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3岁的周剑是一个传奇人物:2001年考入武汉大学材料专业,次年被退学;2002年再次考入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主动退学;2003年,第三次参加高考,高分考进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2005年11月,再次被退学;2006年第四次参加高考,重新考回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三次退学,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沉迷电脑游戏、未修满学分,但周剑坚持自己不是网瘾青年,真正的原因是进了大学“找不到方向”。周剑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大学生活究竟应该怎么过?
周剑:争取找个好工作 然然(武汉)
记者:你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退学?
周剑:2001年考上武汉大学,因为武汉大学当时正在修建中,很多东西都不健全,对环境很陌生,很不适应,后来迷上了电脑游戏,耽误了学习。
2002年,再次上武汉大学,又有很多原因吧,辅导员对我的态度不是很好,意见不合,我觉得他对我有偏见,觉得很难受,又逃避到虚拟社会里面,没有用心去学习,之后主动退了学。
2003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连续丢了四辆车,用了800元钱,感觉心里很难受。就跑去上网,避开现实世界,到大三清理学分,因为学分不够,又一次退学。
说起来,我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可能别人会比我遇到更多的挫折,没有一个人给我更好的指导,我自己不知道怎样去正确地处理。
记者:是因为你不适应大学生活吗?
周剑:大学里有很多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很淡,至于老师,除了上课基本上见不到他们,我周围很多同学都很迷茫。大学生活没有什么意思,学的专业知识以后又用不上,只要在考前复习一下都能过,又没有人管。奖学金、兼职、社团都没有意思,我觉得在大学里面我没有目标,不知道往哪儿努力。遇到一些事情,我心里就会觉得很难受,我觉得现实世界是痛苦的,也许是我自己不会想,就只有逃避,网络世界也没有意思,但是没有痛苦,可以暂时不会想现实的东西。
记者:你那时对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具体感受?
周剑:Despair(失望),我有一次玩游戏,看到网络游戏里面有人用了这个名字,觉得挺好的,比较符合我当时的心境,后来就把despair作为自己的网名。
记者:几次参加高考,几次考上的都是国内名校,你觉得自己是不是智商高?
周剑:这不是智商的问题,上了高中就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上大学,所以只有好好复习了,还有很多同学和你一起朝大学这一个方向努力,所以一般都能够考得上。
记者: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只经历过一次高考,你却在高考的门槛上走了几个来回,你是否觉得这样浪费了美好的青春时光?
周剑:我都23岁了,年龄甚至比以前的辅导员还要大,以前是我自己不敢面对现实,这一次是自己最后的一次机会。我会把握好这次机会,不第四次退学,争取早点找个工作。如果可以的话,努力拿到奖学金。
记者:假如生命可以重来的话,你会怎样设计从高考到大学的阶段?
周剑:就像所有一路顺畅走来的大学生一样,好好学习,拿到毕业证。这几个波折,父母也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也想好好报答他们。
记者:你现在对所学的专业满意吗?
周剑:我现在学的是材料成型和控制专业,不是特别喜欢,我上过武汉大学化学学院,还挺喜欢做实验的。大学里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感觉他们对专业都不是很了解。而且老师讲的内容和考试内容不太一样,期末成绩不仅仅是最后的考试,平时出勤和完成作业的情况都要占一部分,上课好像就是为了应付点名和考试,而且周围很多同学都是在抄写作业,自己真正学到的东西并不多。
记者:你平时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周剑:以前沉迷于网络的那一段时间,就是睡觉,睡完起来就去上网,偶尔打打篮球。
记者:你参加学校的社团了吗?有哪些?
周剑:没有参加,觉得没有什么意思。现在辅导员管我比较紧,他给我在院里找了一个工作,一般有时间就带上书过去看。
记者:你比同班同学普遍都大几岁?你觉得和他们沟通是否存在障碍?和自己谈得来的朋友多吗?
周剑:刚进校是和2006级的一起上课,但现在转到2005级,和大二的一起上课,今年23岁,班上同学一般是19岁,我平均大他们4岁。
以前在武汉大学的同学有时也过来找我,一起去打游戏,或者聚一聚。而且以前的一个朋友,现在大四的同学还主动说,要时时监督我。
记者:你是怎样规划自己现在的大学生活的?对将来的职业发展又是怎样设计的?
