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一同参与到板书完善当中来,让板书不再成为教师唯一的领域。因此本文提出要实施批注式板书,强化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实施听写式板书,强化课堂教学的条理化;实施填空式板书,强化文本感知的层次化;实施板画式板书,强化文本内涵的形象化,从而将板书的权利还给学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板书
板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往往起到提炼文本内容、揭示文本中心的作用。但是,实际教学中,有时候板书成为了教师的专利,是教师阅读教学流程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一同参与到板书完善当中来,让板书不再成为教师唯一的领域。
一、实施批注式板书,强化文本解读的个性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都采用了批注式阅读,引领学生在自主体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感受间接以理性语言的方式批注出来。这些批注源于学生内在的真实体验,是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的重要成果。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自己的批注进行提炼、概括,并将其板书在黑板上,将黑板变成学生个性解读的另一展示平台。
例如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时,教师意识到文本中“聪明机智”、“坚强毅力”等词语都是作者对鲁滨逊的独特评价和高度概括,如果一直秉承这样的认知,势必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形成较大的制约。因此,教师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视野阅读文本,并积极撰写体悟批注。而教师则在学生批注的过程中提炼、概括,一时间黑板上则布满了“勤奋”、“果敢”、“自力更生”等精彩的词语。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味依赖教师传授告知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板书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实施听写式板书,强化课堂教学的条理化
听写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促进学生识字和积累语言的重要策略。传统听写,由教师播报词语,待学生写好后再报下一个。如此听写,其实侧重于“写”,轻视了“听”。为了弥补这一弊端,教师可以将听写与板书充分结合起来,既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强化了学生听、写的训练,更在结合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对文本的解读效率。
例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教师引领学生听写如下词语: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左邻右舍、有求必应、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在整个听写过程中,教师邀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听写,采取两个连报的方式,并时刻关注学生写字的速度,及时请较快的学生交流保持速度的方法。有的学生告诉其他同学先记住每个词语的第一个字,然后通过组词的方式写出词语。
这种听写方式既有实实在在的训练要求,更有听写方法的引领,同时黑板上的板书内容也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教学线索,起到了一举三得的教学妙用。
三、实施填空式板书,强化文本感知的层次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主体。只有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他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习得方法,促进能力的再度提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是结构完善、条理清晰的优质文本,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内容、解释中心的方式将学生的词语以填空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落实学生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跨越远方的大山》一文时,教师将整个板书设置为台阶式。在第一个台阶的横线上写上“刚练跨栏”,在横线下写上“不敢奢望”,而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容,将其他台阶上下的内容补充完整。这种带有鲜明任务驱动式的板书方法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欲望,将文本内容的线索和结构框架,融入其中。当学生顺利将“初次碰面、同场竞技、立于山脚”等词语提炼出来之后,一套完整的板书也就应运而生了。
有了这样的板书,学生对于文本人物的成长轨迹也就一目了然,更感受到了人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努力与超越的奋斗精神,完成了对文本内核的准确触摸。
四、实施板画式板书,强化文本内涵的形象化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认知阶段,他们对于刻板僵硬的文字式符号认知常常兴趣不大。此时,教师可以转化表现形式,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文本的内容理解。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并不能准确理解文字描述“隧道开凿法”。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充分发挥文本语言的描述效能,引领学生将语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的画面,运用图画演示的方法将开凿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从中感受詹天佑作为京张铁路总设计师的聪明智慧,更将课文中定位的“杰出”与“爱国”得到了充分地彰显。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依循学生原始的认知能力,有效地转化了文本内容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课堂中板书是一项重要的板块和内容,将黑板这块领域交给学生,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内容、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真正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了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 板书
板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往往起到提炼文本内容、揭示文本中心的作用。但是,实际教学中,有时候板书成为了教师的专利,是教师阅读教学流程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一同参与到板书完善当中来,让板书不再成为教师唯一的领域。
一、实施批注式板书,强化文本解读的个性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都采用了批注式阅读,引领学生在自主体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感受间接以理性语言的方式批注出来。这些批注源于学生内在的真实体验,是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的重要成果。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自己的批注进行提炼、概括,并将其板书在黑板上,将黑板变成学生个性解读的另一展示平台。
例如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时,教师意识到文本中“聪明机智”、“坚强毅力”等词语都是作者对鲁滨逊的独特评价和高度概括,如果一直秉承这样的认知,势必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形成较大的制约。因此,教师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视野阅读文本,并积极撰写体悟批注。而教师则在学生批注的过程中提炼、概括,一时间黑板上则布满了“勤奋”、“果敢”、“自力更生”等精彩的词语。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味依赖教师传授告知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板书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实施听写式板书,强化课堂教学的条理化
听写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促进学生识字和积累语言的重要策略。传统听写,由教师播报词语,待学生写好后再报下一个。如此听写,其实侧重于“写”,轻视了“听”。为了弥补这一弊端,教师可以将听写与板书充分结合起来,既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强化了学生听、写的训练,更在结合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对文本的解读效率。
例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教师引领学生听写如下词语: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左邻右舍、有求必应、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在整个听写过程中,教师邀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听写,采取两个连报的方式,并时刻关注学生写字的速度,及时请较快的学生交流保持速度的方法。有的学生告诉其他同学先记住每个词语的第一个字,然后通过组词的方式写出词语。
这种听写方式既有实实在在的训练要求,更有听写方法的引领,同时黑板上的板书内容也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教学线索,起到了一举三得的教学妙用。
三、实施填空式板书,强化文本感知的层次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主体。只有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他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习得方法,促进能力的再度提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是结构完善、条理清晰的优质文本,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内容、解释中心的方式将学生的词语以填空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落实学生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跨越远方的大山》一文时,教师将整个板书设置为台阶式。在第一个台阶的横线上写上“刚练跨栏”,在横线下写上“不敢奢望”,而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容,将其他台阶上下的内容补充完整。这种带有鲜明任务驱动式的板书方法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欲望,将文本内容的线索和结构框架,融入其中。当学生顺利将“初次碰面、同场竞技、立于山脚”等词语提炼出来之后,一套完整的板书也就应运而生了。
有了这样的板书,学生对于文本人物的成长轨迹也就一目了然,更感受到了人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努力与超越的奋斗精神,完成了对文本内核的准确触摸。
四、实施板画式板书,强化文本内涵的形象化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认知阶段,他们对于刻板僵硬的文字式符号认知常常兴趣不大。此时,教师可以转化表现形式,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文本的内容理解。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并不能准确理解文字描述“隧道开凿法”。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充分发挥文本语言的描述效能,引领学生将语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的画面,运用图画演示的方法将开凿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从中感受詹天佑作为京张铁路总设计师的聪明智慧,更将课文中定位的“杰出”与“爱国”得到了充分地彰显。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依循学生原始的认知能力,有效地转化了文本内容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课堂中板书是一项重要的板块和内容,将黑板这块领域交给学生,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内容、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真正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了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