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是这些年高考的热门考点,虽然难度不是太大,但在笔者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不少学生来说,有几个常见的思维障碍点.本文结合实例谈谈简单线性规划问题解法的优化的具体做法.
一、探讨简单线性规划问题解法的优化的意义
1.高中数学教学相关指导性文件对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考查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第36页、《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数学部分第61-62页和《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数学部分第142页关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作了如下三点说明:(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特别地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第37页中第5点和第6点作了说明和建议:第5点不等式有丰富的实际背景,是刻画区域的重要工具。刻画区域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本步骤,教学中可以从实际背景引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点线性规划是优化的具体模型之一。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借助几何直观解决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不必引入很多名词。
2.往年高考全国I卷关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考查一直是热门考点
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考察的难点分析及解法优化举例
极地参考查询多方面的资料知识,综合求证回答,从而间接地拓宽了大学生的认识范围,提高了其综合素质能力。
3.强化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
处于精力旺盛期的青年大学生,一方面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期待探索世界无尽的未知与奥秘;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充满迷茫与困惑,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来解答心中的疑问。而基础课的随堂反馈都是教师就授课内容提出的有关大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入自己的三观全面分析解答,这会极大地强化大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具体事件的科学判断能力。
四、优化基础课随堂反馈考核方法的策略
1.学生分组参与教师反馈内容的设定
根据最新的问卷调查,在高校基础课上采用随堂反馈考核方法,有超过60%的学生表明自己的疑问曾被教师及时回答,而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屑于解答自己的课堂困惑。对于现代教师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困惑的原因无外乎课堂时间有限,花太多时间解答问题必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或是学生众多,教师难以当堂依次进行解答。这两种原因看似合理,但对于那些问题得不到解答的学生来讲,基于大学生普遍的强烈自我意识,他们会错认为教师对自己忽略,不重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和对教师的排斥心理,如果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心理长期得不到疏通与改正,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这时可以运用分组设定随堂反馈内容的方法,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既保证了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能让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彼此的困惑,相互学习,共同解答。让学生分组参与教师反馈内容的制定,不但调动了学生对基础课的主动求知欲,还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科学判断能力,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
2.教师科学合理地解答学生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着教学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备案,对学生提出的困惑,一般不太重视,最多也就是针对基础知识解答,不愿就单个问题与个别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而现在高校基础课采用的随堂反馈考核方法,学生在课堂反馈中展现了最真实的自己,体现出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能否就学生的这些问题逐一进行科学合理解答,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与三观形成。在此,教师可把握住三方面的原则,依据不同学生的问题内容,科学合理地解答。
3.尝试利用网络媒体与学生沟通交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极为发达的社会,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能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在基础课的随堂反馈问题解答时,不妨巧妙利用网络媒体,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方式,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解疑答惑。学生之间也可以就同一困惑,沟通交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从而活跃自己的创新思维力,拓宽自己的认识范围。
综上所述,在高校基础课教学上采用随堂反馈的考核方法,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求知欲望,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范围,强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教师与学生能够通力合作,成功达成教师的教学目与学生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随堂反馈考核方法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50-52,55.
[2]何莲.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考核方法革新[J].新課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12):350-351.
[3]李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法初探[J].高教论坛,2008,(1):40-42.
[4]王姝,孙颖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2):249-251.
[5]郭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3,(6):119-120.
一、探讨简单线性规划问题解法的优化的意义
1.高中数学教学相关指导性文件对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考查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第36页、《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数学部分第61-62页和《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数学部分第142页关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作了如下三点说明:(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特别地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第37页中第5点和第6点作了说明和建议:第5点不等式有丰富的实际背景,是刻画区域的重要工具。刻画区域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本步骤,教学中可以从实际背景引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点线性规划是优化的具体模型之一。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借助几何直观解决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不必引入很多名词。
2.往年高考全国I卷关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考查一直是热门考点
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考察的难点分析及解法优化举例
极地参考查询多方面的资料知识,综合求证回答,从而间接地拓宽了大学生的认识范围,提高了其综合素质能力。
3.强化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
处于精力旺盛期的青年大学生,一方面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期待探索世界无尽的未知与奥秘;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充满迷茫与困惑,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来解答心中的疑问。而基础课的随堂反馈都是教师就授课内容提出的有关大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入自己的三观全面分析解答,这会极大地强化大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具体事件的科学判断能力。
四、优化基础课随堂反馈考核方法的策略
1.学生分组参与教师反馈内容的设定
根据最新的问卷调查,在高校基础课上采用随堂反馈考核方法,有超过60%的学生表明自己的疑问曾被教师及时回答,而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屑于解答自己的课堂困惑。对于现代教师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困惑的原因无外乎课堂时间有限,花太多时间解答问题必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或是学生众多,教师难以当堂依次进行解答。这两种原因看似合理,但对于那些问题得不到解答的学生来讲,基于大学生普遍的强烈自我意识,他们会错认为教师对自己忽略,不重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和对教师的排斥心理,如果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心理长期得不到疏通与改正,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这时可以运用分组设定随堂反馈内容的方法,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既保证了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能让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彼此的困惑,相互学习,共同解答。让学生分组参与教师反馈内容的制定,不但调动了学生对基础课的主动求知欲,还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科学判断能力,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
2.教师科学合理地解答学生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着教学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备案,对学生提出的困惑,一般不太重视,最多也就是针对基础知识解答,不愿就单个问题与个别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而现在高校基础课采用的随堂反馈考核方法,学生在课堂反馈中展现了最真实的自己,体现出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能否就学生的这些问题逐一进行科学合理解答,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与三观形成。在此,教师可把握住三方面的原则,依据不同学生的问题内容,科学合理地解答。
3.尝试利用网络媒体与学生沟通交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极为发达的社会,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能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在基础课的随堂反馈问题解答时,不妨巧妙利用网络媒体,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方式,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解疑答惑。学生之间也可以就同一困惑,沟通交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从而活跃自己的创新思维力,拓宽自己的认识范围。
综上所述,在高校基础课教学上采用随堂反馈的考核方法,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求知欲望,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范围,强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教师与学生能够通力合作,成功达成教师的教学目与学生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随堂反馈考核方法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50-52,55.
[2]何莲.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考核方法革新[J].新課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12):350-351.
[3]李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法初探[J].高教论坛,2008,(1):40-42.
[4]王姝,孙颖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2):249-251.
[5]郭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3,(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