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的精神比较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x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方艺术的精神方面差别很大,主要是历史文化背景及起源不同、艺术精神的起源不同还有所追求的艺术精神不同,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逐层剖析,提出了一些艺术精神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西艺术;文化背景;艺术精神
  艺术是一种精神层次上的享受,也是各国文化的集中表现领域,通常从一个国家的艺术氛围和艺术作品中就能够知道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发展情况,这就是艺术的魅力。研究艺术并不仅是研究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特殊的表达方式。中国和西方是两个不同半球的国家,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文化起源都有着根本上的不同,所以在艺术精神上自然就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
  一、中西方艺术文化背景及起源不同
  (一)文化起源地不同
  中国文化的起源是黄河和长江流域,最原始的中华文明是从这里诞生的,经过一系列的演变最终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农耕是最传统的中国形象,而中国艺术的精神之中也包含了朴素的精神;西方的文明大致起源于两河流域或者埃及文明,从西方的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庄严和肃静。因为文化起源地的不同所以表现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精神也都不同,这是因为从历史中传承下来的文化会深深的烙印在艺术中,没有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中国的国画、黄梅戏、京剧艺术,西方的话剧、歌剧、舞蹈都是从历史文化中发展而来的。
  (二)艺术中体现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西方的艺术作品中体现的文化背景是不同的,首先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中多数体现的都是我国社会生活的现状,例如唐三彩、敦煌壁画、敦煌莫高窟的佛像还有景德镇的瓷器、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这些表现的都是中国社会的现状,体现的都是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因为艺术取材于社会体现的是文化;而西方的歌剧、话剧等、诗歌等作品体中体现的都是西方的社会和生活现状,因为他们的艺术作品同样取材于生活的社会背景。正是艺术内容的不同才会致使中西方艺术精神根本上的表现不同,内容与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只能通过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理解艺术精神,内容是精神的载体。
  二、中西方艺术精神的起源差异
  中国的艺术起源以儒家经典文化为开始,西方以神学为开始,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艺术精神起源。
  (一)儒家文化影响深重的中国艺术精神
  1.强调伦理和道德。中国的艺术精神中很多作品强调的都是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例如笔画中体现的宫廷生活和瓷器上表现的尊卑有序、尊老爱幼还有诗歌作品中表现的忧国忧民尊师重道,这些都是经常会在中国的艺术作品中出现的精神,而且会着重强调伦理和道德的观念,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思想和精神深入人心,对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将艺术作品中的内容上升到精神层面上。
  2.重视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敬自然的国度,对自然比较敬畏这从一些古老的壁画和我国古代的诗经、诗词中都能够看到相应的记录。而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起源于儒家“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只要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做到无往而不利。而为什么要尊重自然呢?为什么会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对自然的敬畏呢?这是因为自然在当时是奥妙非常的,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人物、大教育家也无法辨别其中的一些现象就像“两小儿辩日”一样,所以其提倡尊重自然的思想流传下来对艺术有很深的影响,体现在具体的形象之中就是艺术所表达的内容和精神。
  (二)西方神学宗教的艺术精神起源
  1.神在西方的艺术中经常出现。西方的艺术起源最早要追溯到神在西方文化中出现的时代,我们不难看到西方很多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内容都是与神有关系的,例如拉斐尔的圣母像、断臂维纳斯等等,如果离开神的文化这些画作本身的意义并不大,内容也并不鲜明。圣母像就是基督教神耶稣母亲的画像,体现的是一种慈爱救赎的精神,这并不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精神,而是拉斐尔通过神文化映射到头脑之中再表现到作品之中的。也就是说是先有的神文化之后才会产生这些旷世奇才的艺术作品,才会有西方的这种艺术精神,这种顺序是不可更改的。
