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有人说,师爱的本质与火相同,在特定的地方燃烧,绵长不止,不同的颜色,就会有不同的温度。
想起初入校园,第一天,面对乱哄哄的五十几个孩子,听着自己的声音犹如暴风雨中的小舟被淹没在海浪之中,手足无措,无可奈何,此种感觉萦绕心头。于是,“养成习惯”“学会交流”,两个看似简单的词,花去了我太多心血,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珍贵的,需要我们真心相待。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懂得,学会爱学生是何等重要,这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一种为人师的使命感。
一、细腻的爱
爱有时就要像那明澈的橙色之火,需要燃得温暖、燃得细腻。
“老师,他们天天打我、骂我。”“老师,上次妈妈还说我可以去死了。”“老师,我不想回家了。”这个孩子和我并排坐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桌上都是一团一团的餐巾纸。我看着他的眼睛,眼泪似乎止不住,就这样一直流着。他那无法张开的左手和右手一起,边哭边说,边把餐巾纸托起来放到脸上。就这样,他说我听,四十多分钟,他一直将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讲。
这个孩子幼时经历过一场严重的事故,活下来是上天的恩赐。也许因为这段经历留下的创伤,他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和行为。两年来,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每当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就有过激的行为,不要说班中的同学,就连我们几位老师也未能幸免。那天中午,他和同学争执,动了手,后来还打了劝架的老师。陪读的妈妈严厉地批评他,他针锋相对,妈妈愤怒之下把他拉倒在地,他大声叫着。我劝走了他的妈妈,请她好好冷静,然后和数学老师把他从地上扶起来,因为他一直就躺在那里,然后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我觉得有必要给这个孩子找一个发泄的出口,因此我没有说起刚才发生的事情,抱了抱他,然后问他:“告诉老师,你有什么不开心?”没想到,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不停地说,说了很长的时间。哭过了之后,他居然对我说:“老师,我去把这个丢一下。”说完,抓起桌上的餐巾纸去扔了。回来的时候,我告诉他:“哭过我们会更坚强。不过,你想想是不是该和老师同学道个歉?你自己想想,想好了,我陪你一起去吧。”我想这个孩子平时的过激行为,很多时候可以说是一种情绪的另类表达。他的经历使得他在入学的开始就没有办法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在学业等方面享受到的成就感少之又少,但不代表他不在乎。我就时常帮他创造一些成就感,平时经常让他为我做点事情,发作业本、做值日等,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我就叫他做。他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家有时会抱怨,说老师怎么老让我发作业本?其实,我知道他心里挺开心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充满希望,虽然他成长得慢,但只要耐心,他终会长大。
二、冷静的爱
爱有时就像那蓝的如海洋一般颜色的火,需要燃得冷静、燃得深沉。
他一个人站在那里,用倔强和周围的孩子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一次班级朗诵排练上,小周这个孩子让我意外了。我们再练两遍就可以结束,家长已经陆续来接孩子了。当小周妈妈的身影出现的时候,小周不淡定了,倒数第二遍练习,显得有点随意,他的眼神也时不时地瞟向门口,好几个动作错了。轮到他领诵的时候,他在发呆,旁边的女孩子叫了他,他才反应过来。于是,我对他说:“小周,你要专心点。”本以为这是不重的一句话。没想到,最后一次排练的时候,排队了他就是在原地没有挪动位置,他妈妈叫了他好几次,他也不动,只是冷冷地看着我。我明白了:从没有大声说过他,今天他觉得在这么多爸爸妈妈面前伤自尊了。我叫了一次之后,再没有去叫他,而是和孩子准备再来一遍。这时一个家长突然说:“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我对那位家长说:“他需要准备一下。”
我们开始了,他留意着,他一直看着我们。轮到他的时候,我用手示意他,他突然开始朗诵,很认真。那个时候,在他的眼中,我突然读出了很多的东西:“骄傲”“宽容后的快乐”,而且对他来说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感激。
第二天,收到了一张图画。画下了事情的经过,我被塑造成两个圆圈和几根线条的结合体。最后是一颗大大的心里,里面有两个人。不是永结同心,这是在说我们和好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会比惩罚更加热烈。”这句话我很赞同,可是那些一直习惯于在镁光灯下的小宠儿更需要的是适度的冷、适度的忽视,让他们学会真正的自尊,以及尊重他人。
三、无声的爱
爱有时就像那红色的火,跳动、热烈,随意就能感觉到它的灼热。
一次大课间,太阳出来了,有点暖,有点温。我和孩子们一起跳长绳,两个女生正在抢着甩绳子,真是甚感欣慰,我终于可以“退休”,不用甩绳子了,揉揉还有点发酸的手臂,我跑进队伍里,拉了个孩子,和他一下子跳进了长绳里。我们大家尽情地跳,带绳子跳、捡绳子跳等。叽叽喳喳,评头论足,几乎所有的人随着我的加入,打开了话匣子,这正是此目的所在。
因为对我来说,做班主任最大的谜,就是孩子的内心。平时除了上课,其实很少能有多余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尤其是一些特别沉默的孩子,“金口难开”。如何亲近他们,或者给他们与我交流的机会呢?
