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梯度上土壤不同组分氮特征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土壤不同组分氮素分布特征及稳定性。【方法】在川西高原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高度3 900、4 080、4 200 m处进行土壤采样,采用物理-化学分级法分析了不同氮组分特征。【结果】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有机氮主要集中在粗粒级组分中(≥0.02 mm),同一海拔下粒径越大有机氮含量越高,相同粒径下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主要以活性高的颗粒态有机氮形式存在,占比均高于94.08%;土壤矿物结合态氮占比低于土壤总有机氮1.47%,腐殖质(胡敏素)氮含量为主
其他文献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四川盐源县花椒生长发育的主导气象因子。结合产区气候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确定了种植区划。结果表明:(1)盐源县花椒基本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温12~13.5℃,最热月均温17.5~21℃,最冷月均温3~6.5℃,降雨量850~1100 mm,年日照时数2250~2600 h;(2)盐源花椒(正路椒)适宜海拔范围为2100~2700 m之间,最适海拔为2200~2550 m;(3)进行种植区划,将全县划分为花椒种植气候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目的】研究县域尺度下不同时序茶园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及适宜粒度范围对揭示茶园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2002—2018年雅安市名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从斑块类型水平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在10~300 m内的粒度效应确定适宜粒度范围,结合景观面积损失模型确定雅安市名山区茶园景观演变的最佳粒度。【结果】不同景观指数均表现出一定的尺度依赖性,对粒度变化存在高敏感度、中敏感度和
流式细胞术(FCM)以单个细胞为检测单位,具有快速、客观、重复性高、灵敏、高效等优点,在贝类血细胞分类和功能、病理学、生态毒理学以及DNA含量和倍性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FCM在贝类血细胞的上述研究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