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生活审美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老街巷美化改造不但是一项利民益民的民生工程,而且是一种借助民居设计实现传统审美文化“再塑造”的途径。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美化改造较有代表性,有必要对其中的经济观念、社会交往观念和街巷建筑观念与文化宣传观念等进行考察。
关键词:老街巷;美化改造;观念;扬州市;广陵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目前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过去十几年当中,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陵老城区的老街巷也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造,使得市场化、商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特征进入这些老式生活场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一历史性的改造过程中产生了碰撞与交融,这为当地居民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观,更带来了居民思想观念的历史变迁。对这一观念变迁的考察在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变迁的视域中具有思想史价值。
一、广陵区老街巷分布与改造概况
老街巷就是指那些保留传统风貌和历史古迹的、没有完全被改造成现代化建筑的、反映城市历史文化传统延续和发展的街巷。这些街巷由于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一座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黄金血液”,具有中华审美文化意象的特征[1]。广陵区作为扬州市的一个老城区,拥有大量的老街巷,它们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广陵区主要的老街巷错综分布在繁华的市区里,离市中心、商贸中心和景区较近,因此拥有独特的商业氛围和巨大的改造潜力。所以政府对这部分街巷改造力度大、改造效果明显,笔者也因此将考察重点放在了广陵区的市区街巷里。
街巷按改造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东关街、皮市街为典型的旅游商业街,政府按照扬州的发展需求将其完全改造为旅游商业街;第二类是以仁丰里为典型的文化性居住型街巷,由政府和居民共同改造,改造程度高但不彻底,既有文化氛围,又有居民气息;第三类是普通的居住型街巷,政府多以基础设施改造为主要改造形式,改造程度偏低。有些居住街巷靠近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和育才小学,呈现出人口流动性大、居民年龄结构不协调、人际关系不稳定等特点。
二、街巷改造的程度差異对居民思想观念变迁的影响
不同类型、不同改造程度的街巷呈现出不同的居民思想观念变迁,这种由政府主导所带来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三类街巷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能有效指明街巷改造与思想观念变迁的关系,也有助于理解其改造差异所带来的思想观念变迁差异。
(一)商业改造中的居民经济观念的变迁
商业改造使得街巷经济概念在街巷居民中被广泛宣传,给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加开放、广阔的视角,诸如“修旧如旧”“市场经济”“开墙开店”等新型观念不断涌现,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相辅相成,为街巷居民的经济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直观而明显的方式。传统的老年人思想愈加开放,开始接纳时髦的语言和新奇的文化,对“商业化是一个老街巷发展的必要途径”的理解不断加深,真正与新时代形成“对话”关系[2]。部分居民在所在的街巷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在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等街巷表现明显(如图1、图2)。
街巷改造改变了原有的消费格局和消费方式,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首先,文创产品和新颖商品等的大量出现,使得商业街附近的居民偏重价值型消费和“个性化消费”[3],他们将功能、收藏价值、文化价值等放在考虑的首位,将价格放在第二考虑位置,将追求“物美”置于追求“价廉”之上。老街巷店铺的商品呈现多样化,这也正是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的真实写照。其次,商业氛围浓厚的街巷使得新型的消费方式譬如网购、外卖等渗透进当地的老年居民的观念里,一些老年人的消费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并尝试和使用网购。
(二)社会交往观念的多样性呈现
居民之间的相处也是老街巷生活的重要内容,如果街巷内的交往互动朝向消极一面发展,势必影响整个街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街巷的凝聚力离不开邻里关系的稳定和社会和谐公平,只有保持和睦稳定的关系,才能为街巷经济发展、优良巷风的形成提供肥沃的土壤。居民的社会交往观念受改造影响而呈现多样性。
1.改造形成的环境对居民社会交往观念产生影响。南门街是典型的居住型街巷里,由于所谓“学区房”的存在导致大量人口涌入。新居民与老居民不熟悉,且父母要工作而孩子要上学,主观上不太愿意和老居民交往。而老居民和新居民缺乏一定的接触机会,即使有交流的愿望,也逐渐淡化。在以仁丰里为代表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居住街巷,由于较为优美的文化环境且未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居民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相对比较频繁。
2.改造形成的不同房屋结构对居民社会交往观念产生影响。南门街和通泗街等街巷的住宅,以较高的楼房为主,邻里关系的空间缩小,居民间的往来受到了限制。而仁丰里、皮市街等街巷的居民居住地呈现一家一户的结构,经改造后道路变宽,邻里间活动空间大,因此社互交往活动频繁,获得了“审美交往”[4]的空间。