  2.痛苦、不完美的艺术。我们这里所说的痛苦和不完美是基于宗教创始者而言的,不经历巨大的痛苦是无法得到人们至高的尊敬和推崇的,基督教是西方的第一大宗教组织,而耶稣是在经历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巨大痛苦之后才得以被绝大多数的人尊崇为神的。而这种宗教意义上的痛苦和不完美到了艺术当中似乎成了一种神秘和精神,一般西方比较著名的艺术作品类似于维纳斯这种也很多,而且从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内容相当丰富,所以当这种痛苦和不完美体现在艺术中时便成为了一种难以达到的完美境界,也是艺术家们一直所追求的境界。直到现在依然还在有人探讨如果维纳斯双臂完整那么是否还具备艺术上的价值,虽然我们不可以否定艺术上的价值但是从意义上来说双臂完整就意味着失去了西方宗教上的文化背景依托,也就等于失去了灵魂上的依赖,那么艺术价值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三、中西方艺术精神的追求上不同
  (一)中国追求的艺术精神是超然的被动精神
  1.艺术创作者本身的精神被动。中国虽然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但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直到现在依旧还在延续,就是被动。在艺术中我们所追求的精神同样也是被动的,例如不与自然相对,主张天人合一,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被动,没有敢于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同样作品中所表现的也都是被动的思想,认为“无为”便是最大的“为”,归根结底还是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严重。
  2.平静淡然,超然世间。从中国的艺术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比较淡然、平静的作品,水墨丹青就是其中最好的体现,没有过多过于繁华的颜色体现的就是这种平静淡然超然于世间的思想而作者最后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精神。
  (二)西方在艺术上追求的是主动,解放的精神
  西方历代以来文化背景就是比较开放的,这一点与中国不同,而表现在人性和艺术精神的追求上就更加明显,西方很多的艺术家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渴望灵魂的解放,把自己的想法完全体现在作品之中,追求极度的释放,想要灵魂上的解脱,他们会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对待艺术的态度不是被动的,一般也不會受到限制,解放自己的灵魂是西方艺术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
  中西方艺术精神中有很大的不同,也可以说在艺术的方向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分支,但是不存在艺术上的好坏之分,因为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表达出来的艺术精神千差万别是正常的。
  【参考文献】
  [1]江秋燕.中西古典艺术精神比较[J].文教资料,2016(04) .
  [2]姚屹东.中西艺术精神的比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
  [3]张伟.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亦然.评《创造与选择──论前期创造社的文化艺.术精神》[J]. 山东社会科学,1996(03).
  作者简介:刘嘉仪,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指导老师:范苑。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高校名称权保护现状调研,发现高校普遍缺乏包括高校名称权在内无形资产保护的危机意识.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及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对学校“校名、校标及校誉”类无
我妈今年45岁了,出生在山西东部一个叫马韂岩的小山村里,一个在任何地图上都不可能找到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就像世外桃源一样.
这两个都是《金瓶梅》研究史、传播史上的奇人,一个曾写下《金瓶梅》研究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名《瓶外卮言》,于1940年8月在天津出版,前无来者;一个曾画出堪称杰作的《金瓶梅全图》,五百幅图画称绝一时,于1942在上海出版,名震沪上。  这两个人,一个叫姚灵犀,一个叫曹涵美。  这一南一北的两个人,如果仅仅都是因《金瓶梅》而爆得大名,也就罢了;我一直在想,他们两个是否相遇过呢?幸运的是,终于在曹涵美的《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
在欣赏和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各种关于艺术或创新的理论,常使我们感到头晕目眩.想在其中找到逻辑推理所无法得到的结论,却常常会因意识中难以说清的东西处在一种失落的状态
期刊
期刊
期刊
导语:时至今日,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预言的人类社会在逐步成为现实,“人工智能”这一曾使普通百姓感到陌生和遥远的科技名词,如今正大踏步地走入人们的寻常生活。  近代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曾在其1877年的科幻作品《机器岛》中,绘声绘色提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并预言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机器人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大一部分人类的智能将被它们所取代。时至今日,随着全球科技变革深入推进,云计算、物联网
期刊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当前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现状,阐述高中生出国留学的原因,同时从出国留学对家庭经济和对学生本身价值观及世界现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国家未来建设等方面,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