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规定,必修课程的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要达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一目标。《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在古诗文阅读中明确提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要求。
由此可见,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落脚点就是文言文翻译。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已初步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不过,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理解不很清晰,缺乏句法概念。就文言文的学习来讲基本上是背诵识记。显然,这样的学法无法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如何让学生找到学会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从而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致力于文言文教学的摸索,总结出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式的文言文翻译法。实践证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还是文句翻译。“翻译”就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牛鼻子”。
“一个中心”,简言之就是动词中心。申晓龙教授在《汉语人文精神论》提到,“据我们抽样统计:上古汉语动词句占71.71%,名词句占20.67%”,这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以动词为中心的。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首先要抓住文句中的动词,然后找着这个动作是谁发出的,这个动作指向什么,这个动作受到什么的修饰或限制,从而理清句子的文脉,打通句子的文意。比如:“空自苦无人之地”(《苏武传》)句中“苦”显然是动词“受苦”,谁受苦,即前文的“子卿”;如何受苦,“空自”即自己白白地;在哪受苦,“无人之地”即荒无人烟的地方。另外,以“动词中心”为抓手,就能准确地理解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及其使动用法。
“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气和语序。
关于语气,张世禄先生认为,汉语句子的根本性质及其所以成立的要素不是结构形式的问题,而是语气。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广义的语气包括语义和语势。所谓语义,指正和反、定与不定、虚和实等等的区别。所谓语势,指说话的轻或重、缓或急。语气本质上来说是句子表达功能的标志,这一特点在文言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现代汉语谈到语气一般是表示陳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不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承载这一语法功能的通常是虚词,只不过古代汉语虚词的语法功能更加多样化。清代袁仁林《虚字说》里说:“……此无从以实词见也,则有虚字托之,而其声如闻,其意自见,故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文章的抑扬顿挫,气韵的顺畅与否,情感的抒发都与虚词的运用有关。文言文中虚词出现的频率高,而且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法位置上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清代学者刘淇《助字辩略序》认为,“构文之道,不过虚字实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这段话点明了作文时安排虚词的重要,同样也说明掌握虚词的重要。所以,将文言文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先把虚词处理好。
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许多高中文言文翻译教辅材料,包括教材的课下注释以及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上的译文常常忽略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或语焉不详。清代袁仁林《虚字说》解释“乎”“与”“耶”三个虚词,分辨其不同作用:乎字气足,与字气嫩,耶字气更柔婉。一则实疑未定者,一则谦退带疑者,一则无疑托语者。如此解释,可以说精要极了。虽说我们无法达到这个程度,但必须弄清楚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比如《烛之武退秦师》“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高中文言文详解与阅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翻译是:“我没有能够及早重用您,现在形势危急而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很不利啊!”笔者以为,把“是寡人之过也”译成“这是我的过错”,从高考得分这个角度来说不能算错,然而如果从理解文言文这一角度来说翻译得还欠火候。这样的翻译忽略了句中的“也”,稍加斟酌,不难理解,“也”表达出说话者一种愧疚感,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当加上“啊”。再者,“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译文——“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很不利啊!”欠缺在于没有把说话者言辞当中那份坚定决绝的语气表现出来。如果在译文中加上“一定”或“肯定”一次,就会体现出说话者话中有话绵里藏针的语言风格,很有意味。柳宗元在《复杜温夫书》里把虚词表达的辞气即语气分为传信和传疑,他指出,所谓乎、与、耶、哉夫者,疑词也;矣、耳、焉、也者,决词也。可见古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十分重视虚词的运用。因此我们在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时要认真体味虚词的语气作用。
关于语序,我们知道汉语语法最大的特点是重语序。语序也就是词的顺序,即句子中各个成分排列的先后顺序。古今汉语在语序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立足于现代汉语的语序反观文言文的语序,主要的差别有这样几种情况: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宾语前置,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充当宾语的代词或名词提到了动词谓语的前面。有时候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部分肯定句也把宾语提前,通常使用“唯(惟)……是……”句式。
定语后置,一般情况有两种模式:一是名词(中心词) 之 形容词(修饰词作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中“利”和“强”就是后置的定语成分;二是名词(中心词) 动词 者,“动词 者”就是起修饰作用的定语结构,通常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前者的“之”和后者的“者”常被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
状语后置,在文言文里并不是所有的状语成分都放在了动词谓语的后面,只有介宾短语作状语才后置。有时介词被省略掉。这里不再赘述。
