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张爱国(1963—),男,湖北天门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医用物理教学。
摘 要: 研究目的:探讨医学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医学专业的医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高等专业院校。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对高职高专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国内医学教育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明确了物理基础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该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我们的设想。结论:物理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为后续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高等专业医学人才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医学物理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一、医学物理学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医学物理学是医学和物理学两大学科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边缘科学。现代医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理学也十分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前沿领域,发展成一门完善的学科新门类——医学物理学。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成为了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将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11年6月25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在学科调整中已经确立,在全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将陆续设立医学物理专业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育,并划归新增设的医学学科门类之一级学科——医学技术学科里。医学物理专业毕业生可授予“医学学位”或“理学学位”。由此可见,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医学物理学的教学现状
(1)国内外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设置情况。笔者考察了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对各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大体上分配如下: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①公共基础课程:时事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占总学时的33%。②医学基础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占总学时的34%。③医学临床课程:占总学时的33%。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多执行三年制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毕业实习近一年,学生在校期间,医学物理学总学时为68个学时,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用化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相近。
在国外,医学类院校的物理学课程设置,如美国,医学生首先要完成四年本科学位的学习,并完成相关指定课程的学习后方能进入医学院学习。美国University of Minncsota的医学预科,物理课程设置两学期,周学时为5。3/4为理论课,1/4为实验课。德国University of Regensburg口腔医学院,物理理论144学时。对比之下,就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学时安排上,国内学校就与国外学校对物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2)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现状。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仍在开设医学物理学课程,由于对医学物理学的不重视,每到要压缩课时,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时,就会把医用物理学作为削减的对象,学时数一减再减,有的专业为了开设新课程甚至完全取消。
由于医用物理学课程总学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相应的删减。只讲物体的弹性、流体的运动、液体的表面现象、振动、波动、静电场、直流电、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X射线、原子核与放射性部分章节。以求基本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本内容。由于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种类繁多,再加上学生对学习医学物理学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缺乏学习目标和热情,结果造成了认为该课程抽象、难学。有些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偏见,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学队伍的流失也是造成医学物理学教学效果下降的一个原因。长期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与医学专业课教师相比处在较弱的位置,教师队伍建设不受重视。从学历结构上来讲,普遍不高,从职称结构来说,正高一级难以晋升,造成大部分教师认为前途渺茫。极大地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教师大量流失,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高职高专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我们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在回答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时,学生的回答如下:A与后续课程有关 的为52.3%;B.对以后专业学习有帮助的为9%;C.偶尔有帮助的18%;D.基本没用的20.7%。从问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对学习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是比较认同的,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也是持肯定的态度。由于相对于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较多,专业课门类多等原因,物理学不得不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在提到物理知识、研究方法、技术在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时,绝大多数同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说明医学物理学对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三、明确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在选取医学物理学的教材时,要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合理配置物理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各知识内容的衔接,前后关联。既要讲经典的物理学,也要讲近代的物理学知识,联系前沿,激发创新。特别是在教授光学和电磁学的内容时,要在注重讲清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的高新技术和在医学上的应用方面,结合基本物理学知识的教学法上讲述在现代医学技术上的应用。
(2)注重加强物理学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在讲授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该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讲到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时,结合血液的流动、呼吸系统中的气体的流动、血压的测量等流体力学知识。讲到振动和波动知识时,以声波为例子,结合听力的测定,超声波诊断等知识。对X射线的介绍联系到X线透视和X-CT诊断的医学知识,以及原子核的放射性、波动光学、电磁学的知识用于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之中。
(3)注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物理学知识是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的结晶,饱含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在进行物理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结合物理学的精髓讲述人生的哲理,丰富学生的世界观,把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运用了互动、讨论、讲演报告、发表论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兴趣和能力,教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与合作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下养成的被动学习的惰性,培养一种开放式现代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 刘志翔,严华刚,郭学谦,等.医药类专业本科物理课程的设置及目标与定位探讨 [ J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25(1).
[2 ] 武 宏,刘凤芹,来佳颖,等. 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 [ J ]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3).
