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善于在课文中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文意,一直是语文人致力在做的事情。对杨绛的《老王》这样一篇经典的课文,无疑需要熟读精思,立足学情,并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去感受文章意蕴才是正道。
【关键词】《老王》;学生疑惑;关键语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69-02
一、聚焦学情,从生出发
大家们对这样一篇经典文章的思考架构和上课实践俨然已经到达了一个制高点,它像一座座灯塔,在给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笔者以光亮和鼓励。在大家的引领下,笔者期望课程有一点原生态的语文样子。反观前几次的教学设计,教学的重难点都没有直击核心,聚点在老王的“苦”和善以及作者的善良。现在看来,感觉就是浮在浅层,没有沉入文本细细咂摸,体会
深意[1]。
因此,在上课前,多次反复地进行文本细读,更让学生通过齐读、自由读、听读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阅读困惑,用黑板板书对这些问题呈现,希求从学生学情出发,通过这堂课的阅读思考交流,使满黑板的疑惑能迎刃而解,让学生的这些真实的阅读困惑得到释疑。学生提的问题很多也很好,梳理如下:
文章最后一段中为什么说“但不知为什么,没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文章最后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该怎么理解?
第二自然段第一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有何深意?
从第六自然的第一句“‘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在文革中,作者的处境如何?
第四自然段最后当我“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为什么要说“住那儿多年了”?
第六自然段段最后一句“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怎么理解?
老王生病时,为何他来我家却不是我去看他?
第十五自然段“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怎么理解?
第六自然段“我”为什么不敢乘三轮?
第十一自然段“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第十二自然段老王的回答是“我不吃”?
第十六自然段“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如何理解?
……
可见,对这样一篇经典课文,学生读后的真实疑惑很多,我也大致把学生的阅读疑惑分了类,一类是通过文本细读,直击文章核心提出的疑惑,绝大部分的学生提问都属于这一类,提到了点子上;一类是个别学生对文中个别非重点语句的理解有困难,这和文章背景有关,这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关,这也和文章核心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这对深入理解文章有辅助作用。可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献疑能力是值得期待的,千万不要小觑甚至忽视学生,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如果没有从学生真实学情入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学生就只有在老师为主体的课堂中人云亦云,可能迷失自我的真阅读体验,没有自己真正的思考与收获,那么这样一篇经典课文的学习价值,也就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形成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是课堂的要求,一定是以学生为先,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导、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活动”,让其思维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得到碰撞,以期一课一得,实实在在地学语文。
二、聚焦文本,抓关键句
要带领学生去主动解决满黑板的困惑,碎问碎答的机械化死板式教学方式早已被抛弃,就本文而言,如何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关,这并不难。正如一个学生提出的困惑“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个学生很会阅读。对这样重要的关键句,我们就从此入手,紧紧围绕它做文章。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心句的基础上,沉入文本细读,“看不幸的人是何其不幸”。概括总结为身体苦,弯腰曲背,瞎眼残年;生活苦,塌败小屋,三轮为生;精神苦,孤独无依,备受歧视[2]。沉入文本再次细读“作者一家是怎么帮助他的”,概括提取信息为坐他的车,送他鱼肝油,付他报酬,询问他的生活处境。沉入文本反观老王又是“怎么对待作者一家的”;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临死前送来鸡蛋和香油。
由此聚焦品读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这个重要事件。重点品读老王的外貌描写,“我”和老王之间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以及最后“我”和老李的对话。在这样细品细读的基础上,我们终于体会到底层苦难的老王是把“我”当作了亲人一样的关心和照顾,而“我”却只把他当熟人,没有从内心有过对他亲人般的真正关心和照顾。顺势牵引“文革”资料,搭建支架,可知作者也不是幸运的人,当时也过着非人的生活,但作者却说“从文化大革命的苦难中走过来的我,是带着严肃的自省精神在审视当年的自己,深深忏悔自己当年在精神上对老王的冷漠”[3],进而可以体会作者“愧怍”的深沉情感,感知作者悲天悯人的反省精神,更见其深刻的人格光芒。
三、回归学生,迎刃而解
在课堂中,学生时而激动,时而深沉,时而专注,时而灵动。这好似是一次“争鸣”,所有人都全情投入,动脑思考,认真交流,最后由学生来引领大家对课前黑板上的疑惑进行反顾释疑,课前的诸多问题至此学生已迎刃而解,课堂交互性非常好,学生也是满载
而归[4]。
这堂课上完了,有很多课堂生成的问题值得我去反思,去推敲,去调整,去修改。希望通过更大的努力,让每节语文课都盛着满满的语文味道,让学生在语文的盛宴中吃好。
【参考文献】
[1]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莫家泉.語文教学中的一线串珠法——以教学《老山界》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6(29).