于是,我就想了这个办法,在一起运动中增加交流的机会。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利用大课间教会每个孩子跳长绳,规定每个孩子都要参加,手把手地教。那些特别沉默的孩子“遭了殃”,听着他们在跳绳的时候无意识发出的“啊”“呀”“绊住了”“跳过了”“老师也会跳呀!”,我的心里特高兴,随之收获的是运动会团体比赛的第一名。
每个人都渴望交流,即使是最沉默的孩子,他们缺乏的是交流的胆量,我们就要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
好好相处是一种爱,我们要时刻记住爱的责任,负责任地爱,因为永远都不可能有背离责任的自由。唯有心安,才是自在。
想起初入校园,第一天,面对乱哄哄的五十几个孩子,听着自己的声音犹如暴风雨中的小舟被淹没在海浪之中,手足无措,无可奈何,此种感觉萦绕心头。于是,“养成习惯”“学会交流”,两个看似简单的词,花去了我太多心血,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珍贵的,需要我们真心相待。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懂得,学会爱学生是何等重要,这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一种为人师的使命感。
一、细腻的爱
爱有时就要像那明澈的橙色之火,需要燃得温暖、燃得细腻。
“老师,他们天天打我、骂我。”“老师,上次妈妈还说我可以去死了。”“老师,我不想回家了。”这个孩子和我并排坐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桌上都是一团一团的餐巾纸。我看着他的眼睛,眼泪似乎止不住,就这样一直流着。他那无法张开的左手和右手一起,边哭边说,边把餐巾纸托起来放到脸上。就这样,他说我听,四十多分钟,他一直将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讲。
这个孩子幼时经历过一场严重的事故,活下来是上天的恩赐。也许因为这段经历留下的创伤,他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和行为。两年来,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每当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就有过激的行为,不要说班中的同学,就连我们几位老师也未能幸免。那天中午,他和同学争执,动了手,后来还打了劝架的老师。陪读的妈妈严厉地批评他,他针锋相对,妈妈愤怒之下把他拉倒在地,他大声叫着。我劝走了他的妈妈,请她好好冷静,然后和数学老师把他从地上扶起来,因为他一直就躺在那里,然后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我觉得有必要给这个孩子找一个发泄的出口,因此我没有说起刚才发生的事情,抱了抱他,然后问他:“告诉老师,你有什么不开心?”没想到,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不停地说,说了很长的时间。哭过了之后,他居然对我说:“老师,我去把这个丢一下。”说完,抓起桌上的餐巾纸去扔了。回来的时候,我告诉他:“哭过我们会更坚强。不过,你想想是不是该和老师同学道个歉?你自己想想,想好了,我陪你一起去吧。”我想这个孩子平时的过激行为,很多时候可以说是一种情绪的另类表达。他的经历使得他在入学的开始就没有办法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在学业等方面享受到的成就感少之又少,但不代表他不在乎。我就时常帮他创造一些成就感,平时经常让他为我做点事情,发作业本、做值日等,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我就叫他做。他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家有时会抱怨,说老师怎么老让我发作业本?其实,我知道他心里挺开心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充满希望,虽然他成长得慢,但只要耐心,他终会长大。
二、冷静的爱
爱有时就像那蓝的如海洋一般颜色的火,需要燃得冷静、燃得深沉。
他一个人站在那里,用倔强和周围的孩子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一次班级朗诵排练上,小周这个孩子让我意外了。我们再练两遍就可以结束,家长已经陆续来接孩子了。当小周妈妈的身影出现的时候,小周不淡定了,倒数第二遍练习,显得有点随意,他的眼神也时不时地瞟向门口,好几个动作错了。轮到他领诵的时候,他在发呆,旁边的女孩子叫了他,他才反应过来。于是,我对他说:“小周,你要专心点。”本以为这是不重的一句话。没想到,最后一次排练的时候,排队了他就是在原地没有挪动位置,他妈妈叫了他好几次,他也不动,只是冷冷地看着我。我明白了:从没有大声说过他,今天他觉得在这么多爸爸妈妈面前伤自尊了。我叫了一次之后,再没有去叫他,而是和孩子准备再来一遍。这时一个家长突然说:“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我对那位家长说:“他需要准备一下。”
我们开始了,他留意着,他一直看着我们。轮到他的时候,我用手示意他,他突然开始朗诵,很认真。那个时候,在他的眼中,我突然读出了很多的东西:“骄傲”“宽容后的快乐”,而且对他来说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感激。
第二天,收到了一张图画。画下了事情的经过,我被塑造成两个圆圈和几根线条的结合体。最后是一颗大大的心里,里面有两个人。不是永结同心,这是在说我们和好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会比惩罚更加热烈。”这句话我很赞同,可是那些一直习惯于在镁光灯下的小宠儿更需要的是适度的冷、适度的忽视,让他们学会真正的自尊,以及尊重他人。
三、无声的爱
爱有时就像那红色的火,跳动、热烈,随意就能感觉到它的灼热。
一次大课间,太阳出来了,有点暖,有点温。我和孩子们一起跳长绳,两个女生正在抢着甩绳子,真是甚感欣慰,我终于可以“退休”,不用甩绳子了,揉揉还有点发酸的手臂,我跑进队伍里,拉了个孩子,和他一下子跳进了长绳里。我们大家尽情地跳,带绳子跳、捡绳子跳等。叽叽喳喳,评头论足,几乎所有的人随着我的加入,打开了话匣子,这正是此目的所在。
因为对我来说,做班主任最大的谜,就是孩子的内心。平时除了上课,其实很少能有多余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尤其是一些特别沉默的孩子,“金口难开”。如何亲近他们,或者给他们与我交流的机会呢?
于是,我就想了这个办法,在一起运动中增加交流的机会。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利用大课间教会每个孩子跳长绳,规定每个孩子都要参加,手把手地教。那些特别沉默的孩子“遭了殃”,听着他们在跳绳的时候无意识发出的“啊”“呀”“绊住了”“跳过了”“老师也会跳呀!”,我的心里特高兴,随之收获的是运动会团体比赛的第一名。
每个人都渴望交流,即使是最沉默的孩子,他们缺乏的是交流的胆量,我们就要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
好好相处是一种爱,我们要时刻记住爱的责任,负责任地爱,因为永远都不可能有背离责任的自由。唯有心安,才是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