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固定资产目录管理作为构建资产管理全寿命管理体系重要的基础,是固定资产新增、折旧、报废的基础来源,是电网企业输变电、配电业务链成本归集内在需要,是精确计算投入产出率的重要依据。生产部门建立了设备台账管理系统,对设备层级进行精细化管理。因与资产层级管理存在细度差异且管理人员不同,长期分系统管理,导致了资产与现场设备管理脱钩,资产清查存在困难。如何以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导向,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固定资产目录;如何将固定资产目录与资产全寿命管理进行融合,实现资产管理与现场设备管理的统一;如何通过引入动态目录创新管理模式有效管理资产。
【关键词】:固定资产;目录;研究
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应用的主要问题
(一)划分标准不一导致固定资产与设备难以实现对应。
主要是由于各专业对资产与设备管理要求不一致,划分标准不一,名称不同,导致固定资产与设备不对应。资产管理以公司财务部下发的固定资产目录内资产为管理对象,生产设备管理是通过生产部下发的设备目录为管理对象。在资产管理中以独立发挥作用,价值比较高的设备为管理对象,在生产设备管理中以能单独用途设备为管理对象。各专业角度不同,造成固定资产与设备管理存在差异。
(二)录入时间不同造成资产信息与设备信息脱节。
由于固定资产系统与设备台账管理系统分离,录入资产和设备时间不同,固定资产滞后反映设备异动情况,造成资产与现场设备脱节。基建工程竣工转增固定资产一般要经历六个月,财务对资产验收清单进行价值分摊,财务新增固定资产是财务工程项目结算工作。设备台账是在工程完工后设备保管人员对设备进行现场清点录入设备台账而形成。形成资产时间滞后于设备登账时间,造成资产管理与现场设备脱节。
(三)静态的固定资产目录无法满足企业资产管理要求。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被应用于电力生产中。电力生产设备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新设备不断涌现,原有的固定资产目录没有相应的资产名称,资产管理人员在面对这些新设备时,不能判断新设备的资产分类。
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改进目标
(一)固定资产目录应遵循公司固定资产总体框架
固定资产目录应当在公司固定资产总体框架的规范下,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后续计量的需要,能够按照折旧率表实现折旧的计提等会计核算。因此,固定资产目录创新管理模式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固定资产分类不变,而是根据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对应的要求对分类下的固定资产归属做进一步的明确与规定,以实现固定资产目录的顺利过渡。
(二)资产与设备层级建立对应关系
因管理要求不同,财务对资产的定义比较概括而生产部门管理设备按专业划分更为精细,为了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统一,需要对固定资产目录进行细化,与设备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三)实现固定资产目录动态管理
动态的固定资产目录管理机制主要是指建立资产动态增加与退出的机制。当出现新的资产时,由各专业部门提交资产管理中心,汇财务部门讨论后,定期对资产目录进行新增,对淘汰资产,可对目录资产进行调整,保持目录的实用性。当出现新的设备时,在设备目录修改之后,需要与固定资产目录建立联结,以保证新增设备与固定资产的对应性。
三、探索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管理和运用方式
(一)立足源头,资产目录管理延伸至工程项目立项前端
目前资产形成过程一般通过项目立项——物资采购——工程施工——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结算——财务编制决算——建立资产卡片几个环节。不难看出,资产管理都停留在工程竣工结算转增资产部分。
(二)创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卡,跟踪资产状态,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建立固定资产基础信息和价值信息管理卡,基础信息包含:资产名称、设备现场名称、设备品牌、备品备件、计划大修时间、维护时间、维修次数、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设备存放地点、同类设备信息;价值信息:设备价值、设备投资价值、每次维护成本、累计折旧、净值、报废回收价值。
(三)分离资产基础信息与价值信息生成时间,提高资产信息准确性
从工程竣工验收到编制财务竣工决算报告,经公司审批,形成有价值的资产信息滞后于现场设备建立台账时间,造成资产与现场设备不一致现象。在工程竣工时,先行产生空价值的资产信息,通过资产设备目录对应表,将资产信息与现场设备信息相关联,待工程决算、审批后,财务再进行资产价值分摊工作,资产基础信息与价值信息时间分离,能够保持资产信息与设备信息同步创建,加快资产信息建立,提高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四、建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管理保障和评估体系
(一)建立统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实现固定资产管理转变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处在分散管理状态,公司设置在生技部下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输变电资产管理,机关事务部负责非生产资产管理,营销部负责配网资产和用电计量管理,房屋、建筑物归为物业部管理,调度负责远动通信资产管理,资产分割管理,会造成资产管理标准不一,资产管理界面重叠。因此建议成立统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对资产目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规范固定资产报废标准,划分明晰固定资产报废与退料标准,对固定资产形成、调拔、改造、报废全过程进行制度化管理。
(二)固定资产目录管理融合到各业务管理,建立设备资产评估体系
1.资产管理贯穿到企业各业务管理
目前电网企业变电检修正进行设备的状态检修评估,主要通过对设备中主设备的各状态指标进行分析,从而评定是否例入检修计划,改进的固定资产目录在主资产与子资产与设备相统一,可以通过状态检修的评估结果与资产状态评估相关联,建立项目大修、技改预算。
2.建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评估体系
依照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对资产的基础信息、维护信息、运行成本信息进一步归集,建立资产表现、资产状态评估体系统。评估体系统包括:同类资产不同品牌维护成本分析、资产更换、大修成本比较分析、资产更换计划预算分析、备品备件储备量分析等指导企业各项业务价值分析。
(三)培养资产管理复合型人才
资产管理人员是资产目录使用者关键人员,资产管理员作为接触资产的第一人,是否将现场设备形成完整资产,资产成本信息能否正确归集,是否准确建立资产与设备对应关系,需要资产管理人员不僅熟悉生产设备知识,还要掌握资产目录和一定的财务知识,能够准确完成资产各项信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06.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35-65
[2]刘代仕.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J].福建电力财会与审计,2015,03:32-34.
