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教授的礼乐人生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说:“彭林老师的课,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非典”期间,专业课都停止了,唯一坚持下来的竟然还是彭林的这门选修课。学生说“这是振聋发聩的寻根之学,是文化和心灵的碰撞。”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之不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彭林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追踵先贤,满怀忧思的严师。
  
  弘扬中华礼仪,以继斯学
  
  彭林教授忧思中华文化的断裂,为了阐述中华礼仪,于是有了《三礼》的研究、《仪礼》注释的问世,有了《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书的出版。尤其他编著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礼仪格言》首批印出,风行于大众,并很快告罄。
  三礼之中《仪礼》出现年代最早,因经文意难读,因而传习者极少,注释者更寥若晨星。彭林笃志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以继斯学。因为,他确切地认识到:
  中国传统之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经国家,定社稷,立人民”的“疗疾”良方。
  礼是人的行为方式,思维准则。其对人的作用,可以变化气质,涵养德行,提升境界。要想营造和谐社会,就必须把每一个人都教育成身心和谐的人,而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礼有关。
  礼和法制是互为力量依靠的双翼,而今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如果没有礼的融合,还会出现诸多的不和谐。
  不可否认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礼受到了过度的批判,甚至被全盘否定,生活中有些人甚至连起码的礼仪规范都投有了。正是这种“文化自戕”,在动摇着我们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的根基。是此,身为人师的彭林觉得,当务之急是开启学生的心志,消除民族文化的自卑感,树立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他的课是一种震撼
  
  彭林教授让自己所讲之课成为吸引学生的力量,将中华传统礼仪之道,化作甘霖,润滋着学子们渴望虹霓的心田。他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中国古代文明礼仪》选修课,这在全国高校是仅有的。
  在课堂上,他从浅显的方面讲起,却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比如,人们常说的“观光”,原意说的并不是游山玩水。《周易》有“观国之光”句,是指外出观察人的精神面貌、道德气象,就是国家的人文之光。中国古代是特别重视人文教育的国度。
  他说,中华是“礼仪之邦”,可是,由于2008年我们要举办北京奥运,大家这才重视由于礼的缺失所带来的问题。他中肯地指出当前人心的缺憾:
  不懂敬人、不懂谦让、不会敬语、不排队、不让座、以我为中心,生怕吃亏,彼此抢道……缺乏公德,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其根源是无“礼”!我们讲究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为了奥运,更是为了提高大众的道德水准,社会的长治久安。
  老师的言传身教打动了学生。礼是要践行的。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时代特征,来设计传统与现实结合的富有人文精神的见面礼、成年礼、婚礼等;用学到的传统书信知识给父母、老师、同学书写格式规范、文字典雅的信件。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但提出有创意的方案,而且言行举止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学生说:“彭林老师的课,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彭林的另一门人文选修课《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也深受学生的钟爱,以至于上千名清华学生来报名听课,不得不用电脑抽签来排队。
  授课安排在清华最大的教室主楼后厅,可还是容纳不下,有的学生两年没有抽到签,就坚持旁听了两年。
  一门普通的选修课,为什么让学生这么受到震撼?是什么力量这么震撼学生?
  “妇好墓”里的象牙杯、曾侯乙墓漆箱盖上的天文图与二十八星宿的起源、经络与明代正统针灸铜人……彭林引导学生从这些文物上探索中国古代农业、天文、医学、音乐、玉器、建筑等领域的先进,以此来介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通过这些具体的实例,读懂了这些物化了的中国文化,更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尊严,从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
  尊严来自热爱,热爱来自了解,学生太需要这种文化自尊了。
  “非典”期间,专业课都停止了,唯一坚持下来的竟然就是这门选修课。学生说“这是振聋发聩的寻根之学,是文化和心灵的碰撞。”
  有的学生原本不喜欢说家乡话,觉得那是“土得掉渣儿”的。听了老师的课,唤醒了她的乡土亲情。
  有的学生回到家乡,面对着气势恢弘、飞泻而下的壶口瀑布,双眼噙满热泪。在家乡的土地上生长了那么多年,此时他感到和养育自己的家乡“母亲”是那么的亲近,感觉到血脉中流淌的血液也要喷涌诉说对家乡的爱。
  受到启迪,山西籍的学生李强,把热爱家乡的亲情化作了行动。利用寒假返乡机会,李强深入太行山区,调查农村情况,写出了调查报告《乡村八记》,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读后非常激动,很快上呈温家宝总理。总理看后,亲笔回信,对这篇报告给予很高的评价,对作者给以热情鼓励。
  彭林多年组织学生外出考察。今年4月的一天,凌晨4点多,安阳火车站又迎来了一批清华学子。在硬座上度过一夜的学生不顾疲惫,兴致勃勃跟随老师参观。彭林则是在考古现场、历史博物馆……满怀对中华文明的敬意讲解了整整一天。学生跟随老师,用实际行动“究天人之际,探心灵宇宙,悟时代真理,会文理一身”,使自己成为行走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
  古老文明那婉转悠长的韵律,一旦被彭林拨动金子般的心弦,就发出洪钟大吕的震响,使得学生的心跳与这震响同步。
  受到震撼的不只是学生。他的课也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这门课,在2003年获首批“国家精品课程”的称号。
  为了传播中华礼仪文明,彭林的影响又扩大到学校以外更大的领域。他到社会上作讲座,把课堂扩展到了社会。
  在西安皇陵县、青岛,在民进中央、香港公务员清华大学研究班、中关村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彭林怀抱着他赤诚的“琵琶”,弹奏着古老的歌谣,传布着千年祥和的音符,拨动着听者的心弦。
  