[4]孙静.真问题 真思维 真语文——以陈剑锋老师教学《老王》《台阶》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1).
【关键词】《老王》;学生疑惑;关键语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69-02
一、聚焦学情,从生出发
大家们对这样一篇经典文章的思考架构和上课实践俨然已经到达了一个制高点,它像一座座灯塔,在给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笔者以光亮和鼓励。在大家的引领下,笔者期望课程有一点原生态的语文样子。反观前几次的教学设计,教学的重难点都没有直击核心,聚点在老王的“苦”和善以及作者的善良。现在看来,感觉就是浮在浅层,没有沉入文本细细咂摸,体会
深意[1]。
因此,在上课前,多次反复地进行文本细读,更让学生通过齐读、自由读、听读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阅读困惑,用黑板板书对这些问题呈现,希求从学生学情出发,通过这堂课的阅读思考交流,使满黑板的疑惑能迎刃而解,让学生的这些真实的阅读困惑得到释疑。学生提的问题很多也很好,梳理如下:
文章最后一段中为什么说“但不知为什么,没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文章最后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该怎么理解?
第二自然段第一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有何深意?
从第六自然的第一句“‘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在文革中,作者的处境如何?
第四自然段最后当我“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为什么要说“住那儿多年了”?
第六自然段段最后一句“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怎么理解?
老王生病时,为何他来我家却不是我去看他?
第十五自然段“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怎么理解?
第六自然段“我”为什么不敢乘三轮?
第十一自然段“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第十二自然段老王的回答是“我不吃”?
第十六自然段“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如何理解?
……
可见,对这样一篇经典课文,学生读后的真实疑惑很多,我也大致把学生的阅读疑惑分了类,一类是通过文本细读,直击文章核心提出的疑惑,绝大部分的学生提问都属于这一类,提到了点子上;一类是个别学生对文中个别非重点语句的理解有困难,这和文章背景有关,这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关,这也和文章核心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这对深入理解文章有辅助作用。可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献疑能力是值得期待的,千万不要小觑甚至忽视学生,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如果没有从学生真实学情入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学生就只有在老师为主体的课堂中人云亦云,可能迷失自我的真阅读体验,没有自己真正的思考与收获,那么这样一篇经典课文的学习价值,也就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形成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是课堂的要求,一定是以学生为先,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导、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活动”,让其思维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得到碰撞,以期一课一得,实实在在地学语文。
二、聚焦文本,抓关键句
要带领学生去主动解决满黑板的困惑,碎问碎答的机械化死板式教学方式早已被抛弃,就本文而言,如何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关,这并不难。正如一个学生提出的困惑“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个学生很会阅读。对这样重要的关键句,我们就从此入手,紧紧围绕它做文章。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心句的基础上,沉入文本细读,“看不幸的人是何其不幸”。概括总结为身体苦,弯腰曲背,瞎眼残年;生活苦,塌败小屋,三轮为生;精神苦,孤独无依,备受歧视[2]。沉入文本再次细读“作者一家是怎么帮助他的”,概括提取信息为坐他的车,送他鱼肝油,付他报酬,询问他的生活处境。沉入文本反观老王又是“怎么对待作者一家的”;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临死前送来鸡蛋和香油。
由此聚焦品读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这个重要事件。重点品读老王的外貌描写,“我”和老王之间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以及最后“我”和老李的对话。在这样细品细读的基础上,我们终于体会到底层苦难的老王是把“我”当作了亲人一样的关心和照顾,而“我”却只把他当熟人,没有从内心有过对他亲人般的真正关心和照顾。顺势牵引“文革”资料,搭建支架,可知作者也不是幸运的人,当时也过着非人的生活,但作者却说“从文化大革命的苦难中走过来的我,是带着严肃的自省精神在审视当年的自己,深深忏悔自己当年在精神上对老王的冷漠”[3],进而可以体会作者“愧怍”的深沉情感,感知作者悲天悯人的反省精神,更见其深刻的人格光芒。
三、回归学生,迎刃而解
在课堂中,学生时而激动,时而深沉,时而专注,时而灵动。这好似是一次“争鸣”,所有人都全情投入,动脑思考,认真交流,最后由学生来引领大家对课前黑板上的疑惑进行反顾释疑,课前的诸多问题至此学生已迎刃而解,课堂交互性非常好,学生也是满载
而归[4]。
这堂课上完了,有很多课堂生成的问题值得我去反思,去推敲,去调整,去修改。希望通过更大的努力,让每节语文课都盛着满满的语文味道,让学生在语文的盛宴中吃好。
【参考文献】
[1]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莫家泉.語文教学中的一线串珠法——以教学《老山界》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6(29).
[4]孙静.真问题 真思维 真语文——以陈剑锋老师教学《老王》《台阶》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