周剑:我现在觉得大学之前有很多种可能,但是上了大学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好好学完课程,然后毕业。找个好工作。以前武汉大学的同学好多都工作了,以前华科的同学也都大四了,我没有时间可耽误了。
我觉得走了这么多的弯路,这一次不能够浪费了,辅导员对我很好,现在他时刻都看着我,我也在逐渐规范自己,上课,自习,即使打游戏,也是借同学的宿舍电脑玩一个多小时。我现在的网名是雨中黄叶树,就像我的QQ签名那样。“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
要正视自己性格上的不足 胡今天(武汉)
周剑觉得大学生活特别没有意思,所以一直玩电脑、打游戏,最终导致不能正常毕业。实际上他并不享受这样的生存状态,内心迷茫、挣扎,并不快乐。他生活在人堆中,却很孤独。大学生活是不同于以往的中学生活的,一般而言,大部分同学刚进大学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对于积极的人来说,他会积极地寻找各个方面的不同,乐于去尝试不同的事物,在顺利或挫折中保持总结,能以比较快的速度适应新的环境;对于不太积极或消极的人来说,喜欢隐居在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固守自己比较稳定的思维方式,当新的环境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时,他们才慢慢地调适自己。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江光荣将这种群体称为“退缩型”群体。但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只要能够注意到新环境的变化,有调适自己的意识,基本上都能适应新的环境,只是在适应的快慢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别。
但周剑经历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他的不适应,更在于他把这个不适应的周期拉得太长。一次不能正常毕业,再重新高考,再上大学,然后还是不适应,然后再回去高考,回来之后仍然是不适应。这固然有目前的教育体制的问题,也与辅导老师缺乏针对性、没有具体深入地引导有关,但在周剑一轮又一轮的反复中,一届又一届的同学比较顺利地适应了大学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充实提高自己,毕业后自信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在这样的客观反差中,周剑应该思考——同样的环境,为什么别人一次就能比较顺利地走过来,而自己迈了好几次、就是迈不过那个门 之后,就可以初步确定自己今后的事业方向与职业选择,然后开始做准备。虽然实际的职业可能不是我们所设计的那种,但是其中的社会化训练、职业环境了解、知识与技能的社会匹配是不可替代的。
怎样在上学期间做职业准备呢?做研究式的学习。比如一个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做一家软件公司或者软件用户企业的义工,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用三年的时间接受职业训练,毕业后必定是文武双全的。
换句话说,我们学习的三年,也应该同时是“打工”的三年,经过这样有目的的学习和职业训练,在毕业的时候就不是你找工作,而是工作找你了。
知识分子在价值转换过程中一直处于高端,落地不及时,转换不连贯。而要实现连贯的转换,只有实践,再实践。
大学社团并非一无是处 董本清(长沙)
国内的大学社团发展的历史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年的历史,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办学的停滞,大学社团也随之消逝,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真正有所发展,因此社团的发展虽然蓬勃,但还是“问题”不少,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它的理由: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英美大学的社团的发展要成熟得多,很多政、商、军、科、文教界的杰出人才都是大学社团的领导者,那是因为他们成立的年限较早。而且“五四”时期,毛泽东、蔡和森、李大钊、田汉、朱自清、叶圣陶、邓颖超、周恩来等年轻学生都是社团的骨干,如新民社、新会社等,这些社团都得到了社会和历史的广泛认可,因为它们对社会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为社会的发展孕育了思想和人才,而他们的成功也恰恰说明了社团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作用。社团在带领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职场的道路上有着良多裨益。
社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社团活动拥有高度的自由,这容易让我们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有利于使兴趣爱好得到培养和发挥,能促进我们的情感和完整人格的养成,激发上进心和求知欲,其成员的不同专业背景,也给知识的交流带来了可能,从而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素质正是众多企业的用人标准之一。
社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在社团中,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发起者、组织者、管理者,从而使我们的社会联系立体化,社会角色多元化。同时社团有助于我们认知和熟识社会角色,主要表现在社团会主动地模仿社会机构、团体的设置来充实和完善自身设置。因此往往分工明确,每个社员都有着不同的职责分工,而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工作中不断相互协作,培养团队精神。而吸收和培养一支充满团队精神的高绩效团队。往往是企业决策层的主要管理目标之一。
社团可以让大学生富有责任感。社团中的学生需要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完成任务,这些都要求大学生要有很强的责任感。一个成熟的企业,其经营理念一般是服务公众、奉献社会,具备责任感的员工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往往非常重视求职者是否有责任感。同时,社团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扩展我们个人的活动范围,而且社团活动也会突破校园界限,给我们提供更广泛的社会接触机会。这个过程有利于我们提升对社会的认知和处理冲突的经验,进而为顺利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社团可以加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社团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大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思维、行为和习惯,并以此来约束个体的社会行为,协调个体、群体及社会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塑造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行为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特征,建立良好的适应能力。