(三)街巷建筑与文化宣传观念的变迁
街巷建筑观念不断改善。就建筑的改造而言,从前少数居民对街巷建筑改造的态度,不是特别保守就是特别激进。要么持老式建筑保护观念,要么追求现代化新式建筑,而多年来街巷建筑改造的成功,冲击了居民原有的观念。如今多数居民的观念趋向合理,对于建筑的态度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建筑趋于保护和修缮,对于没有这些价值的建筑趋于翻新和重建。同时,居民作为街巷的主体和街巷的使用者,注重建筑的使用需求和审美统一。就建筑的审美而言,从前,比较重要情感。居民对于所在的建筑情感直接影响其对改造的态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造的进行,一些居民不再从情感或个人经历去衡量一座建筑的美感,而是结合“城市历史和整体环境”[5]。有些人能够综合考虑自己的情感、个人利益和街巷、城市的整体利益,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街巷的宣传既是街巷和居民良好形象的一个呈现,也是外界了解该街巷的一扇窗口,但是不同类型的街巷呈现的文化宣传意识明显不同。文化街巷和商业街巷的居民宣传意识强烈,这是街巷美化改造产生的结果。而具有居住功能的街巷居民,对于街巷宣传和街巷特色还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趋于增加文化氛围的美化改造同样会使得街巷居民提升文化宣传意识。
三、街巷美化改造的总体趋势对居民思想观念变迁的影响
在老街巷美化改造的直接影响下,街巷经济、街巷文化得到显著发展,美化改造成为了扬州市民嘴中的“流行短语”,并形成了一种总体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居民和居委会自觉进行一些改造活动,久而久之,对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街巷改造的间接影响。
(一)社区参与观念得到改善
居民自治、法治和德治的观念得到改善,实施三治对于居民的社区参与素养培养,具有推动作用。就自治而言,街巷存在规章民约,即要靠居民自觉遵守,居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规章民约,随着居委会的完善而更加合理化、具体化、实际化,不再缺乏实际约束性。就法治而言,在街巷改造趋势下,法治建设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居民的法治观念。很多居民遇到问题会自行协商解决或让居委会协调,不再诉诸吵架等不良行为,如果遇到重大的侵犯自己根本利益的事件,更多采取法律途径。就德治而言,由于改造形成的文化环境适合道德发展,且老年人居多,巷风、民风淳朴,居民矛盾较少、相处比较好。一些街巷不但没有因为商业化改造破坏原有的良好道德氛围,反而使得道德氛围更加浓厚。
居民社区治理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前居民忙于工作和生活,社区治理参与度不高,但是如今街巷居民对居委会的运行机构、运行方式、职能分工和运行情况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当有问题和想法时,会向居委会反映,与之前相比,主动性提高。当街巷居委會进行重大决策时,居民对政府的政策关注,与之前的“熟视无睹”相比,关注程度明显变大,具备了一定的社区治理参与意识。不仅为街巷自治机制提供保障,更是“创建社区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6]。
(二)安全观和卫生观的变化
在改造过程中,安全始终是关注的问题,而街巷居民的安全观念也在提高,他们看到了美化改造成功案例后对政府寄予希望,有时会主动向居委会和政府反映问题。譬如粉妆巷居民向居委会反映上空电线外露的问题、皮市街居民反映道路颠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南门街居民反映汽车停放拥挤的问题,居委会和当地政府做出答复,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卫生观念得到改善。商业改造下,一些街巷的人流量增大,垃圾乱放问题严重。针对这样的街巷变化,居民或居委会对街巷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改造的大背景下,一些街巷如仁丰里、石塔桥等居委会通过修整道路、美化环境等方法提高居民所处的环境质量,也对居民卫生观念的改善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
(三)文化继承与发展观念的变迁
居民对传统习俗和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基本未变,部分街巷的居民对习俗和节日的重视程度随着街巷居委会宣传工作的改善而有所增加。随着街巷文化改造地进行,一些街巷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各种文化元素涌入日常居民生活中。居民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一些居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街巷优秀、特色文化的积极受众和宣传者。
四、结语
考察观念变迁一方面是为了更深刻地了解当地居民因为老街巷美化改造在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真实感受,改造是否给他们带来了“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考察在这一改造过程中所遗留的问题,以便进行总结反思,有益于改善街巷风貌,提高居民居住的环境和生活幸福感,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使老街巷的改造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更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简圣宇.中华审美现象学与“意象”概念的现代阐释问题——从杨春时教授的意象论谈起[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2):193-205.
[2]简圣宇.在新时代语境下参与全球理论对话的别现代理论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9(6):91-99.
[3]潘城文.我国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6):173-175.
[4]杨春时,简圣宇.巴赫金:复调小说的主体间性世界[J].东南学术,2011(2):177-182.
[5]赵琦,张玲玲.老城区居民居住建筑审美倾向初探——以苏州为例[J].华中建筑,2019(8):109-113.
