更利于分蘖早生快发,提高低节位分蘖率,单株分蘖数在3.5左右,较常规生产增加1.6个左右,有利于提高产量,且能提高水稻的出米率2%左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项目落实在第一管理区6#地,示范户李树全,示范面积20hm2,土壤特性:pH6.3~6.6、有 机 质32.5~34.2g/kg 、碱 解 氮115~201mg/kg 、有效磷24.5~45.2mg/kg 、速效钾123~175mg/kg,草甸白浆土,地势平坦。
1.2 试验设计
设置钵育摆栽处理、宽窄行侧深施肥、常规侧深施肥及常规三大肥各1个池子,种植品种为绥粳18。
1.3 主要技术方法
1.3.1 置床调酸
置床调酸至 pH4.5~5.5。
1.3.2 播种
于4月6日用亚美柯钵苗播种机播种,实现播土、播种、覆土同步完成,播种摆盘后盖上3m*3m 无纺布用微喷浇水。
1.3.3 温度管理
前期注意低温,严防冷害,秧苗2.5叶期温度控制在25℃以下。
1.3.4 灭草防病
秧苗2.5叶期喷施除草剂,1.5、2.5叶期各进行一次调酸防病、在2.5叶期调酸防病之后喷施一次叶面肥。
1.3.5 机械摆栽
于5月10日插秧,移栽秧龄在4.3~4.5叶,应用钵育摆栽机插秧,插后及时灌水护苗,后期管理同常规。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分析
气象统计可见,2019年4月份平均气温7.0℃,比历年平均气温高1.9℃,降雨量较历年少32.8mm,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93.7h,有利的天气条件为旱育壮苗提供了保障;5月份平均气温13.9℃,比历年平均气温高1℃,但上旬温度偏低,降雨量偏大,较历年增加108.9mm,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17.5h,雨大为春季泡田整地提供了有利条件,上旬的低温天气使水稻返青期较历年晚1~2d左右;6月份平均气温为16.5℃,较历年平均气温低2℃,降雨量较历年增加72.4mm,主要集中在下旬,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5.3h,6月份的低温和大量降雨对水稻的生长分蘖及后期水稻灌浆产生了一定影响,水稻叶片生长较历年要晚1d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为22.1℃,较历年平均气温高0.4℃,降雨量较历年增加53.5mm,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33.2h,7月份降雨集中在中下旬,长期的降雨和寡照使水稻生长缓慢,齐穗期较历年延缓5~8d左右。8月份平均气温为19.7℃,较历年平均气温低0.5℃,降雨量较历年增加161.8mm,日照时数较历年减少40.5h,8月份的低温、寡照、多雨天气导致水稻扬花灌浆受到影响。9月份平均气温为15.4℃,较历年平均气温高1.5℃,降雨量较历年减少5.7mm,日照时数较历年增加63.4h,9月份降雨少、日照足,可促进水稻成熟,对7、8月份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
2.2 秧苗素质调查
钵育摆栽与常规相比,播种后出苗期较对照提前1天,钵育摆栽插秧秧龄在4.3叶、常规对照秧龄在3.5叶左右,株高较对照高1.5cm,根条数较对照多1.8条,茎基宽较对照宽0.5cm,地上百株鲜重较对照多0.47g,地下百株鲜重较对照多0.27g,地上百株干重较对照多0.15g,地下百株干重较对照多0.09g,从整体调查结果上看,钵育摆栽技术的各项秧苗素质指标均好于常规对照。
3 结论与建议
(1)钵育摆栽技术通过大苗机插,实现了秧苗带蘖下地,明显提高了秧苗素质,插秧后返青快,扎根早,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和分蘖,各项生育进程均提前1~3d,表现出较大优势。
(2)钵育摆栽较宽窄行侧深施肥理论增产18kg/667m2,实收增产13.3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2.4%,较常规侧深施肥理论增产45.7kg/667m2,实收增产29.2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5.3%,较常规三大肥理论增产66.7kg/667m2,实收增产51kg/667m2,实收增产比为9.2%,产量上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参考文献
[1] 陳立强,赵海成,赫臣,等.氮肥运筹模式下垄作双深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7):20-26.
[2] 段学彬.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一次封闭除草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2018(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