因此,理解和翻译时要注意上述几种特殊句式,把它们按照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要求调整过来。
[作者通联:山东青岛开发区致远中学]
由此可见,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落脚点就是文言文翻译。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已初步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不过,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理解不很清晰,缺乏句法概念。就文言文的学习来讲基本上是背诵识记。显然,这样的学法无法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如何让学生找到学会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从而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致力于文言文教学的摸索,总结出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式的文言文翻译法。实践证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还是文句翻译。“翻译”就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牛鼻子”。
“一个中心”,简言之就是动词中心。申晓龙教授在《汉语人文精神论》提到,“据我们抽样统计:上古汉语动词句占71.71%,名词句占20.67%”,这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以动词为中心的。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首先要抓住文句中的动词,然后找着这个动作是谁发出的,这个动作指向什么,这个动作受到什么的修饰或限制,从而理清句子的文脉,打通句子的文意。比如:“空自苦无人之地”(《苏武传》)句中“苦”显然是动词“受苦”,谁受苦,即前文的“子卿”;如何受苦,“空自”即自己白白地;在哪受苦,“无人之地”即荒无人烟的地方。另外,以“动词中心”为抓手,就能准确地理解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及其使动用法。
“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气和语序。
关于语气,张世禄先生认为,汉语句子的根本性质及其所以成立的要素不是结构形式的问题,而是语气。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广义的语气包括语义和语势。所谓语义,指正和反、定与不定、虚和实等等的区别。所谓语势,指说话的轻或重、缓或急。语气本质上来说是句子表达功能的标志,这一特点在文言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现代汉语谈到语气一般是表示陳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不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承载这一语法功能的通常是虚词,只不过古代汉语虚词的语法功能更加多样化。清代袁仁林《虚字说》里说:“……此无从以实词见也,则有虚字托之,而其声如闻,其意自见,故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文章的抑扬顿挫,气韵的顺畅与否,情感的抒发都与虚词的运用有关。文言文中虚词出现的频率高,而且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法位置上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清代学者刘淇《助字辩略序》认为,“构文之道,不过虚字实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这段话点明了作文时安排虚词的重要,同样也说明掌握虚词的重要。所以,将文言文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先把虚词处理好。
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许多高中文言文翻译教辅材料,包括教材的课下注释以及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上的译文常常忽略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或语焉不详。清代袁仁林《虚字说》解释“乎”“与”“耶”三个虚词,分辨其不同作用:乎字气足,与字气嫩,耶字气更柔婉。一则实疑未定者,一则谦退带疑者,一则无疑托语者。如此解释,可以说精要极了。虽说我们无法达到这个程度,但必须弄清楚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比如《烛之武退秦师》“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高中文言文详解与阅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翻译是:“我没有能够及早重用您,现在形势危急而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很不利啊!”笔者以为,把“是寡人之过也”译成“这是我的过错”,从高考得分这个角度来说不能算错,然而如果从理解文言文这一角度来说翻译得还欠火候。这样的翻译忽略了句中的“也”,稍加斟酌,不难理解,“也”表达出说话者一种愧疚感,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当加上“啊”。再者,“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译文——“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很不利啊!”欠缺在于没有把说话者言辞当中那份坚定决绝的语气表现出来。如果在译文中加上“一定”或“肯定”一次,就会体现出说话者话中有话绵里藏针的语言风格,很有意味。柳宗元在《复杜温夫书》里把虚词表达的辞气即语气分为传信和传疑,他指出,所谓乎、与、耶、哉夫者,疑词也;矣、耳、焉、也者,决词也。可见古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十分重视虚词的运用。因此我们在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时要认真体味虚词的语气作用。
关于语序,我们知道汉语语法最大的特点是重语序。语序也就是词的顺序,即句子中各个成分排列的先后顺序。古今汉语在语序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立足于现代汉语的语序反观文言文的语序,主要的差别有这样几种情况: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宾语前置,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充当宾语的代词或名词提到了动词谓语的前面。有时候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部分肯定句也把宾语提前,通常使用“唯(惟)……是……”句式。
定语后置,一般情况有两种模式:一是名词(中心词) 之 形容词(修饰词作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中“利”和“强”就是后置的定语成分;二是名词(中心词) 动词 者,“动词 者”就是起修饰作用的定语结构,通常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前者的“之”和后者的“者”常被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
状语后置,在文言文里并不是所有的状语成分都放在了动词谓语的后面,只有介宾短语作状语才后置。有时介词被省略掉。这里不再赘述。
因此,理解和翻译时要注意上述几种特殊句式,把它们按照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要求调整过来。
[作者通联:山东青岛开发区致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