[6]刘俊.居民社区治理参与意识研究——以南京市N社区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陶勇宇,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柳玉婷,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老街巷;美化改造;观念;扬州市;广陵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目前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过去十几年当中,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陵老城区的老街巷也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造,使得市场化、商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特征进入这些老式生活场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一历史性的改造过程中产生了碰撞与交融,这为当地居民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观,更带来了居民思想观念的历史变迁。对这一观念变迁的考察在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变迁的视域中具有思想史价值。
一、广陵区老街巷分布与改造概况
老街巷就是指那些保留传统风貌和历史古迹的、没有完全被改造成现代化建筑的、反映城市历史文化传统延续和发展的街巷。这些街巷由于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一座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黄金血液”,具有中华审美文化意象的特征[1]。广陵区作为扬州市的一个老城区,拥有大量的老街巷,它们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广陵区主要的老街巷错综分布在繁华的市区里,离市中心、商贸中心和景区较近,因此拥有独特的商业氛围和巨大的改造潜力。所以政府对这部分街巷改造力度大、改造效果明显,笔者也因此将考察重点放在了广陵区的市区街巷里。
街巷按改造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东关街、皮市街为典型的旅游商业街,政府按照扬州的发展需求将其完全改造为旅游商业街;第二类是以仁丰里为典型的文化性居住型街巷,由政府和居民共同改造,改造程度高但不彻底,既有文化氛围,又有居民气息;第三类是普通的居住型街巷,政府多以基础设施改造为主要改造形式,改造程度偏低。有些居住街巷靠近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和育才小学,呈现出人口流动性大、居民年龄结构不协调、人际关系不稳定等特点。
二、街巷改造的程度差異对居民思想观念变迁的影响
不同类型、不同改造程度的街巷呈现出不同的居民思想观念变迁,这种由政府主导所带来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三类街巷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能有效指明街巷改造与思想观念变迁的关系,也有助于理解其改造差异所带来的思想观念变迁差异。
(一)商业改造中的居民经济观念的变迁
商业改造使得街巷经济概念在街巷居民中被广泛宣传,给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加开放、广阔的视角,诸如“修旧如旧”“市场经济”“开墙开店”等新型观念不断涌现,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相辅相成,为街巷居民的经济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直观而明显的方式。传统的老年人思想愈加开放,开始接纳时髦的语言和新奇的文化,对“商业化是一个老街巷发展的必要途径”的理解不断加深,真正与新时代形成“对话”关系[2]。部分居民在所在的街巷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在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等街巷表现明显(如图1、图2)。
街巷改造改变了原有的消费格局和消费方式,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首先,文创产品和新颖商品等的大量出现,使得商业街附近的居民偏重价值型消费和“个性化消费”[3],他们将功能、收藏价值、文化价值等放在考虑的首位,将价格放在第二考虑位置,将追求“物美”置于追求“价廉”之上。老街巷店铺的商品呈现多样化,这也正是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的真实写照。其次,商业氛围浓厚的街巷使得新型的消费方式譬如网购、外卖等渗透进当地的老年居民的观念里,一些老年人的消费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并尝试和使用网购。
(二)社会交往观念的多样性呈现
居民之间的相处也是老街巷生活的重要内容,如果街巷内的交往互动朝向消极一面发展,势必影响整个街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街巷的凝聚力离不开邻里关系的稳定和社会和谐公平,只有保持和睦稳定的关系,才能为街巷经济发展、优良巷风的形成提供肥沃的土壤。居民的社会交往观念受改造影响而呈现多样性。
1.改造形成的环境对居民社会交往观念产生影响。南门街是典型的居住型街巷里,由于所谓“学区房”的存在导致大量人口涌入。新居民与老居民不熟悉,且父母要工作而孩子要上学,主观上不太愿意和老居民交往。而老居民和新居民缺乏一定的接触机会,即使有交流的愿望,也逐渐淡化。在以仁丰里为代表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居住街巷,由于较为优美的文化环境且未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居民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相对比较频繁。
2.改造形成的不同房屋结构对居民社会交往观念产生影响。南门街和通泗街等街巷的住宅,以较高的楼房为主,邻里关系的空间缩小,居民间的往来受到了限制。而仁丰里、皮市街等街巷的居民居住地呈现一家一户的结构,经改造后道路变宽,邻里间活动空间大,因此社互交往活动频繁,获得了“审美交往”[4]的空间。
(三)街巷建筑与文化宣传观念的变迁