摘 要: 研究目的:探讨医学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医学专业的医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高等专业院校。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对高职高专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国内医学教育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明确了物理基础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该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我们的设想。结论:物理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为后续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高等专业医学人才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医学物理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一、医学物理学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医学物理学是医学和物理学两大学科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边缘科学。现代医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理学也十分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前沿领域,发展成一门完善的学科新门类——医学物理学。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成为了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将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11年6月25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在学科调整中已经确立,在全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将陆续设立医学物理专业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育,并划归新增设的医学学科门类之一级学科——医学技术学科里。医学物理专业毕业生可授予“医学学位”或“理学学位”。由此可见,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医学物理学的教学现状
(1)国内外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设置情况。笔者考察了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对各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大体上分配如下: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①公共基础课程:时事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占总学时的33%。②医学基础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占总学时的34%。③医学临床课程:占总学时的33%。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多执行三年制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毕业实习近一年,学生在校期间,医学物理学总学时为68个学时,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用化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相近。
在国外,医学类院校的物理学课程设置,如美国,医学生首先要完成四年本科学位的学习,并完成相关指定课程的学习后方能进入医学院学习。美国University of Minncsota的医学预科,物理课程设置两学期,周学时为5。3/4为理论课,1/4为实验课。德国University of Regensburg口腔医学院,物理理论144学时。对比之下,就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学时安排上,国内学校就与国外学校对物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2)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现状。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仍在开设医学物理学课程,由于对医学物理学的不重视,每到要压缩课时,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时,就会把医用物理学作为削减的对象,学时数一减再减,有的专业为了开设新课程甚至完全取消。
由于医用物理学课程总学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相应的删减。只讲物体的弹性、流体的运动、液体的表面现象、振动、波动、静电场、直流电、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X射线、原子核与放射性部分章节。以求基本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本内容。由于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种类繁多,再加上学生对学习医学物理学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缺乏学习目标和热情,结果造成了认为该课程抽象、难学。有些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偏见,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学队伍的流失也是造成医学物理学教学效果下降的一个原因。长期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与医学专业课教师相比处在较弱的位置,教师队伍建设不受重视。从学历结构上来讲,普遍不高,从职称结构来说,正高一级难以晋升,造成大部分教师认为前途渺茫。极大地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教师大量流失,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高职高专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我们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在回答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时,学生的回答如下:A与后续课程有关 的为52.3%;B.对以后专业学习有帮助的为9%;C.偶尔有帮助的18%;D.基本没用的20.7%。从问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对学习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是比较认同的,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也是持肯定的态度。由于相对于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较多,专业课门类多等原因,物理学不得不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在提到物理知识、研究方法、技术在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时,绝大多数同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说明医学物理学对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三、明确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在选取医学物理学的教材时,要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合理配置物理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各知识内容的衔接,前后关联。既要讲经典的物理学,也要讲近代的物理学知识,联系前沿,激发创新。特别是在教授光学和电磁学的内容时,要在注重讲清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的高新技术和在医学上的应用方面,结合基本物理学知识的教学法上讲述在现代医学技术上的应用。
(2)注重加强物理学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在讲授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该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讲到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时,结合血液的流动、呼吸系统中的气体的流动、血压的测量等流体力学知识。讲到振动和波动知识时,以声波为例子,结合听力的测定,超声波诊断等知识。对X射线的介绍联系到X线透视和X-CT诊断的医学知识,以及原子核的放射性、波动光学、电磁学的知识用于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之中。
(3)注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物理学知识是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的结晶,饱含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在进行物理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结合物理学的精髓讲述人生的哲理,丰富学生的世界观,把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运用了互动、讨论、讲演报告、发表论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兴趣和能力,教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与合作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下养成的被动学习的惰性,培养一种开放式现代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 刘志翔,严华刚,郭学谦,等.医药类专业本科物理课程的设置及目标与定位探讨 [ J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25(1).
[2 ] 武 宏,刘凤芹,来佳颖,等. 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 [ J ]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