社团可以给大学生带来自信。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承认。社团活动的广泛性,为我们提供了展示各自特长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发挥才干,迅速赢得别人的承认和尊重。这将有利于青年朋友自我肯定,确立自信。具备适当的自信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更有效率,更容易成功。
实际上,社团除了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走向职场,在帮助调节大学生活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比如大学生的情绪往往稳定性不足,而学习、生活压力又比较大,因此情绪也容易波动,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激,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如果这些情绪无法得到合理宣泄,就容易产生很大的心理问题,甚至迷恋网络游戏,沾染一些不良习气,陷入某种误区等等。但是青年学生往往自我意识较强,不愿意对熟识的人展现自己的“不足”,这时候社团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方面,可以敞开心扉跟没有利益瓜葛的社友们一起谈论心中的困惑;另一方面,充实的社团体验和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愉悦身心、锻炼意志、分散注意力,削减甚至消除不良情绪。
大学社团并非一无是处,参加大学社团对于未来走入职场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参加社团能够得到多大的锻炼,关键要靠自己,看有没有建立较强的参与意识,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团的运作过程中来。不过学习和工作的时间也要安排好,如果这个矛盾处理不好的话,成绩可就成大问题了,进入了社会也是要被淘汰的。
大学生活:有多支温度计 翟吉方(大连)
周剑不是个个案,他是“周剑现象”的缩影。是中小学时代应试成功、大学生活失败的一个典型。
在上大学之前,周剑是成功的,他完成了身体的自然成长,屡次考试也交上了优秀的答卷。但进入大学后,衡量成功的标准发生了改变,除了成绩、身躯之外,也包括职业定向是否清晰和在相对复杂的人际社会环境中情感心理是否成熟等各个方面。大学环境与以前明显不同。如果说大学之前的成长环境是大家在一个固定的胡同,在若干像警察一样的老师与家长监督控制下,同时又在亲人们保姆般呵护下,靠个人努力、单打独斗就能完成既定的目标;而进入大学后,警察、保姆不存在了,又进入了言行的围墙和边界并不清晰的广阔天地。取而代之的是“导师 辅导员”的管理体制和自我设计与自我管理的机制,更多的是要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做事。
对周剑来说,他只善于一次又一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只对眼前的期中或期末考试负责,再加上性格孤僻、很少和人沟通,面对大学生活,他只能望洋兴叹、找不着方向。他的“三出”是大学生活失败的标志,但他的“四进”,又使其直接迅速地获得了最功利的社会认可与肯定,重新建立自信的支柱。贯穿在这“四进三出”中,就是周剑一直很沉迷游戏。在游戏中,一个英雄的死去只是暂时的,他可以积攒能量再重新复活。他的“四进三出”就像游戏里的人物一样,可以死而复生。但真实的人生却不是一样,这次的失败就是失败,失败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善于分析和总结的人,这次的失败可能会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但对脆弱的人来说,就会 母、为他人、为社会负起你的责任,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他是否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
其次,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团队合作无论在企业还是非赢利性的组织中越来越流行的原因是,一个人难以应付日益复杂而充满不确定的任务。团队合作在大多数企业中或许还只是口号,在不久的将来,这将是合格的职业人必备素质,尤其是在大型组织中,不会合作的你会越来越孤立而被淘汰。
与人分享你的知识是组织日益明确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可是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彼此交换一下,我们每个人就拥有了两个想法。知识型的社会和组织中,分享会让你的知识成指数性地增长,不会分享,就会成为信息的孤岛。
再次,学会服从。青年人容易盲从,却很少愿意服从,认为服从别人或多或少有损尊严。其实服从不是要你服从任何个体,需要服从的是组织的需要和目标,组织的目标达成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共同的付出与牺牲,个人目标只有在组织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实现,才更有价值。
最后,学会平衡。学生容易将自满视为自信,将谦虚视为虚伪,将保守视为腐朽。其实在崇尚中庸的国度中,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学会平衡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个很难被教会,是需要你实践中不断的领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造你的终身学习能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的社会会成为学习型社会,有活力的组织会是学习型组织,你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随着组织的发展而持续发展,不被淘汰。
在某种程度上你学习什么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学习以及你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速度,人生就像我们上学一样,需要不断地升级,并且更多的依赖你自己。
下期话题
我们的休闲方式正在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生活时间分配课题组”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92天和167.4小时,全年工作时间总时数为2008.8小时;时间的分配为:30%的时间是休闲时间,有30%的支出要花在体闲上,有将近45%的时间都用在吃喝拉撒睡上了,工作时间是10%。读书的时间一生只有7%。相关专家认为中国的时间分配有几个重要的趋势:中国时间在不断减少,家务劳动、在宅时间减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与此对应的是休闲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的黄金周正在从旅游经济形态走向休闲经济形态,人们对休闲的选择多样化。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志。但是,热衷于网上冲浪、电玩或游戏的“网民”,或睡眠不足、应酬频繁的“白领”阶层,诸如此类的“休”与“闲”片面生活取代了应有的健康生活。导致中国大批的中青年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的休闲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如何享受更高品质的休闲?
欢迎来稿讨论:zhangmengjun@neusof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