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电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它将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教学理念。此种方法引入到计算机实验课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实验教学;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而设计的教学模式[1]。它把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实际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应用在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创设任务,让学生带着特定任务自主探索问题,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
  1.引言
  计算机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发掘学生较大的潜能,从而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
  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提出
  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3]。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新方法。根据这种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教师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教师把新知识的传授隐含于每一个实际的任务中,强调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学习和未来实际工作中有意义的“实际任务”情境中去,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方法,目前很多课程已经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积极主动对学习资源的应用,共同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互动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4]。它将以往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了以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新理念;从而将再现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模式,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创建“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真实性,能够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更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通过对美国教育家杜威等提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进一步理解,而我认为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新方法,就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些具体的实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实际任务,掌握教学新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的发展空间, 更好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传统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的弊端
  3.1 “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知识
  “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作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把学生看作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5]。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致使学生在思想上也不够重视,学生普遍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进入大学虽然有很多独立的实践课程,但上实践课时,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形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缺少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学生都习惯于机械地按照实践讲义,照方取药。不能主动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测量分析和研究,完成对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往往是动手不动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上的优势。如何在实践教学实践中,转变学生对实践可态度,使学生从实践中真正培养科学实践方法和实践技能,是深化实践教学的重点。任务驱动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传统的“先理论再实践”实验教学模式使计算机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分离,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6]。
  3.3 校内实验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内容脱节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仍然仅限于课本上的上机操作,学生没有进入社会实际角色中,因此不清楚当前社会对计算机课程真正需要掌握哪些必备的知识,对社会实际业务处理缺乏直观了解。
  4.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优点
  经过多年的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后发现,实施任务式驱动式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互动效果较好。任务驱动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5.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实施
  5.1 强调任务的可操作性
  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大部分在实验室进行。而现在许多院校由于条件限制,实验设备简陋,导致任务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在对任务进行设计之初,教师除对相关的实验室有一定的考虑外,还要考虑可供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是否齐备等,以便于对任务的实施进行掌控。   5.2 设计任务的原则
  任务的选择不是随意的,需要熟悉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分清教学重点及难点,再结合实践,自主研发设计满足教学要求的任务。为了做好任务准备,可遵循以下设计原则[7]:
  (1)针对性强先将教学总目标分成多个小的学习目标,再将学习模块细化成若干个容易掌握的具体任务,通过完成这些针对性强的小任务来最终完成综合设计任务。
  (2)可操作性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只有学生亲自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
  (3)简单易懂分解后的任务应简单易懂,容易实践,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轻松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4)具有一定扩展性在任务实现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来扩展任务,深入挖掘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5.3 精心设计任务
  教师编排合理的实际任务对学生就是一个兴趣,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任务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设计和编排任务非常关键,必须具有趣味性、难易适中并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设计编排任务时要尽量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出发,例如大学生毕业时毕业论文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学习Word中,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份毕业论文的排版样本,同时提供一份未排版完成的毕业论文,让学生自己按照排版的要求完成排版工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够调动起来,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行动起来进行到任务中去。设计任务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指导,展示情景和样本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某个工具或软件能够实现的功能, 通过让学生直观而真切地感受具体的任务实例,能够使学生头脑里分散的知识点表象形成一个个相对具体的知识结构, 通过这种情境,学生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的隐含在相应的实际任务中, 使学生更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掌握任务包含的知识点[8]。
  5.4 自主实践任务
  通过在创设的情境下完成任务,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实际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去面临一个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任务。不要害怕学生理解不了课本的教学内容,如果就算理解不了,也应该尽量让他们去尝试。当然,关键的操作步骤可以强调,否则学生如果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畏难的心理,对任务的完成产生负面的影响。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只起着引导作用。因此,要注意观察学生和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地和大胆地去完成实际任务。学生可以探讨完成实际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引起对先前知识的进一步回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都有着各自的不同方法。多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和沟通后,可以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并作出分析和比较,这样会大大的开阔学生的思路[9]。整个课堂倡导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朋友关系。随着实际任务的完成,学生会在成就感中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5.5 重视任务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价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并不单单是一个任务布置与完成的简单过程,师生们应该做好课堂的阶段性总结,在每个任务的布置与完成之后,应该回顾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10]。首先可以让学生每一组派代表对他们这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自我剖析;然后由老师对各组在总结中提出的共同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分析原因,总结同学们出现问题的情况,并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提高掌握知识的目的。
  6.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它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也必将面临众多的新问题,如何构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体系结构和模型仍然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总结研究。我们相信通过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一定会被有效地运用于高校课程教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李兴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研究[J].职业教育,2012(3).
  [2]许雪康.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
  [3]徐兵,张南宾. 大学计算机基础任务驱动式实验教程[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陈小阳,骆竹梅.基于任务驱动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2012(3):42.
  [5]梁红.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原则[J].广西教育,2007(Z5).
  [6]向生.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FP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9).
  [7]王延平.试论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J].职业技术,2009(05).
  [8]王晓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1).
  [9]张永志.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
  [10]徐兵,胡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3(03).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教改项目(NO:JG120656)。
  作者简介:徐兵(1976—),男,重庆人,硕士,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PCR方法分别从载体pchN-CAT-Bar和Psk51中分离得到编码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bar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gfp,并在bar基因前段连接T7 leader sequence/5′-UTR和T7 10 N-ter
为了探索氧化应激活性中间产物丙二醛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经丙二醛处理后,在第4、7、14、21 d分别提取等份细胞进行碱性磷酸
目的无镁诱导体外培养神经元(neurons,N)放电,研究放电后N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共培养体系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改变并分析其主要来源。方法以纯化的胎鼠海马N和新
【摘要】计算机发展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如果单独说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类容就太多了,不可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也不可能很详细的去讲解里面的内容,只能是讲一讲比较“粗糙”的东西。  【关键词】计算机;自动化;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21世纪的现在,它的发展和更新速度不需要多说,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计算机技术就像人体“器官”一样。已经成为人体一部分,不可分割和分离。我们只有把两者很好的利用起来
通过改良PCR介导的定点诱变技术,经济且高效地对ApoM基因-778位点进行定点诱变,并运用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其启动子活性的变化,探讨ApoM基因-778位点在ApoM基因启动子区域的
【摘要】近年来中职生的素质整体下降,学生自律能力较差,而中等职业教育是给企业培养具有一定职业习惯、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行为习惯更是毕业后能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关键,因而在数控实训课程中,除了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训以外,更对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加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以便让他们更迅速的融入到企业中。笔者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尝试采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来加强学生的
目的 2008年中国小儿血液病协作组制定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诊疗建议CCLGALL 08方案,本研究旨在评估08方案治疗儿童ALL的相关毒副作用。方法 114例新诊断的ALL患儿采
应用α珠蛋白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α珠蛋白基因簇中的α<sub>1</sub>和α<sub>2</sub>基因片段,与所做的2例 Hb Bart’s水肿胎儿综合征和1例已做
CO2激光热凝固配合He-Ne激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5例方勇(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科南宁530021)我科1993~1995年采用CO2激光热凝固配合He-Ne激光扩束照射治疗曾采用各种中西医方法治疗无效的妇女外阴白色病变
为了提高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进行了论述,体现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