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学校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和创造的活动
无论是认识文化、价值文化,还是审美文化,都毫无例外地要围绕学科和课程教学来展开,围绕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来展开。这既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也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专业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我国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是学生成才所必需的。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服务,是以文献为基础的。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原则”的第一条就是“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
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读者有效地利用。因此,图书馆馆藏建设必须以师生对文献的需要为导向,以完成特定高等院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和人格培养规格为导向。落实在图书馆具体工作中,表现为采访工作必须跟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变化和需求。为了满足学校多层次教育和多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全面扎实的知识建设的需要,为了满足高等院校丰富多彩的院校文化需要,馆藏建设必须有目标、有规划地进行,不仅要考虑热点、重点,同时还必须兼顾点与面、轻重与均衡。即使某些冷门图书,也要购进和收藏,使藏书结构更加完美、实用。
对于图书馆学的专业教材,从事文献采访工作的图书馆员要做到三个了解:①了解读者需求;②了解馆藏的历史、现状及藏书原则和规划;③了解出版发行等市场渠道。这三个了解,无一不与文化有着巨大的关联性。读者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下的读者,他们的阅读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从阅览氛围来说,图书馆的阅览环境本身就有陶情冶性的作用。
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校园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是校园中最活跃的一种,它包括学生的各种艺术、娱乐、体育、游戏活动。这些活动既陶冶学生的情感,又培养学生的才气,还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促使他们审美人生的形成。高校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活动中,无论是艺术创作、校园文学创作,还是歌舞演出等,除了人们社会经历中的积累外,都离不开图书馆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就一般情况而言,图书馆不仅收藏着综合性的工具书,也收藏着各种类型的专业性工具书,包括美的艺术、实用艺术或民俗艺术。同时,图书馆的文学艺术书籍又大都收藏的是名著、名画、名曲等经典性作品,更是审美活动的直接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书馆的审美文化活动资源对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闲品,而是有益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精神食粮。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来就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就是图书馆人员生存与生活的社会环境。在这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中,每个图书馆人员都不得不思考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应尽的义务。为师生提供满意的文献信息服务不仅是每一个图书馆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图书馆人员自我价值的根本所在。以切实尽心的服务意识和亲切可佳的服务态度为师生提供最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应落实到每一个图书馆人员自觉的行动中。
三、在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图书馆人员的变化来自于服务技能的强化和服务素养的不断提高
仅有一颗奉献读者、甘为人梯的真心还不足以做好图书馆工作,因为图书馆工作毕竟是一项有别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学术性劳动,它需要服务者以自己的智力活动为读者节省更多的搜索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时间。因此,服务技能的强化和服务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图书馆人员对图书馆业务工作和图书馆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来自于图书馆对服务的读者所处的特定学科领域知识背景的了解。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实践证明,后者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高等院校是我国的教学和科研机构,人类认识的历史成就和最新成果无一不在图书馆中反映出来。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老化不断加剧,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对图书馆人员自身的知识更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学生的阅览进行跟踪调查与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益,是图书馆成为学生“第二课堂”应采取的又一必要措施。这是因为,只有充分了解读者,才能更好地服务读者。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就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或学校生活的主体而言,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因此,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必然是广大的学生读者。了解学生读者的需要,做好学生阅览的跟踪调查,是图书馆的一项经常性、常规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做不好,图书馆的作用就必然发挥不好,既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又造成文献资源的浪费。
高等院校图书馆构成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它的不断进化与完善,必将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整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的文化资源,直接影响着各种类型校园文化的有效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的总体发展态势和质量水平,包括影响其他形式的校园文化现象。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图书馆人员关注的事,更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有文化内涵的高校图书馆,使之成为高校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无论是认识文化、价值文化,还是审美文化,都毫无例外地要围绕学科和课程教学来展开,围绕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来展开。这既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也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专业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我国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是学生成才所必需的。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服务,是以文献为基础的。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原则”的第一条就是“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
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读者有效地利用。因此,图书馆馆藏建设必须以师生对文献的需要为导向,以完成特定高等院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和人格培养规格为导向。落实在图书馆具体工作中,表现为采访工作必须跟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变化和需求。为了满足学校多层次教育和多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全面扎实的知识建设的需要,为了满足高等院校丰富多彩的院校文化需要,馆藏建设必须有目标、有规划地进行,不仅要考虑热点、重点,同时还必须兼顾点与面、轻重与均衡。即使某些冷门图书,也要购进和收藏,使藏书结构更加完美、实用。
对于图书馆学的专业教材,从事文献采访工作的图书馆员要做到三个了解:①了解读者需求;②了解馆藏的历史、现状及藏书原则和规划;③了解出版发行等市场渠道。这三个了解,无一不与文化有着巨大的关联性。读者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下的读者,他们的阅读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从阅览氛围来说,图书馆的阅览环境本身就有陶情冶性的作用。
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校园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是校园中最活跃的一种,它包括学生的各种艺术、娱乐、体育、游戏活动。这些活动既陶冶学生的情感,又培养学生的才气,还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促使他们审美人生的形成。高校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活动中,无论是艺术创作、校园文学创作,还是歌舞演出等,除了人们社会经历中的积累外,都离不开图书馆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就一般情况而言,图书馆不仅收藏着综合性的工具书,也收藏着各种类型的专业性工具书,包括美的艺术、实用艺术或民俗艺术。同时,图书馆的文学艺术书籍又大都收藏的是名著、名画、名曲等经典性作品,更是审美活动的直接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书馆的审美文化活动资源对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闲品,而是有益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精神食粮。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来就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就是图书馆人员生存与生活的社会环境。在这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中,每个图书馆人员都不得不思考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应尽的义务。为师生提供满意的文献信息服务不仅是每一个图书馆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图书馆人员自我价值的根本所在。以切实尽心的服务意识和亲切可佳的服务态度为师生提供最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应落实到每一个图书馆人员自觉的行动中。
三、在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图书馆人员的变化来自于服务技能的强化和服务素养的不断提高
仅有一颗奉献读者、甘为人梯的真心还不足以做好图书馆工作,因为图书馆工作毕竟是一项有别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学术性劳动,它需要服务者以自己的智力活动为读者节省更多的搜索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时间。因此,服务技能的强化和服务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图书馆人员对图书馆业务工作和图书馆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来自于图书馆对服务的读者所处的特定学科领域知识背景的了解。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实践证明,后者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高等院校是我国的教学和科研机构,人类认识的历史成就和最新成果无一不在图书馆中反映出来。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老化不断加剧,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对图书馆人员自身的知识更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学生的阅览进行跟踪调查与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益,是图书馆成为学生“第二课堂”应采取的又一必要措施。这是因为,只有充分了解读者,才能更好地服务读者。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就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或学校生活的主体而言,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因此,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必然是广大的学生读者。了解学生读者的需要,做好学生阅览的跟踪调查,是图书馆的一项经常性、常规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做不好,图书馆的作用就必然发挥不好,既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又造成文献资源的浪费。
高等院校图书馆构成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它的不断进化与完善,必将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整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的文化资源,直接影响着各种类型校园文化的有效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的总体发展态势和质量水平,包括影响其他形式的校园文化现象。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图书馆人员关注的事,更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有文化内涵的高校图书馆,使之成为高校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