街巷建筑观念不断改善。就建筑的改造而言,从前少数居民对街巷建筑改造的态度,不是特别保守就是特别激进。要么持老式建筑保护观念,要么追求现代化新式建筑,而多年来街巷建筑改造的成功,冲击了居民原有的观念。如今多数居民的观念趋向合理,对于建筑的态度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建筑趋于保护和修缮,对于没有这些价值的建筑趋于翻新和重建。同时,居民作为街巷的主体和街巷的使用者,注重建筑的使用需求和审美统一。就建筑的审美而言,从前,比较重要情感。居民对于所在的建筑情感直接影响其对改造的态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造的进行,一些居民不再从情感或个人经历去衡量一座建筑的美感,而是结合“城市历史和整体环境”[5]。有些人能够综合考虑自己的情感、个人利益和街巷、城市的整体利益,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街巷的宣传既是街巷和居民良好形象的一个呈现,也是外界了解该街巷的一扇窗口,但是不同类型的街巷呈现的文化宣传意识明显不同。文化街巷和商业街巷的居民宣传意识强烈,这是街巷美化改造产生的结果。而具有居住功能的街巷居民,对于街巷宣传和街巷特色还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趋于增加文化氛围的美化改造同样会使得街巷居民提升文化宣传意识。
三、街巷美化改造的总体趋势对居民思想观念变迁的影响
在老街巷美化改造的直接影响下,街巷经济、街巷文化得到显著发展,美化改造成为了扬州市民嘴中的“流行短语”,并形成了一种总体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居民和居委会自觉进行一些改造活动,久而久之,对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街巷改造的间接影响。
(一)社区参与观念得到改善
居民自治、法治和德治的观念得到改善,实施三治对于居民的社区参与素养培养,具有推动作用。就自治而言,街巷存在规章民约,即要靠居民自觉遵守,居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规章民约,随着居委会的完善而更加合理化、具体化、实际化,不再缺乏实际约束性。就法治而言,在街巷改造趋势下,法治建设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居民的法治观念。很多居民遇到问题会自行协商解决或让居委会协调,不再诉诸吵架等不良行为,如果遇到重大的侵犯自己根本利益的事件,更多采取法律途径。就德治而言,由于改造形成的文化环境适合道德发展,且老年人居多,巷风、民风淳朴,居民矛盾较少、相处比较好。一些街巷不但没有因为商业化改造破坏原有的良好道德氛围,反而使得道德氛围更加浓厚。
居民社区治理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前居民忙于工作和生活,社区治理参与度不高,但是如今街巷居民对居委会的运行机构、运行方式、职能分工和运行情况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当有问题和想法时,会向居委会反映,与之前相比,主动性提高。当街巷居委會进行重大决策时,居民对政府的政策关注,与之前的“熟视无睹”相比,关注程度明显变大,具备了一定的社区治理参与意识。不仅为街巷自治机制提供保障,更是“创建社区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6]。
(二)安全观和卫生观的变化
在改造过程中,安全始终是关注的问题,而街巷居民的安全观念也在提高,他们看到了美化改造成功案例后对政府寄予希望,有时会主动向居委会和政府反映问题。譬如粉妆巷居民向居委会反映上空电线外露的问题、皮市街居民反映道路颠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南门街居民反映汽车停放拥挤的问题,居委会和当地政府做出答复,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卫生观念得到改善。商业改造下,一些街巷的人流量增大,垃圾乱放问题严重。针对这样的街巷变化,居民或居委会对街巷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改造的大背景下,一些街巷如仁丰里、石塔桥等居委会通过修整道路、美化环境等方法提高居民所处的环境质量,也对居民卫生观念的改善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
(三)文化继承与发展观念的变迁
居民对传统习俗和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基本未变,部分街巷的居民对习俗和节日的重视程度随着街巷居委会宣传工作的改善而有所增加。随着街巷文化改造地进行,一些街巷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各种文化元素涌入日常居民生活中。居民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一些居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街巷优秀、特色文化的积极受众和宣传者。
四、结语
考察观念变迁一方面是为了更深刻地了解当地居民因为老街巷美化改造在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真实感受,改造是否给他们带来了“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考察在这一改造过程中所遗留的问题,以便进行总结反思,有益于改善街巷风貌,提高居民居住的环境和生活幸福感,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使老街巷的改造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更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简圣宇.中华审美现象学与“意象”概念的现代阐释问题——从杨春时教授的意象论谈起[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2):193-205.
[2]简圣宇.在新时代语境下参与全球理论对话的别现代理论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9(6):91-99.
[3]潘城文.我国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6):173-175.
[4]杨春时,简圣宇.巴赫金:复调小说的主体间性世界[J].东南学术,2011(2):177-182.
[5]赵琦,张玲玲.老城区居民居住建筑审美倾向初探——以苏州为例[J].华中建筑,2019(8):109-113.
[6]刘俊.居民社区治理参与意识研究——以南京市N社区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陶勇宇,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柳玉婷,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