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从总体规划、师资队伍、行业特点及能力本位四个方面作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园文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育人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要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企业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将高职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彰显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特有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谈谈行业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合理地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校内校外结合的综合工程。在校企合作、工學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成为彰显品牌特色、拓展生存空间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建设校园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应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自觉地对接产业,服务企业,走依托企业、突出行业特色办学之路,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环境育人的大教育观念,着眼长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实现措施,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列入高职院校的整体规划,渗透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各个环节。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来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物质方面优先建设功能完备的实训实验室、实习车间等。我们要营造职业环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职业氛围。在精神方面,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重视各个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整体设计、合理安排,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系列化、特色化、经常化、规范化,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和整体育人效益。
二、走出去、请进来,搞好校企文化对接
校企文化的对接主要是指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渗透,是指高职院校为适应企业需求而主动吸纳企业文化。高职院校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的载体,搭建校企文化对接的平台,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新来的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连续半年以上的生产实践,还要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参与到企业的课题研究。基础课教师要经常到用人单位走访考察,了解企业文化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校园受到来自企业的文化熏陶。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培养认同企业文化、符合企业需求的准职业人,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2.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如湖南石化职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方面,邀请长岭炼化公司技术开发处的有关人员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学院邀请合作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有关企业文化的教育,从企业聘请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学校实训教学。
三、体现行业文化,培育专业文化,彰显职教特色
高职院校开展的是职业性教育,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教育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所以其校园文化必须带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体现行业文化的特色。高职院校可以将体现行业特色的行业优良道德传统和行业规章制度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突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如我校石化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知“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安全生产十大禁令”“事故处理三不放过”“三勤、三细、三个坐不住”等行业道德传统和职业守则。每年新生入校,我院开展“劳模进大学校园”活动,邀请数名长岭炼化公司的全国劳模、公司劳模到学校召开劳模报告会和劳模文化专题研讨会。我校还从企业聘请校外辅导员、兼职导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乐于奉献、安心基层、吃苦耐劳、改革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正确认识为了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各个专业还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培育各自的专业文化,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核以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问题生活等都要体现出对这些专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充分体现行业特色,让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得以充分物化,形成视觉冲击力,营造培养职业人的浓厚氛围。如我院的行业特色是石油化工,学校大门的设计与加油站有几分类似,既体现了行业特色,又寓意深刻。
四、突出能力本位,注重人文素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高职教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必须突出能力本位。为此,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技能,适应就业岗位群的需要。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实验、安装技能竞赛、维修服务等活动,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逐渐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管理文化。高职院校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上,要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如进入教学楼,刷卡登记;进入实训实验室,统一穿工装,备安全帽,严格实训操作规程。实习、实训环节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规守纪、按章操作、令行禁止、训练有素。强化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按时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增强学生对学校纪律的认同感,使他们自觉养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作为企业的“准职业人”,在学校内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具有企业化的校园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总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新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将随着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强化而优化完善。与此同时,它将对促进产学研方面的友好交流,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是2009年立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JGA2009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小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与探究[J]. 职教新观察, 2008(10).
[2] 麻富游.基于职业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责编 闫祥)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园文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育人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要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企业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将高职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彰显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特有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谈谈行业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合理地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校内校外结合的综合工程。在校企合作、工學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成为彰显品牌特色、拓展生存空间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建设校园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应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自觉地对接产业,服务企业,走依托企业、突出行业特色办学之路,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环境育人的大教育观念,着眼长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实现措施,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列入高职院校的整体规划,渗透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各个环节。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来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物质方面优先建设功能完备的实训实验室、实习车间等。我们要营造职业环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职业氛围。在精神方面,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重视各个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整体设计、合理安排,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系列化、特色化、经常化、规范化,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和整体育人效益。
二、走出去、请进来,搞好校企文化对接
校企文化的对接主要是指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渗透,是指高职院校为适应企业需求而主动吸纳企业文化。高职院校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的载体,搭建校企文化对接的平台,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新来的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连续半年以上的生产实践,还要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参与到企业的课题研究。基础课教师要经常到用人单位走访考察,了解企业文化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校园受到来自企业的文化熏陶。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培养认同企业文化、符合企业需求的准职业人,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2.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如湖南石化职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方面,邀请长岭炼化公司技术开发处的有关人员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学院邀请合作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有关企业文化的教育,从企业聘请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学校实训教学。
三、体现行业文化,培育专业文化,彰显职教特色
高职院校开展的是职业性教育,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教育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所以其校园文化必须带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体现行业文化的特色。高职院校可以将体现行业特色的行业优良道德传统和行业规章制度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突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如我校石化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知“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安全生产十大禁令”“事故处理三不放过”“三勤、三细、三个坐不住”等行业道德传统和职业守则。每年新生入校,我院开展“劳模进大学校园”活动,邀请数名长岭炼化公司的全国劳模、公司劳模到学校召开劳模报告会和劳模文化专题研讨会。我校还从企业聘请校外辅导员、兼职导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乐于奉献、安心基层、吃苦耐劳、改革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正确认识为了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各个专业还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培育各自的专业文化,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核以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问题生活等都要体现出对这些专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充分体现行业特色,让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得以充分物化,形成视觉冲击力,营造培养职业人的浓厚氛围。如我院的行业特色是石油化工,学校大门的设计与加油站有几分类似,既体现了行业特色,又寓意深刻。
四、突出能力本位,注重人文素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高职教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必须突出能力本位。为此,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技能,适应就业岗位群的需要。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实验、安装技能竞赛、维修服务等活动,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逐渐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管理文化。高职院校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上,要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如进入教学楼,刷卡登记;进入实训实验室,统一穿工装,备安全帽,严格实训操作规程。实习、实训环节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规守纪、按章操作、令行禁止、训练有素。强化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按时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增强学生对学校纪律的认同感,使他们自觉养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作为企业的“准职业人”,在学校内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具有企业化的校园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总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新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将随着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强化而优化完善。与此同时,它将对促进产学研方面的友好交流,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是2009年立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JGA2009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小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与探究[J]. 职教新观察, 2008(10).
[2] 麻富游.基于职业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责编 闫祥)