  被中华文化浸透
  
  一盏灯对三更细雨,半支笔入万卷黄经。这位新中国的同龄人,在无锡4中读书时,从语文老师手中一本文字改革的杂志上,看到有文字起源的文章,就被深深吸引了。
  1969年,他从南昌工业学校毕业,到车间劳动,后做老师,教初中8年。那个知识荒疏的年代,没有书可读。别人去看电影,打牌,他就找地方抄书,抄古文字。他被古文字深邃的内涵所打动,他发现每个汉字都在诉说着古老 中华的风雨历程。“我”字竟然是兵器,“王”竟然是大斧……
  他到江西图书馆借《说文解字》,整本地抄下来。他打听到有位大学老师有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就马上找到那位老师的家。他一眼就看到桌子上摆着那本渴望许久的书,激动得不得了。可是,老师不借,说“你能把《说文》看了就不错,这不是你要看的。”冷水浇头,他只好怅然地离开。
  但是,冷水只让他更冷静地思索找书的途径。在工厂,他利用加班或换休的方法,腾出时间,骑自行车去江西图书馆,去抄容庚的《金文编》。中午,图书馆休息,他只能在公园里等候。
  而今,在这位大学教授的客厅里,笔者有幸看到他当年的手抄本。本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日月的久远让本子都泛黄了。这些笔记本也都显示出时代的特色,封面有的是毛主席语录,有的是工农兵形象;有用8开白纸装订而成的,也有软皮本、硬皮本,厚厚的几摞,高可盈尺。
  爱好出热情,热情出动力。1978年一天,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中国社科院孟世凯写的一篇谈甲骨文关于蚕桑的文章,顿时魂魄飞腾。他马上给孟先生写信,谈自己的感想。没想到孟先生很快回信,说有问题可以通信,还告诉他一些必读书目。
  大旱逢甘霖,他马上去找这些书,披阅它们,沉醉其中。他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这个事更甜美的了。
  以后,中学领导给了他上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一年的机会。他更抓紧机遇去孟老师家借书。在进修的一年中,他钻研写出了一篇考释甲骨文的论文。孟先生认为论文很有见地,于是推荐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赵光贤先生。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看了也很欣赏,推荐给《考古》杂志发表。
  进修一年期满,彭林向赵先生辞行。此时,他意外地听到赵先生说:“你来考我的研究生!”这简直是天大的喜悦。
  “可是,我没有上过大学,单位也可能不放。”彭林不能不有此顾虑。赵先生没有说话,伏案写信,恳请单位支持:“国家发展需要人才,如蒙允准,五内俱铭。”
  终于,在1984年,彭林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是当“有用”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就看你有没有“我才”了!他需要考16门功课。而且,他必须一边工作,一边备考。他工作忙:班主任、团总支书记、教学。但是,文史专业考试中,他获得了第一名。他挺直了腰板越过了大学本科的阶梯,一脚登上了硕士的山路。
  4年的苦读,他又攀登上了更高的高度,1989年拿下博士学位。1993年,彭林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他作为优秀人才被清华大学引进。个中的原因,说他“幸运”,誉他“才华”,皆不“中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中华文化的倾倒、痴迷!他自己说得最好:我是被中华文化浸透的人。
其他文献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建立健全的应用题教学模式,完善应用题教学方法,便
唱念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常规认知的唱即是依照乐律发生,唱歌、唱和、唱腔等.对于念诵节奏,依据音乐旋律来唱节拍的称之为唱拍.在中职键盘教学中,学科难度较大,学生经常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