【关键词】:固定资产;目录;研究
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应用的主要问题
(一)划分标准不一导致固定资产与设备难以实现对应。
主要是由于各专业对资产与设备管理要求不一致,划分标准不一,名称不同,导致固定资产与设备不对应。资产管理以公司财务部下发的固定资产目录内资产为管理对象,生产设备管理是通过生产部下发的设备目录为管理对象。在资产管理中以独立发挥作用,价值比较高的设备为管理对象,在生产设备管理中以能单独用途设备为管理对象。各专业角度不同,造成固定资产与设备管理存在差异。
(二)录入时间不同造成资产信息与设备信息脱节。
由于固定资产系统与设备台账管理系统分离,录入资产和设备时间不同,固定资产滞后反映设备异动情况,造成资产与现场设备脱节。基建工程竣工转增固定资产一般要经历六个月,财务对资产验收清单进行价值分摊,财务新增固定资产是财务工程项目结算工作。设备台账是在工程完工后设备保管人员对设备进行现场清点录入设备台账而形成。形成资产时间滞后于设备登账时间,造成资产管理与现场设备脱节。
(三)静态的固定资产目录无法满足企业资产管理要求。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被应用于电力生产中。电力生产设备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新设备不断涌现,原有的固定资产目录没有相应的资产名称,资产管理人员在面对这些新设备时,不能判断新设备的资产分类。
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改进目标
(一)固定资产目录应遵循公司固定资产总体框架
固定资产目录应当在公司固定资产总体框架的规范下,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后续计量的需要,能够按照折旧率表实现折旧的计提等会计核算。因此,固定资产目录创新管理模式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固定资产分类不变,而是根据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对应的要求对分类下的固定资产归属做进一步的明确与规定,以实现固定资产目录的顺利过渡。
(二)资产与设备层级建立对应关系
因管理要求不同,财务对资产的定义比较概括而生产部门管理设备按专业划分更为精细,为了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统一,需要对固定资产目录进行细化,与设备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三)实现固定资产目录动态管理
动态的固定资产目录管理机制主要是指建立资产动态增加与退出的机制。当出现新的资产时,由各专业部门提交资产管理中心,汇财务部门讨论后,定期对资产目录进行新增,对淘汰资产,可对目录资产进行调整,保持目录的实用性。当出现新的设备时,在设备目录修改之后,需要与固定资产目录建立联结,以保证新增设备与固定资产的对应性。
三、探索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管理和运用方式
(一)立足源头,资产目录管理延伸至工程项目立项前端
目前资产形成过程一般通过项目立项——物资采购——工程施工——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结算——财务编制决算——建立资产卡片几个环节。不难看出,资产管理都停留在工程竣工结算转增资产部分。
(二)创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卡,跟踪资产状态,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建立固定资产基础信息和价值信息管理卡,基础信息包含:资产名称、设备现场名称、设备品牌、备品备件、计划大修时间、维护时间、维修次数、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设备存放地点、同类设备信息;价值信息:设备价值、设备投资价值、每次维护成本、累计折旧、净值、报废回收价值。
(三)分离资产基础信息与价值信息生成时间,提高资产信息准确性
从工程竣工验收到编制财务竣工决算报告,经公司审批,形成有价值的资产信息滞后于现场设备建立台账时间,造成资产与现场设备不一致现象。在工程竣工时,先行产生空价值的资产信息,通过资产设备目录对应表,将资产信息与现场设备信息相关联,待工程决算、审批后,财务再进行资产价值分摊工作,资产基础信息与价值信息时间分离,能够保持资产信息与设备信息同步创建,加快资产信息建立,提高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四、建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管理保障和评估体系
(一)建立统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实现固定资产管理转变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处在分散管理状态,公司设置在生技部下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输变电资产管理,机关事务部负责非生产资产管理,营销部负责配网资产和用电计量管理,房屋、建筑物归为物业部管理,调度负责远动通信资产管理,资产分割管理,会造成资产管理标准不一,资产管理界面重叠。因此建议成立统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对资产目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规范固定资产报废标准,划分明晰固定资产报废与退料标准,对固定资产形成、调拔、改造、报废全过程进行制度化管理。
(二)固定资产目录管理融合到各业务管理,建立设备资产评估体系
1.资产管理贯穿到企业各业务管理
目前电网企业变电检修正进行设备的状态检修评估,主要通过对设备中主设备的各状态指标进行分析,从而评定是否例入检修计划,改进的固定资产目录在主资产与子资产与设备相统一,可以通过状态检修的评估结果与资产状态评估相关联,建立项目大修、技改预算。
2.建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评估体系
依照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对资产的基础信息、维护信息、运行成本信息进一步归集,建立资产表现、资产状态评估体系统。评估体系统包括:同类资产不同品牌维护成本分析、资产更换、大修成本比较分析、资产更换计划预算分析、备品备件储备量分析等指导企业各项业务价值分析。
(三)培养资产管理复合型人才
资产管理人员是资产目录使用者关键人员,资产管理员作为接触资产的第一人,是否将现场设备形成完整资产,资产成本信息能否正确归集,是否准确建立资产与设备对应关系,需要资产管理人员不僅熟悉生产设备知识,还要掌握资产目录和一定的财务知识,能够准确完成资产各项信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06.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35-65
[2]刘代仕.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J].福建电力财会与审计,2015,0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