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估算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直困扰着学生,答案多样性,情境的多变性也加大了老师教学的难度,怎样Hold住“估算”?我想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根本,多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估算的热情和积极性,体会估算的重要性。
关键词:估算意识;估算方法;培养数感;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改革把加强估算教学作为计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还比较薄弱,我想通过以下几个现象谈一谈我对估算教学的困惑。
【现象1】习惯于精算,缺乏估算意识。
在教学人教版二上小学数学“百以内加减法估算”31页时,教材提问:用100元钱买3种生活用品够不够?
学生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
生1:够的,只要95元就够了。
生2:我认为也是够的,因为28+43=71 71+24=95 95﹤100,所以是够的。
生3:我是这样估算的,30+40=70 70+20=90
面对学生流利的计算,我茫然……
【困惑一】由此看出,学生大多都是先口算出准确数,再根据准确数判断估算的结果,说实在的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只定向与精确计算,不存在估算的意识,完全没有估算的理念。
【现象2】先算再估,而不是先估后算。
二年级一班有39人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二年级二班有41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39+42=81人,但因为题中是要求“大约数”,于是学生就在答案中写上大约80人参加运动会。学生获得近似数是在学生已经口算出精确数的基础上取得的,或有的同学虽然已算出精确数,但又要根据老师要求,再找两个加数近似数,最后算出结果。
【困惑二】说实在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先算再估,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要求估算时是先口算出结果,再取个“大约”的数,由于数据不大,直接口算很容易,估算的优越性无法体现,被迫于“大约”,就出现先算再估。
【现象3】自相矛盾,难圆其说。
在一道练习题中,妈妈带小明去买运动服,上衣59元,裤子42元,妈妈带100元钱够吗?
生1:够了。59≈60 42≈40 60+40=100,正好够用。
生2:不够,59+42=101 101﹥100 还差1元呢。
【困惑三】按学生的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这样的题到底是该估算?还是精确计算?老师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遇到买东西的问题,一般都多估,像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把42估成45或50,那么100元钱是不够的,于是孩子们遇到人民币的估算都往大了估。
【现象4】乱猜一通,缺乏估算方法。
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估一估一个苹果有多重,学生有的说50克,有的说500克,有的说5千克。可谓答案五花八门。还有在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一节课中,我拿出20根小棒,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根?有的学生说10根,有的说100根,还有的说50根……答案多的更是离谱。
【困惑四】虽然课上学生的估计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热烈,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和数学知识的有限,就在实际估计中缺乏有效的方法。
【现象5】方法泛滥,缺乏估算优化。
在教学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万以内加减法估算”98页时,根据第三、四周分别收集了192个和219个矿泉水瓶,问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学生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
生1:192≈200 219≈200 200+200=400
生2:192≈200 219≈220 200+220=420
生3:192≈190 219≈220 190+220=410
生4: 192≈190 200+219=419
【困惑五】学生出现了这么多的方法,由于估算的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也就不同,误差大小也不同,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判断哪种估算方法最好,教师说不出大袋哪种估算方法最好,那学生更加不知道,遇到同样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道该用哪种方法。
怎样HOLD住估算?估算教学究竟怎样教更有效?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我想老师首先要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不管用什么方法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根本,多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估算的热情和积极性,体会估算的重要性。估算教学不是一蹴而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长期以往的坚持下去,相信通过师生的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培养起估算意识,锻炼估算的能力。
关键词:估算意识;估算方法;培养数感;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改革把加强估算教学作为计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还比较薄弱,我想通过以下几个现象谈一谈我对估算教学的困惑。
【现象1】习惯于精算,缺乏估算意识。
在教学人教版二上小学数学“百以内加减法估算”31页时,教材提问:用100元钱买3种生活用品够不够?
学生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
生1:够的,只要95元就够了。
生2:我认为也是够的,因为28+43=71 71+24=95 95﹤100,所以是够的。
生3:我是这样估算的,30+40=70 70+20=90
面对学生流利的计算,我茫然……
【困惑一】由此看出,学生大多都是先口算出准确数,再根据准确数判断估算的结果,说实在的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只定向与精确计算,不存在估算的意识,完全没有估算的理念。
【现象2】先算再估,而不是先估后算。
二年级一班有39人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二年级二班有41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39+42=81人,但因为题中是要求“大约数”,于是学生就在答案中写上大约80人参加运动会。学生获得近似数是在学生已经口算出精确数的基础上取得的,或有的同学虽然已算出精确数,但又要根据老师要求,再找两个加数近似数,最后算出结果。
【困惑二】说实在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先算再估,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要求估算时是先口算出结果,再取个“大约”的数,由于数据不大,直接口算很容易,估算的优越性无法体现,被迫于“大约”,就出现先算再估。
【现象3】自相矛盾,难圆其说。
在一道练习题中,妈妈带小明去买运动服,上衣59元,裤子42元,妈妈带100元钱够吗?
生1:够了。59≈60 42≈40 60+40=100,正好够用。
生2:不够,59+42=101 101﹥100 还差1元呢。
【困惑三】按学生的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这样的题到底是该估算?还是精确计算?老师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遇到买东西的问题,一般都多估,像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把42估成45或50,那么100元钱是不够的,于是孩子们遇到人民币的估算都往大了估。
【现象4】乱猜一通,缺乏估算方法。
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估一估一个苹果有多重,学生有的说50克,有的说500克,有的说5千克。可谓答案五花八门。还有在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一节课中,我拿出20根小棒,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根?有的学生说10根,有的说100根,还有的说50根……答案多的更是离谱。
【困惑四】虽然课上学生的估计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热烈,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和数学知识的有限,就在实际估计中缺乏有效的方法。
【现象5】方法泛滥,缺乏估算优化。
在教学人教版二下小学数学“万以内加减法估算”98页时,根据第三、四周分别收集了192个和219个矿泉水瓶,问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学生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
生1:192≈200 219≈200 200+200=400
生2:192≈200 219≈220 200+220=420
生3:192≈190 219≈220 190+220=410
生4: 192≈190 200+219=419
【困惑五】学生出现了这么多的方法,由于估算的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也就不同,误差大小也不同,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判断哪种估算方法最好,教师说不出大袋哪种估算方法最好,那学生更加不知道,遇到同样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道该用哪种方法。
怎样HOLD住估算?估算教学究竟怎样教更有效?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我想老师首先要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不管用什么方法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根本,多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估算的热情和积极性,体会估算的重要性。估算教学不是一蹴而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长期以往的坚持下去,相信通过师生的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培养起估算意识,锻炼估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